《针灸甲乙经》中“上星穴方”浅析
2023-09-24张茜庞永强马涵徐彦龙
张茜 庞永强 马涵 徐彦龙
【摘 要】 《针灸甲乙经》中由上星穴、譩譆穴、天牖穴、风池穴四个腧穴组成的针灸处方(下文统一称为“上星穴方”)是《针灸甲乙经》中的代表穴方,出现的频率达8次,所治病症也非常广泛,包括“热病汗不出”“痎疟”“面胕肿”“风眩”“癫疾”“目痛不能视”“鼻鼽衄”。文章从本穴方的组方、针刺顺序及其主治病症、作用机理等方面对此穴方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上星穴方;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3)14-0017-03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3.13.zgmzmjyyzz202314005
晋代皇甫谧著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其系统的针灸理论体系以及腧穴、针灸处方的应用,对今天仍有广泛的临床指导意义。目前,《针灸甲乙经》的研究从探讨某病的取穴特点和规律等方面展开较多,《针灸甲乙经》中的针灸处方的应用价值也很值得探讨。由上星穴、譩譆穴、天牖穴、风池穴四个腧穴组成的针灸处方是《针灸甲乙经》中的代表穴方,出现的频率达8次,所治病症也非常广泛,包括“热病汗不出“痎疟”“面胕肿”“风眩”“癫疾”“目痛不能视”“鼻鼽衄”。本文将从穴方组成、穴方功效、针刺方法及其主治病症等方面对此穴方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穴方组成
“上星穴方”在《针灸甲乙经》明确的原文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篇目:第七卷《卷之七·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中)》篇“热病汗不出,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后取天牖、风池”[1]182;《卷之七·阴阳相移发三疟》篇“痎疟,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后取天牖、风池”[1]201;第八卷《卷之八·肾风发风水面胕肿》篇“面胕肿,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后取天牖、风池”[1]221;第十卷《卷之十·阳受病发风(下)》篇“风眩如颜青者,上星主之。取上星者,先取譩譆,后取天牖、风池”“风眩引颔痛,上星主之,取上星,亦如上法”[1]257;第十一卷《卷之十一·阳厥大惊发狂痫》篇“癫疾,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后取天牖、风池”[1]267;第十二卷《卷之十二·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篇“目中痛不能视,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后取天牖、风池”[1]292;《卷之十二·血溢发衄》篇“鼻鼽衄,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后取天牖、风池”[1]297。从原文论述可得,“上星穴方”由上星穴、譩譆穴、天牖穴、风池穴四个腧穴组成,且穴方内的四个穴位均属阳脉穴。
2 穴方功效
上星穴属督脉穴,上,上方,指头部;星,光亮的星星,意指精,常有“星为万物之精”的说法,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管一身之阳气,上星穴位于前发际正中上一寸,高居头部,是阳精聚集的地方,故针刺上星穴可起调节阳经经气、清泄督脉之热的作用[2];譩譆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太阳为诸阳主气,且膀胱经行于身体背部,统帅全身之经筋,故针刺譩譆穴既可以驱邪固表,调理各脏腑经气,又可以治筋病;少阳经为调畅气机之枢纽,天牖穴属手少阳三焦经穴,天,人体以头为天,牖,即窗牖,故“天牖”与“天窗”意思相同,为人体上行于头部的窗户,针刺此穴可以开窍通气,清头散风[3];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穴,也是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风,风邪,池,水池,是风邪聚集和最易感受风邪之处,故针刺风池可起到祛风解表的作用,阳维脉联络诸阳经,主一身之表,故针刺风池可通治一身之表。
3 针刺方法
“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后取天牖、风池”交代了此穴方的针刺顺序,即先取上星,继而取譩譆,后取天牖、风池。根据《卷之七·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上)》篇言:“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1]173巨阳,即太阳,此由《内经》中热病伤寒的六经辨证方法发展而来[4]。《卷之十·阳受病发风(下)》篇言:“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必审其气之浮沉而取之。”[1]256故在对于病位在表在阳的病症,治疗时应先取阳经的穴位。因督脉为诸阳之会,总管一身之阳气,故针刺时,在取阳经穴的基础上,针刺顺序再细分为先取督脉穴,再取太阳、少阳经穴。
4 主治病症
“上星穴方”作为《针灸甲乙经》的代表穴方,出现的频率达8次,所治病症也非常广泛,包括“热病汗不出”“痎疟”“面胕肿”“风眩”“癫疾”“目痛不能视”“鼻鼽衄”。
4.1 热病汗不出 《卷之七·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篇记载,“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1]173-177,此篇的热病指的是外感伤寒病,是因为寒气侵袭人体,引起阳脉的变动,导致正邪交争于阳脉而出现发热。又“阳加于阴谓之汗”,是说阳气蒸化人体津液后,津液从玄府达于体表而形成汗液[5],所以汗不出的原因为津液不足,汗出无源;或者表邪郁闭,腠理闭塞,汗出无门,此处汗不出的原因多为后者。
伤寒热病开始时,正邪交争于体表,病位较浅,故在治疗上首先应选阳经来泻热,以达到祛除在表之邪,使邪气随汗而解的效果[6]。上星,由督脉气所发,阳脉受邪,督脉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故针灸上星穴可调节阳经经气、清泄督脉之热;譩譆,由足太阳脉气所发,太阳为诸阳主气,通常最先受邪,选取譩譆可以宣肺解表,清解太阳经热邪;天牖为手少阳三焦经穴,是人体上行于头部的窗户,针刺此穴可以开窍通气;风池本就是治风要穴,又是胆经与阳维脉之会穴,阳维脉联络诸阳经,主一身之表,故针刺风池通治一身之表,加强祛风解表的作用。四穴配伍,共奏解表散热之效,外邪得解,腠理開阖功能恢复,邪气自随汗而解。
4.2 痎疟 痎疟一词,出自“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对于“痎疟”的认识,邱佳慧[7]认为,“痎疟”指的是疟状,即痎疟寒热往来的特征性症状,是因为夏天感受暑湿之邪,秋天爆发的半表半里证,治疗在于疏通半表半里之邪,达畅通无阻之效。《卷之七·阴阳相移发三疟》篇载:“夫疟疾皆生于风……疟之始发,先起于毫毛……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1]196此处说明疟疾的发病机制为机体受外邪侵袭,正邪交争剧烈,而致寒热交替发为疟疾。故在治疗上,上星穴方的配伍仍有极大优势,上星、譩譆清解督脉、太阳之邪,又因为疟气通常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即半表半里,属少阳经脉部位,故天牖与风池的配伍共解少阳之邪。
4.3 面胕肿 常言“面肿曰风”,《卷之八·肾风发风水面胕肿》篇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腑,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1]219可见胕肿是由于外感风邪所致,本质在肾,汗出遇风,风邪外闭,肺气壅滞,失于宣泄,而水溢肌肤,致使风水相搏,既不能入脏腑代谢,也无法从腠理发散,行于皮下而发为肿。风为阳邪,易袭阳位,感邪于风者,上必先受之,头面为诸阳之会,故风水相搏易从颜面起,故发为面肿。故在治疗原则上应解表祛邪,使水邪从腠理随汗而出。上星调节阳经经气,譩譆宣肺解表,天牖开窍通气,风池通治一身之表,加强祛风解表的作用。四穴配伍,共奏解表祛邪之效,外邪得解,腠理开阖功能恢复,水邪自随汗而解。
4.4 风眩 “风眩”一词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8]“上星穴方”用于“风眩”的治疗见于《卷之十·阳受病发风》篇,从篇名亦有所得,头为诸阳之会,阳经聚集之处,当阳气亏虚时,风邪乘虚入脑窍,而发为眩晕。督脉总管一身之阳气,故针刺上星穴可通达一身之阳,振奋全身机能;足太阳膀胱经,为诸阳主气,针刺譩譆穴具有抵抗外邪侵袭的作用;“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眩晕总的病位归属于肝,肝胆互为表里,故选用足少阳胆经风池穴,根据“同气相求”理论选取手少阳三焦经天牖穴,四穴配伍,既调动一身阳气,调整脏腑机能,又可驱散外邪,达到驱邪扶正的效果。
4.5 癫疾 《卷之十一·阳厥大惊发狂痫》言:“人生而病癫疾者,安所得之?……此得之在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四五日一发,名曰癫疾。”[1]265从经典原文可知,此处的癫疾并非“癫”“狂”一类的精神疾病,而是一種先天获得的发作性疾病,应与今天的“癫痫”对应。发病在于孕期受到惊吓,胎气逆乱而导致小儿脏气不能平衡协调,肝气旺而生风,而后发为癫痫之疾[9]。研究[10]表明,“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督脉统领一身阳气,控制着全身的功能活动,故治疗癫痫病主要以督脉为主;其次“膀胱足太阳之脉……是主筋所生病者……狂、癫疾”,膀胱经从头走足,行于身体背部,统帅全身之经筋;再者,常言“惊风三发便为痫”,胆主决断,若胆气虚怯,易受惊吓而发为癫痫,故在“癫疾”的治疗上选取“上星穴方”仍有极大优势。
4.6 目痛不能视 《卷之十二·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裹者为眼……裹契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1]291眼睛承接五脏六腑精气的濡养才能发挥正常功能,目在上,易受风火之邪侵袭,正如原文所述,当邪气入侵,而又正气虚弱时,邪气深入眼系而入脑,从而引起目赤肿痛不能视物。“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而其直行者,从巅入脑,连属目系,此处正是受外邪侵袭之处,故治疗时取膀胱经穴必不可少;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与手少阳三焦经交会,后又下行至耳后的风池穴。少阳又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能够调节各脏腑功能,故治疗眼病少阳经穴也很关键。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之气多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针刺上星能通调受阻之经气,连接上下,使清阳之气上升,达到清目明神利窍止痛之功效[11]。
4.7 鼻鼽衄 《卷之十二·血溢发衄》曰:“暴瘅内逆,肝肺相薄,血溢鼻口,……”[1]296《太素》注:热盛为瘅。故本篇主要讲的是风火、火热等邪气盛,气血骤然上逆,迫血妄行,导致鼻部血络破裂出血。根据经脉循行,督脉“上巅,循额,至鼻柱”,上星属督脉,治疗鼻衄取上星穴一方面是发挥了上星“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作用,且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故取位于督脉较高处的上星穴,能更好地清泄热邪;太阳为诸阳主气,且足太阳膀胱经通过背俞穴与各脏腑相联系,故取膀胱经穴既可以清解太阳经热邪,又可以驱邪固表,调理各脏腑经气;少阳经为调畅气机之枢纽,故取手足少阳经的天牖、风池既可祛外邪,又可沟通人之表里,固表以防邪入。
5 讨论
穴方组成上,“上星穴方”由上星穴、譩譆穴、天牖穴、风池穴四个腧穴组成,且穴方内的四个穴位均属阳脉穴,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管一身之阳气,阳脉受邪,督脉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故针灸上星穴可起到祛除外邪、平衡阴阳的作用;太阳为诸阳主气,通常最先受邪,而足太阳膀胱经通过背俞穴与各脏腑相联系,故取膀胱经穴既可以清解太阳经热邪,又可以驱邪固表,调理各脏腑经气;少阳经为调畅气机之枢纽,且阳维脉联络诸阳经,主一身之表,故取手足少阳经的天牖、风池既可祛外邪,又可沟通人之表里,固表以防邪入,四穴配伍,共奏祛邪固表、调和脏腑之效。
针刺方法上,先取上星,继而取譩譆,后取天牖、风池。在对于病位在表在阳的病症,治疗时应先取阳经的穴位。因督脉为诸阳之会,总管一身之阳气,故针刺时,在取阳经穴的基础上,针刺顺序再细分为先取督脉穴,再取太阳、少阳经穴。虽然原文明确论述了穴方的针刺顺序,但没有关于针刺深度、针刺方法、是否留针、刺激量等影响针刺效果的其他因素的论述,这也是经典著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故在学习医学经典时,需要我们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验证及论证,这样才有利于经典的传承与发展。
主治病症上,热病汗不出源于寒邪侵袭,正邪交争于阳脉而出现发热,但又因为表邪郁闭腠理闭塞而导致汗不出;痎疟是因为机体受外邪侵袭,正邪交争剧烈,而导致寒热交替而发为疟疾;面胕肿是由于外感风邪,汗出遇风,风水相搏于皮下;风眩是因为阳气亏虚受风入脑窍而发;癫疾是因为孕妇受到惊吓,胎气逆乱,肝气旺而生风;目痛是因为邪气入侵,深入眼系而入脑,引起目赤肿痛不能视物;鼻鼽衄是因为火热之邪盛,
迫血妄行,导致鼻部血络破裂出血。上述病症的发病原因无外乎是受邪气侵袭,故“上星穴方”无疑是此类疾病的首选。但又由于“上星穴方”的主治优势在于或因风,或因火,或起病于阳脉这一类的病症,所以临床应用上要加以辨证,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0-297.
[2]韩嫣, 谢静, 李璟, 等.“十三鬼穴”上星穴的临床应用特色分析[J]. 中国民间疗法, 2021, 29(11): 5-8.
[3]童艳,瞿巧钰,朱超,等.浅析人体“天牖五部”[J].中国针灸,2021,41(8):937-940.
[4]邵学鸿.《内经》热病初探[J].江苏中医药,2003,24(8):8-9.
[5]崔娜娟,王洪琦.汗的来源及其机理探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3):8-9.
[6]时建华, 石志敏. 《内经》“寒热病”与“热病”针刺规律探析[J]. 针灸临床杂志, 2015, 31(6): 55-56.
[7]邱佳慧,高思华,纪立金.“夏伤于暑,秋必痎疟”之析变[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8):2709-2712.
[8]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0.
[9]吴婧, 董笑克, 李中浩,等.癫痫的发作机制及中医治疗思路[J].中医药导报,2021,27(6):146-148.
[10]王媛媛,冯兆才,路岩莉.头部经络与癫痫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22,11(2):55-57.
[11]张仲妍.上星穴浅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243-243.
(收稿日期:2022-11-04 编辑:刘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