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09-23王珊珊

成才之路 2023年25期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应用型高校多元文化

王珊珊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愈发频繁,跨国商务活动日趋增加,各行各业对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量明显提高,同时“一带一路”的提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应用型高校应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断更新培养理念,完善课程体系,注重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所培养国际化人才能够充分理解多元文化,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国际化人才;人才培养;多元文化;跨文化沟通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1;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5-0001-04

基金项目:2022年度宿迁学院高等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应用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2GJYB0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和诸多国家的交往日益密切,国际交流合作也变得愈发频繁。在这个背景下,各行各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量显著提高,这给应用型高校带来了更多的人才培养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高校肩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科、课程及专业的建设,而且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区域发展等要素,不断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

一、国际化人才的特征及培养标准

国际化人才并非具备较强外语能力或者出国留学和工作的人才,而是具备不同地域之间沟通和合作能力的人才。目前学术界尚未完全明确国际化人才的概念及特点,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也不具备统一的认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提高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认知,了解其特点与培养标准,在此基础上明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特点,进一步研究应用型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

1.国际化人才的特征

我国关于国际化人才的研究起步较晚,“上海构筑国际化人才资源高地”的专项报告对国际化人才的特征进行明确阐述,主要包括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创新能力、先进的管理理念、一定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了解国际规则。智库百科中国际化人才的特征包括: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以及专业技能知识、娴熟的外语能力、国际化视野及意识,充分掌握国际惯例,具备较强的不同文化适应能力及把握机会能力[1]。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国际化人才主要指能够解决国际各领域合作与沟通相关问题的人才,不但要充分掌握国际规则,适应全新的竞争环境,还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意识,能积极探索国际双赢的发展路径及方式。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国际化人才的特征进行概括,即主要包括充分掌握国际规则,具备多元文化交流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跨文化融合及创造能力。

2.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已得到广泛关注,应用型高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及课程,并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中,旨在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国际化社会[2]。在这一背景下,社会个体通过加强学习,可不断提高自身的外语交流能力,了解国际规则,积极学习国外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逐渐树立国际化思维和视野。一些家庭将子女送至国外留学深造,或者前往中外联合办学的教育机构学习,目的是使子女未来可以更好地融入国际化社会,成为国际化人才。上述行为模式具有自发性的特点,这类自发性的人才培养是社会个体常用的行为模式,这也是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类自发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盲目,缺乏科学的规划,人才培养的内容、目标等并不明确,极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国家教育部门则需要明确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标准,保证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这样才能获得更多国际竞争优势。

实际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对国际化人才需求量的持续提高,世界各国纷纷将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提高竞争力的途径,先后实施人才培养相关战略和政策。但是有一点应加以注意,在形式方面,国际化人才具有超越国家地域、淡化国际边界、置身于全球高度的意识。国际化人才应具备必需的语言技能、沟通技能、跨文化能力,可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这一意识倾向超越各国的立场和利益。但是这种意识倾向有时往往以西方国家的文化和规则为主要导向,具有将各国规则和文化统一的倾向。因此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而言,各国不但应充分了解国际规则,具备多元文化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还需要立足于本国立场和利益,以此为标准规范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引导社会个体国际化教育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应用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不足

国际竞争是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开展对外经贸、交流活动的起步时间较晚,参与范围及程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起步较晚,积累的经验不足,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优秀生源前往国外名校学习深造,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应用型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针对性、系统性不足。

第一,人才培养理念不清晰。不同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理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例如,部分高校认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部分高校认为培养的目标在于培养具备健全人格、高尚道德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目前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与“立足本国实际,充分掌握国际规则,具备多元文化交流、沟通、理解能力以及跨文化融合、创造价值能力”的特征相比,仍需要进一步深化。另外,虽然目前我国出台了诸多关于国际化教育的政策等文件,但是主要以政策引导性层面文件为主,缺乏具体开展国际化教育的资金保障、资源分配等配套机制,更没有支撑高校实施国际化发展的法律条文。

第二,环境建设欠缺。国际化环境的建设涉及诸多内容,如教学及学术的交流合作、引进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等,高校的國际化环境建设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能够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多元文化,提高其对国际化教育的认知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及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国际化环境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如国际化培训和交流程度较低、交流项目较少、教师及学生出国留学机会较少、外籍教师引进力度不足等,仍需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完善硬件设施[3]。

第三,课程国际化程度偏低。课程国际化充分体现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情况,应用型高校的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特征,但是目前很多高校仍采用传统课程设置模式,未开设多元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课程。另外,还存在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虽然目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高校应用型和国际化人才培养转型,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主要发展目标,但是在实际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与普通本科院校并无明显差异,在学科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虽然增设一些国际惯例、国际规则课程,或者对一些专业、核心课程采用全英文形式授课,但是由于师生语言能力不足,重构后的课程体系执行难度较大,整体效果欠佳。

第四,教学国际化程度不足。教学国际化具体表现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国际化,这也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教学国际化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国际规则的掌握以及多元文化沟通理解能力、跨文化融合能力等。但是,一些应用型高校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材方面,英文课程及教材的引入程度偏低,双语教学未得到广泛开展;学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和训练水平偏低。另外,一些应用型高校的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和经验,不具备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实践能力有所不足,国际化视野不足。

2.人才培养的文化兼容性不足

文化不兼容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常见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部分高校存在对本国文化的重视度下降的情况。

第一,语言方面。随着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应用型高校充分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必修科目,在教学方面投入较大,学生也利用大量时间、精力学习英语,这会严重挤占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

第二,文化方面。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对西方文化的模仿痕迹明显,但是如果过于追求模仿,各方面完全学习和照搬西方,必然会导致本国文化存在的空间被压缩,具体表现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高校极少引导学生学习本国文化。

第三,国情方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他国国情、形势等信息深受师生关注,但是忽视对本国国情等信息的了解。实际上,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对世界经济有深远的影响,应用型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国情。

三、应用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结合应用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及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型高校应紧密围绕人才培养标准,总结问题,积累经验和教训,解决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1.更新培养理念,营造良好氛围

应用型高校应树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角度出发,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针和详细措施。具体而言,主要涵盖教育管理者的国际化教育理念、教师的国际化育人理念以及学术的国际化理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愈加频繁,经济联系愈加密切,因此对国际化人才质量、数量的要求显著提升,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创新能力。但是目前很多应用型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仍采用传统人才适应性教育模式,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用型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应以创新为核心,无论是管理还是教学,均需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践行创新意识,不断创新教学和管理模式,发挥示范作用,提高教育水平[4]。

2.完善培养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

应用型高校应积极构建完善、可靠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发展。目前,很多国家的高校均采用学分制,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也采用这一机制,课程成绩、学位的互相认证均通过学分的认证和转换实现,学分制在高校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中作用巨大。我国应用型高校应积极借鉴这一经验,推动学分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培养机制的国际化[5]。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模仿和示范效应,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教育质量。

3.充分体现办学特色,满足国际化需求

办学特色主要指长期办学过程中体现出的独特办学风格、办学理念,也包括人才培养及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特点。办学特色源于高校的长期实践和沉淀,每一所高校经过长期发展均会形成独特的模式,这一模式具备极强的影响力,但是需要高校自主、深入挖掘。应用型高校应深入挖掘自身的办学特点,将其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融合,通过信息化手段、跨学科教学、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积极开设新专业、新课程等方式,逐渐形成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另外,应用型高校应加强与当地政府、国内外高校以及国际性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本校的影响力,凸显办学的国际化特点,扩大影响范围,同时带动本校的专业建设,逐渐产生品牌效应,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4.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就业竞争力

课程体系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目标实施的具体方案,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托。课程设置是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高校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国际化人才的各类能力需求,确保课程的设置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具体而言,课程设置应注重科学和人文的相互渗透,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这既是学生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形成的重点,也是学生未来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的必备素养。因此,应用型高校应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及专业课程建设,加强院系间的合作,推动课程设置的改革,构建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体系。應用型高校还需要积极开设国际文化等课程,加深学生对国际准则、多元文化等的理解,还应注重创新能力方面课程的设置,或者将创新内容加入专业课程中。此外,应用型高校应加强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利用,实现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

5.开展文化教学,在本国文化基础上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對国际化人才培养而言,积极开展文化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价值观的理解。首先,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本国传统文化,只有充分了解本国文化,才能够做到融会贯通,了解他国文化。只有尊重和了解自己的主体文化,才能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因此,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应重视传统文化。其次,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但要精通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开展文化教学,能够强化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促进文化认同,提高文化差异的辨识力,加深跨文化理解[6]。

6.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发挥科研作用

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而言,应用型高校应注重海外引智,充分发挥科研的引导作用,构建一支具备国际化视野、掌握国际理念、持有国际证书、业务能力强、师德素养高的师资队伍。应用型高校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学者,同时注重外籍教师的聘用和管理,将其纳入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中,也可以聘请海外学者专家授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外,应用型高校应积极与国外高校合作,为本校教师提供进修、访学等机会,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开阔其国际视野。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各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应用型高校应重新审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喆,朱晓菊.“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校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以台州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 2021,8(61):56-59.

[2]孙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9,35(01):5-8.

[3]沈月红.麦考瑞大学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1):76-78.

[4]甘晔,朱吉梅.地方高校国际化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8(11):62-63.

[5]赵军,赵新泽,李卫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09):40-43.

[6]涂敏,黄云龙.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06):110-111.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ternationalized Talent Training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Wang Shanshan

(Suqian College, Jiangsu Province, Suqian 2238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between countries are increasingly frequent, trans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 are increasingly close, and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international talents in all walks of life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posal of the "the Belt and Road" also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times for talent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innovation i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s, continuously update training concepts, improve curriculum systems, pay attention to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ensure that the international talents they cultivate can fully understand multiculturalism and have stro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Key words: applied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ized talents; talent cultivation; multicultural;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猜你喜欢

国际化人才应用型高校多元文化
我国国际商务人才供求失衡问题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应用型高校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优化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创意素描,创造新意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高职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国有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如何培养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