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随“音”动,“乐”伴成长

2023-09-23王德萍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3年7期
关键词:欣赏教学互动小学音乐

王德萍

[摘 要]传统的音乐教学,重视基础乐理知识的教学,轻视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较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欣赏教学,细化教学目标设计,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创新音乐欣赏形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走入音乐的殿堂,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互动;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1-0036-03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将重点聚焦在基础乐理知识的教学上,忽视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难以真正依靠自身的能力感悟音乐的魅力,体会音乐的情感。小学音乐教师应当重视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共情能力,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发展创新意识,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存在准备不足、教法落后、缺乏互动等问题,教学效果远不达预期。因此,优化欣赏教学,引导学生领略音乐的真谛,是音乐教师需要努力的目标。

一、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欣赏

良好的音乐基础,能够为学生后续的音乐欣赏做好铺垫。在组织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前,教师要细化教学目标设计,引导学生探索音乐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有方向、更有目标地鉴赏音乐作品。

1.细化目标,指引方向

小学音乐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注重欣赏教学,但是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落实该要求,不知道如何以欣赏教学促进学生欣赏能力的提升。教学目标是引领师生走向成功的课堂指南针,能够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指引方向。在音乐欣赏教学前,教师不妨先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再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欣赏教学的方向,然后基于此目标设计后续的教学活动,在有序教学中提升欣赏教学的品质。同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当作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以便根据需求及时补充知识内容,让欣赏教学真正收获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百鸟朝凤》这首乐曲时,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制订“理解乐曲的音乐特点,能使用自己的语言对音乐作品进行评述;通过欣赏,感知民族乐器唢呐的演奏魅力,体会乐曲本身的艺术魅力,强化民族自豪感”等教学目标,指引乐曲欣赏教学的方向。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采取情境导入的方式,先让学生了解唢呐这一民族乐器,再让学生聆听乐曲引子的部分,使学生了解《百鸟朝凤》的背景。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学唱歌曲的旋律,通过对比的方式学习装饰音的作用。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演奏视频,引导学生透过演奏家的表演把握乐曲的情绪。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使学生在对比主题、旋律、情绪、节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乐曲的魅力,深刻感知唢呐这一民族乐器的文化韵味。

教学目标犹如明灯,照亮了教师开展欣赏教学的方向。上述教学,教师先结合音乐作品的基本内容,细化欣赏目标,再科学地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样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深刻地领略到唢呐这一民族乐器的魅力。

2.探索背景,精准欣赏

在欣赏教学中有一种普遍现象,即教师为学生多次播放音乐作品,但学生仍然抓不住其中的重点。究其原因,是学生积累的音乐知识较少,欣赏能力相对较弱。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表达情感、抒发情怀的一种重要方式。任何优质的音乐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才能提高欣赏音乐教学的质量。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不妨为学生布置查找音乐创作背景的任务,让学生依靠自身的能力丰富音乐知识,以便在课堂上精准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带领学生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教师为学生布置“利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收集本首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的任务,让学生依靠自身擅长的方式,多渠道收集歌曲的相关资料。有的学生在互联网中输入关键词,收集相关信息;有的学生走入图书馆,通过查阅图书的方式寻找“蛛丝马迹”。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逐步形成带有个人特色的资料库。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歌曲,引导学生初步赏析,然后提出要求:“要想正确理解隐含在歌曲之中的情感,应当先了解本首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够精准把握这首音乐作品的灵魂与内涵。”学生分组分享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并互相补充,完善对音乐作品创作背景的调查,增强了完成学习任务的参与感。

丰厚的知识积累,是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鉴赏力欣赏音乐作品的前提。上述教学,教师让学生自主收集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并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音乐作品的魅力,提高自身的鑒赏力。

二、注重互动,提高欣赏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只有依靠教师的单向传授,才能够逐步进入音乐世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难以提高音乐欣赏的兴趣。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教师不妨利用提问、小组合作等方式,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1.以问为桥,促进师生互动

学生能够直接对音乐作品进行精准解读,明确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情感等,是教师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理想状态。但是,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有限,在直接面对音乐作品时经常没有头绪,浪费了许多欣赏作品的时间。提出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在通常情况下,问题能够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围绕音乐作品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以问题为桥梁,引导学生步入音乐的世界,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例如,在《爱的祝愿》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先播放有关母爱的视频,并提出“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等结论;再播放歌曲《爱的祝愿》,并提出“听完歌曲后,你能感受到这首音乐作品的风格、情趣和意境吗?”“这首音乐作品一共分为几段呢?”等问题,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初步赏析。之后,教师再提出“主题音乐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是否相同?”“乐曲中不同段落的变化,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等问题,引导学生把握乐曲的情感。

上述教学,教师以问题为桥梁,搭建师生之间沟通的渠道,激活了学生的欣赏思维,使学生有目的、有层次地分析和欣赏音乐作品,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

2.组建小组,实现生生互动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受不同成长背景、学习经验的影响,学生的欣赏角度、欣赏效果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仍让学生独自欣赏音乐作品,学生的思维势必受到限制,从而难以全面、深入地解读音乐作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搭建合作互动的平台,以便学生的观点在交流中相互发生碰撞,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使音乐欣賞过程更加精彩。

例如,在《脚铃舞曲》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先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依靠自身的音乐素养进行赏析。在学生欣赏时,教师提出“这首音乐作品的特点是什么?”等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具体分析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水平。随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基于优势互补的原则,合理安排合作互动小组,把音乐欣赏素养有较大差距的学生分配在同一小组中。在学生分组后,教师提出“以小组为单位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节拍,分辨相同旋律中不同乐器的音色”的交流任务,促使学生在探讨、互动中全方位地欣赏音乐,真正地把握音乐作品的特点,激发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的音乐欣赏更加全面、更加精彩。上述教学,教师借助简单的问题,具体分析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通过组建互动合作小组,给予学生思维碰撞的机会,促使学生在互动中擦出新的思维火花,在欣赏中品味音乐的魅力。

三、优化创新,提升欣赏实效

只有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革新教学形式,带给学生新的学习体验,不断提高音乐欣赏教学实效。

1.依托媒介,激活感官

音乐的魅力在于感知,而并非聆听。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对欣赏教学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只要多放几遍音频,就能让学生在聆听中发现音乐的美。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学生积累的音乐知识有限,欣赏能力较弱,难以通过直接聆听的方式,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为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不妨依托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视听联觉的体验,使学生用心感受音乐作品,体会到音乐的魅力。

例如,在《姑苏风光》的欣赏教学前,教师利用互联网收集与江南风景有关的视频、图片,为课上进行欣赏教学准备充足的素材。在正式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展示视频、图片,以小桥流水、粉墙瓦黛等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播放乐曲,使学生在无意识中获得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从而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美丽的江南景色之中。教师提出“刚才的背景音乐带给你怎样的体验?”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欣赏过程,细细品味乐曲,感知乐曲中描绘的美丽意境。在学生描述时,教师继续呈现有关江南美景的图片,并反复播放乐曲,促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水乡孩子眼中家乡的变化。

现代教育资源如同调味剂,合理运用能让音乐欣赏教学变得有滋有味。上述教学,教师使用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视频、图片等资源,有效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受,唤醒学生的多重感官体验,使学生的音乐欣赏获得理想效果。

2.创编舞蹈,真切体验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会直接向学生介绍音乐的旋律、节奏、情感等,于无形之中剥夺了学生自主欣赏音乐的权利,使学生始终游离在音乐作品之外,欣赏能力难以获得提升。陶行知先生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先驱,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通过模糊“教”与“学”之间的界限,让学生通过“做”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因此,在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时,教师可提出创编舞蹈动作的要求,带给学生更加直接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基于肢体动作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

例如,在《瑶族舞曲(片段)》欣赏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聆听音乐作品,通过“透过音乐作品,你的脑海中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如果让你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对乐曲进行表现,你会如何做?”等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思考。在学生简单地呈现肢体动作后,教师播放舞蹈家以《瑶族舞曲(片段)》为背景音乐进行舞蹈表演的视频,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灵感,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肢体动作,准确地表达乐曲的情绪。接着,教师再次播放音乐作品,创建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鼓励学生翩然起舞,自行对舞蹈动作进行创编。在学生完成创编后,教师请学生进行表演,并解释和说明自己创编的各种肢体动作,以便学生立足不同的视角,精准把控音乐作品的情感、旋律、节奏等。

上述教学,教师解放学生的手和脑,让学生以自主创编舞蹈动作的方式欣赏音乐作品,使学生通过肢体动作逐步进入音乐世界,在身体的律动中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价值。但是,在音乐教学不断深化改革的当下,欣赏教学仍旧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学生的欣赏潜力没有得到完全释放。教师要继续立足音乐学科的教学特点,积极做出新的尝试,探究多样化的欣赏教学策略,健全音乐欣赏的教学体系,让学生自由翱翔在音乐的海洋,漫步在音乐的美妙世界。

[ 参 考 文 献 ]

[1] 蔡琼.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亚太教育,2023(6):92-94.

[2] 张清练.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J].家长,2022(36):141-143.

[3] 崔婷.“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创新思路[J].教育界,2022(34):17-19.

[4] 陈国英.新课标背景下培育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着力点[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2(10):44-46.

[5] 黄玲姿.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2(32):57-59.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欣赏教学互动小学音乐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