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觉统合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2023-09-23沈丽娟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3年8期
关键词:创新应用体育教学

沈丽娟

[摘 要] 小学体育教学引入感觉统合训练,符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体育教学,在创新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活动、利用体育器材、实施分层教学、锻炼思维能力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合理训练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协调运作,以提升体育教学的适配性,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需要。

[关键词]体育教学;感觉统合训练;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4-0048-03

感觉统合训练是针对人体神经系统的训练,以人体受到的感觉刺激反应作为训练评估标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从创新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活动、利用体育器材、实施分层教学、锻炼思维能力等角度,围绕感觉统合训练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能有效提升学生感觉统合训练的品质。学生普遍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对身心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体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从感觉统合角度展开训练,让学生的大脑、心理、身体三个方面达成统合,在视觉、听觉、感觉、肌肉等多方面的配合下,建立感觉统合认知。

一、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感觉统合训练形式

小学体育虽然有比较固定的教材,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完全按照教材编排的内容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教材内容缺乏认同感。因此,教师要整合处理教材内容,借助信息渠道搜集更多的趣味性训练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好学情调查,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适合的训练任务,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各个器官形成一定刺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训练习惯。

体育训练形式众多,哪项运动能够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这是教师要直面的问题。学生的感觉统合方面出现了问题,通过哪些运动可以有效弥补,教师要做好对应研究,在内容选择方面展开创新探索。如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力时,需要进行平衡木、跷跷板等运动,但受教学条件限制,教师要做替代性设计。如没有平衡木器材,可以在场地上画出平衡木,让学生进行训练,其安全性更高。如果教师能够将一些游戏活动融入其中,让学生展开小组对抗比赛,能够有效提升运动训练的品质。如很多小区都有跷跷板这样的运动器材,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训练,这样也能获得一定的训练效果。网络上还有一些改进传统游戏活动的方法,也能够训练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展开搜集,为课堂教学提供信息支持。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搜集,在课堂展示环节能给出更多的设计建议,为运动训练提供更多的素材内容。有的学生说:“韵律操是比较好的一项运动,因为有音乐背景的设计,能夠给人带来更多的动感体验,所以这项运动能够锻炼人的感觉统合能力。”有的学生说:“我们经常在公园里看到有人倒着走,这项运动对场地要求低,也不需要什么辅助器材,可以两个人合作,防止出现安全事故。这项运动能够训练人的感觉统合能力,是非常值得实践应用的一项运动。”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建议,组织学生选择训练形式,督促学生自觉展开多种形式的感觉统合训练,提升其身体素质。

上述教学,教师设计替代性的运动训练,特别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运动信息,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学生对网络应用有浓厚的兴趣,教师适时让学生应用网络收集信息,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运动训练的效果。

二、开展游戏活动,激发感觉统合训练动力

学生对体育游戏最有感觉,教师根据学生的训练心理,适时引入一些游戏活动,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运动训练,在主动锻炼中发展感觉统合能力。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游戏活动的认同感存在一定差距,教师要为学生准备更多适合的游戏活动,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运动训练需求。特别是在课余的运动训练中,学生对游戏活动有较高的认同感,教师针对性地引入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新的运动训练动力。

如果有需要,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展开信息搜集,为学生设计更多有时代感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传统体育游戏活动的改进应用,能够给学生带来感官冲击,激发参与运动训练的动力。如“滚铁环”“跳房子”“打陀螺”“老鹰抓小鸡”等游戏,有较高的运动训练作用,对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发展能带来更多的助力。教师可以对相关的游戏活动做改进,或者将一些游戏活动进行融合处理,创新游戏活动形式。如将“跳房子”与“滚铁环”两种游戏活动相融合,以团队配合的形式开展游戏活动,即有人“跳”,有人“滚”,达成默契,这样能够获得更好的感觉统合能力训练效果。如在“打陀螺”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进行创新设计,增设互动训练、速跑等形式,提高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运动训练。又如“踩高跷”,这是一种技巧性的游戏活动,有一定的危险,教师不妨改进设计,降低高跷的高度,让学生双手与双脚配合踩高跷。学生对这些改进的传统游戏活动有参与热情,能够积极配合,主动进行运动训练。

小学生天性爱玩,对游戏活动情有独钟。如果教师能够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做好对接、融合、创新设计,给学生准备更多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学生自然会主动参与,在运动训练中发展感觉统合能力。

三、利用体育器材,提升感觉统合训练品质

训练学生感觉统合能力需要体育器材的支持,因为机械性训练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运动审美疲劳。适时引入一些体育器材展开运动训练,能够对学生形成感官刺激,也能够丰富运动训练的形式,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体育器材的科学应用,找到实践创新点,设计更多新型的运动训练项目,让学生有更多的运动训练选择。

体育器材种类繁多,如何巧妙应用这些器材进行运动辅助,需要教师深入思考与创新。如果有必要,教师也可以吸取学生提出的意见,创新设计运动训练项目,组织学生进行运动训练。如跳绳是最为普遍的运动形式,教师可将一些体育器材引入其中,形成花式跳绳,或者将几条跳绳进行混合应用。这样能提升跳绳的难度,增加运动训练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又如,用羽毛球拍端乒乓球速跑游戏,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平衡协调能力,还可以对学生展开相应的思维训练,因为既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又不能让乒乓球落下来,操作难度相当大,但训练效果也会更加突出。再如,在羽毛球的投掷训练中,可将羽毛球投向天空,看谁投掷得更高,或者设计掷远比赛、掷准比赛,增强训练的趣味性。篮球投篮比赛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形式,教师可以对运动训练的形式进行创新设计,如将篮球筐画在地上,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进行投篮训练,这也属于感觉统合训练范畴。

学生对游戏性的运动训练有特殊的参与兴趣,再加上教师适时进行创新设计,能够获得全新的训练效果。另外,体育器材种类繁多,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开发一些替代器材,利用这些器材进行运动训练,让学生在生活条件下展开感觉统合训练,更好地提高感觉统合能力。

四、实施分层教学,优化感觉统合训练教程

学生的训练基础和运动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客观现实。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训练基础和运动能力,以便更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分层教学,这是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在设计感觉统合训练时,教师要评估运动训练的强度,给不同群体学生设计适合的训练项目,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发展感觉统合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教学不是分开教学,教师要在训练内容、训练形式、训练强度等方面做出规划,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

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呈现差异性,其运动兴趣也存在个性化,教师对此要有全面了解和做出科学评估,针对性地设计和组织运动训练。如女生大多喜欢做一些舒缓的运动,而男生则喜欢进行对抗性运动,教师在设计分层教学时需要做整合处理。如球类运动,教师出示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等运动器材,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对每一个运动项目进行训练设计,并提出该项目的运动要求。学生选择运动项目后,积极参与锻炼,教师再度创新设计,鼓励学生进行游戏活动或者比赛,提升运动锻炼的品质。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展开运动训练,能够获得显著的训练效果。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比赛和游戏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回应,主动参与运动训练的创新设计。如篮球运动,一些男生喜欢参与强对抗的比赛,而女生则喜欢做一些游戏活动。教师可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运动训练设计,也可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设计不同的运动训练,提高学生参与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在运动训练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运动表现进行评价,及时出示训练任务,对学生运动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并传授一些运动技巧和方法,促进学生运动训练品质的提升。

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有特殊感觉,参与运动时获得的体验也会更为丰富。特别是让学生对运动训练展开创新设计,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运动自由,学生參与的积极性更高,会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发展感觉统合能力。另外,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在运动训练方面有学段差异,教师对此需要客观评估,以便做出最为科学的运动训练设计和组织,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

五、培养思维能力,拓展感觉统合训练维度

感觉统合训练要考虑学生大脑、身体、思想的统一调度,所以在设计体育训练时,教师要注意开展思维训练,在激活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开展一些益智性的游戏活动,通过团队合作展开竞赛,或者是引入“破解魔宫”等游戏,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学生对益智性的游戏活动有特殊喜好,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对相关的运动训练内容做创新设计,提升运动训练的价值。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有创新设计和探索的意识,将运动与思维做科学对接,让学生在动脑的基础上展开训练和运动。如教师在操场上设计了魔宫式跑道,要求学生分组进行“通关”比赛,先观察跑道设计方案,制订行动计划,再小组之间展开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快速抵达“关口”。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分析跑道设计方案,并给出一些建议,让学生集体讨论,制订科学、合理的行动计划。学生进行比赛后,教师跟进指导与监督,确保运动训练顺利展开。在赛后的总结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做“复盘”讨论,找到最佳的行动路线。如果能够吸纳学生参与迷宫设计,学生的参与热情就会更加高涨,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运动思维和诉求,这样不仅能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还能够为运动训练注入新的活力。如“迷宫”设计,教师让一部分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既能增加运动训练的吸引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获得更好的运动训练效果。另外,运动场地、运动器材等方面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教师与学生相互探讨以及现场做规划,都能够对学生形成激发和调动作用,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个简单的“迷宫”游戏设计,能给学生带来新的运动挑战,不仅要深入调查研究,还要团队配合,确保每个行动、环节都能够保持一致性。学生设计运动训练方案,需要动脑思考,在讨论过程中还需要深入分析,特别是在行动时要内化方案,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教师从不同角度展开运动训练设计,发展学生的多种感觉统合认知,能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训练需求,助学效果更为突出。

小学体育引入感觉统合训练,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诉求,教师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负责,围绕学生的感觉统合训练进行创新实践和探索。感觉统合训练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教师要对这些因素做整合处理,在教学内容、训练形式、体育器材、分层教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展开创新探索,让学生顺利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在实践体验中发展感觉统合认知。

[ 参 考 文 献 ]

[1] 潘巧玲.体育教学融入民间体育活动视角选择[J].新教育,2021(17):57-58.

[2] 高贵良.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足球训练的策略探讨[J].名师在线,2021(16):89-90.

[3] 温玺.新时代小学体育教学有效策略的实践思考[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6):61.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创新应用体育教学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