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研究
2023-09-23黄小婷胡春含志玛曲措
□黄小婷,胡春含,高 雪,志玛曲措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新部署,并强调“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其中,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西藏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形成了特色文化产业。西藏地区把“推动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强区转变”作为全区的战略目标。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表明,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文化产业因其所具有的特殊属性,符合西藏发展的特殊定位,能够借助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来赋能西藏乡村振兴。
目前,学术界围绕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研究成果主要围绕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发展水平测度、现状及发展路径、影响因素等[2-5]。二是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郭远智和刘彦随(2021)[6]认为,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乡村转型发展过程的一个特殊阶段,是对历史的继承和跨越发展。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福祉建设和政治建设是全面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三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研究。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秦会朵和范建华(2022)[7]认为,乡村振兴应注重乡村文化创意设计、特色手工技艺、文旅消费,并利用文化和科技赋能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基于产业兴旺视角,范建华和邓子璇(2021)[8]认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更有利于依托特色文化资源等优势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基于乡风文明建设视角,车树林等(2020)[9]认为,文化是一种传承、创造和发展的精神产品,是影响人们认知的“精神代码”,文化资源价值化的过程可以从多个途径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基于文化的特有属性,杨洪林(2020)[10]认为,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如果其实现了“在地化”,那么就能创造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引领群众走向富裕。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耦合发展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通过梳理上述文献发现,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向互动机制来研究西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的文章较少。本研究通过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2 个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来研究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期为西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优势、实现西藏文化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目标提供建议。
1 研究基础及方法
1.1 研究基础
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政治属性、文化属性、生态属性和社会属性等多重属性。这些属性与乡村振兴的五大发展目标相契合,显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一是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促使市场主体充分挖掘、发挥当地的要素禀赋和文化资源潜力,把握市场需求,为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引领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二是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倒逼文化产业在产品、服务上创新,使其充分发挥生态属性进而促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三是文化产业通过生产蕴含优秀传统的乡村文化产品以及提供的特色文化服务,向外界宣传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助于弘扬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另外,文化产业通过社会属性将组织机构与民众等力量吸纳进来,并且发挥组织机构的力量,实现对乡村发展事业的有效治理。四是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满足人们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增加就业,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即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内在动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业农村振兴离不开文化产业振兴。新时代,繁荣乡村文化、焕发乡村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加强农村思想道德、社会文明等建设可以显著提高乡风文明。具体来说,乡风文明建设提高了村民的文化意识和素质,提高了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此外,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充分挖掘乡村的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等,能够丰富文化产业产品及服务,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2 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遵循科学性、可得性以及系统性等原则,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产业规模、产业效益、文化创新、发展环境、协调发展5 个方面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乡村振兴主要是通过五大发展目标来反映。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3 数据说明及研究方法
1.3.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西藏2011—2020 年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2 个系统相关数据,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熵值法计算出这2 个系统的综合指数。本研究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等,对个别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补充。
1.3.2 研究方法
采用熵权法对西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乡村振兴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利用熵值法计算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的相对权重,为综合评价提供依据,权重较为客观。具体程序如下。
1)标准化处理。
正向指标:
逆向指标:
2)采用客观赋值法中的熵值法进行权重确定,计算方法如下。
3)计算各指标的熵值,计算公式如下。
4)计算各指标的差异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通过分析可知,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度量对二者的耦合关系进行量化,构建模型如下。
式中:C为耦合度,D为耦合协调度,U1、U2分别为2 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T为2 个系统的协调指数,α和β为待定系数,根据西藏的实际情况及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将α和β均赋值0.5。
西藏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划分等级如表2 所示。
表2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2 研究结果分析
根据文化产业及乡村振兴各指标数据结合计算公式,可以得到2011—2020 年西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以及乡村振兴的发展状况,见表3。从综合水平指数可以看出,西藏近10 年来文化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上升。2017 年以来,各项指标得分稳步提升,2020 年为10 年来最高值或接近最高值。由此可知,“十三五”规划以及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两屏两区五地一通道”以来,西藏以保护生态安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加快了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整体来看,西藏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一直保持上升趋势,2018—2020 年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主要得益于2018 年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表3 两系统耦合协调结果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得出2011—2020 年西藏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系统的耦合度C和协调指数T,进而得到耦合协调度D。由表3 可知,2011—2020 年西藏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从2011 年的0.100 上升到2020 年的0.995,2 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增强趋势,说明随着西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整体上看,“十三五”时期,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较高,耦合协调值均处于数值0.6 以上。同时,西藏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程度从2011 年的严重失调发展为2020 年的优质协调,表明西藏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进入了良性协调发展阶段。
3 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本研究基于2011—2020 年西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2011—2020 年,西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增强趋势,其中产业环境与文化创新水平变化幅度最大。综合发展指数从2011 年的0.131 提升至2020 年的0.944,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2)乡村振兴综合指数从2011 年的0.152 提升至2020 年的0.802,其中产业兴旺及生活富裕水平变化幅度相对较大。
3)2011—2020 年,西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呈现增强趋势,整体耦合协调度比较高。
3.2 建议
结合以上分析结果与西藏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乡村振兴背景下,应坚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应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于乡村发展实际,在制定相关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时,结合西藏独特的乡村区域风情和高原自然景观,积极打造多元的新型文化旅游产品,形成西藏特色文化品牌。
2)打造“文化+”新型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从文化产业发展+数字乡村建设角度来看,通过高新技术加强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不仅推动了数字文化生产、文化创新、非遗文化等行业发展,还有助于推动西藏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以高质量文化产品助推乡村振兴。
3)加大对乡村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力度,在资金和人才上进行倾斜,加快示范性项目落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