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鲲号”上的踏浪者
2023-09-22雪舟
雪舟
坐在人民大会堂里,28岁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常子人感到万分荣幸。“往后,我定当不负众望,带领‘天鲲号全体青年用青春和热血征服汹涌巨浪,托起‘国轮国造的百年梦想!”他眼中闪烁着点点光芒,一如刚踏上“天鲲号”时那般坚定。
大学毕业后,常子人被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录用,来到正在建造中的“天鲲号”轮机部,成为一名普通的轮机员。初见这艘长达140米的疏浚巨轮,常子人的内心满是震撼:“不愧是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不愧是‘国之重器!”怀着自豪与憧憬,他随身携带着笔记本,跟在师父王东身后,钻遍了近千个舱室,查遍了数万条焊缝,也见证了“天鲲号”第一次下水试航。笔记越写越厚,常子人也成功入选青年突击队,成为随“天鲲号”首战的船员之一。
常子人还记得,那是2019年3月12日,“天鲲号”顺利完成挖掘实验,代表中国绞吸船舶奔赴远东,与世界顶级疏浚旗舰同台竞技。成功启航后,常子人站在“天鲲號”的甲板上,望着远处被霞光染红的海平面,豪情壮志油然而生。“其形巍巍,静若山岳震八方。其制堂堂,动似神鲲激巨浪……”他忍不住在笔记本上写下一首《天鲲赋》,决心漂漂亮亮地拿下工程!
“天鲲号”作为新造船舶,一上来打的就是硬仗。远东地区冻土坚硬,冻土下还有硬度极高的岩石,能够承受高达70兆帕的压强,相当于要在每块指甲盖大小的岩石上附着约7000牛的力,才能绞碎这硬岩,绝非简单的挖泥。常子人和突击队队员紧绷着一根弦,时刻准备应对各类故障。
挖掘硬岩时,“天鲲号”的核心部件绞刀齿磨损得很快,常子人就和队友一起顶着风雪,24小时坚守在甲板上。为赶工期,他们轮班站岗,年纪最小的常子人总是自告奋勇值夜班。在零下3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里,尽管他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戴着头盔和护目镜,依然冻得嘴唇发紫。呼啸的风声中,一旦听到更换绞刀齿的指令,他便立刻起身,冲向作业位置,接绞刀齿、下蹲、抓齿、起立、就位,一气呵成。仅20多秒,超35千克的绞刀齿安装到位,他的工作服外面虽然结着冰,附着雪,但是里面淌满了汗水。
“且待战旗北还日,喜看山河捷报传!”这是《天鲲赋》的最后一句。五个月后,“天鲲号”如期完成了任务。眼看着施工区域最后一块硬岩被绞碎,常子人和队友情不自禁地涌出喜悦的泪水。
由于在远东工程中表现出色,常子人升为三管轮。2020年,“天鲲号”正式奔赴首个国内“战场”——连云港港赣榆港区10万吨级航道延伸段工程。土质黏度高,加上15千米的超长排距,令“天鲲号”长时间超负荷运转,泥泵磨损严重。常子人一边梳理遇到的棘手问题,一边苦苦思索着解决办法。“无论前方有多少难啃的‘硬骨头,我们都要迎难而上!”他在笔记本上重重地写下这句话。他每天顶着机舱内超过50摄氏度的高温,日夜守护在设备修理一线,一有想法,他就跑去和师父王东探讨。诊断设备、储存数据、绘制图纸、维修项目、每日总结……一个月后,他们终于攻克了超远距离输送的极限难题。亲眼看着锋利的绞刀齿“啃”碎海底岩石,海沙随即被吹填到十几千米外,常子人心中满是欣慰。
凭着这股拼劲,2021年,常子人成为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最年轻的二管轮,用他的话说就是相当于一个小组长。随后,他又带领青年团队完成“水下泵自动控制系统”“齿座替代法”等百余项技术革新,并填补了多项国内外专业领域的空白。从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关键工程到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再到阿联酋阿布扎比项目,常子人如同一名踏浪者,随着“天鲲号”一起战风斗雨,经历重重挑战后终于挺进国际高端疏浚市场,向世界展示中国疏浚装备的硬实力。
2023年6月,常子人成功当选共青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各行各业的先进青年代表坐在一起,他觉得自己肩上也多了份“海洋强国”的使命感:“不惧风雨和挑战,我们会把工程当‘战场,把绞刀齿当‘武器,奋力托举这艘巨轮持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