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公益本位 构建生态司法防线
2023-09-22何春茜
文/何春茜
生态环境领域是检察公益诉讼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年的实践中检察机关积极担当“环保卫士”,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制度架构的逐渐成型以及司法实践的不断深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也进入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立足公益本位,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一是进一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拓展制度的实施空间。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向纵深推进,需要基于检察公益的根本定位,充分发挥好制度在生态环境和资源类案件中的公益性、兜底性作用。目前,本市检察公益诉讼案件的案源还相对较窄,多集中于垃圾倾倒、违法排污等领域,可以更多从环境公益角度出发,扩展案件类型。例如,可以加大水资源保护类案件的开展力度,对于气候变化领域案件也可以做更多探索。二是加强与行政权力的衔接,形成制度合力。检察公益诉讼同行政权力行使在实践中存在一定张力。在与行政权力的衔接上,应当明确检察公益诉讼所发挥的是补位性、监督性功能定位,可以优先通过检察建议函等诉前程序督促行政机关履职,也可以通过提供检察支持等方式配合相关行政机关主张索赔。在行政管辖和权力行使存在障碍的领域,例如涉及跨区域流域的案件,可以更多发挥检察机关集中管辖的优势。
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检察公益诉讼的有效推动需要构建与制度定位相匹配的规则体系。一是逐步完善信息和数据共享机制,探索明晰线索筛查标准,构建常态化的案件筛查机制。二是提升办案专业性支持,推进司法鉴定规范化建设。三是建立完善公益诉讼基金制度,加大案件执行力度。通过建立专户或基金等方式优化公益诉讼资金管理,完善生态修复等责任履行后评估机制。
坚持生态修复目标,构建一体化责任体系。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的见效需进一步凸显修复目标。为此,应在责任承担上优化创新,推动责任人积极主动履行修复责任。其一,应当推进环境民事、刑事、行政责任的衔接,将修复与否作为刑事及行政责任的裁量因素,同时在程序上推进不同责任的协同追究。其二,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应谨慎适度,应当严格限定条件,不应与修复诉求本末倒置。其三,围绕责任承担方式的探索应开放灵活,在确保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得以有效维护的前提下,推进认购碳汇、技改抵扣、劳务代偿等替代性赔偿方式的细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