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所学校的故事

2023-09-22顾明远

中国教师 2023年9期
关键词:六盘山银川师范院校

一、中国第一个学位课程进修班

1989年春天,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数学系校友李金初来到北师大,找到他的同学、时任党委副书记李英民,希望北师大分配几名毕业生给十一学校。李英民对他说:“你去找顾明远吧。”于是他来找到我。为此他带我去参观了学校。一进学校,我大吃一惊,学校占地三百余亩,这在北京市是绝无仅有的。我工作過的北师大附中才三十多亩。学校除一幢小小的行政楼外,其余全部是平房,但整个校园整洁美观。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学校管理有序。当时学生都是骑自行车上学,自行车有所谓26的、28的,一千多辆自行车在车棚里分类排得整整齐齐。听了校长的介绍和课堂听课,感到教师的业务水平确实有待提高。

北京十一学校成立于1952年,原是一所军委子弟学校,1962年交给地方。有一批老区过来的老同志,后勤管理得非常有条理,但教师队伍水平不高,学校连北京市区重点都不是。李金初校长想要改变这种面貌,所以到母校来求助。

于是,我就带学校人事处、学生处、教育处的干部再一次去参观访问。大家一致同意北师大有责任帮助他们。经过努力,当年又巧遇特殊形势,一下子分配了39名毕业生。随后他们又从其他师范院校引入了几十名师范生。从此改变了学校的教师队伍。李金初特别重视对这批年轻教师的培养,经常邀请北师大的老师去听课、讲课。我也经常去听课。

20世纪90年代初,我正在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奔波,希望学位委员会为中小学教师设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使教师有机会进修,取得研究生学位。但当年研究生招生名额很少,很难满足广大教师的需求。于是我和李校长商量,为了系统地提高十一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们可以在年轻教师中开办硕士学位课程进修班,让他们像研究生一样,修读研究生的课程,以提高专业水平。全国第一个教育硕士学位进修班就于1993年在十一学校办了起来。这个办法受到各地教师欢迎,不久全国师范院校都办起了学位课程进修班。这种进修班为1997年设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打下了基础。那几年,全国学位课程进修班办得如火如荼。一方面说明当时教师对进修提高的需要非常迫切,另一方面许多师范院校把它当作创收的渠道。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二、山村的孩子 城市的学校

1998年,应洪成文博士之邀到银川给校长培训班讲课。这是我第一次到银川。除讲课外,游览了西夏王陵、沙湖。原来以为宁夏这地方又是山又是沙漠,来了才发现银川竟是塞上江南,特别是河套地区,水草茂盛,风景秀丽。

接待我们的是时任教育厅厅长蔡国英。我们谈起宁夏教育的发展,他说,宁夏教育还很落后,特别是山区,孩子上学很困难。他想在银川市办一所让山区贫困学生上学的高级中学。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在蔡国英倡议之下积极筹备起来,一面招生,一面建设。六盘山中学就于2003年成立了。蔡国英厅长邀请我和中育教育集团帮助他们设计校园、招聘教师、培训教师。我们去的时候学校正在建设,学生则借用农校的教室上课。我给学校的教师开了讲座,从此就与六盘山中学结了缘。第二年,我们再去培训教师,一所红砖青瓦的宏伟学校已在银川西郊拔地而起。学校主要招收山区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全额免费,除提供住宿外,每月还有膳食补助。这正是山区孩子的福音。

2006年夏天,在银川举行中美教育研讨会。我在参加研讨会之余再一次访问了六盘山中学,学校已经初具规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08年,我又一次来到学校,和老师们座谈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问题。那年正值汶川地震,六盘山中学接收了两个班的地震少年。他们在那里得到了心理的抚慰、优良的教育。2013年,我参加了六盘山中学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看到他们的发展,由衷地高兴。10年里我四次访问六盘山中学,学生还多次给我来信,介绍他们的学习情况。我与学校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是一所扶贫启智、造福山区贫困孩子的新型学校。今年是该校成立20周年。20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我祝愿他们踔厉前行,为实现教育强国培养更多胸怀祖国、有真实本领、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时代新人。

2023年7月16日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责任编辑:胡玉敏

猜你喜欢

六盘山银川师范院校
数字银川
宁夏科协“健康养生,食品安全”大讲堂在银川顺利举办
萧娴《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银川威力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从银川跳到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