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教育家精神特质与实践路径

2023-09-22李相斌王洋

中国教师 2023年9期
关键词:乡土教研教育

李相斌 王洋

如果说教育家是时代的优秀作品,那么教育家精神则是教育家的灵魂。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思想与实践的坚强支柱,是教育事业的理念引领和实践示范。乡村教育家的精神之中凝聚着深厚的乡土情怀和奉献精神。他们立足乡土大地,以有限的物质条件和特定的教育资源促进乡村教育水平的提升和乡村学生人格的养成,为我国实现教育公平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助力。作为乡村教育家,李元昌先生将殷切的乡土情怀凝结成先进的教育观念,把自己对祖国和教育事业的热爱融入教学实践,结合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当代乡村教育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一、乡村教育家的精神特质

乡村教师是人民教师队伍中极具奉献精神的群体,他们凭借高尚的专业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不断更新教育思想,为乡村教育振兴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以毕生心血扎根中国教育实践,他们的精神品质在新时代的中国熠熠生辉。

1. 以炽烈的教育热忱投身乡村教育的育人事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乡村教育作为教育系统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发展水平影响整体教育质量。因此,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然环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乡村教育的振兴与发展离不开乡村教师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教育情怀,他们在崇高的教育理想的指引下投身乡村教育实践活动,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懈奋斗。

出生于吉林省的李元昌就是乡村教师中颇具影响力的代表,他扎根吉林大地,为建设适合乡村发展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毕生心血。1978年,年近而立的李元昌在放下课本十余年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长春师范学院。毕业后,他主动放弃榆树师范学校的优厚待遇,拿着一张只写着“回本县本公社本大队工作”的分配志愿书,请求组织将自己派回家乡执教。

秀水是一个坐落在松花江畔的小镇。夏汛时期,李元昌所在的村子便会被河水包围,成为水上孤岛。由于本村没有中学,学生们只能每天穿越二十多千米的乡路奔波于家校之间,再加之经济条件有限,许多学生不得不面临辍学的困境。在乡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支持下,邻村的秀水二中落成,听到消息的李元昌毅然前往二中担任普通教员,但新学校的校舍、资金、师资等多方面条件实在堪忧。顶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他多次辗转于乡镇政府各部门之间,希望能为隔在松花江上的学生保留一所学校。期间,他曾多次拒绝其他单位所提供的优厚条件,用自己的热爱扛起了秀水二中的旗帜。自此,秀水二中成了他的生命,二中的学生成了他的至亲。在后来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他一直关心那些乡村的学生,关心利国利民的乡村教育事业。1999年,身患淋巴癌的李元昌仍为筹措教育改革经费奔波于各地之間,但轮到他自己做手术治病时,全家的钱凑到一起竟还不到三千元。女儿患病,他背负了三万多元的债务。即使这样,他仍然将自己的竞赛奖金拿出来资助乡村学校。查出癌症后的几年里,他透支身体开展教学研究,致力于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和乡村学校发展水平,跑遍了全省80%的县乡学校,为乡村人民培养人才。“弯下腰为农村教育办实事”[2]20,是他至今坚守的初心。

2. 以丰富的乡土资源厚植爱国报乡的育人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以人的培养为核心议题,通过大量的教育实践培养适应新时代生产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劳动保障和智力支持。乡村教育在特定乡土教育资源的影响下呈现出与城市教育迥异的特点。首先,乡土教育是文化教育。不仅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且也综合了所属地域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信息要素,与城市教育相比,乡村文化教育内容更加具体,范围也更加宽泛。其次,乡土教育是生活教育。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某一时期的文化往往是这一时期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因而乡土教育也是一种以乡村人民日常生活为中心,基于乡村特定生产实践的生活教育。最后,乡土教育是情感教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随着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学习和对乡村生活体验的增长丰富,他们会逐渐体会到自己家乡的伟大,并肩负起振兴家乡的使命。

李元昌立足乡村教育的特殊性,基于乡村特有的教育资源开展了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以乡土资源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出以爱国报乡为思想教育的目标,通过组织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纸笔之间表达家乡的发展变化和人文生活,这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家乡之美,增强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在心中埋下一颗热爱家乡的种子,树立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

3. 以进取的开创精神探索革故鼎新的育人实践

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以教育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既要秉承与坚守,又要探索与创新,“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3]。乡村教育作为这一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与发展需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立足具体实际。李元昌扎根乡土大地,结合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一系列适应乡村发展的教育主张,为我国实现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宝贵经验。

在教育学生方面,李元昌提出乡村教育应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4]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和成才观。“读书是为了成才,成为祖国和家乡建设的有用之才。”[2]73升学并非终极目标,更不是唯一尺度,乡村教育要把成人成才作为教育的终极理想,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品质,使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实现人生价值。乡村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实用价值。语文能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2]54,虽然不能直接迅速地完成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但可以通过独特的学科性质使学生沟通各学科知识,在学习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技能、提升素养,并从中选择恰当的部分充分发挥作用。“语文是人生再获取知识的知识,再发展能力的能力。”[2]54乡村教育可以借助真实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在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应用能力、思辨能力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在推进教改的过程中,李元昌针对乡村学校教育经费匮乏、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等实际问题,提出以校本科研为出发点,由点到面,增强校际合作,利用先进教育资源集中培养乡村教师,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促进教育平衡。建立教改基地校,研制校本课程,以科研促教研,把教学中的疑难点作为研究问题,同时视教研为科研,将学生的成长作为研究过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并逐步形成学校—研培基地—县区教研部门三级研培网络。

二、乡村教育家精神融入教育实践的路径

在上述教育精神的引领下,李元昌凝练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他从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实践,从语文课堂教学走向乡村教师成长,进而沟通城乡教育资源,以城乡教育交流推进教育改革,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1. 以教促学,乡村学生的成才史

李元昌重视乡村学生的成才教育,尤其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就作文教学而言,他提出了“放—收—放”作文训练法,在充分分析师生双方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结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文学理论知识,针对学生的作文材料积累能力、材料运用能力、审题能力、行文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专门的训练。

第一阶段的“放”意在培养学生收集和积累作文素材的能力。学生通过“叙评日记”的方式大胆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在积累“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聆听他人的所思所感,主动收集“第二手材料”;同时教师有效引导,既关注学生作文材料积累能力的提升,也鼓励他们持之以恒,培养他们敢于写作、乐于写作的品格,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第二阶段的“收”是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材料的能力,借助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选择材料、改造材料、加工材料的能力。学生通过练习不同文体的写作,了解自己的不足,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放”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立意问题,明确写作目的,在充分构思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语文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经过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可以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既会作文,也会做人。

与升学教育不同,成才教育立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因此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也显示出层次化和多样化趋势。李元昌立足对学生心理的研究,提出了“提高率计分法”,运用两套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兼顾“学困生”情绪,让他们找回自信,切实体会到努力后的收获,同时也明确日后努力的方向。

2. 以教促研,乡村教师的成长史

不得不承认,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存在许多劣势,如何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是李元昌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始终思考的问题。在青山中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改经验的启示下,李元昌认识到将乡村学校的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关键就在于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教育资源进行课程改革,这为他日后的教研活动指明了方向。

乡村教育的优势在于具有更加便利的条件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生活。李元昌积极构建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在充分发挥乡村地区教育资源优势的同时深入教育改革,指明“调动教师主动发展,激活教师内驱力,正是广大农村学校在课程改革中面临的一个共性的问题”[5]。立足鄉村教育实际,他提出了主题研修的教研模式,直面乡村教师队伍中所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通过对教研主题的剖析,引导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总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挖掘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形成问题意识,开展立足乡村教育的教学研究。在反复的探索、思考和实践中激发教师成长的内驱力,实现自我发展。同时发挥团队力量,推进教师队伍内部互培,将科研、教研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乡村教育资源开展具有乡村特色的教学研培活动,在形成乡村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的同时提升教研能力,更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东请西聘,不如自己培训”,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就倒逼学校独立自主开展校本科研。在白山市第九中学经验的启示下,李元昌主张乡村学校通过自主钻研突破教学疑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推广教学科研,使乡村教师内部互助,提升教学能力。同时以科研促教研,构建校本主题研修系统,实事求是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校本科研提升乡村学校综合实力,缩小与城市学校之间的水平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3. 以教促改,秀木成林的奋斗史

李元昌不遗余力投身祖国的乡村教育事业,为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乡村教育振兴贡献了毕生的心血。从他的奋斗过程来看,他的教育改革经历了一个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艰难发展过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小片荒’联片成‘大田’”[2]17。

在教改过程中,李元昌顺应教改趋势,结合乡村教育实际发展校本教研,通过评选学科带头人、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搭建主题研修网络推动全省教育改革,取得成果后推往全国予以进一步实践。这样的教改方式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为薄弱学校的能力提升提供了一条宝贵途径。

经过长期的努力,区域内部教研教改基地规模逐渐扩大,三级教研网络越发完善,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主题研修系统。在教研、科研、培训三者的协调发展中解决乡村教育振兴的实际问题,推进整个区域的教学改革,提升乡村学校的整体实力,协调教育资源平衡,促进教育公平,探索出了一条适应乡村生产发展的乡村教育之路。

李元昌先生以对祖国大地无限的热爱和对乡村学生深沉的眷恋深入基层,投身乡村振兴的洪流。透过先生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我们能看到一个为乡村学生传递希望的播种者,一个俯下身子为乡村教育办实事的教育家,一个扎根中国教育大地的引路人。他用情怀和热爱塑造民族未来,用生命和热血托起祖国的希望,用青春和汗水实现人民的梦想。以“先天下之忧而忧”之心,育“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人[6]。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无数如李元昌先生一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乡村教育振兴的梦想一定会在新时代的中国实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1.

[2] 李元昌.李元昌与乡土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4] 李元昌.桃林渔舟入梦中——杂说农村中学语文教学[J].中国教师,2016(11):52.

[5] 李元昌.城市有城市之路,农村有农村之道[J].基础教育课程,2010(Z1):138.

[6] 李元昌.在理想的追求中体现教师的社会价值[J].吉林教育,2007(11):10.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课堂话语互动特征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JKH20220800SK)、吉林省教育规划课题“学生理解视域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GH21172)成果。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胡玉敏

猜你喜欢

乡土教研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