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读图时代,培养核心素养

2023-09-22梁健玲

中国教师 2023年9期
关键词:法国队读图埃及

梁健玲

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培育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1]。地理核心素養的培养离不开地图教学的实施,这就意味着初中地理课堂必然走进读图时代。

笔者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师从全疆发老师。20世纪90年代初,全老师在进行“强化地图教学”的课题研究时,总结出“教学内容地图化”“教学方式读图化”的具体做法。时至今日,这些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依然适用。全老师的教学理念主要突出“启发”“读图”两个关键词。全老师认为“启发”是我国传统教育中最经典的教育原则,教师要善于用提问、追问、反问、倾听、点拨、小结、激励等方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地图,探究地理知识。

“教学内容地图化”突出了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要图文结合、图文转换,而“教学方式读图化”则要求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读图思考、读图寻找(包括找原因、找规律、找答案)。所以,“启发+读图”的学习及训练过程,有益于学生提升读图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养成运用地图自主学习的兴趣、能力与习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在教学设计中要求自己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以“启发+读图”为顶层理念,坚持把“教学内容地图化”“教学方式读图化”的做法融入课堂,坚持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追求。下面,笔者以湘教版《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埃及”和“法国”整合课为例来展开论述。

一、新课导入

埃及和法国两个国家的教学本来需要2课时,笔者用分组竞赛的形式将其整合为1课时。读图分为三个步骤,依次是“指图说理—填图明理—析图得理”,三个步骤之间是有层次的递进关系。启发就是根据指图、填图、析图过程中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有梯度的探究问题,也包括为了让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参与课堂而即时、随机生成的问题。

在新课导入时,笔者运用了景观图、轮廓图。先展示金字塔和埃菲尔铁塔的景观图,让学生看景点,猜国家(见图1),再展示多个国家的轮廓,让学生从中辨认出埃及和法国。接着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埋下伏笔,让学生根据景观图推测两国自然环境差异。这样的导入,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很快就被吸引到课堂上来。

二、指图说理—区域定位在哪里,了解国情与世界各国地理概况的起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尝试用一节课的时间学完埃及和法国两个国家。这节课,我们将进行三轮竞赛,分别是指图、填图、析图,比赛的双方是埃及队和法国队。一组、二组组成埃及队,三组、四组组成法国队,双方围绕关于埃及和法国的知识,结合相关地图进行三轮比赛,看哪支队伍最终能获胜。

(学生听到这节课有好玩的竞赛,还能整合上完两个国家的内容,立刻兴奋起来,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师:第一轮指图竞赛,请两队队员根据老师提供的地图,分别描述埃及和法国的地理位置。大家还记得吗,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从哪些方面入手?

生: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师:答得好!现在请大家花1~2分钟迅速浏览教材,预习课文。然后开展小组讨论,再派代表上台展示。

(学生一听要上台展示,变得紧张起来。大家开始预习、画重点,小组内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要讲什么、怎么讲)

师:时间到,现在请埃及队代表林颖欣同学上台描述埃及的地理位置。

颖欣:梁老师,我可以带上课本吗?(有些腼腆)

师:可以。

颖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是亚非之间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拿着书照念,这应该是他们小组刚才讨论时找到的内容,全部照搬,以为这样就能确保万无一失)

师:颖欣,刚才你提到的埃及领土还包括西奈半岛,这一句是在描述地理位置吗?

颖欣:这个嘛……(有点不好意思,尴尬地微笑一下)

师:同学们,请大家思考,如果要描述某个区域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应该根据地图中的哪些信息?

生:经线和纬线。

师:东西半球位置主要看什么线?请邓洋来回答。

邓洋:看20°W和160°E经线,埃及就在20°W以东、160°E以西之间,所以埃及位于东半球。又由于埃及位于赤道以北,所以埃及在北半球。

师:非常棒!邓洋的回答有理有据,抓住了“20°W和160°E经线”以及“赤道(0°纬线)”这些特殊的经纬线来判断半球位置,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很精准、很到位。(全班给予邓洋掌声鼓励)

师:根据一个国家的纬度位置,还能看出什么呢?昊燊,你来回答。

昊燊:可以通过纬度位置看这个国家位于哪个温度带,要根据图中的特殊纬线看,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其中,北回归线穿过埃及南部,所以这个国家纵跨了热带和北温带。(说完,在一体机上描红了北回归线)

师:真是有图有真相,这一描,大家就能清晰看到埃及所处的温度带。噢,我看到俊佑举手了,你还有补充吗?

俊佑:我还发现30°N纬线经过埃及的北部。(一边说,一边在一体机上描红了30°N纬线)所以,埃及这个国家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

师:俊佑,你还记得高中低纬度地区的范围怎么划分?

俊佑:0°至30°为低纬度地区,30°至60°为中纬度地区,60°至90°为高纬度地区。

师:正确!昊燊是从地球五带的角度,俊佑则从高中低纬度的角度来描述埃及的地理位置,这两个角度都对。两位同学的答案相互补充,堪称完美,掌声送给他们哥俩。

(俊佑和昊燊高兴极了,相互击掌,全班热烈鼓掌,课堂气氛出现了一个小高潮)

师:还没完呢,同学们继续思考:如果要描述海陆位置,又应该根据地图中的哪些信息呢?(看到颖欣又举手了,很想发言)颖欣想再试一试?好的,请你再次上来展示。(颖欣这次仍旧带书来到一体机面前,不过从表情和神态来看,比上次上台从容淡定了些)

颖欣:从海陆位置看,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东临红海,北临地中海;(边说边圈出红海和地中海)东北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望(见图2)。

图2 学生带着课本上台指图描述地理位置

师:颖欣这次的描述全面、准确,能够脱离教材,用自己的语言和规范的地理术语来描述埃及的海陆位置,基础知识扎实,大方淡定,表达流畅,有很大进步。来,大家掌声鼓励鼓励。(又是一通热烈的掌声)

有了埃及队的良好示范,法国队很快就掌握了方法,指图描述了法国的地理位置。第一轮比赛,两队打个平手。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指图说理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次接触两国的知识地理,而且又怕输给对方,学生一般会带着书本上台指图。刚开始,他们的表述也尽可能照搬或模仿教材的文段。后来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读图,学生逐步掌握描述地理位置的术语和方法,最终能顺利完成探究任务。指图说理尝试实践了“教学内容地图化”的做法,是自主性学习的第一个层次,属于探究活动中的“浅探”,主要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

三、填图明理—区域里面有什么,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综合思维

师:第一轮指图竞赛,埃及队与法国队不相上下。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轮填图竞赛。请把埃及和法国的重要地理事物填进地图中的相应位置,例如,临近的水域、邻国、陆地等。为了方便,大家只需填写代号即可(见图3)。

图3 学生在一体机上填图

(法国队全部填对了。但埃及队填图时,把西奈半岛的位置搞错了,填到阿拉伯半岛的一个角落去,法国队马上有队员站起来指出错误)

生:西奈半岛的位置不对,它在苏伊士运河以东;西奈半岛东面这个图例,其实是埃及的国界。所以,埃及是一个横跨非洲和亚洲的国家。(说完就到一体机上来重新填写代号,纠正埃及队的错误)

师:这位法国队队员读图真的很仔细,科学严谨,非常好!填写地图,一点儿也不能错,掌声鼓励法国队。(法国队里的掌声特别热烈,学生都开心极了)

师:同学们读《埃及简图》时要特别注意填对西奈半岛,我们首先得回忆什么是半岛。

生:半岛三面临水,有一面仍与大陆相连。

师:对了,所以把西奈半岛填写到这个角落,并不符合半岛的条件。其實,这里是阿拉伯半岛的一角。

(学生恍然大悟)

师:同学们来思考,在这类地图中,应该如何分辨海陆?

生:由于埃及这个国家的国界比较平直,可以用埃及的轮廓、国界来确定陆地(非洲)。那么,阴影区域就是海洋。

师:很好,这个观点充满了地理思维,很有说服力!那法国队呢?

生:法国地图是地形图,通过图例可知道法国的主要地形区和地势高低,而且法国的国家轮廓像六边形,其西部、南部分别濒临大西洋、地中海,可以依据这个特点分辨海陆。

师:有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晰,非常棒!

(法国队情不自禁又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同学们根据地图再来思考,埃及和法国主要河流的流向是怎样的呢?你们从地图中哪些信息进行推断?

生:尼罗河是埃及的主要河流,它自南向北流,注入地中海。我们只要找到尼罗河的入海口,就能倒推河流的流向。

生:法国主要的河流有塞纳河、卢瓦尔河,它们都大致自东南向西北流,注入大西洋。从图例可以判断法国的地势特征为“东南高、西北低”,从而推断河流的流向,因为水往低处流嘛。

填图明理尝试实践了“教学方式读图化”的做法,是自主性学习的第二个层次,属于探究活动中的“中探”。地理教育的本质不仅是让学生了解、认知自然要素间的性质、结构、特点、分布、运动与转化的规律,而且还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状态[2]。教师以“启发+读图”理念设计教学,学生在填图明理中建构地理空间,落实重点知识,厘清要素间的关系,培养系统全面的综合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四、析图得理—产业发展究其因,理解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地理特征形成机制

师:同学们,经过两轮竞赛,法国队暂时领先。下面我们进行析图竞赛。我们一起来读图文材料,分析一下自然环境对埃及和法国农业产生了什么影响。埃及有长绒棉,法国有红酒。埃及队探究的问题是:埃及的长绒棉分布在哪里?埃及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法国队则探究:葡萄分布在哪里?法国种植葡萄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见图4)

(小组讨论,有的学生还拿着纸笔做笔记,组织答案)

生(埃及队):棉花是喜光作物,埃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晴天多,光照充足,全年高温,热量充足,这些自然条件都很适合棉花的生长。另外,棉花也喜欢比较潮湿的土壤,埃及的棉花沿尼罗河分布,便于灌溉。

师:分析得非常好!这些信息你是从哪里得来的呢?

生(埃及队):读《埃及农业分布图》以及PPT课件上的材料一。

师:很好!还有同学要补充,你来……(只见埃及队里有个队员把手举得老高,一副要补充发言的样子)

生(埃及队补充):尼罗河中下游、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很适合种植棉花。

师:这个补充恰当极了!(竖起大拇指点赞)同学们,埃及队能够从图文材料中提取这么多有用的地理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非常棒!队员给出的答案正好符合我们平时说的影响农业分布的自然条件“气水土地”(气候、水源、土壤、地形)。埃及种植长绒棉,的确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法国队的分析。

生(法国队):材料二提到,葡萄喜光性强。法国的葡萄之所以集中种植在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因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充足,满足葡萄生长的需要。而且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种出高品质的葡萄,酿出高品质的红酒。

(这回答太妙了,法国队里又是一通自发的鼓掌)

生(法国队补充):梁老师,我还有补充……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月均温度在0°C以上,这样就有利于葡萄越冬了。

师:哇!这个补充非常到位,使你们队的分析更准确、更充分。不得不说,法国队的读图、读文、提取信息能力和地理思维都是非常棒的。

(学生开心极了,课堂气氛又掀起了另一个小高潮)

师:法国南部种植葡萄,这也是人地协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案例。

析图得理尝试实践了“教学内容地图化”“教学方式读图化”的“双化”做法,是自主性学习的第三个层次,属于探究活动中的“深探”。学生通过读图找到了埃及长绒棉和法国葡萄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教师和同伴的启发下,分析这些地理特征形成的机制,得出结论,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人地协调观,最终提升了核心素养。

五、感悟

读图,可帮助学生了解国情与世界各国地理概况,形成系统全面的综合思维,还可理解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启发,令学生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形成机制的方法。通过“启发+读图”,课堂从灌输型逐步走向“五动”课堂—学生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笔者有以下感悟。

第一,读图要由浅到深,不断寻找“最近發展区”,让更多学生乐于参与探究活动。指图—填图—析图这三步,既有层次,又螺旋递进,教学越来越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践了全老师提出的“教学内容地图化”的做法。学生不必淹没在死记硬背大段教材内容的痛苦当中,而是在形象的地图中享受慢慢理解抽象知识的快乐;久久为功,学生的潜能就可以不断得到开发。

第二,启发也要由浅入深,不断搭建脚手架,降低任务的难度,减轻学生认知负荷,让更多学生乐于参与高阶思维训练。笔者把探究活动设计成由“指图浅探”到“填图中探”再到“析图深探”的各种任务,以“师生相互启发,生生相互启发,图文材料并举启发”作为脚手架,引导学生寻根问底,锲而不舍。分层次的探究任务也尝试实践了全老师提出的“教学方式读图化”的做法,学生在不断的启发中读图,提取地理信息,发现地理知识,既训练了地理高阶思维,又培养了优秀学习品质,的确一举两得。

第三,本阶段主要在新授课中尝试实践“启发+读图”的教学理念,下阶段,笔者准备在复习课中进行尝试,寻找新的增长极。“启发+读图”的教学理念实施对教师和学生既有要求又有挑战。挑战之一是如何设问,尤其是即兴生成的追问,如果追问不当,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就不对了,读图也会受阻;挑战之二是如何选图,如果选图不当,地图与启发问题不匹配,学生也难以从地图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来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在读图时代背景下要实施“启发+

读图”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有教学智慧,能随机应变;也要求学生有求知欲望,能紧跟课堂。这才是教学相长,双向奔赴。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2] 全疆发.地理教育的本质[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9):1.

(作者系广东省佛山市华英学校党办副主任,中学地理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昕

猜你喜欢

法国队读图埃及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2018俄罗斯世界杯法国队快速反击战术研究
天下
埃及艳后(外二首)
蓝色1998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埃及有个鲸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