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剧的情感传播机制研究
——以《人世间》为例
2023-09-22尹敏
尹 敏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1 研究背景
1.1 正剧的概念界定
按照戏剧体裁的分类,正剧是悲剧与戏剧形成之后的第三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等可以视为正剧的起源。在中国国情之下,正剧有着独属于中国特色的含义,其一般指符合当下核心价值观,跨越较长的历史进程,能够反映时代变迁的主旋律电视剧。例如,《康熙王朝》《平凡的世界》《山海情》等,这些正剧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也是一部大气朴实、温暖人心的百姓生活史,不仅能够让观众借古鉴今,感受今昔之比,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核,如礼义廉耻孝等要素,也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让其从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1.2 从“看历史”到“描现实”——我国正剧的嬗变
1.2.1 历史类正剧的初步开拓
20 世纪末,历史类正剧的播出,掀起了正剧传播的第一股热潮,如《雍正王朝》《武则天》等。同时,戏说历史也成为正剧创作的方向之一,如《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等娱乐性剧情均收获了良好的效益。此类正剧的创作基础多来自历史文化,有些描写历史,有些改编历史,无论播出形式、演员表现如何变化,其传递出的风格与人物样貌均与历史息息相关。尤其是1999 年《雍正王朝》在中央电视台(简称“央视”)综合频道的首播,到2001 年《康熙王朝》的紧跟上映,再到现在央视对这类历史正剧的反复播出,都能看出在20世纪末,历史类正剧在我国电视市场中的分量与影响。
1.2.2 时代类正剧的平稳奠基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观众娱乐化需求的出现,我国优秀电视剧在21 世纪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各类剧情层出不穷。此时的正剧如果仅仅聚焦于对历史故事的刻画,将会面临观众大规模流失的局面,于是《潜伏》《金婚》《大丈夫》等时代类正剧应运而生。这些电视剧题材多元,有描写历史的谍战片,有聚焦家庭关系的现实片,均切合了当时的受众喜好和时代背景,成为十几年前正剧从单纯描绘历史转向时代的里程碑。
1.2.3 现实类正剧的蓬勃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观众的口味更加多元化,影视剧行业想要通过面面俱到来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观众,已不再现实。相反,聚焦于某个行业、某个时间节点或某个现实问题等角度细微的正剧往往更能在信息洪流中脱颖而出。例如,《觉醒年代》《扫黑风暴》《乔家的儿女》《人世间》等,此类剧情主体角色鲜明、时代背景清晰,通过一群人的故事映射整个时代的发展,以小见大的剧情题材更符合观众的口味,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独属于自己的观众与市场份额。
2 正剧中的情感传播内核
2.1 围绕爱情的戏剧故事
爱作为人类最本质的情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和不懈的追求。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亲吻、送花等形式来表达爱,同样电视剧也可以通过故事的叙述和人物的表现来展现爱。例如,在《人世间》中,周秉坤对郑娟的一见钟情,再到历经万难的不离不弃;周蓉以信托爱,为爱不顾一切去寻找信件那头的才子;周家父母作为老一辈的人物,虽然没有儿女那样轰轰烈烈的爱情和惊天动地的勇敢奔赴,但最后周父逝世后周母的安详离去也诠释了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综合来看,无论什么类型的电视剧,一定会围绕相应的爱情故事展开,只有其中传达的陪伴、厮守、扶持等价值取向能够满足观众对美好爱情的期待,才能吸引观众。
2.2 反映时代的社会变迁
《人世间》以中国北方城市里一个平民社区“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轨迹为故事脉络,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人世间》没有将宏大的时代主题进行粗犷的刻画,而是选择了于细微处洞见生活本质,准确捕捉了生活中的细腻情感,不仅呈现出了鲜活的人民生活景观,还以小见大,以家庭映照出国家的发展,如此厚重的时代底蕴引发了观众心底最深处的情感共鸣。
2.3 解剖人性的现实写照
电视剧虽然是虚构的,但其中的情感是真实的,人情冷暖背后所投射的也是人间百态。在《人世间》的男性形象中,有率真耿直的肖国庆和孙赶超,也有自私的姚立松和曹德宝,他们中有人为家卧轨自杀,有人为挽留几十年的友情幡然悔悟。在《人世间》的女性形象中,有智慧大度的曲秀珍书记,也有谄媚狡诈的乔春燕,她们的关系既互相扶持,又盘根错节,庞杂的关系网覆盖了她们的整个人生,也体现了人心的变幻无常。见世道、见人心,有笑泪、有冷暖,这是正剧对人性的刻画方式,《人世间》通过对生动的人物、真挚的故事、饱满的情感细腻的描写和刻画,让观众沉浸其中[1]。
3 正剧的情感传播机制
3.1 情感传播特点
3.1.1 矛盾的叙事策略和对立的情感表达
正剧在叙事过程中,为了感染受众,通常都会采用突出矛盾的手法。虽然故事的主线都是围绕着主角跌宕的人生而展开的,但在其成长的外表之下,冲突的情节和强烈的反差往往会极大地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例如,主角周秉坤在人生道路中的几起几落,每次生活似乎都要走向美好的同时现实又会给他致命一击,这样的对比强化了观众的情感认同。主线之外还有相伴与分离、真诚与背叛、生与死,这样对角色的设定和人物的刻画赋予了正剧强大的情绪感染能量。
在情感表达方面,正剧往往都会在表现善恶之后突出真善美等人类的美好情感,并将其作为主旨。例如,在《人世间》中,既有同事之间的纷争,又有朋友之间的扶持;既有不同行业之间的抗衡,也有携手合作的共赢局面。这类剧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以反转的形式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也只有在这种善恶之间的对立表现中,才更能展现出某些看似熟悉亲密的人物之间实则各怀心思的社会现实,从而反衬出始终如一的善良与真诚在当今社会是多么难能可贵。
3.1.2 庞杂的关系网络和丰满的立体角色
在以往部分正剧中,多数人物是根据历史的真实记载进行设定的,但也有部分正剧是根据剧情需要对人物形象进行设定的。例如,《人世间》中的“光子片六君子”是周秉昆、曹德宝、孙赶超、肖国庆、吕川、唐向阳,这些人物的性格各异,在剧中相互依靠的同时又相互分离,他们既是亲人,又是上下级,其中牵扯的爱情、友谊、亲情在故事情节中一次次被不断重构,受众对每个人物的情感和态度也在剧情发展中被不断抽离和重塑。
在人物角色塑造方面,正剧强调平衡,有好人也就有坏人,好与坏的衡量标准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而不断变化。例如,《人世间》中的姚立松作为周秉义的昔日战友,在青年时期两位年轻人互相扶持、竭力相助,但随着周遭环境的变化,姚立松最后变成“小人”。再如,周楠的父亲骆士宾,年轻时抛妻弃子,毫无担当,而在功成名就之后竭尽全力补偿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过,同时用自己创造的财富积极回馈社会。这样的好坏变化让每个人物角色都变得非常丰满,也能够让观众深刻地认识识到人性的复杂。
3.2 情感传播的表现手法
3.2.1 冲突与反转的悬念设置
无论是正剧还是其他的电视剧类型,纵观整个电视剧行业,几乎所有类目都习惯使用冲突和反转的创作形式,《人世间》也是如此,这样的剧情设计往往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例如,两次全家团圆之际,却因意外没有拍成缺席十几年的全家福;冯玥和周楠都奔赴各自美好未来的同时,周楠却在国外遭遇枪击逝世,冯玥也失去了美好的爱情。情绪感染的本质就是通过带有遗憾或者悬念的故事,将电视剧中的人物与观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世间》中,有事业与健康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爱情与权力的矛盾,这样的剧情设置使得整个剧集的情感表现更加富有吸引力。
3.2.2 慢节奏与长时间线的叙事策略
随着短视频的冲击,大众已经习惯了短平快的信息消费模式,但浮躁的社会表面下依旧存在受众对舒缓叙事节奏的渴望,于是一系列慢综艺开始出现甚至爆红,同时慢节奏叙事的电视剧也得到观众的青睐,《人世间》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与快节奏的短视频不同,《人世间》作为电视剧,通过长时间的故事叙述展示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平凡生活,片中诸多对鸡毛蒜皮小事的描写,反映出了国内大部分家庭的现状,正是这些只有通过慢节奏与长时间线的叙事手法才能展现出的细节,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让观众的心灵得到了慰藉,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4 正剧中情感传播的现实危机
4.1 情感价值的迷失
随着正剧类型多种多样,受众根据剧中的情感表现将会产生更加强烈的代入感。而近几年包括《人世间》在内的正剧中,如《平凡的世界》《乔家的儿女》等电视剧的情感表现手法均有诸多雷同之处,多以家庭之间的纷扰繁杂、邻里之间的尔虞我诈作为主要内容,这样的复杂关系容易让观众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感到厌恶,更有甚者会对家庭产生恐惧,可能会对观众产生很严重的误导。
同时,几乎所有的正剧在叙事过程中所暗含的性别意识都值得人们再思考。《人世间》中表现出的女性在家庭地位中的薄弱、话语权的让步,以及将恪守中华传统美德作为单一的人物评价体系等,放在当下人类追求性别平等、自由的社会语境之中,与整个时代的追求和社会现实有所出入。
4.2 时代话语表达的单一
如今的正剧大多是围绕善恶的本质、家国情怀进行情感抒发,话语结构单一,往往忽略其他多元的文化价值。这种将国家大事件融入家庭小事件之中的以小见大的叙事策略,的确适合高速发展的时代和人人奋进的社会氛围。但历史的脚步不单单只是奔跑,没有任何事物是永恒高速发展的,热闹与喧哗退却之后,在平缓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会更容易引发观众对社会与时代的思考[2]。一小部分观众对高唱赞歌的正剧有着抵触情绪,所以正剧不一定非要展现积极向上的家国情怀,敢于揭丑亮短同样也会吸引观众的目光。
5 正剧的情感传播策略
5.1 情感价值的多维度连接
在当下受众严重分层的时代,单一的情感传递很难吸引更多的受众。例如,正剧中单纯地歌颂苦难,虽然会让部分观众产生同情和怜悯之心,但这种老套、惯用的表现手法也容易将其他观众置于道德困境之中,使其产生排斥心理,最终难以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为了解决该类问题,正剧首先应该将情感价值的维度进行拓宽,不仅要聚焦改革发展、苦难新生等具有正能量、宏大价值的主题,还要注重能够直击观众的心灵,能够反映社会现实的题材,如部分制作精巧、扫黑除恶的悬疑类正剧也获得了较好的评价。正剧只有做到题材和类型都更为丰富多元,让情感更真实、更全面,才能实现与各类观众的交流与互动,在传播中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5.2 情感话语的多元化表达
短视频时代,正剧的情感话语表达不能仅仅局限于电视剧中的内容本身,在其他平台进行二次传播的过程中,利用新媒体语言对原本的剧情内容进行再创作也是正剧情感传播的重要手段。例如,因为正剧中的诸多造型、场景等符号与当下观众生活相隔较远,为了拉近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距离,宣发团队就可以将新兴的网络语言如表情包、贴纸等与短视频相结合,将原本严肃庄重的“硬”内容“软”化,使用切合受众的消费方式进行情感传播,如此可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3]。
5.3 情感传播的多渠道营销
在做到正剧的情感价值多元、情感表达话语丰富之后,相关人员需要搭建立体化的传播渠道,打造完善的情感传播场域。例如,在社交媒体平台,制作方可以借助微博、知乎、哔哩哔哩(bilibili,简称B 站)等多样化的媒介形式,打造立体化的传播矩阵,多方位接触潜在观众并吸引潜在观众的注意力;同时,有策略地发布剧集相关内容,并开展相关营销话题活动,吸引众多粉丝参与,让与该正剧相关的话题得到进一步扩散,让相关情感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6 结语
互联网兴起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正剧因其高昂的姿态、宏大的叙述、空泛的宣传难以进入大众文化的传播空间。但在互联网传播的“后现代”逻辑下,年轻受众群体的心态更为开放和包容,表现出对各类题材作品更强的接纳程度,并主动寻求与“权威”和解的方式[4]。很显然,这对于正剧在新时期的传播而言无疑是一种进步。
情感是文艺作品的灵魂,是作者自我情感表达的载体[5]。电视剧作为当代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在注重体验消费和情感传播的当下,其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当人们对正剧的观看和互动不再停留于电视剧本身,而是深度体验其传达出来的情感及其符号的象征意义时,受众与媒介产品的情感互动就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然使得信息更加多元与碎片化,但能够打动人的内容一定离不开情感,情感传播成为构建人与人之间、人与媒介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在当下,正剧应不断调整自身话语,加强情感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电视剧行业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