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坡彩陶几何符号纹样的形式美探析*

2023-09-22徐治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15期
关键词:半坡彩陶纹饰

徐治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半坡彩陶纹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半坡彩陶纹饰从简单到复杂,从写实到几何,这些变化不仅仅是纹饰形式上的变化,更体现了当时人们审美意识和文化的演变。

在半坡彩陶纹饰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于艺术的不断追求和创新。最初的半坡彩陶纹饰非常简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纹饰越来越复杂,出现了更多的图案也更加注重细节。同时,从最初的写实纹饰到后来的几何纹饰,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艺术形式的不断探索和尝试。

这种审美意识和文化演变与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文化密不可分。在半坡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促进了彩陶纹饰的创作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对于艺术的认知和审美标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活动也不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这些思想活动也反映在了彩陶纹饰的创作中。

在研究半坡彩陶纹饰的形式美时,我们需要将重点放在纹饰背后的社会生活、精神文化中,探索纹饰形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思想。只有了解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半坡彩陶纹饰的演变和发展,以及文化艺术的发展进程。

一、纹样的符号化表达

半坡彩陶的纹饰是半坡人农耕渔猎生活的记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纹饰基本可以分为动物纹与几何纹这两大类。其中几何纹主要源于编织工艺,是从人们的劳作与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灵感,造型简单,装饰意味强,符号化意趣显著。如三角纹、宽带纹、波折纹、网纹等,多为二方连续的图案,是彩陶纹饰的主流。纹样是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象征意义。在半坡彩陶的纹饰中几何纹尤为具有符号化表达的特点。这些几何图案是由简单的线条、点、面组成,具有高度的装饰性和符号化意味,可以表达人们对于抽象概念和宇宙观的认知。例如,三角形象征着天、地、人的和谐,宽带纹则代表着稳定和坚固,波折纹则代表着生命的起伏和变化。

半坡彩陶几何纹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化表达的形式,通过图案、线条和色彩的组合,传递着人们对于自然、生命和宇宙的认知和感受。在研究纹饰的符号化表达时,需要将其放在当时人们的文化、历史、生活背景中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价值。

(一)彩陶的纹样是渔猎时期记忆的凝结

根据本人论文《半坡类型彩陶的文化语境探索》所论证,渔猎采集是农耕畜牧的先声,而彩陶是农耕文明早期的器物代表。这些陶器的纹样包括了多种动物、植物和几何图案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和文化生活的情况。尽管其制作和使用时期属于农耕文明时期,但从其纹样来看,更多的是反映了渔猎文明时期甚至是游猎采集时期的文化内容。

半坡类型陶器的装饰纹样包括绳纹、刻划纹、弦纹、线纹、戳刺纹和指甲纹等多种类别。早期的陶器上的几何形纹样是模仿竹和藤编织器的肌理纹样而来。这些纹饰移植到彩陶上,成为半坡文化彩陶图案的几何形花纹,具有相反相成而对立统一的艺术效果。半坡类型彩陶上的另一类花纹是自然形的花纹,如鱼纹、人面纹、猪面纹、蛙纹、鸟纹、正面羊头纹和鹿纹等。这些花纹早期多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后来逐渐发展为写意表现。在半坡类型彩陶的发展过程中,花纹的造型逐渐由平直简明向复杂、活泼生动的方向发展。

这些图案是游猎采集和渔猎采集时期的先民们观察周围环境而凝练出来的,而不是农耕时期的产物,因为农耕时期的环境不再具有这种自然野生的风貌。在游猎、渔猎时期,人们主要是以狩猎、渔猎和采集为生,因此他们生活的环境是自然的野生风貌,这也是他们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主要来源。半坡文化的陶器装饰纹样多以自然形的花纹和几何形的纹饰为主,这些图案都是以当时人们所观察到的周围自然环境为蓝本,表现出了前人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和认识。这些纹样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和文化生活的情况,也在艺术上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意象世界。

(二)图像到符号

符号是如何诞生的?从图像信息的判断处理到直觉性的符号反应,其经历了这一进程:

求存是所有生命的第一要义,在这一原则下的演存进程中,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需要调动各种感官来感知和处理环境中的信息。其中,人类视觉是最为重要的感官之一,因为它能够提供关于外部世界的丰富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被用来寻找食物、规避危险、识别同类等等。

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的视觉系统不断地演化和发展,逐渐变得越来越敏锐和高效。这是因为,在自然环境中,视觉信息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人类需要准确地判断远处的掠食者,识别植物和水源等等,这些都需要高度敏锐的视觉系统来实现。

随着人类不断进化,视觉系统逐渐变得越来越高效和智能化。人类的大脑可以通过视觉信息来感知和理解复杂的场景和对象,并进行判断和决策。这是因为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可以相互连接和协调,形成高度复杂的神经网络,从而实现高级的视觉功能,例如物体识别、运动感知和空间定位等等。最终,随着人类的进化,大脑将图像感知简化为符号讯息,以节省大脑消耗。这种简化过程使得人类能够更快地处理信息,并更加高效地适应复杂的环境。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对环境中信息的感知和理解,视知觉对图像的处理逐渐演化为符号化抽象的表征形式。“符号”便诞生了。

二、几何纹样是先民审美意识的表征

(一)符号是审美意象的物质外壳

符号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符号是具有物质形式的,它需要有一种物质形态,如文字、音乐、绘画、雕塑等等。第二,符号具有指代意义,它不是简单的物质形态,而是一种一系列时空伴随的意象的表达。第三,符号具有奠基性与普遍性,是被广泛接受、认可和理解的,具有大众化视觉传达和意识表现的作用。

这些基本特征共同指向了一个基础概念——“符号是审美意象的物质外壳”,即符号是审美意象的物质化体现,是经过抽象处理的思维感受的具体表达方式。符号作为表现形式,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更是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语言,它能够传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经验,同时也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感受。

(二)符号是视觉形式美的凝练

人类的大脑通过进化逐渐形成了对图像感知的简化和抽象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符号讯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信息。符号是一种能够传达复杂信息和情感的抽象形式,它们能够激发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引人入胜。符号的魅力在于它们能够触发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即潜意识层面的共同经验和认知。这些共同经验和认知是人类在进化和文化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它们通过符号的使用被传递和维护。符号可以激发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共同情感和想象力,从而使艺术作品能够与观众产生更深层次的联系和交流。

符号是视觉形式美的凝练,因为它们是艺术家将视觉构成要素组合成具有意义和情感的视觉形式的重要手段。艺术家利用符号来创造出各种视觉效果,例如平衡、对比、重复、节奏等,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符号可以通过简单的视觉形式来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是视觉形式美的重要凝练。符号又不仅是视觉形式美的凝练,也是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沟通的媒介。符号在艺术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是具象符号或抽象符号。具象符号是通过具体形象来传达含义的符号,例如艺术家可以通过画一个苹果来代表丰收和富裕。而抽象符号则是通过简单的形状和颜色等视觉元素来表达含义,例如艺术家可以通过使用黑色和白色对比来表现光与暗的对立。通过运用符号,艺术家可以将复杂的思想和情感用简单的形式来表达,从而使作品更加易于理解和欣赏。符号的应用还可以创造出各种视觉效果,从而使作品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观众进入作品世界,体验其中的美感。使得观众能够理解和欣赏作品中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三、彩陶几何纹饰的构成形式探讨

(一)以点、线、面构成元素反观半坡彩陶几何纹样

点、线、面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也是艺术创作中奠基性的构成要素。在半坡彩陶的几何纹饰中,点、线、面的运用非常普遍。点是几何形体的最基本元素,是没有大小和形状的,只有位置坐标。在半坡彩陶的几何纹饰中,点常常被用来表现图案中的细节和焦点,常常被用来衬托其他线条或者面的元素,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线是由点连成的轨迹,是具有长度、方向和形态的元素。在半坡彩陶的几何纹饰中,线条的运用非常多样化,既有简单的直线和曲线,也有复杂的弧线和交错线条。这些线条可以在图案中形成各种不同的图形,例如三角形、菱形、矩形等等,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形成更为复杂的图案,如网状纹。面是由线条所围成的平面区域,是具有形状、大小和方向的元素。在半坡彩陶的几何纹饰中,面的组合可以形成各种更为复杂的纹饰构成。

在半坡彩陶的几何纹饰中,点、线、面的运用通常是相互配合的,通过不同元素的组合构成复杂多样的图案,使得整个陶器的视觉效果更为丰富、生动。

这些简单的点线面组合,实则反映了半坡前人的文化语境所催生的审美意识。彩陶上的图案题材涵盖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情感寄托等方面,简约的几何纹样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识和表达。彩陶上的几何纹饰,以及点、线、面的构成,表现了人们对形式美的追求和探索,也表现了人们对文化传承的巧思。

(二)多样、对比与统一

半坡时期彩陶上的纹饰具有多样性、对比性和统一性,这也是现代设计中所倡导的构成原则。多样性体现在纹饰的形式、颜色和图案等方面,如网纹、波折纹、三角纹、宽带纹等,它们展现了不同的形式美和文化特色。

对比性则体现在纹饰中点、线、面、颜色和空间等方面的对比,如线与面的对比、颜色的对比、疏密的空间对比等。这些对比的关系使得纹饰更加丰富、鲜明、美感强烈。统一性则体现在纹饰的整体构成、节奏感和重复性上,使得纹饰更加协调、有序、装饰意味强烈。

(三)半坡的“红”与“黑”

色彩在人类审美中具有非常基础和原始的地位。人类的眼睛能够感知到不同波长的光线,并将其解读为不同的颜色。这种感知是与生俱来的,并且被证明是动物性的自然反应,也就是说,它是与我们的生物进化和生存环境紧密相关的。在艺术创作中,色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视觉语言,可以用来表达情感、意境、主题和思想等,同时也能够对观众产生直接的影响和共鸣。相对于线条,色彩更为直接和直观,因为它能够通过视觉的感知直接触动我们的情感和情绪,而不需要经过思考和理解的过程。

在半坡文化时期,彩陶的创作主要采用了自然界中的矿物质,红色为铁元素较多,锰元素较多则为黑色,通过高温烧制使其产生不同的颜色。红色和黑色是主要的颜色,而且被巧妙地应用在陶器的纹饰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这种对比的美学效果,不仅是色彩之间的对比,更是材质、形态、纹饰等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半坡彩陶的纹饰设计非常独特,黑色纹饰通常只覆盖陶器表面的一小部分,而空白的部分则被巧妙地利用。这种设计方法不仅使得黑色纹饰更加突出,而且让整个陶器看起来更加简约而沉稳。此外,红色和黑色的对比也让半坡彩陶的纹饰图案富有视觉冲击力,给人以肃穆庄重而又温和舒适的艺术感受。半坡彩陶所传达色彩感受不仅仅停留在视知觉刺激上,更是情感和审美观念的表达。红色作为最早被人们使用的颜色之一,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视觉体验,变成了人们情感和精神世界的符号。在半坡彩陶中,红色被巧妙地应用在陶器的纹饰中,表现出半坡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情感体验。这种感性的表达方式,为半坡彩陶带来了深刻的艺术内涵和感染力。

四、时空追问的符号化表达

据上文所论(本文第一章节(二))符号是人类以非文字形式呈现的图像符号。这些符号通常是基于具象讯息进行创造的,并被用来表达某种意义或信息的抽象表达。史前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是基于共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具有一定的共同语言和语境,具有特定的含义和功能,并且可以被用来传递复杂的思想和概念。而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使用符号图案表现“时空追问”的原因与他们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此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主要以狩猎、采集和渔猎为主,这些活动需要人们不断地移动和适应不同的环境。因此,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追问在当时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具有特别的意义。通过图案符号的使用,人们可以更好地记录和传达各种信息,例如狩猎场所、季节变化、动植物迁徙、天文现象等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生存的概率。而这些图案不仅是记录和表达信息的工具,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案符号是文化状态的表征。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的文化元素是社会凝聚力和身份认同的重要来源。通过图案和符号的使用,人们可以把这些文化元素传递给后代,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从而保持文化的延续性。图案符号也是一种具有奠基性和普遍性的语言形式,它与人类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组织信息,以及表达自己的意图。这种语言形式也更加易于学习和传递,有助于实现信息传达和文化传承的目的。

这些符号可能象征着四个方向,即东、南、西、北的汇入。前任常常通过观察天文现象和自然地理来确定方向,因此箭头符号可能反映了人们对于空间方位和天文现象的探究和认知。条形图案:盆沿上有四个条形黑彩图案,这些图案可能代表着山脉或河流等自然元素,山脉和河流是人类生产和史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新石器时代的人们所创造的图案符号与社会、文化和认知等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抽象几何图案的确通过二方连续的组合,形成了头尾相接的循环的图案,它们通过头尾相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环形,这也可以被解读为时空的连续性的象征。这种图像样式的效果是使人们产生一种环环相扣,不断循环的感觉。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暗示了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感悟和思考。同时,这种几何图案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不是直接表达特定的物象或者情感,而是通过形式的艺术化呈现,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一种美学的享受和思考。这也是艺术符号的独特之处,它们既可以承载一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又可以呈现出独特的形式美感,让人们感受到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这一符号纹样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也开创了以时空观念古往今来的文化符号形式。彩陶纹样以可见的艺术形式,将不可见的审美意象再现出来,创造了时间表示的观念特征与形式法则。通过对时间的观察和感悟,彩陶文化用抽象的花纹样式,再现抽象时间观念,开创了人类认识自然、创造历史的手段。彩陶花纹将抽象的概念化解为易于认识与分割把握的图像形式,再现时间延续、延伸的文化特征,传递了遥远时代的文化信息。

五、结语

研究半坡彩陶几何纹的形式美,可以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半坡彩陶几何纹的形式美源于自然、生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这些元素可以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提供灵感来源,提升我们的创作深度。半坡彩陶几何纹的形式美具有非常强的抽象性和装饰性,这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突破传统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将几何纹的形式进行抽象化和变形,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半坡彩陶几何纹的形式美在颜色、形状和空间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组合和设计,我们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形状和空间等元素,增强我们的视觉效果,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艺术作品。

中华文明是一个多元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它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样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价值。本人希望通过对半坡文化的形式美不断研究,可以发掘出其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为我国文化自信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推动中华文明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半坡彩陶纹饰
带状纹饰的类型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蜡染的纹饰探讨
银河春韵
夜读春秋
雕漆纹饰的修复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白鹿原民俗村
滇西半坡杂岩体斜长岩特征及其U-Pb年代学
甘肃彩陶真伪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