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 年棉花科学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2023-09-22

农民文摘 2023年6期
关键词:花铃期灌排蕾期

一、西北内陆棉区

灌溉建议。水分管理以高效灌溉、抑蒸保墒为核心,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促进棉花高产。

节溉措施。主要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少量多次灌溉。滴灌管(带)平行作物种植方向设置于窄行中间或作物行边约5 厘米处。干播或播后墒情不足的棉田,播种后每亩及时滴灌15~20 立方米出苗水。以后每次灌水20~30 立方米/亩。蕾期灌水1~2 次,灌水周期10~12 天;花铃期灌水8~10次,灌水周期7~10 天。

二、黄河流域棉区

灌溉建议。本区域水资源严重不足,降水季节性分布不均,多集中在6~8 月。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合理补充灌溉为核心,推广隔沟交替灌溉,促进棉花丰产。

盐碱地播前造墒可与淡水压盐结合,做到一水两用。苗期一般不灌水,促根下扎。蕾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花铃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及时补充灌溉,一熟春棉于花铃期结合灌水追肥,两熟制短季棉于盛蕾期或初花期一次性追肥即可。苗期、蕾期和花铃期要合理化控,控制植株旺长。6~8 月降雨较多,出现连阴雨后应及时清沟排水,避免棉株徒长,减少蕾铃脱落。

节溉措施。可采取隔沟交替灌溉节水技术,即单沟间隔灌溉,次一轮灌溉上次未灌的垄沟,可显著降低株间蒸发损失,提高水分利用率。灌水量30~40 立方米/亩,比常规灌溉节水25%~35%。

三、长江流域棉区

灌排建议。坚持抗旱与防涝并重,灌溉与排水结合,抓好田间水分管理,促进棉花稳产丰产。

灌排措施。一般在株高30 厘米时结合中耕和培土进行开沟,可长沟变短沟,方便小水细灌。降雨偏多地区应开挖配套排水沟,疏通棉田沟路,及时排涝降渍。洞庭湖和鄱阳湖棉区,地下水位较高,要保持三沟畅通,防止明渍暗涝。

猜你喜欢

花铃期灌排蕾期
洱海西部灌排沟渠水质特征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蕾期低温胁迫对棉花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现代化大型灌排泵站建设研究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灌排沟渠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棉花萌发期抗旱性与苗期干旱存活率的关系
坚持建管并重 改善农田灌排条件
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
水氮供应对棉花花铃期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施氮量对花铃期短期渍水棉花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