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几年英国对华政策变化为何这么大

2023-09-21英正

世界知识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中英关系英方对华政策

英正

2013年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时称,“英国将扮演中国在西方世界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卡梅伦政府还提出中英关系进入“黄金时代”。

然而十年后,英国政府发布更新的《安全、防务、发展与外交政策综合评估报告》,将中国定位为“划时代和制度性挑战”。现任首相苏纳克多次声称,中国是当今全球安全与繁荣的“最大挑战”,要对中国“去风险”,并高调宣布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对华政策大幅转向

十年来,英国对华政策几乎是180度转向,英国涉华舆论日趋消极,反华声浪不断。

对华关系定位上,从有意淡化分歧到挑头发起对抗。卡梅伦对华政策较为理性、务实,总体聚焦合作、掌控分歧。特雷莎·梅基本延续卡梅伦执政期间对华政策总基调。但约翰逊上台后,中英关系开始走下坡路。英方在涉及香港、新疆等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毒化中英关系的政治氛围。英方起先把中国定义为“制度性竞争对手”,特拉斯还一直叫嚣要把中国定义为“威胁”。苏纳克虽未把中国定位为“威胁”,但将中国称为英价值观和国家利益的“划时代和制度性挑战”,对华认知消极面继续上升。

经贸合作上,从视中国为“巨大机遇”到叫嚣“去风险”。2013年卡梅伦率领史上最大规模贸易团访华,寻求同中国扩大合作。英各界将中国视为“巨大的市场”和“庞大的资金来源”。中英关系进入“黄金时代”。两国经贸合作达到前所未有广度和深度,核能、高端制造、新能源合作成為新亮点。2015年英国顶住美国压力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走在西方国家前列。然而,英政坛支持中英关系步入“黄金时代”的两位主要推手,卡梅伦因脱欧公投下台,财政大臣奥斯本未在特雷莎·梅政府中留任,“黄金时代”的金色光芒迅速黯淡下来。此后几届英国政府在对华合作上裹足不前,还不断制造障碍。英方以安全为由将中国企业排除在有关核能项目之外,要求本国电信供应商停止采购华为5G设备,下令中国企业出售在威尔士的纽波特晶圆制造厂的股份。苏纳克高调宣布要对中国“去风险”,避免过度依赖中国。

涉华舆论上,从总体支持对华合作到反华、遏华成为主流。英国涉华舆论一向十分复杂,在不同时期都很难用“友好”来形容。在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几年里,支持对华合作的声音占据主导,相对负面的言论也就是希政府同中国打交道时要“硬气一点”。但自2018年前后开始,英涉华舆论转向消极,在涉香港、台湾、新疆等问题上肆意指责中国,干涉中国内政,掀起一波又一波反华声浪,严重干扰两国正常交往与合作。

政策调整背后原因

事实上,这些年英对华政策大幅转向也有悖于其一贯奉行的务实精神。英国长期在华经营,利益分布广泛。新中国成立之前,英国就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意识到中国共产党是未来中国的希望。从维护其在华长远利益考虑,英国一直同中国共产党保持一定联系。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还曾一度发挥积极作用。1972年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后,两国关系尽管时有摩擦,但总体向前发展,特别是解决香港问题之后,中英关系取得不少进展。

伦敦金融城。

英国对华政策为何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其中的原因似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英国对华认知出现了严重偏差。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曾指出,“发展中英关系,正确认知是基础”。英方将中国称为“威权主义”国家,视中国为“挑战”甚至“威胁”,要搞什么“去风险”,这完全是主观臆断,违背基本事实。中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的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挑战或威胁,只会带来共同发展的机遇。英方叫嚣对中国“去风险”只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风险。

其次,英国已被绑上美国遏华战略的“战车”。在美国及其盟友看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既有意愿也有能力挑战美国霸权的国家,无法容忍中国取代美国。这不仅意味着美国霸权旁落,也可能导致西方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制度的衰败。当前英国对华政策和涉华舆论与美国同频共振、步调一致。

第三,殖民心态挥之不去。近几年,中英关系恶化主要源自香港问题。英方死抱殖民者心态,扬言要履行对香港所谓的“责任”,定期发布所谓“香港问题报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并在“修例风波”和“占中”事件、香港实施国安法和立法会选举以及“黎智英案”等问题上,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打气,严重危害香港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特别是香港实施国安法及落实“爱国者治港”等原则,极大压缩了英方干涉香港事务的空间。英方对此很不甘心,企图通过各种手段维护其对香港的影响力。

第四,反华势力推波助澜。英议会已成为反华势力聚集地,策划推动了一系列反华行动,也是各类反华论调的幕后推手。近年,在一些极端反华议员策划下,英议会通过或发布了大量反华议案和报告,要求将中国定义为“威胁”、在涉疆问题上制裁中国、提升同台湾关系、限制华为5G、关闭孔子学院等,对英政府对华政策施加了恶劣影响。此外,在英方默许和纵容下,踞英“台独”“港独”及“民运分子”散布谣言、误导舆论,严重毒化两国关系氛围。

但也应看到,英国涉华态度和舆论并非一片“漆黑”。英国不少有识之士反对“新冷战”和“孤立”中国,主张应与中国保持并建立开放的、建设性的关系。英国工商、教育、文化等各界希望加强对华合作。2023年5月中国英国商会发布的《在华英国企业建议书2023》显示,76%的受访企业表示对未来一年的在华发展感到“更加乐观”。英国石油、渣打、汇丰、施罗德等在华企业都在寻求扩大对华合作。英国地方各界普遍欢迎中国投资,期待同中国拓展经贸、教育、人文和友城等领域合作。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不论英国对华政策如何变化,不论英国反华势力如何叫嚣蛊惑,中方将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坚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积极同英方开展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同利益,同时不惧风浪,敢斗善斗,坚决维护自身利益和正当权益,努力开创中英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中英关系英方对华政策
美国对华政策中意识形态与现实利益的考量
英国脱欧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从中英经济交往看建国前两国关系演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
本 期 导 读
美国全球战略下的对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