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命更加美好作为个人责任的伦理探究
——基于《红楼梦》中的儒释道思想

2023-09-21赵怡鑫

艺术家 2023年7期
关键词:人化佛家曹雪芹

□赵怡鑫

儒释道是探求个体生命在现有条件下活得更好的方法论。儒家认为人格之美好是社会伦理得以维系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佛家强调通过修行达到“涅槃”,实现灵魂世界与外在世界的合一;道家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将个体生命中对自然美的追求视为最高价值。曹雪芹将儒释道各家伦理思想融入《红楼梦》,从生命的意义到个人责任,其伦理思想中蕴含丰富的哲学内涵,充分体现了儒释道三家所提倡及主张的人生价值观和生命意义。本文以《红楼梦》中儒释道对生命意义与责任的探讨为主要内容,从人与自然、人与理想、人与内心关系三个维度展开论述,论证让生命更加美好作为个人责任的合理性,在书中汲取正态价值观与人伦养分。

一、文献综述

(一)儒释道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家认为生命是人存在最根本的目的,主张个人应当努力争取,实现个人与国家价值的统一;道家强调个体与自然在精神层面上平等相待,将天地视为人生的终极理想境界;佛家则是探讨个体与内心的关系,认为生命只有一次,在有限中追求无限。无论是与自然,或社会都需要重视内心的声音,承担起个体对生命、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让生命更加美好。

(二)中文文献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可以快速、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题和重点。使用cite-space 软件生成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1 所示:从词组大小和线条颜色角度看,范围之间连接度较高,共现关系较强,且有多个节点发挥各子群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该节点连通其各个热点选题。

图1 红楼梦研究关键词共现图(1922—2022)

本文通过文献关键词共现图发现曹雪芹、后四十回相关研究呈现饱和态势,2022 年红楼梦研究对高中语文方向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国际传播、翻译伦理、高中教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亦为跨学科研究提供新视角。然而,在伦理研究领域对红楼梦中三教思想的伦理探讨较少(见图2)。

图2 红楼梦研究关键词突现图(1922—2022)①红楼梦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该表用以发现某一主题词、关键图衰落或者兴起的情况。1922—2022年,曹雪芹、后四十四、翻译伦理成为该领域变化较大的热点。而从2022年开始,高中语文成为新的研究前沿。

二、儒家入世:探求人与社会的和谐一致美

(一)追求个人理想

《红楼梦》就言情的角度而论,是追求一种“致命遂志”的理想境界。《红楼梦》打破了它之前的文学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等以嫁娶圆满的传统,创新了对“情”的诠释。这种情更接近“志”,包含为理想终身拼搏奋斗的决心。

宝钗曾说:“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教导黛玉莫要被闲书移了性情,并认为“读书明理,治民辅国,这便是好了。”读书以养浩然之气,以儒家作品中平和中正与温柔敦厚的风格为主,否则在治学上易剑走偏锋。此外,作《螃蟹诗》的时候讽刺贪官污吏为“国贼禄鬼”“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这也是自古读书人认可的一种自我责任。

(二)处理社会关系

在家庭关系与朋友关系的对比中,《红楼梦》表达了肯定人性、赞扬人格的独立和解放,否定压抑的、扭曲的三纲五常的价值观,对当代伦理关系的变革和重建具有建设意义。我们似乎可以对《红楼梦》所包含的伦理文明思想作简要的概括:爱情专一,只钟情自己所爱之人;同情弱者,平等待人,关心和呵护所有与你同气相求的人;尊敬长辈,友爱兄弟,但在原则问题上不让步,兄弟之间“尽其大概的情理”。不难看出,这种伦理文明思想既和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超越前人和属于作者个人的体悟。

三、佛家超世:求索个人与内心的澄澈美

(一)佛家“色空观”

红楼梦中蕴含了较多佛学义理:色空、中道、因果、无常、生死、不净。“色空”是佛门的重要观点。“色空”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即“空”“色”为世界中所有物质、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形式。这里的色,不仅指女色,是色相,指大千世界,其本性为空,即真空妙有的境界。但真空非空,是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相之空。即空是色之体,色是空之用。

(二)反求内心

在《红楼梦》第八十七回,“惜春口占一偈:大造本无方,云何是应住。既从空中来,应向空中去。”从字面意思理解,“大造本无方”,说的就是空;“云何是应住”,什么去住?当然是色相,是有。再看“既从空中来”,什么从空中来,当然是有,说的是色。“应向空中去”,色的本体为空,最终还是归于空。但是这个空,是由色到空的空,是色空一体,色空不二的空。第二十二回,宝玉悟禅机,对于生命归宿这一话题,经黛玉提点“无立足境,方是干净。”即上文提及的“空”。如六祖慧能所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执著于色,也不执著于空。

宝玉有着超然于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亦拥有不同于同时代的审美情趣,有着对生命责任的哲学思索。因而,与其将宝玉的“反封建”思想局限于对所谓封建社会的不满与批判,不如说是源于他对美好人性、纯真情感和自由精神的探索与向往。这些美好的生命价值和意义需要于内心求己,不仅是宝玉一人所憧憬和醉心的,更是人们世世代代所追求的。

(三)立足现实

在笔者看来,红楼梦中探春向往佛教中的“彼岸”“涅槃”追求来世,与“乌托邦”②“乌托邦”一词具有双重含义,意即“子虚乌有的理想国”或“虚构的理想国”“实现不了的理想国”。任何一个有思想、有理想的人类个体,总会对人类的未来抱有某种希望。在这种意义上,乌托邦具有为人类指引方向,或从没有希望的现实中看到希望的功能。因此,乌托邦抓住了人类的心理预期本能,指引人们追求希望。类似,正如布洛赫所言,乌托邦与人的本性相似,指向“至善”,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与对未来的再定位。这种“希望”能够使人不丧失自信和勇气,通过改变环境,调整前进的方向,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找到现实的依据。

四、道家出世: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文明美

曹雪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也体现了他本人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与美学解读。《红楼梦》在大量描写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同时,还把“情”的触角伸展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上。

(一)宝玉——“情不情”

“情情”和“情不情”是对黛玉与宝玉两人之间的评价,也是脂砚斋评语中反复提及的一点。“情不情”是指宝玉的情不限于爱人,他对身边的人、物品,甚至于一些抽象的风雅的事情都会用情。凡世间之无知与不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

小说第十九回,写宁府这边唱戏,宝玉不堪热闹,于各处闲耍,忽想到有个小书房内曾挂有一轴美人图,“今日这般热闹,那里自然冷静了,美人也应当会寂寞的,须得我去安慰她一回。”对此蒙府本有一侧批指出:“天生一段痴情,所谓‘情不情’也。”这也是用一段痴情去体贴“不情”之物的意思。在宝玉眼中,“不但草木,凡是天下之物,皆有情有理,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

(二)黛玉——“情情”

有关黛玉“情情”的脂批有好几条,但说得都不太明确。但很多时候是与宝玉联系起来,理解为单一的痴情。一种“绛珠仙草”还泪的宿命。黛玉既“情情”,当然也会把她的痴情投射到自然万物之中,成为“情不情”,如黛玉葬花美则美在黛玉对万物投射的善意与悲悯。

这两句评语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他俩即对世间有情之物、无情之物,俱有一痴情去体贴。宝玉抑或是黛玉,把自然万物看作有生命的存在,所谓“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对之细心体贴,愿意俯身倾耳与之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三)个体对自然的责任

我国自道家产生以来,一直以“天人合一”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准则。视天下万物有意,视草木有情,作为人,应“有一痴情去体贴”,这正是《红楼梦》“情不情”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独特表述,也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思考与补充的。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及“外在自然的人化”与“内在自然的人化”:“外在自然的人化”即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的人化,人类在外在自然的人化中创造了物质文明;内在自然的人化即人的感官、感知和情感、欲望的人化,人类在内在的自然的人化中创造了精神文明。自然的人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向进展的历史结果。我们个体在追求幸福时,需要与自然齐头并进,承担起尊重和保护自然的个体责任且从中学习。

五、曹雪芹对三教伦理思想的反思与沿袭

(一)儒士之功利

贾雨村满口仁义道德却没有修齐治平的人生践履;探春回姬子书:“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宝玉不愿步入仕途也是此因,他反感官场的虚意奉承,厌恶与沽名钓誉的“国贼禄鬼”同流合污,他拒绝“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二)佛家之污浊

《红楼梦》中是通过僧旅之人沾铜臭,谋私利,“云空何曾空”来体现其污浊。第十五回,静虚老尼不悟“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反而谋取私利,害人性命。

(三)道士之贪生

如《红楼梦》中贾敬,闭关修炼只为成仙,怕红尘之气污染自己,对秦可卿之死淡漠无情。他的无情与庄子所说的无情截然不同,是对道家的背离,在第六十三回,他因乱吞丹药而提前去世,这正是作者对伪道士的极大讽刺。

(四)曹雪芹对三教伦理思想的沿袭

《红楼梦》中所肯定的儒家思想是去发展积极的社会关系,以“情”作为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的核心;佛家在《红楼梦》的积极之处则是通过与自己对话,为尘劳关锁的内心拭去浮尘,使内心的明珠,尘尽光生,照破山河,通过自我努力去争取实现人生价值;道家所倡导的“道”有“无情”的成分,则是相对消极的,即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无为之德去实现“无为之治”。

通过揭示三教的另一面,也是在告诫我们: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我们要在自身实践中担负起让个人的责任,不应把理论学说变为谋取利益的工具,而应“知行合一”,不断内修自我,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让生命更加美好。

作者不但对大观园内的女儿和大观园之外的贫贱之士抱有一种深刻的同情,为他们所遭遇的不幸而深感不平,而且把自然万物也看作一种生命的存在,对之抱有真诚的情感,并时不时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这种悲悯情怀源自对三教的深刻体悟,不仅表现在众多人物的悲剧命运上,还渗透进小说的血液和肌理。

《红楼梦》中曹雪芹对三教的吸收与反叛皆是出于让生命更加美好的初衷。曹雪芹在最苦难而有限的人生中,为我们创造了大观园这样一个理想的世界,肯定大观园不在别处而在人间,在我们的心里。我们不能因外界的世俗和丑陋,而忘记甚至否定这个理想和美好的世界,应为这个理想和美好的世界驻留人间尽到我们个体生命的责任。

猜你喜欢

人化佛家曹雪芹
Book Review on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柳林风声》读后感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
白色在中华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这个地方难站”——曹雪芹对聚散离合的叙事与思考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当代舞台美术的表演
《曹雪芹》:如同断臂维纳斯
“自然的人化”与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