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2023-09-21陈翔许波吴宇许辉蔡洪梅孙东岳于敏刘绿洲郑宝强李金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3年9期
关键词:全量代谢物分泌物

陈翔,许波,吴宇,许辉,蔡洪梅,孙东岳,于敏,刘绿洲,郑宝强,李金才,2**

(1.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站 合肥 230036;2.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95)

安徽省北部的淮北平原地势平坦,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轮作为主,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地[1]。淮北平原70%以上的耕地为砂姜黑土[2],占全国砂姜黑土总面积的41.25%[3]。作为典型的中低产田,砂姜黑土质地黏重、保墒持肥能力差,旱不保水、涝不能排[4]。近年来,秸秆直接还田是秸秆肥料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秸秆直接还田率已超过60%[5]。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能够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根系生长发育[6],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7]。

根系是作物进行水分与养分吸收、运输以及合成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功能器官,其在土壤中生长与分布影响着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8-9]。秸秆还田有利于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等状况,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性[10]。王帅等[6]研究表明秸秆覆盖还田与秸秆混拌还田均能增加玉米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干重与活跃吸收面积,其中秸秆混拌还田效果更显著。慕平等[11]研究表明,连续9 年、6 年、3 年秸秆全量还田下玉米吐丝期根重密度与根长密度分别较秸秆不还田处理提高19.9%与36.1%、12.6%与35.5%、13.0%与10.3%。根系分泌物是从根部主动(膜转运)和被动(扩散)释放到土壤中的糖类、氨基酸、有机酸、类黄酮等物质,能够改善根-土界面的理化和微生物特性,且在植物抵抗逆境胁迫中起到重要作用[12]。秸秆还田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根系对碳的分泌[13-14]。同时秸秆还田还能使土壤温度升高,导致根系分泌活动能力增强[15-16]。吴宇等[17]研究表明秸秆还田能够促进根系分泌糖类、氨基酸类和有机酸类等物质进而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Sun 等[18]研究报道秸秆还田能通过诱导玉米Zm-MATE1基因转录进而增加根系有机酸的分泌。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会改变玉米根系的生长环境,而玉米根系分泌物对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筛选适宜的秸秆还田模式是实现淮北平原玉米生产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亟需明确的关键问题。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系受扰动或刺激后,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一门学科[19]。目前关于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不同季秸秆还田对夏玉米根系分泌物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可利用代谢组学定性分析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夏玉米根系分泌物组分变化,筛选出适宜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的秸秆还田模式。因此本研究基于农业农村部长期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从玉米根系-土壤这一拥有特殊理化性质的界面出发,应用代谢组学分析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夏玉米根系分泌物的差异,以期为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玉米高产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为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的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33°9′44″N,116°32′56″E,海拔28 m)的长期定位田,该定位试验始于2008 年,2022 年为该试验的第14 年。该地区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中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4.8 ℃,日照时数2341.2 h,年均降雨量821.5 mm,但时空分布不均,冬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供试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属于美国土壤分类中的Vertisol,开始设置试验时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12.46 g·kg-1,全氮含量0.99 g·kg-1,碱解氮含量80.20 mg·kg-1,速效磷含量15.40 mg·kg-1,速效钾含量100.30 mg·kg-1。

1.2 试验设计

玉米供试品种为当地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国审玉20000009)。前茬冬小麦成熟后,使用福田雷沃谷神联合收割机(GN6,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收获。夏玉米播种前,小麦秸秆不还田处理将秸秆全部人工整株移除,还田处理将小麦秸秆就地粉碎且长度小于10 cm,均匀覆盖在土壤表面。玉米成熟后,使用博远玉米联合收割机(30Y0,河北中农博远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收获。不还田处理的秸秆全部人工移除,还田处理将秸秆粉碎至长度小于10 cm,然后使用大型旋耕机(SGTNB-200Z4/8A8,西安亚奥机械有限公司)将秸秆旋入土壤,使其均匀分布在0~20 cm 土层中。秸秆还田方式每年均保持一致。2022 年6 月10 日使用2BYF-4 型免耕直播机(河北神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播种夏玉米,播种密度为67 500 株·hm-2(行宽60 cm、株距25 cm)。夏玉米生长季施纯氮 300 kg·hm-2,采用基肥和大喇叭口期追肥分2 次施入,基追比5∶5。磷肥(P2O5)用量为90.0 kg·hm-2,全部作为基肥施入。所施肥料为复合肥(N∶P2O5∶K2O=15∶15∶15)和尿素(含N 46.4%)。试验设置4 个处理(表1),每小区长8 m,宽5.4 m,3 次重复。夏玉米生长过程中适时灌溉以保证不受水分胁迫的影响,且4 个处理除秸秆还田方式不同外,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

表1 试验设计Table 1 Experimental design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样品采集

在夏玉米开花期(2022 年8 月1 日),各小区均采用五点取样[20]法选取5 株长势基本一致的玉米植株,先将玉米的根部完整地从土壤中挖出,尽量不损伤玉米根部,轻轻抖动根部去除多余土壤,留下附着在根部表面的厚约1 mm 的土壤,将根际土用刷子刷下装入50 mL 无菌离心管中,放入液氮中保存[21],将5个点的土壤样品均匀混在一起作为一次重复,3 次重复。采用挖掘法收集玉米根系,以植株为中心,沿1/2 行距和1/2 株距挖深30 cm 的土体[22](60 cm×25 cm×30 cm),装入尼龙网袋,使用流水冲洗表面泥土,然后收集根系带回实验室。地上部分装入牛皮纸袋带回实验室。

1.3.2 根形态和根系活力测定

使用台式扫描仪(Epson V700,Japan)进行根系扫描。扫描获得的图片通过WinRHIZO 图像分析系统获得根长(cm)和根表面积(cm2)。取玉米次生根根尖2 cm 的根系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通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TTC)测定根系活力[23]。

1.3.3 根干物质重和地上部干物质重

将扫描后的根系放入牛皮纸袋,与地上部分一起放入105 ℃烘箱中杀青30 min,然后75 ℃烘干至恒重,使用天平称量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的干物质重。根冠比=根干物质重/地上部干物质重。

1.3.4 根系分泌物提取与检测

1)代谢物的提取。称取500 mg 根际土样品,放入1.5 mL 离心管中;加入1 mL 甲醇-水(V甲醇∶V水=1∶1,含L-2-氯苯丙氨酸2 μg·mL-1)和两粒研磨珠,-40 ℃预冷2 min 后,放入研磨机中研磨(60 Hz,2 min);将研磨后的样品转移到15 mL 离心管中,用1 mL 甲醇-水(V甲醇∶V水=1∶1,含L-2-氯苯丙氨酸2 μg·mL-1)转移管壁残留,重复上述操作1 次(此时溶液共3 mL);离心10 min (7700 r·min-1,4 ℃)取上清液1.2 mL 于5 mL 离心管中,冻干;用300 μL 甲醇-水(V甲醇∶V水=1∶1)复溶,涡旋1 min,超声3 min,将溶液转移至1.5 mL 离心管中;离心10 min (12 000 r·min-1,4 ℃),取150 μL 的上清液装入玻璃衍生小瓶中;使用冷冻浓缩离心干燥器挥干样品;向玻璃衍生小瓶中加入80 μL 的甲氧胺盐酸盐吡啶溶液(15 mg·mL-1),涡旋振荡2 min 后,于37 ℃振荡培养箱中60 min,进行肟化反应;将样品取出后再加入50 μL的BSTFA 衍生化试剂和20 μL 的正己烷,加入10 种内标(C8/C9/C10/C12/C14/C16/C18/C20/C22/C24,均为氯仿配置) 10 μL,涡旋振荡2 min 后,于70 ℃反应60 min;取出样本后,在室温下放置30 min,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代谢组学分析。

2)气相色谱条件。DB-5MS 毛细管柱(30 m ×0.25 mm × 0.25 μm,Agilent J&W Scientific,Folsom,CA,USA),载气为高纯氦气(纯度≥99.999%),流速1.0 mL·min-1,进样口温度为260 ℃。进样量1 μL,不分流进样,溶剂延迟时间为6.2 min。升温程序如下:初始温度60 ℃,保持0.5 min;以8 ℃·min-1程序升温至125 ℃;8 ℃·min-1升温至210 ℃;15 ℃·min-1升温至270 ℃;20 ℃·min-1升温至305 ℃,保持5 min。

3)质谱条件。电子轰击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30 ℃,四极杆温度150 ℃,电子能量70 eV。扫描方式为全扫描模式(SCAN),质量扫描范围: m/z 50~500。使用QC 样本在样本检测前用于平衡“色谱-质谱”系统,在样本检测过程中用于评价质谱系统的稳定性。

1.4 数据分析

使用SPSS 26.0 对根形态、根系活力和植株干物质重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使用Origin 2023 作图。代谢物数据使用Progenesis QIv3.0 处理,然后通过The Human Metabolome Database (HMDB)、Lipidmaps (v2.3)和METLIN 数据库以及EMDB2.0 (自建库)对代谢物进行定性。代谢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PLS-DA)、结合t检验与P值筛选各组间的显著差异代谢物。在OPLS-DAF 分析中,模型变量权重值(variable important in projection,VIP)可以衡量各代谢物积累差异对各处理样本分类判别的影响强度和解释能力,对差异代谢物的平均表达量的比值(FC)取2 的对数log2(FC),筛选标准: VIP>1,P<0.05,log2(FC)>0 表示上调、log2(FC)<0 表示下调。使用KEGG 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对玉米根系特性与植株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由表2 可见,秸秆还田处理较不还田处理均能增加开花期夏玉米根长、根表面积、根干物质重与根系活力。其中T1 和T2 处理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干物质重及根系活力较CK 处理分别显著增加9.8%、21.2%、20.9%、16.4%和12.4%、23.9%、29.2%、21.3% (P<0.05),T3 处理与CK 差异不显著。此外,T1、T2 处理地上部干物质重和根冠比较CK 处理显著增加5.1%、14.7%和7.5%、20.0% (P<0.05)。表明T1和T2 均促进了夏玉米根系的生长,提高根系活力,进而增加植株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

表2 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对开花期玉米根系特性与植株生物量积累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all straw returning in different seasons on root characteristics and biomass accumulation of maize at flowering stage

2.2 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对开花期玉米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2.2.1 PCA 分析与OPLS-DA 分析

对GC-MS 条件下得到的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处理的根系分泌物进行主成分分析(图1),结果表明PC1、PC2 的解释率分别为34.0%和17.3%。T1、T2 与CK 处理分布在第1 主成分轴(PC1)两侧,T1、CK 与T2 处理分布在第2 主成分轴(PC2)两侧,表明T1、T2 与CK 处理两两之间的玉米根系分泌物存在明显差异性。而QC 紧密聚集在一起,表明此次检测中GC-MS 运行稳定,数据可信度高,可用来进一步分析不同还田模式下夏玉米的差异代谢物。

图1 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玉米根系分泌物PCA 得分图(A)与OPLS-DA 得分图(B、C、D)Fig.1 PCA score (A) and OPLS-DA score (B,C,D) of maize root exudates under all straw returning in different seasons

为准确了解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夏玉米根系分泌物的差异性,对根系分泌物进行OPLS-DA 分析,结果表明,T1、T2、T3 处理的根系分泌物与CK 存在较大差异。R2X、R2Y与Q2分别代表模型在X轴、Y轴解释率和预测能力。T1、T2 和T3 的R2X、R2Y与Q2分别为0.827、1.000、0.985,0.758、1.000、0.971 和0.741、1.000、0.972。3 个秸秆还田处理的各项参数均大于 0.5,且R2Y值等于1 或接近于1,表明模型符合预期。由此可知,T1、T2、T3 处理的玉米根系分泌物与CK 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2.2.2 差异代谢产物分析

如图2 所示,对T1、T2、T3 处理的OPLS-DA模型中第1 主成分VIP>1 的根系分泌物数据进行t检验,筛选出P<0.05 的数据,确定为T1、T2、T3 处理较CK 的显著差异根系分泌物。对显著差异根系分泌物的平均表达量的比值(FC 值)取2 的对数log2(FC),log2(FC)>0 表示上调、log2(FC)<0 表示下调。GC-MS 条件下T1、T2、T3 处理较CK 显著差异根系分泌物总数、上调数、下调数分别为60、48、12,38、34、4 和39、38、1。综上所述,秸秆还田处理较秸秆不还田处理均表现为上调显著差异根系分泌物数大于下调数。

图2 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较秸秆不还田(CK)处理玉米根系差异代谢物火山图Fig.2 Volcanic maps of different metabolites of maize root system under all straw returning in different seasons compared with CK(no straw returned to field) treatment

由图3 可见,秸秆还田处理较CK 所得到的差异代谢物可分为9 大类,共富集到有机杂环化合物6 种,3 种苯类化合物。未分类化合物13 种,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3 种,有机氧化物3 种,脂质和类脂质分子10 种,氨基酸、肽和类似物18 种,有机酸及其衍生物7 种,碳水化合物21 种。表明秸秆还田对夏玉米根系分泌物中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类的影响更明显。

图3 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较秸秆不还田(CK)处理玉米根系差异代谢物的分类Fig.3 Class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of maize root system under all straw returning in different seasons compared with CK (no straw returned to field) treatment

由表3 可知,T1 处理较CK 处理有48 种差异代谢物上调,包括δ-生育酚等2 种苯类化合物,阿卓糖、D-麦芽糖、6-磷酸甘露糖、槐花糖等9 种碳水化合物,琥珀酸胍、亮氨酸、L-谷氨酸、L-酪氨酸等15种氨基酸、多肽和类似物,丁二酸、氨乙基磷酸、延胡索酸等6 种有机酸及其衍生物。T2 处理较CK有34 种差异代谢物上调,包含2 种苯类化合物,13种氨基酸、多肽和类似物,8 种碳水化合物和4 种有机酸及其衍生物。T3 处理较CK 有38 种差异代谢物上调,包含11 种氨基酸、多肽和类似物,16 种碳水化合物和延胡索酸。

表3 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较秸秆不还田(CK)处理根系分泌物中苯类、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和有机酸类差异代谢物统计Table 3 Statistics of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 of benzenes,carbohydrates,amino acids and organic acids in root exudates of maize treated with total straw returning in different seasons compared with those treated with no straw returning (CK)

2.3 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对开花期玉米根系分泌物差异代谢通路的影响

将各处理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 通路富集分析,图4 为富集到的P<0.05 的代谢通路气泡图,Rich factor 为富集到该通路的差异代谢物个数与该通路中总代谢物个数的比值,比值越大富集程度越高。P值越小差异越显著。T1、T2、T3 处理与CK 相比分别富集到45、56 和39 条显著差异代谢通路。

由表4 可得,T1 较CK 有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氨酰生物合成,精氨酸生物合成等9 条氨基酸类代谢通路;乙醛酸酯和二羧酸酯代谢、丙酮酸代谢等4 条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氧化磷酸化等1 条能量代谢通路,核苷酸代谢通路2 条,ABC 转运蛋白、cAMP 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2 条;烟酸和烟酰胺代谢、泛酸和辅酶a 的生物合成、泛素酮等萜类醌的生物合成等次生代谢通路4 条;细菌趋化性、原核生物中的碳固定途径、磷酸转移酶系统(PTS)等微生物代谢通路4 条。T2 较CK 富集到氨基酸类代谢通路11 条、碳水化合物类代谢通路6 条、能量代谢途径1 条、核苷酸代谢通路2 条、信号通路2 条、次生代谢通路5 条和微生物代谢通路6 条。T3 较CK 富集到氨基酸类代谢通路10 条、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3 条、信号通路1 条、次生代谢通路3 条和微生物代谢通路3 条。由此可知,秸秆还田主要影响玉米根系的氨基酸类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其中以T2 处理影响效果最明显。

表4 与秸秆不还田(CK) 处理相比不同秸秆还田处理的玉米根系分泌物差异代谢通路统计Table 4 Differential metabolic pathways of maize root exudates affected by total straw returning in different seasons compared with those treated with no straw returning (CK)

3 讨论

3.1 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对玉米根系特性与植株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根系是作物与土壤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桥梁,为作物冠层提供水和矿质养分[24]。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随根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加,较大的根表面积吸收养分的能力更强[25]。本研究发现T1 与T2均能显著提高开花期夏玉米根系长度、根表面积、根干物质重与根系活力。研究表明,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条件,有利于根系生长和保持较高的根系活力,从而促进生物量积累[10,26]。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与玉米产量呈正相关[27],本研究发现,各秸秆还田处理均能较CK 显著增加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积累,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28]。根冠比反映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养分和光合产物的分配情况[29],合理的根冠比能够使植株根深叶茂,延缓生育后期根系衰老,提高作物产量。本研究发现,T1 与T2 较CK处理的根冠比均显著提高,表明T1 与T2 能够优化玉米根冠比,合理分配养分,使根冠协同,有利于提高玉米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和抵御逆境胁迫的能力。

3.2 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对玉米根系分泌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根系分泌物是主动或被动从根组织分泌的糖、氨基酸等物质,调控非生物和生物过程,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抑制竞争植物的生长,调节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能力,并调节微生物群落[30]。碳水化合物对维持渗透调节、根系生长和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具有重要意义。Li 等[31]研究发现根系分泌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与根表面积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中,T1、T2 与T3 较CK 分别有9、8、16 种碳水化合物上调,表明秸秆还田处理较CK 处理的玉米根系分泌物中含有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但本研究中,根表面积较大的T1、T2 处理根系分泌物中碳水化合物上调数少于T3,这可能是因为T1 与T2 处理均富集到丙酮酸代谢、柠檬酸循环(TCA 循环)途径,能够将氨基酸、脂质和糖类物质相互转换[32],不仅可将碳水化合物分解转化为氨基酸等物质,也可将其彻底氧化分解。同时TCA 循环是合成生长素等植物激素的重要途径[33],能够调节玉米的生长发育。T1 与T2 较CK 富集到氧化磷酸化途径,产生大量ATP,能够为根系生长、养分吸收和抵抗逆境胁迫提供能量。T2 处理较CK 半乳糖代谢途径上调,半乳糖代谢是产生抗坏血酸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根系对高温胁迫的抵抗能力[34]。T2 提高根系中的糖含量,富集到丙酮酸代谢、TCA 循环与氧化磷酸化途径为根系活动提供能量,提高根系的渗透调节能力和膜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根系的抗高温能力。

3.3 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对玉米根系分泌氨基酸类的影响

氨基酸在植物代谢过程参与渗透调节、蛋白质合成、调节离子转运、重金属解毒并影响许多关键细胞酶的合成和活性。Li 等[31]研究发现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含量与根尖数和土壤氮含量有关。本研究中,T1、T2 与T3 处理较CK 分别有15、13、11 种氨基酸类物质上调,可能是因为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氮含量和根尖数量[18,35],进而增加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含量。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36],而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类物质能有选择性地吸引多种有益微生物到根际定殖,促进作物生长与产量形成,微生物也能促进根系分泌氨基酸[37]。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中检测到琥珀酸胍、L-谷氨酰胺等氨基酸上调,酪氨酸代谢通路中检测到琥珀酸胍和酪氨酸上调。T1 与T2 处理较CK 谷氨酰胺、酪氨酸、反-4-羟基-L-脯氨酸等氨基酸上调,脯氨酸可以作为植物信号分子、活性氧清除、细胞结构稳定剂等作用[38],调节作物生长发育;酪氨酸是维生素E 的合成前体,在逆境胁迫下,植物可将酪氨酸转化为维生素E,调节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减轻逆境胁迫对植株的损伤[39];谷氨酸和谷氨酰胺与植株对氮的同化有关,根系对氮的同化能力增强有利于根系的生长[40]。T1 与T2 较CK 富集到了TCA 循环与氧化磷酸化途径,能为氨基酸的代谢提供物质和能量基础,可能是T1 与T2 根系活力、根长、根干重与根表面积较CK 显著增加的原因。T1、T2 处理反-4-羟基-L-脯氨酸含量上升能提高根系渗透调节、自由基清除、维持细胞酸碱平衡能力,改善根际环境。

3.4 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对玉米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影响

淮北平原砂姜黑土特点是有机质含量低,缺磷少氮。砂姜黑土中磷酸二钙与闭蓄态磷占土壤无机态磷的68%左右[41],土壤对磷的固定会影响玉米根系对磷的吸收,进而影响玉米物质合成与能量代谢。近年来,随着工业氮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酸化,当土壤pH 值低于5.5 时,土壤中的铝将会以Al3+的形式释放,抑制根系生长,进而影响根系对水和养分的吸收[42]。根系通过分泌有机酸酸化土壤、改善土壤环境、动员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和活化土壤中的磷,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进而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43]。在受到铝胁迫时,根系通过分泌羧酸与土壤中的Al3+螯合,使其不溶,降低其毒性[44]。Sun 等[18]研究表明秸秆还田通过诱导玉米ZmMATE1基因转录,增加有机酸的分泌。本研究只检测到7 种显著差异有机酸,数量低于碳水化合物类与氨基酸类,可能有以下3点原因: 1)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氮素有效性,根系能吸收更多的氮素,使根系氮代谢能力增强,从而需要消耗更多的有机酸为氨基酸的合成提供碳骨架[45];2)砂姜黑土黏粒和胶体含量高[46],对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47];3)秸秆还田后使土壤微生物大量增殖,将根系分泌的有机酸迅速分解[48],这些可能是导致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显著差异的有机酸较少的原因。此外,本研究发现,T1 与T2 处理较CK 分别有7 和4 种有机酸上调,根长、根表面积、根系活力较CK 显著增加,表明T1、T2 均能通过增加玉米根系有机酸的分泌提升土壤的养分有效性,促进根系的生长。

4 结论

本研究表明小麦季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玉米季秸秆全量粉碎翻埋还田能显著提高玉米开花期根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协调玉米根冠比。通过对根系分泌物的分析,共富集到74 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包含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类。不同季秸秆全量还田处理间根系分泌物存在差异,其中以小麦季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玉米季秸秆全量粉碎翻埋还田(T2)差异最显著。T2 通过增加根系半乳糖、反-4-羟基-L-脯氨酸等物质含量增加渗透调节能力与细胞膜的稳定性提高玉米对开花期高温热害的抵抗能力。有机酸分泌能改善根际营养环境,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本研究为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夏玉米高产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全量代谢物分泌物
阿尔茨海默病血清代谢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技术分析
成都市温江区全力推进医保全量数据采集试点工作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估的误区及其改进方法
麦秸全量还田下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柱前衍生化结合LC-MSn分析人尿中茶碱及其代谢物
水稻冠层光谱变化特征的土壤重金属全量反演研究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HPLC-MS/MS法分析乙酰甲喹在海参中的主要代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