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堆载引起的桥墩偏位受力分析及修复处治

2023-09-21王敏鉴易清鹏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17期
关键词:右幅挡块偏位

王敏鉴,钱 力,易清鹏

(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0 引言

五桥互通主线桥共11 联,全桥主体结构完成施工后,桥梁右侧出现大量弃方,第11 联桥墩发生了严重偏位和开裂。该文从桥梁病害成因分析、结构验算、桥墩修复等方面介绍了该桥的维修设计过程。

1 工程概况

该桥左幅第11 联为6×30 m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 梁;右幅第11 联为5×30 m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 梁。桥墩采用圆柱墩,最大桥高25 m(图1)。桥墩桩基采用嵌岩桩,桩端嵌入中风化砂岩约3 倍桩径。

图1 第11 联立面及平面

该桥场地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覆盖层厚度为5~8 m。

2 桥梁病害情况

该桥第 11 联主体结构完成施工并浇筑桥面现浇层后,右侧出现大量弃方,随即发现桥墩发生了严重的横向偏位和开裂,具体情况如下:

2.1 桥面系病害

该桥左幅桥护栏及伸缩缝未发现明显病害;右幅桥护栏发生横向相对错位12~15 cm,右幅49#墩处伸缩缝横向错位、损坏。

2.2 支座病害

该桥第11 联支座主要病害为支座移位、脱空和剪切变形,特别是左幅桥51 号墩~52 号墩和右幅桥50 号墩~51 号墩支座出现翘曲变形。

2.3 上部结构病害

该桥第11 联右幅桥发生明显横向移位,未发现梁体开裂、明显破损等其他病害。

2.4 下部结构病害

该桥左幅桥51 号墩~52 号墩底及桩顶均出现环形裂缝,裂缝最大宽度为0.35 mm;右幅桥49 号墩~51 号墩底及桩顶出现环形裂缝,裂缝最大宽度为0.22 mm。桩顶系梁出现多条π 形裂缝,裂缝最大宽度为0.80 mm。

根据检测资料,该桥第 11 联桥墩发生严重横向偏位, 部分桥墩桩顶偏位大幅超过规范限值,桩顶最大偏位达 770 mm (表1)。检测报告所列桩顶偏位为实测桩顶坐标与施工验收资料的差值。

表1 第11 联桩顶偏位

桥墩横向偏位带动盖梁挡块与梁体发生挤压,挡块处发生严重破损,挡块出现断裂,甚至完全掉落。左幅桥51 号墩~52 号墩及右幅桥50 号墩~51 号墩盖梁挡块破坏严重。

3 病害原因分析

该桥第11 联处原地貌为沟谷地带,线路位于左低右高的斜坡面上。桥梁主体结构建成后,桥址附近其他工程在右侧大量堆载弃方约70 000 m3,加之雨水侵蚀,使得弃土与原覆盖层一起沿着土石分界线滑动,引起多处地表开裂,滑动的土体对桥梁下部结构产生很大的水平推力,导致桥墩发生偏位,桩基与周围土体脱空[1]。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发生相对位移,进而引起支座剪切变形、翘曲,挡块断裂,护栏错位,伸缩缝损坏等病害。

通过现场弃方堆载与桥梁病害发生的时间关系、桥墩偏位方向和挡块、支座的损坏情况,以及地表裂缝变形特征,可以判定桥梁墩柱偏位、开裂等病害为桥区右侧弃方堆载诱发坡体变形所致,是典型的下部结构受外力作用产生的病害[2]。

依据相关规范、原桥设计图纸、检测资料,对五桥互通主线桥第11 联左幅及右幅桥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图2)。

图2 左幅第11 联计算模型

计算模型对桩基的受力状态作了一定的简化,假设岩面以上土体对桩基产生横向水平推力,水平荷载作用范围为地表至土石分界线,桩基在侧面所受的荷载为均布荷载。桩基从岩层顶面至桩底采用土弹簧进行约束。由于桩基所受的水平荷载大小无法预估,因此荷载大小通过反复试算确定,直到计算桩顶位移与检测报告数据基本吻合为止。

在试算过程中,出现桩基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时,桩顶位移未达到实测偏位的情况,桩基已处于破坏状态,此时继续加大荷载,会导致计算结果失真。读取此时的桩顶偏位,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可判定桩基钢筋实际受力状态是否已经屈服。

计算过程中如果桩顶系梁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对模型进行修正,释放系梁两端转动约束,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状态。

根据计算结果左幅桥50 号~52 号桥墩、右幅桥49号~51号桥墩桩基钢筋屈服时桩顶位移远小于实测偏位,桩基已处于破坏状态。以左幅为例,桩基钢筋屈服时桩顶位移与实测偏位的关系见图3。这些桥墩编号与出现墩底及桩顶裂缝、支座破坏、挡块开裂的桥墩编号基本吻合。桩基钢筋屈服部位发生在地面以下至土石分界线范围内,从外观无法进行检测,计算结果对桩基受力状态的判定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图3 左幅11 联桥墩桩顶偏位

其余桥墩桩顶位移达到实测数据时,钢筋应力、裂缝宽度处于规范限值以内。

根据计算结果及检测资料综合分析,左50 号/右49号、左51 号/右50 号、左52 号/右51 号这3 排桥墩桩基破坏严重,拟对这3 排桥墩及桩基础拆除重建。对其余桥墩挡块、支座、伸缩缝等病害进行修复处治,对梁体移位进行复位处理。

4 桥梁病害处治

该桥发生病害后,立即对桥梁右上方弃土进行了清除,并设置了抗滑桩。根据监测分析,土体变形趋于收敛,有利于桥梁修复工作的开展。

经过多方案比较,该桥采用永临结合的方式,内侧临时支架桩基同时作为新建桥墩永久桩基础。首先采用临时支架对上部结构实施整联同步顶升复位,再拆除原有盖梁及墩柱,在永临结合桩基上浇筑新的承台替换原有桩基础,再重建墩柱及盖梁,实现下部结构替换[3]。桥墩处治示意图见图4。

图4 桥墩处治示意图

内侧永临结合桩基直径1.6 m,设置在原桩基两侧,保证最小间距要求;外侧临时桩基直径1.2 m;钢管柱直径0.8 m,下端灌注混凝土。承台混凝土浇筑时将内排钢管柱下端包裹在内。重建桥墩施工完成重新落梁后,切除承台以上钢管柱,并恢复承台顶面钢筋。承台平面见图5。

图5 新建承台基础平面

5 结语

桥下堆载容易引起地表变形,引起墩台及基础偏位,破坏桥梁整体结构,影响桥梁正常使用。

该桥对下部结构的修复方案经过多方案比较,采用永临结合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墩位处有限平面内永久桩基及临时桩基的布置问题,经实践表明处治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右幅挡块偏位
提高地下连续墙深度方向抗剪能力的方法探讨
探讨民用飞机舱门挡块设计及公差
传力杆偏位对机场道面水泥混凝土应力的影响
楚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九顶山隧道右幅顺利贯通
一款弹簧式导向柱塞挡块替换方案设计
新型双重挡块构造及地震反应分析
浅析偏位预应力管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浅论高层建筑竖向钢筋偏位的防治对策
浅析PHC管桩斜桩桩顶偏位原因与控制措施
桥梁抗震挡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