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创新
2023-09-21王艳
王 艳
(安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安徽安庆 246133)
在创新战略驱动下,我国产业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链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在产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与此同时,产业与教育的融合程度也愈来愈深,教育的内涵式、创新式发展深度影响着产业改革进程[1]。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承担着传道授业的“人师”角色功能,肩负着技术创新的“能师”角色责任,具有服务社会的“培训者”角色义务,其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效能。为此,高校应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健全相关的制度体系,保障教师专业发展以正确的方向进行,使职业角色内涵得到丰富与拓展。
一、教师专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内涵
(一)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的“人师”角色功能。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航者,他们通过价值引导和帮助学生建构内在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使命,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扎实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在生产知识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智慧,引领学生走进知识殿堂。当前教育的智慧化、信息化特征愈来愈突出,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发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与时俱进,积极应对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态势,主动转变滞后的教育理念,形塑学生引导者的角色定位,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通过情境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新型教学手段来唤醒学生的心智,使自己皆具知识导师与精神导师的双重定位属性。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性、协作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以“义理之学,性命之学”夯实学生的学术基础,使之成为高素质复合型的经世致用之才[2]。
(二)教师肩负着技术创新的“能师”角色责任。高校教师在能力结构方面应体现多元化特点,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学术科研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需同向同行,实现一体化的同步发展[3]。目前大多数教师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短板,为此高校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参加企业挂职锻炼,通过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学习了解新技术、新标准,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开展行业技术研发项目,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探寻问题最优解决策略,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促进企业生产效能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和支持。与此同时,教师应将在企业中获得的实践经验转化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师具有服务社会的“培训者”角色义务。高校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开展学术研究的同时,还应肩负起服务社会的义务责任,这是由其职业属性所决定的。为此教师应强化终身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自主化学习和系统性培训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与专业技能。时代的发展变迁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职责与功能,作为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高校教师需有效利用自身的学术优势开发高品质的专业课程,创新性地组织实施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加强课堂管理,优化课堂氛围,保障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此外,教师应在企业培训、社区培训中体现功能价值,通过充当培训者角色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这也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职责重任。
二、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内生发展动力不足,专业成长缺乏驱力。内在驱力来自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欲望,它通常自主自发地生成,并持续性地发挥作用。当前高校教师在职业发展方面普遍存在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这对其提升岗位胜任力、取得更多的职业成就形成了阻滞和掣肘,部分教师失去了对教育事业的初心和热情,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不断降低,自我定位日益模糊[4]。虽然教育事业承载着铸魂育人的伟大使命,是非常值得人们尊重与敬佩的职业,但近些年来受制于虚无主义、利益至上、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教师的信念信仰逐渐衰减,被金钱利诱俘获,他们的职业理想与认同感正在被瓦解,缺乏信念支持的职业行为也失去了应有的效率与功用。
(二)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存在明显制度缺陷。首先,高校在选拔引进教师人才时虽然遵从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要求对教师的入职资历进行审查,但考查的重点仅放在其学历状况及专业知识储备方面,鲜有关注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及实践教学能力,入职标准与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缺乏内在契合,由此削弱了对教师综合素养及复合性教学能力的审验,无益于教师队伍整体工作效能的提升。其次,对于教师的职称评审,虽然诸多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评审制度,以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激励效应,但很多高校职称评审只关注教师的科研能力及成本,对其教学水平则多有忽视,这与教师职业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质属性发生了偏离,也背离了其专业发展的宗旨方向。高校教师固然需承担较多的科研任务,但教书育人仍是最基本的职业定位,教师职称评审与职业本质属性密切结合才能彰显其意义与价值。
(三)企业实践机制失衡,教师缺乏实践锻炼。高校应建立教师社会实践制度,以制度化的形式激励和促进教师主动进行实践锻炼,在实践中累积经验,夯实教学能力,但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实训在具体操作中仍面临诸多困境。首先,企业参与意识淡薄[5]。校企合作需教育界和产业界同向同行,积极推进制度融合,在相关制度的设计及主体体系建设方面,应重视和关注企业的存在感,为企业提供充分的参与空间。但现实的状况往往是只强调企业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义务和社会责任,却忽视了利益诉求和发展考量。相关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关于企业义务履行的条例,对利益关切很少涉及,使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受挫,有效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实训缺乏良好的氛围环境及必要的条件支持。其次,教师对企业管理运作制度的不适应。企业与高校相比,有着不同的工作规范和制度规章,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常会产生诸多的不适应感,难以满足企业的内在要求,企业的用工管理成本由此增高,使很多企业失去了对教师入企锻炼的意愿和热情。
三、基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创新
(一)明确教师职业定位,激活专业发展动能。首先,教师应加强道德修为与境界修养,在修己达人中涵养深切的职业情怀与高尚的思想情操。教师需具有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能充分担负起铸魂育人的伟大使命。教师对本质职业的兴趣与热情、对教书育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度直接影响着其职业素养的淬炼与专业技能的提升,它们是教师扮演职业角色、发挥角色功能的内在动力。而教师的道德修为是唤醒内在动力的基础保障,现实中不少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对职业发展缺乏明确规划,为此高校需积极重视和深度推进师德教育,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完善的、系统化的培训机会与平台。应加强教师在职培训与后续教育,在培训中突出精神修养相关的内容,使教师重技能轻精神的状况得到有效改观。此外培训应秉持开放的态度,扩大视野和站位,从校园走向社会,衔接课堂实践与企业实践,促进教师在深度的教学反思中考察教学实践的现状与问题,进而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教师通过参与系统培训,加深对教育职业的认知和体悟,从而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坚定的职业信念,使基于初心的职业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与拓展,这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与实践经验累积都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和精神,始终保持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求知欲望。面对时代的新要求,高校教师应因时而新,深化学习观念,培养学习习惯,使学习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应用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新性地进行高效的知识生产。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基于学生的学习规律与特点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与模式调整,使教学组织与实施精准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高校教师因校企合作等事宜的开展在企业中承担部分研发任务,需要教师在持续性的学习中实现知识的更新与拓展,形成更为深厚的专业内涵[6]。
(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构建良好发展生态。首先,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适宜的生态空间。高校教师是典型的知识工作者,他们使学术知识具有了效能价值,高校对知识工作者开展组织管理时,应基于知识工作者的基本特点实施人本化的管理,在每一管理环节中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激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使之与高校形成一体化的发展共同体。
其次,健全和完善教师评价体制,将教师评价与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外部评价成为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动力。高校要积极响应并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改革教师评价制度的相关要求和政策方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性化、科学化的教师评价体制。高校要严格教师的准入制度,优化教师入职标准,把控人才入口关,使高素质、复合型的教育人才充实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职称评审要重视对教师科研成果的考核,提高实践研究、技术发明等所占的考核比重,以此激励教师注重提升实践教学技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发挥服务社会的职业效能。
最后,高校要重视教师团队精神的培育,通过构建良好的制度文化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引领。教师应在协同化教研、集体性备课、模块化教学中形塑协作精神,藉此而打造高效能的教育团队,促进知识的流动共享,使教师的角色功能得到全面发挥。实践中,高校要构建教师融合学习机制,营造个性化的团队文化,凝聚团队共同意识,树立一体化的团队价值观与职业纲领,使团队成员在融合学习中形成趋同化的专业发展目标与理念认知。与此同时,高校要加强专业集群建设,打造知识共享平台,建构共享化的制度机制,广聚人才,丰富人才团队的学术专业背景,促进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优势互补,形成强效的团队合力。
(三)强化教师实践锻炼,提升实践教学能力。首先,高校要给予教师实践锻炼充分的支持,通过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健全激励制度,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使其保持较高的参与热情。此外高校要与政府、企业加强协同互动,共建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一体化支持系统。政府要充分发挥引领者、协调者的职能作用,加大对企业的教育宣传力度,使之主动担负起支持国家教育发展的社会责任,提高对校企合作的认同感与支持力度,对产教融合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撑。
其次,高校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构建教师发展中心,加强教师实践培训,提升实践管理工作效能。高校要针对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建立相应的考评制度,考评标准要与实践内容、专业背景和社会实践的衔接契合度保持一致性。标准体系构建要基于社会实践的具体特点来确立,考评主体要体现多元化、复合化特点,形成层次性的主体体系,高校、企业、教师皆要纳入考评主体体系之中,保障考评的公正性、透明性、客观性、科学性。考评结果还要与教师的薪酬待遇、福利水平、职称晋升等相挂钩,强化对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优化教育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方法。首先,应重视培训资源的开发与拓展,使培训资源能精准对接教师培训需求,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与直接性。培训资源的遴选要从指令性配置向市场性配置转化,在市场机制的运作下实现培训资源的优选。高校要把握参与培训教师的专业特点和个性化学习需要,为其提供适宜的培训资源,使之成为教师专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媒介与载体,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
其次,要不断拓展培训资源的内涵价值,增强其应用效能。培训资源要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能覆盖广泛的知识点,内容不仅丰富充分且突出时代性,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与技术含量。总之,培训资源要与新的专业目录同步,从而体现新时期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要求,教师通过接触这些培训资源能快速补齐自身的短板与不足,形塑创新意识,使创新创造能力得到提升[7]。
最后,培训形式要丰富多样,不拘一格。可借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智慧化培训平台,实现对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精准分析与判断,进而有的放矢地进行资源推送,使教师获得最适宜自身专业发展的培训资源,从而提升培训质量与效能。信息化技术与教育培训的结合是拓展培训途径的有效手段,它贯通了线上线下之间的连接,构筑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培训空间。
结语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既主导着其角色功能的发挥,制约着教学效能和育人质量,同时也对教育改革的推进、产业技术的创新形成了影响。当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存在内生动力不足、制度体系不完善、教育资源匮乏、实践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推动教师专业高质量发展,高校要基于教师专业成长规律不断优化相关条件与环境,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与发展动力,构建良性的发展生态,助力教师准确定位角色功能,持续优化职业规划,使职业角色效能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