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野下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3-09-21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冷链运输农产品

许 敏

(福建商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1)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物流行业连续几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物流成本在GDP 中的占比逐年降低,由开始的17.9%降到14.7%。由此也不难看出,物流运输的基础设施条件在不断改进,效率在稳步提升,对国民经济运行的优化支持功能也日益凸显。在物流运输领域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及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更迭,农产品面向全国市场的智慧物流发展可谓如火如荼。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肉蛋奶、蔬菜、水果等生鲜市场的规模之庞大在2017 年即达到了可观的1.3*109吨,由此而实现的冷链交易额超过了4700 多亿元,农产品的物流运输相较于其他产品对运输条件、设施、技术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这是由农产品属于快消品、保险周期短、易腐烂变质等特性决定的,传统的农产品物流运输存在冷链流通率低、产后损耗过高等问题,介入信息技术的智慧化农产品物流运输为农产品运输赋予了更多数据化、科学性的特点,它大幅度地优化和改善了运输技术与条件,更加有效地保障了民众菜篮子的充裕和安全,实现了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共享。[1]

就企业而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产品智慧物流可实现智能化的农产品运输数据采集整合与处理分析,以此为依托企业可建立更具效率的风险预警模式,真正实现对运营风险的可防可控,做到未雨绸缪,提前防范和消除各种潜在危机,同时有效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就农业生产者而言,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改善了农产品的流通状况,使农产品进城更为容易,降低了农产品的产地滞销与损耗,拓展了销售渠道,生产者的生产压力与顾虑由此得到了有效缓解,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农业经营者获利水平的稳步提升,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将更趋平衡,行业发展将走进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一、当前我国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发展状况

(一)法律法规建设。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目前我国关于该领域的法规政策主要有《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等,其中前者于2010年制定,其旨归在于建立跨区域的长途调运体系,从而有效提升我国的冷链运输能力,推进冷链物流的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后者则于2014年出台,它将智慧物流列入了我国12项重大发展工程项目之一,对未来物流发展的目标与任务作出明确的界定和要求。在这些法规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物流行业尤其是农产品智慧物流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绩,呈现出全新的气象和面貌。当前我国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水平呈现逐年稳步递增态势,有着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认知到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比如在人均冷库容量、冷链运输率、果蔬产品预冷率等方面,我国尚有较大的提升改进空间,这就需要在法律与政策支持方面加大力度,制定体系化的操控规范、温控标准,避免信息孤岛等现象的发生,增强信息的交互与共享,从而全面提升农产品的供应链经济价值与一体化管理[2]。

(二)设备设施状况。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设备设施近年来有了极大的改善,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稳步的提升,2018 年我国冷藏车的保有量达到了1.34*105辆,冷藏库容量为4.775*107吨,在总量上有较为可观的数值。但从人均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物流设备设施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仅为发达国家的1/10左右。此外,就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而言,2020 年交易规模达到了21300 亿元,但同样人均数值则较低,仅约60kg,与发达国家相比,尚不足其一半。由此看来,我国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条件设施尚有较大的提升改进空间。

(三)信息化建设状况。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向物流行业的渗透融合,农产品物流运输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遥感、物流天眼、语音助手、无人仓等信息技术与设备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诸多网络经营商也极为看好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发展[3]。2015年农产品集购网上线,这是一家以O2O为主要模式服务农产品交易的大型综合电子商务网站,它的出现使农产品的销售突破了时空局限,呈现出更多规模化、集约化的特点,在有效降低了农产品交易成本的同时也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建树。农产品物流运输的信息化转型升级目前已取得了初步的成就,而其更加辉煌的未来也高度可期。

二、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信息化发展缺乏规范,全链条覆盖不够完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消费理念和观点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对于生鲜果品的消费,已不仅停留在量的层面,而是有着更高的质的要求。在以营养健康为核心特点的现代消费观的驱动下,农产品物流运输也面临着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渗透融合必不可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发展还较为滞后,标准化建设力度匮乏,一些关键的短板与瓶颈尚有待突破。首先,由于物流企业规模及资金有限,信息化建设水平普遍较低,且缺少必要的规范,由此则对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发展形成了较大掣肘。其次,诸多冷链企业受制于观念及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在信息化建设中只注重冷藏存储、冷藏运输等环节的信息化升级,对于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后续消费等环节则缺少信息化管理,未能对农产品物流流通全链条进行信息化覆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管理[4]。

(二)缺乏健全的行业标准,执行监管力度不足。首先,行业标准是一个行业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缺乏健全的行业标准将会使行业陷入无序化的发展状态中,并为监管带来很大难度。在冷链物流行业,相关的标准规范还极不健全,目前所制定的行业标准多集中在冷链存储、运输环节,其他的冷链流通环节则较少涉及,而对于不同环节的衔接标准也极为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冷链物流某些环节的运营无序、监管混乱,制约了行业整体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其次,在冷链物流的信息化转型升级中,对于相关的数据采集、分析、存储、通信等标准也缺乏明确的规范,这使得不同的冷链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无章可循,阻碍了信息化升级的步伐。最后,对于现有标准的实施也存在执行乏力、监管欠缺等问题,诸多标准规范流于形式,成为表面工程,这无疑是国家法律资源的浪费与损失,同时也无益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三)专业人才培养落后,高素质人才非常匮乏。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而言人才都是影响其有序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源,缺乏高素质人才的支持,行业的发展将是水中月镜中花。冷链物流行业亦是如此,离开专业人才的参与,冷链物流行业将失去其核心的发展能量与生命力。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建设尚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的改造升级,大多数智慧物流人才皆存在知识背景单一等问题,比如具有计算机、信息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背景,但缺乏冷链物流相关的运营管理知识,复合型的人才非常稀缺,制约了行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此外,从人才的培养与输送角度来看,目前高校对于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还缺乏足够的重视,诸多高校尚未设置相关专业,企业对于该领域人才的培育也缺少必要的积极性,受制于教育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并未将复合型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纳入其经营管理范畴,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目前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供给远远滞后市场需要。

三、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健全法律体系,完善法规建设。法律法规是保障农产品智慧物流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缺少法制规范,冷链物流的发展将陷入无序混乱的状况,最终将威胁到民众的食品健康安全问题。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行业法规的制定与完善,通过构建健全的法律体系为农产品的智慧物流发展保驾护航。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的过程中,考虑到农产品智慧物流的综合性、体系化等特点,不同的行政部门,如商业、交通、信息技术等部门之间要加强协同合作,组建跨部门的工作小组,以专题化的形式共同协商探讨相关的法律建设措施与方案,深入剖析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内在规律和核心特点,全方位了解影响其规模化发展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与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以推动农产品智慧物流的转型升级为基本导向,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出台绿色物流生态体系创设规范,结合企业的核心诉求,颁布有益于企业高效运作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秩序,促进管理机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充分交互与协调,构建针对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法律保障体系。

(二)构建标准化体系,强化标准化指引。标准化建设对于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标准的物流体系,对物流各个环节中的操作进行统一规范,如标准的生产准则、标准的运输与存储方式等,才能有效节省各个环节时间,降低物流成本及农产品损耗,实现高水准的物流系统管理。在实践中应通过多种举措构建完善的农产品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发展有组织性的物流智慧生态圈。首先,应建立关于农产品物流编码、物流信息传输格式等方面的规范标准,为农产品在不同区域间的物流及销售扫除障碍,促进农产品物流满足新型城镇化商贸流通要求,助力企业建立综合性、跨区域的电子商务平台,构建自动化的物流配送系统[5]。其次,鉴于农产品智慧物流行业的综合性及标准制定的复杂性特点,政府部门应组织构建专门的实体机构全方位负责农产品智慧物流的业务规划及标准设置,加强有限资源的整合调配,提高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建设的成效。

(三)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智慧物流服务水平。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对农产品智慧物流的介入渗透有效促进了其风貌与格局的整体改观,为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赋予了全新的科技活力。当前在全方位推进农产品物流运输智慧化、信息化升级与转型的过程中,应高度关注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强化信息技术在物流运输中的创新应用,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强物流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并据此建立高效的风险防控预警机制,提高农产品物流运输的管理效率,降低货损率及运输成本。而对于物流机器人、无人机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政府部门也应积极给予政策、法律及资金支持,健全相关的行业标准,突破技术应用瓶颈,使企业有意识、有能力引进这些高端技术,并在后续的运营中能得到充分的政策保障与支持,企业据此提升了物流服务水平,提高了服务的精准化、便捷性,使消费者收获了更多的体验感,提升了消费者的满意度。此外,农产品智慧物流可积极地吸收借鉴“众包”模式,构建新型的配送机制,通过高效整合社会闲置资源建立现代化的物流配送服务体系。

(四)打造公共信息平台,促进物流信息集成。农产品智慧物流具有鲜明的集成化、智能化特点,因此为了进一步拓展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发展,打破区域间的阻碍和隔阂,有必要建立综合性的农产品智慧物流信息平台,高效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各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在实践中可通过整合共享涉农产品智慧物流资源的方式提升各环节的协同能力,打造全方位的公共信息平台,该平台应具有智能化收集整理物流信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数据共享、展示物流即时信息、提供配送优化方案、整合公共物流设施设备基础信息及交通地理信息等功能,实现运输、仓储、金融、配送、货运代理等各模块的高效整合联络,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运输提供全方位的基础物流信息。

(五)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农产品智慧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物流人才,鉴于此,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关注与支持。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应加强对物流专业尤其是冷链物流专业的建设,通过制定科学的专业发展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师资建设、加大专业资源投入等举措有效促进冷链物流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注重理技结合,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科研院所、物流企业加强协同合作构建联合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使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下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此外物流人才的培养还应突出层次化、类别化特点,针对管理型、技术型等不同类别的人才制定差异化的培养措施与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输送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结语

农产品智慧物流是在依托数字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推进农产品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实施的物流新形态。我国农产品规模化、信息化物流运输起步较晚,在诸多物流环节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鉴于此,农产品智慧物流应立足本国国情,结合企业发展状况,积极探索和实践全新的模式与机制,通过逐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行业标准、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多方举措突破发展瓶颈,从而全面推进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冷链运输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