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整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构建

2023-09-21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共同体资源教育

姚 亮

(亳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安徽亳州 236800)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广泛,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是资源之间的协同整合存在隔阂和壁垒,加强资源整合可以促进高校的创业学习和提升创新效率[1],如何链接并整合有效资源,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深水区”改革,发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动能”是社会转型创新发展的实践诉求。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瓶颈

(一)顶层设计欠佳,观念认知失调。弄清楚创新创业教育具体概念、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核心内涵、辩证分析内涵之中各要素的关系,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提供纲领性指导[2]。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我国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但整体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相对薄弱,在借鉴和参照国外模式过程中,没有真正与我国实际和社会需求深度融合。高校只是把创新创业教育当作一种“任务”和“差事”,顶层设计环节仅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学期的课程和若干学分,没有真正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旨归。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创新创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学生企业家人格涵养,促使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校内教育资源循环渠道闭塞,组织方式僵化。当前,很多高校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组建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园或项目孵化基地,积极搭建创新创业竞赛平台等。但是高校内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内循环”渠道闭塞、动能不足,缺乏系统协调性,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脱节,多学科融合性低,地方特色和文化积淀欠缺,多为创新创业教育课堂“灌输”教学、期末“随堂”考查、课后“指定”比赛的僵化模式,组织方式粗犷、单一,育人效果失灵。

(三)校外教育资源循环途径割裂,推进模式松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涉及校内外各种资源要素,需要多方资源协同发力,寻求各方主体最大公约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现实需求,保证育人的行动逻辑一致。反观现实,“高校全包制”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外丰富教育资源呈现“两张皮”现象,严重制约了高校与政府、企业、产业等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一方面,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出台相关大学生创新创业属地优惠政策,广纳贤才,有较强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高校不能充分链接政府、企业资源,外部资源与校内教育被强制性割裂,致使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和孵化机制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削弱了高校的人才“供给”功能。

(四)创新创业教育“输出”与社会需求耦合性低。尽管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保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输出”和“成果”,但是很多高校反应滞后,不能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俨然降低了合格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是诸多资源要素的机械累加,而是基于市场需求的逻辑交互和有机组合。首先,在没有厘清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无疑是“闭门造车”,造成资源的配置错位和浪费。再次,创新创业教育“输出”的人才,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供求长期存在不平衡状态,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驱动力就会被削减,造成恶性循环。

诸多问题的存在,暴露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内核没有高度统一,高校内外资源的整合性较低,因此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回应时代需求。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同时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加渴求创新型人才。创新是强国的不竭动力,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服务于国家战略意图。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是一项复杂的生态系统性工程,可以汇聚各方资源,统筹组合不同要素,通力协作,打破原有单个行为主体的价值边界,回归社会主义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将“学校传输—学生内化”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要转换高校“独角戏”角色,由“单向育人”向“协同育人”转变,由“单一输出”向“需求—供给”调整,帮助学生瞄准未来,锁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风标。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遵循教育规律。教育的基础功能要关注个体发展,把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契合点,不断提高个体能级,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点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复杂性,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注核心要素之本是“学生”。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各子要素之间具有高度适切性,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和普适性发展,注重学生知识积累和精神情怀的双重培育,可以让学生学有所用。此外,共同体的构建长期锚定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评价体系,可以摒弃短期功利价值观,避免将大学生与创新创业生硬结合,仅以大学生创业项目、创新创业相关比赛参赛人数和获奖情况等单一指标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成效衡量的标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系统性健康发展。

(三)坚持“共享共赢”的发展原则,强化联动价值。创新创业的属性特征如实践性和综合性等,决定了其需要多方主体间的协作[4]。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是割裂不开的,也不可能游离于政府、企业、产业等资源要素之外。高校要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以地方发展需求为导向,发挥学科优势,营造浓郁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强化创新创业实践,释放人才和学术资源的主导性。政府是资源最有力的调控者,要优化职能定位,通过制度创新,制定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创业的政策,搭建高校与企业衔接的桥梁,从管理监督者向服务者角色转变,引导社会和企业关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助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效释放能量。企业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需求方,是共享共建过程中成果转换的主体,可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航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开放循环的生态系统,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打破政府、高校和企业原有的隔离状态,坚持“共享共赢”的发展原则,整合碎片化资源,耦合区域经济,融合地方产业技术,加强行业合作,发挥高校智育功能,提升联动价值。

三、基于资源整合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路径

(一)树立“共同体”理念,强化价值引领。理念是理性思维活动的有效成果,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客观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本质上是一种利益攸关的紧密结合体,构建的基础是“共同体”理念的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理念能够促进教育多元主体的相互补充,聚集“一揽子”教学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有利于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良性共生共长。在教育对象上,要尊重学生实际需求,打破“重理论,轻实践”倾向,从思维上转变面向对人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要构建“线上+线下”与“校内+校外”深度融合的教育体系,明确参与方职责任务,打造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形态,实现协同育人;在教育评价上,要优化既往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模式,将“成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聚焦学生意识变化,注重教育“输出与转化”成果,形成“政府—社会—高校”叠加交叉的考核体系。

(二)整合内部资源,构建教学共同体。

1.整合教学资源,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刀切”,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要基于学生现实需求整合优势资源,构筑科学的教学体系。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曾指出:课堂变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5](P10−11)。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是第一课堂,课堂变革要从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两方面同步进行。课程建设方面,围绕学生差异性需求和市场多元化导向,为学生提供“定制+自选”式课程“菜单”,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分管理。即设置分年级、分专业的创新创业理论素质必修课程和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创业就业调研项目、SYB 课程、MOOC、SPOC 等资源为自选的拓展性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要打造一批政治素养过硬、专业技能突出“专兼”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教师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坚力量,高校要融合校内各学科专业资源组建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选拔方式由传统的辅导员担当教师的“窄谱式”升级为全校普选的“宽谱式”,形成跨专业、跨学科协同育人的专职师资队伍。同时定期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锻炼,参加SYB课程培训等,提升导师群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此外,要组建以行业专家、知名校友、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弥补校内教师“实战”经验的不足,侧重学生创新创业实操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2.整合实践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实操平台。实践育人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最薄弱环节[6](P30)。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是一个由情景式教学向实操式转化的有机过程,要搭建“学−赛−训”一体化的实践平台,真正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第一,要将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与学生第二课堂实践训练深入融合,构建科学的学生评价项目体系,呈现多元化评价结果,从顶层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中推动教学实践的开展和实施。第二,依托创新创业相关社团活动和创新创业学科技能竞赛,促使学生所学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育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点子”。例如,亳州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定期开展“创业金点子”大赛、创业沙龙、“创客角”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ERP企业管理沙盘模拟演练等创新创业赛项活动。第三,整合校内硬件创业资源,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园、创业项目实践基地功能,强化服务能力,形成“学−赛−训”一体化的创业孵化链条。通过前期理论课程学习和社团与竞赛思维碰撞,引导学生培育和孵化创业项目,撰写商业计划书,实践自己的创业想法,同时创新创业“导师库”予以一定的指导,创办公司入驻创业园或专业创业实践基地,促使学术资本和校内资源价值最大化。

(三)链接外部资源,重塑发展共同体。在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建设中政府、高校和企业是三个独立的客观主体,有着差异化的利益诉求,如何化解三者之间的内生壁垒,高效实现资源融合,是重塑发展共同体的关键所在。首先,要疏通信息反馈渠道,打破信息要素资源的纵横阻碍。信息反馈滞后性导致了主体拥有教育资源的分割,创新创业教育需求与供给之间错位,因此要梳理创新创业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就必须疏通信息反馈渠道。政府和企业等外部资源与高校存在着“共生关系”,政府是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为企业提供相关配套政策支持,为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制定、平台搭建、法律保障、资金扶持等方面发挥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作用;企业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利益共享者,能够对市场前沿需求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可以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实习基地、帮助成果转化、助力市场开拓、打造创业品牌等,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落地生根,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其次,要营造协同创新文化,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内生源动力。高校协同创新会涉及诸多性质特征不同的组织和单位,如,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所以文化冲突是一个不可规避的客观现实[7]。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源,镶嵌于共同体建设的全过程。长期以来,政府所代表的科层制文化、企业所处的商业文化与高校主导的学术文化之间形成文化“鸿沟”,致使各主体间价值观念冲突,造成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受限。一方面,要重构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关系模式,突破体制壁垒,在政策制定、实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保证师生参与的自由度和主动权,给予更大的创新创业试错空间,激发全员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力。另一方面,要营造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培育利他主义“共创共建”的创新文化土壤,打破政府、企业和高校资源共享的边界,政府和企业要积极营造社会包容性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高校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加强创新创业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情怀,将创新创业压力转化为自身的内生动力。

结语

在全球经济形势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我国要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破解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长期割裂的难题,有机整合政府、企业等外部资源和高校内部资源,实现资源平衡对话,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群策群力,全面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链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共同体资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爱的共同体
题解教育『三问』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