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视野下高校课程思政五维建设
2023-09-21陆宗丽秦红霞
高 峰 陆宗丽 秦红霞
(安徽科技学院 安徽滁州 233100)
课程和教学作为教育学学科中的基本内容,在教育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课程思政正是教师立德树人意识和教书育人能力在课程和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教育学视野下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让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根植于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内心。
一、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的教育学逻辑
(一)教学初心的需要。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任务是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和体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来实现的[1](P222)。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是容易被忽视的任务。实际上,教学的这三项基本任务相辅相成,作为一个整体体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中心和基础;发展智能和体能是核心;培养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是方向。教学中必须要把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把立德树人贯穿教学工作诸环节中。一方面,教学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强调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的育人职责,让每一位教师都牢记初心使命,将育人落实到完整的课程教学始终。如若去伪存真的思辨能力不足,去粗取精的求实精神不够,伴随着某些消极思想乘虚而入,大学生就可能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因此,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就成为教学必然的追求。
(二)课程改革的需要。当前,重视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与之一脉相承的高等教育课程则强化政治引领,应走出一般课程研究的束缚,在高等教育的视野中寻求自身的意义建构[2]。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愈发突出目标导向,将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改革有效融合,并对接最具温度的金课建设。面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进程,多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发频繁,给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带来了新的巨大挑战与特殊难题。青年大学生思想意识更加独立自主,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多样,心理个性更加独特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课程改革面临新的更大挑战,更要担负起树德重任。在课程中更好地体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思想政治同频共振效应,形成积极的思想政治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思政中的“课程”涉及高校整个课程体系,既包括现代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专业所必需的专业课程,也包括各类面向广大学生的综合类、通识类课程。高校课程体系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价值性、政策性、政治性等特征。育人过程中,既要发挥各类课程的价值同一性,又要尊重各门课程内容互补、功能协同的差异性,实现各门课程的同向同行。
(三)德育使命的需要。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首位。2012年,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7年,十九大报告则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课程思政正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它是系统激活或融入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达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共同体效应,推动全体人员、全部过程、全面课程育人格局的新的教学理念,为今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前进目标和努力方向。大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的影响和冲击,对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对比不同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政治制度时积极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解答学生心中的困惑,自觉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忠实拥护者。
二、课程思政五维建设的现实路径
(一)扎实备课,打好课程思政持久战。备课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起点和依托,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为合理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奠定坚实的智慧基础。这就要明确课程思政将要达到的效果,即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前途的交汇点上规划大学生的人生,必须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想意识。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做好必要的思想政治理论储备,设计好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教科书承载了丰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教育素材,教师要努力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懵懂的一年级新生、渴望的二年级学生、忙碌的三年级学生、展望的四年级毕业生,善于利用教科书中的德育元素因势利导,选择恰当的融入方式,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思维习惯触动他们的内心,精准定位课程思政切入点。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钻研,紧密结合课程教学特点,从国家发展、文化传承、学生志向等方面激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寻找课程思政的突破口,进行合理高效的课程思政设计,确保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得益彰。在备课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逐步反思,持续改进,做到持之以恒,避免三分钟热度,打好课程思政持久战。
(二)自信上课,打好课程思政攻坚战。上课就是将备课具体实施的过程,教师必须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修筑好最坚固的工事,坚守师德底线和红线。教师自身的自信乐观热爱同样能感染、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教师走进课堂,就要形如京剧演员,彰显新时代高校教师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适时适量适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交给学生有深度有智慧有温度的课堂学习任务,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任务过程,努力探索求真,真正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目标追求和理想信念。传递知识技能的同时坚决进行正面引导,理性对待不同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面临着挑战,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需要积极培养自身的教育机智,以应对突发的各种意想不到情况,特别是在面对敏感的社会问题、学生关注的社会热度问题,尤其需要教师做好必要的认知储备,此时教师如能随机应变,用恰当的语言、活动进行应对解决,就会变不利为有利,取得理想的课程思政效果。教育机智发自偶然,储之久远,不但能展现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学能力,更能呈现教师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良好的教育机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发展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三)精心布置作业,打好课程思政游击战。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有效延伸,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并且肯定作业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善于利用布置和批改作业的游击作战,会使得课程思政效果如鱼得水锦上添花。这就要求教师事前做足艰苦细致的准备工作,巧妙地将思想政治元素有机融入课程作业中,用爱感知用心批阅。作业应该围绕有效性、思政味,基于开放式、探究性、合作化等多维度去展开设计,例如,在《遥感概论》课程遥感应用章节内容的学习时,安排文献检索课题汇报的作业,融入各行各业在遥感技术支持下取得的效益的思政元素,这样的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为祖国繁荣昌盛而终身学习的坚定信念[3]。因为单靠外部的推力效果是有限的,只有触动学生的内心,学生的成长才更有方向,更有力量。
(四)主动开展课外辅导答疑,打好课程思政运动战。课外辅导答疑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适应个体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如果说课堂教学是面向群体学生,课外辅导答疑则更多的是面对个体或小组学生,具有较大的课程思政“作战空间”,有助于开展个性化且有温度的辅导答疑。教师要经常关注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变化,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在追求个性发展过程中做到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保持一致,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师要注重网络技术与资源的应用,通过线上、线下多样性的辅导答疑,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传播科学思想、传递正确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勉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胸怀中国梦的新时代新青年。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教师自身的实际行动和教师独特的精神魅力、专业素养感染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借助辅导答疑的灵活性特点,教师通过不断地“流动转移”,变换辅导答疑学生对象,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和指引,以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向学生传递教育的温度,对学生个体进行思想政治影响,既做学生科研的领航者,又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从而实现“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的育人设计。
(五)创新学业成绩考评,打好课程思政阵地战。学生学业成绩考评是检验教学效果、课程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手段。学业成绩考评作为教学工作的最后一环,同样是体现课程思政要求的有效平台,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构建完善科学的课程考评体系,客观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思想状况是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传统的课程考核比较重视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相对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考量。通过建设多层次课程考核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4]。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方式通常为考查和考试两种,教师在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内容和变化。要依托课程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周密准备思政“工事”,合理配备思政“火力”,采取隐蔽手段,筑牢坚不可摧的课程思政阵地。
三、课程思政五维建设的实践反思
(一)理性认识课程思政的功能和作用,坚定目标方向。课程思政最为本质的内涵就是以课程为基础,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彰显思政价值引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自身功能,实现课程自身目标,着力提高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5]。课程思政依托各门课程而实施,各门课程教学因为课程思政而有了“魂”,二者相互统一,共同担负起立德树人之重任。相对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并非放弃教学自身内容,讲授思想政治内容,强行加入思政元素,而是巧妙激活或融入思政元素,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要依托知识技能教学的根本,保持课程自身的完整性、逻辑性和系统性,释放思政引领这个功能。从教育学视角,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奠定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学校教学活动要实现的重要目标。教师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而非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利。有效的课程思政会反哺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富有动力和方向。这样有智慧、有温度的课程教学不再是教师的额外负担,而成为教师坚守教育初心的不懈追求。
(二)持续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胜任力,践行育人初心。教师具有高水平的课程思政素养对学生的有效学习、知行合一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较高水平的“知”“行”转化,实为一种自我价值体系的构建过程,需要学生的主动认同、消化吸收和迁移,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他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还要拥有数字化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的胜任力,更好地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并与之在人才培养上形成良性互动。发挥思政教师在思政内容选择、目标确立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要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担当育人使命。对学生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要形成正确的认知,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提高信息化、数字化应用能力,教师要有能力借助智慧教学手段,创新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学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准确收集、分析研究,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更好地促进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的精准高效融合。
(三)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的个性化实施,遵循特色发展。课程思政并非要追求完全统一的模式、方法,而应始终坚持不懈走有高校自身DNA的特色之路,用长远的眼光聚焦理论和现实问题,以精准思维坚持课程思政建设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方面,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建立在全面把握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将价值观引领之“盐”有机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水”中,自然融化、润物无声。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现实诉求,有效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使之真切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另一方面,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结合不同高校自身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气质、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内容体系、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特征等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问题导向,善于总结反思,紧扣发展实践。例如以文史哲专业为优势的高校要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理工科为强势学科的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农学类院校则要培养知农爱农的创新人才[6]。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和新途径。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立足各类课程、依托教学各个环节,稳步提高教育教学素养和能力,将价值观引领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