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研究

2023-09-21王晓静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旅游生态文化

王晓静

(合肥经济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6)

一、产业融合视角下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价值

(一)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许多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大多依托于当地特有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进行开发,而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部分不可再生的生态能源受到超出承载能力的损耗,容易对生态环境构成不可逆的破坏。通过将生态、文化要素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能够有效解决单一旅游结构下的人文性、内涵性不足的问题,同时要求旅游产业的开发者与经营者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参与到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工作中来,将不良影响降至最低,使人与自然能够保持在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状态[1]。

(二)保留特色文化传承底蕴。中华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发展,已汇聚成经久不衰的文化长河,在许多民俗特色旅游项目中作为重要的文化根基存在,面向外来游客进行历史文化的科普与传播,在提高游客关注度的同时,为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承奠定了根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得这种文化传承成为常态,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的自然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依托于热门旅游项目呈现在更多人群面前,旅游区域也会因此投入更多力量对其施以保护,民族文化可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完成传承与弘扬,特色文化底蕴得以留存[2]。

(三)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一方面,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开拓更多元的就业渠道与岗位,经济滞后地区可通过开辟生态文化旅游阵地,为贫困人口提供相应的创业、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当地交通业、服务业、餐饮业的同步发展,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传统旅游产业结构在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的支撑下可获得综合性升级契机,“软件”“硬件”得到更新,加上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智能技术的引进,可逐步由低级形态朝着高级形态转变[3]。同时,不同产业在原有的品牌体系基础上进行融合,能够进一步突显地域特有品质,使公共设施、客源、信息等资源在共享过程中发挥更大价值,打响区域品牌效应,使生态文化旅游走出品牌化路线。

(四)提升区域旅游品牌竞争力。不同旅游区域为提高当地旅游项目在市场中的知名度,以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的形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这也对旅游项目本身的社会价值、文化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区域旅游品牌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提升,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对历史文脉的延续均属于不可回避的问题,生态文化旅游业态的构建是基于共赢视角提出的概念,在兼顾生态保护与文化发展的前提下设计差异化旅游产品,进而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突破传统产业结构中单一化发展困境,朝着质量效益型发展的方向转变。

二、产业融合视角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着力点

(一)以规划控制为前提。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关系到不同资源类型的开发与利用,而要规避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开采与破坏,还应从宏观视角下的科学规划控制出发,结合法律法规要求及对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客观计量,设定对应的开发数量控制要求,确保对资源的开发数量、每日接待游客数量不超出自然环境承受阈值,依照科学的承载强度进行适度开发,同时通过优化资源利用方法,使有限的生态资源能够在可循环利用模式下发挥出最大价值,规避因低水平利用而造成的资源无形损耗问题[4]。

(二)以环境保护为根本。生态文化旅游倡导回归自然、体验文化内涵,其中,对“原生态”的追求是区别于传统旅游体系的一大关键。在这一诉求导向下,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保护便成为重要任务。一方面,要减少人造景观的设置数量,在降低耗材使用量的同时,维护原生态景观的本真价值;另一方面,要将景区相关的历史文脉知识融入科学创意项目当中,号召游客了解历史、尊重文化,以高度环保意识参与到旅游环保工作践行中来,在接触旅游区域文化内涵的同时,避免对当地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以市场导向为准则。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目标在于拉动经济效益增长、改善民生条件,因此,迎合市场喜好、开发热门项目也是重要举措,应充分遵循市场导向的准则,致力于满足不同群体对于生态文化旅游的内在需求。例如,针对以观赏山川水石等自然生态为主题的旅游项目,着重满足游客的感觉体验;针对以观赏人文古迹观等历史文脉为主题的旅游项目,着重满足游客的认知感受,辅以导游跟随讲解等服务,在知识科普的同时深入挖掘游客的内在需求,为后续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带来参考[5]。

(四)以利益均衡为关键。产业融合视角下,不同产业主体在新业态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义务,利益链条也因此发生转变。为平衡各主体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利益,保障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有必要基于利益均衡这一关键要素进行角色及收益的分配,搭建起长效性的良性循环发展链条,防止因一家独享效益而导致产业链条的最终断裂。同时,以环境效益为根本前提,社会效益为最终目的,着力发展地方经济,照顾当地人民群众利益,在获得群众支持的基础上扩大产业规模,巩固效益链条。

三、产业融合视角下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路径

(一)优化整体产业链条,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生态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业态,具有循环性、联动性特征,发展核心及内在要求均与传统旅游产业链条有了一定区分。因此,应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重新构建、优化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找准未来在市场竞争中的主要优势,完善产业配套服务建设,带动产业整体的转型升级。

第一,修复、保护旅游区域民俗文化遗迹,推出地域特色旅游项目。人文古迹、民俗风情等具有明显历史痕迹与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是地区旅游重要文化根基,在发展生态文化旅游项目的过程中可以此为“招牌”,通过有效的修复与保护措施来实现创造性资源转化目标。首先,以历史文化名址的要求来开展区域内文化保护工作,对一些古建筑、民族特色建筑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护,加大维修基金投入,保留生态文化资源的历史风貌。其次,将许多源自传统民俗文化的民间生活习俗、节庆活动及民俗演艺等项目纳入生态文化旅游体系当中,面向广大游客群体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融入现代旅游理念中的创意性要素,把握好文化本真性与时代性之间的平衡,并发展一批优秀的原住民作为特色文化展示队伍,采用讲故事、唱民歌、谈习俗等方式与游客建立友好交互关系。

第二,创新文化传播机制,提高旅游项目趣味性。在生态文化旅游项目方面进行创新,丰富产品类型,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例如,设计用于陈列民族传统服饰、历史物件的文化展厅,或开发供游客亲身体验的民俗作坊,由当地居民、民俗艺术从业者指导游客体验土家刺绣、瓷器制作等项目;将反映民俗文化的礼仪习俗、民间传说进行二次改编创作,制成书籍、影音文件,借助互联网等渠道扩大传播范围,让更多潜在消费者得以了解。

第三,突出自然生态理念,开发乡村观光旅游项目。依托旅游区域天然的生态条件,打造包含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等自然生态要素在内的循环业态旅游链条,推出“天然氧吧”“生态+养生”等概念的乡村旅游项目,将自然生态理念贯彻于村容整治美化、濒危动植物保护等环节当中;在经济发展条件相对良好的乡村地区,可开发养生休闲区域,如药材康疗区、鹅卵石道等,在保留乡村原始田园风情的同时,赋予游客更好的感官体验;引入创意农业科技,成立示范园区,在城郊、乡村等区域开发集生产、观光、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将科技与人文融入水果、茶叶、蔬菜等农业生产环节当中,游客可在其中体验农作物采摘等活动项目,在休闲放松之余了解相关文化,实现感官体验与认知体验的同步优化。

第四,完善“食、住、行、游、娱、购”方面的配套设施,优化旅游服务质量。结合当地特色农副产品,推出具有地域特征、文化特征的农家乐菜品系列,如以中药材为食材的“养生宴”、与民间歌舞艺术相结合的“歌舞宴”;探索兼顾文化主题与住宿条件的民宿模式,规划建设度假别墅区、传统民居改造的客栈等,在设计中引入生态文化理念,强调品质与体验;调整交通路线,提高游客抵达、出行的便利程度,划分更大的生态停车区域,倡导游客尽量乘坐自行车、观光电动车等环保交通工具出行;增设民俗文化体验项目,如山歌对唱、摆手舞、采茶竞赛等,丰富旅游区域文化娱乐功能;开发文创周边产品体系,在包装设计中利用造型、色彩、图案的搭配来突出地域文化特点,推行手工作坊等游客可参与设计的购物环节,形成情感刺激效应。

(二)打造城乡互动机制,形成优势互补效应。城乡之间存在经济发展差异、生态环境差异、旅游资源差异,在有效衔接与互动的基础上可形成优势互补效应,带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发展。

第一,搭建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旅游信息流动速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乡之间的信息壁垒问题,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围绕产业发展诉求,搭建用于发布旅游资讯、对接城乡资源、支持电子贸易往来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使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能够借助线上平台加速流动,同时将整合后的生态文化旅游信息精准推送给潜在消费人群,游客还可在平台上进入自助导览界面,应用景区服务系统,体验高科技支持下的智慧旅游服务。

第二,统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往来条件。完善城乡之间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城乡居民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渠道互换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实现“城乡通”“村村通”目标;加强饮水、用电、医疗、垃圾处理等方面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之间的生活条件差距;扩大乡村旅游区域的信息化网络覆盖范围,使游客在体验乡村生态文化风貌的同时,保留现代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优势。

第三,实行“就地城镇化”改造工程,使旅游区域宜居、宜业、宜游。基于城乡旅游一体化背景,对乡村旅游区域实行就地改造计划,通过适当的政策倾斜、资金投入对乡村地区的生活设施、公共服务进行改善;号召乡村居民积极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中把握创业、就业契机,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就地转化,最大程度保留乡村生态文化传承的人力资源,与城市旅游体系形成相互区分又相互支撑的新旅游空间格局。

(三)加大传媒营销力度,重点扶持潜力项目。融媒体时代下,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风格特色,拓宽消费阵地,还需要从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的方向出发,提升营销引流、招商引资的效率,打响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让更多游客逐渐建立认知、产生旅游消费倾向。

第一,入驻主流网络社交平台,组织融合宣传矩阵。在开设区域性旅游门户网站的前提下,分别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传媒阵地开设用于宣传、商务对接的生态文化旅游官方账号,日常科普旅游区域当地的历史人文、生态环境、主推旅游项目,供旅游消费者进行了解;结合不同传媒平台的话语体系特征,适当调整宣传推介策略,迎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喜好,充分发挥宣传资源集成效应;与电视、广播等传统宣传手段进行融合,如打造电视综艺与乡村旅游宣传相结合的宣传路径,与数字出版等媒体进行合作等,以“新媒体+传统媒体”的营销矩阵扩大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第二,重视口碑宣传效应,实行针对性宣传推介。根据不同旅游区域的特色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以区域旅游品牌的形式提炼主要竞争优势,面向市场进行宣传推广,逐步积累起品牌口碑根基。同时,由当地旅行社牵头,推出“裙带式”营销方式,在规划重点景区游览项目的基础上,附加相关的乡村旅游点观光项目,并通过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拓展产业功能等举措来拓宽多产业融合发展空间,以创新发展思维应对游客不断升级的旅游需求变化。

第三,筛选具有发展潜力的生态文化旅游项目,适当予以倾斜扶持。由当地政府牵头,选择制度体系健全、创新能力强、项目品质优秀的中小旅游企业,进行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的帮扶,并作为典型进行宣传推广;大力整治旅游市场不良竞争乱象,坚决抵制超范围经营、强制购物等违规行为,加大市场监督监管力度,规范生态文化旅游市场秩序;借助智能通信设备及网络监测手段,完善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设施,面向全体游客进行安全旅游意识的宣传,提前消除各类潜在的安全隐患。

(四)夯实科技支撑力量,加强生态文化保护。在推进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旅游业的发展都需要依靠科技的支撑。因此,有必要以高新科技作为促进产业升级的条件保障,全力组建生态文化旅游技术支撑体系,增强竞争力、保护生态文化环境不受破坏。

第一,秉承“保护第一,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理念,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排放。开发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之前,厘清可能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环节,认识到生态环境的薄弱性,以及遭到过度开采与破坏后的不可逆性,遵循科学规划原则,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依托于实时监管生态环境系统,制定对应的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环境测评系统、环境保护与监管系统等,在旅游旺季,采用各景点轮流开放、严格控制游客数量等手段避免对景区环境的过度开发,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稳定性。

第二,成立生态文化保护试验区,对接生态文化保护工程。积极动员和扶持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主体;以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为基础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产品;以自然环境、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文化空间来规划旅游空间,使文化空间与旅游空间实现有机融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和传习所作为游客参观和互动场所,推动生态文化保护区后续申报与A 级旅游景点建设对接。

猜你喜欢

旅游生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谁远谁近?
旅游
生态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