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解析 深度感受

2023-09-21郑颖颖

天津教育·中 2023年8期
关键词:师生小学生情感

郑颖颖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发展带来的影响较为深远。情感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还可以强化其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助力学生在语文领域的发展。但是情感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结合现阶段语文课堂情感教育实施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有必要针对情感教育展开研究,推进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为提升学生的语文领悟能力、培养其情感态度与学习态度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现状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无论生活阅历还是学习经验的积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而且小学生大多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包括情感控制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将情感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在传递语文知识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的自我认知,同步提高其自我情感与行为控制能力。同时,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品格,助力小学生个性化成长。但是情感教育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的,尤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所设计的情感教育活动、语文课程主题等都将影响情感教育实施效果。结合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现状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情感教育方向

现阶段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尝试以情感教育增进师生互动,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在实施期间,存在教育方向模糊、教学方式盲目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情感教育实施效果,限制了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施。此外,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而并非全部,许多教师在实施情感教育时,并未针对其特点构建系统的教育体系,课堂教学侧重点依然倾向于语文知识的传授,缺乏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与互动,存在为了完成情感教育任务而开展情感教学活动的情况。学生处于成长阶段,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教师围绕情感教育任务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并未充分考量学生的学习与接受能力,影响了情感教育最终实施效果,限制了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目标的达成。

(二)缺乏師生互动与沟通

互动与沟通不仅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更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基础。结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现状来看,教师始终无法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基于学生心理角度分析,部分不愿意在课上参与互动的学生存在不自信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学习活动的推进,限制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同步实施。加强师生互动与沟通,不仅是推进情感教育有效的举措,更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结合师生互动和沟通情况来看,教师始终立足于成年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未站在学生的视角了解其真正的心理需求,这也是影响师生互动与沟通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缺乏情感教育趣味性

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更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感与认知问题,并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其情感态度的同时,激发其语文求知和学习欲望。但小学生与成年人不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要遵循情感教育内涵与原则,还要考量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小学生身心处于发展阶段,对带有趣味性元素的事物更有探究兴趣,但就情感教育实施现状而言,教学侧重点聚焦于情感和语文两个方面,忽略了趣味性引导,导致学生对情感教育逐渐产生厌烦情绪。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一)将情感融入实际,优化教育教学

教育不断进步,教学内容也随之出现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充分结合时代发展改变教学模式,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教学观念,并充分以学生现状为主,将情感教育融入实际教学,更融入师生日常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中,使其成为教育的一部分,共同实现教育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除此以外,情感融入实际和课堂教学,更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师生和谐的发展环境。

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视角展开分析,情感教育不仅要融入教学活动中,还要融入整个课堂,融入教学中的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中,从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延伸到生活和学习中,使小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如何呈现于实际内容,从情感角度实现对小学生的教育。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已经初步形成思维逻辑,并有着属于自己的为人处世观念,因此情感教学不仅能够实现,还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引导其在语文学习中感受世间的美好情感,实现整体观念的发展。纵观教学内容,与情感有关的文本和教学活动并不罕见,因此教师要仔细分析,切实将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中,保证情感教育正常开展。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情感教育能够在师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良好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一些古诗词对小学生而言难以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时依靠死记硬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够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出现,而非教育者、领导者的角色展开教学,则能够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转变。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且从整体情感角度引导学生,讲解具体内容。为了切实保证学生从情感角度出发,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问题:“你在生活中有很久没见的朋友吗?是不是很想念呢?”引导学生从自身角度展开分析,进而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为了启发学生,教师还可以从自身经历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的主要内容是对故人的怀念,虽然小学生在生活中缺乏真正的与朋友分离较长时间经历,但是随着教师的讲解,以及对诗中具体内容的分析,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角度展开联想,进而在联想过程中思考具体内容,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从情感角度充分理解诗作本身,最终实现更好地学习。

(二)开展双向沟通,形成师生互动

素质教育的推进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体系逐渐得到更新与升级,教育体系的转变使许多小学生更愿意参与语文课上的情感教育活动。但是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现状来看,在师生互动与沟通方面依然存在欠缺,这一现状直接限制了情感教育在语文课上的实施效果。双向沟通主要是指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不断交换位置,在此过程中,发送者是以协商和讨论的姿态传递信息,在信息发送后,发送者和接收者协商,互相听取对方的建议,最终取得双方满意的结果。在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中开展双向沟通,可以转变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的情感教育模式,学生根据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或结合课文内容表达自我理解,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自我表达提出适当的引导、解释或建议,也就是说,在双向沟通模式下,师生之间处于相对平等的状态。为了促进师生互动与交流,教师可以在语文情感教育中展开双向沟通,以激发学生学习实践兴趣,在提高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驱动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活动,以达成小学语文与情感教育的双重目标。

以小学语文《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教学为例,本课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在“秋天的音响”中了解并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感悟诗中浓浓的秋情。结合课程主题来看,有关秋天景象的描写适于开展实践类情感教育活动。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初期组织学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结构和所叙述的情感内容,此时学生正处于初读阶段,并不能完全掌握作者表达的情感内涵。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再以增进师生双向沟通为目的,设计实践类情感教育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前往校园种植花草树木的区域,感受现实与文本中的秋天存在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此时,教师还可以从情感引导的角度提出一些互动问题,如大家喜欢秋天吗?秋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景物是什么?你们在秋天有过哪些难忘的经历?以此增进师生交流,形成互动沟通的良好氛围。

从现状分析不难发现,许多不愿意参与情感教育活动的学生存在不自信心理,基于此,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分享一些自己与秋天的故事,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再展开互动教学,以达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回到教室后,教师可以组织表演类的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于文本中,如组织学生表演课文中描写的声音,再对比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听到的声音,使学生逐步在脑海中形成秋天景象,从而进一步感悟秋天的美好。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确保情感教育活动有序推进,还可以在实践中增强师生双向沟通,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为接下来情感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每位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经历不同,在情感教育实施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小学语文教学标准,还要检验情感教育方向是否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制定系统的情感教育体系,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达成情感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三)开展情境教学,增强情感连接趣味性

情境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常见方法之一,教师应用此方法时,通常使用新颖的教具,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其透彻地了解具体内容,保证学生全程专注地学习。

以《不会叫的狗》和《在牛肚子里旅行》等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代入阅读的角度展开学习,尝试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文本对话理解情感内容,感受文本的情感所在。例如,在《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中,本课主要讲述了两只小蟋蟀“红头”和“青头”的故事,将科普知识与具体内容相结合,借助“红头”和“青头”的交流展现“红头”在牛肚子里历险的故事。学习此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语文课堂。首先,教师展示小蟋蟀与牛的大小对比,引导学生对前提条件有大致了解,意识到为什么作者说小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可以通过音乐的配合呈现紧张的氛围。如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时音乐欢快;而当小蟋蟀“红头”掉进牛肚子里时,音乐节奏较快、节拍明显;当“红头”重新从牛肚子里出来,有惊无险地回到地面上时,音乐变得舒缓。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学生能够明显感觉到故事节奏的变化,从中感受到趣味性,在文本的阅读中实现学习与理解。

又如,在《不会叫的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阅读,本篇課文内容倾向于故事性,并且有着几个不同的结局。要想切实实现情感教育,教师还需要从引导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其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无意识”的自由阅读,逐渐了解并关注故事文本的后续发展,切实发挥想象力,产生情感反应,从阅读中发现有趣的内容,对后续内容产生好奇,分析阅读过程如何展开。在课文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小狗的几次“学习”配上相应的音频,并随机选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引导学生阅读。当学生朗读小狗的“学习”过程时,教师可以直接播放对应的音频,引起学生注意的同时,使其从“狐狸”“杜鹃”“小公鸡”等角色的角度感受小狗的情绪变化,并充分根据实际尝试预测后续的内容。对小学生而言,小狗由于自己“不会叫”所面临的一系列遭遇可能是难以理解的,但随着角色扮演的趣味性阅读,学生能够逐渐了解具体内容,在情感方面有着更丰富、更真实的体验。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强情感教育的趣味性,聚焦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从情感的角度传递语文知识,在提高小学生情感素养的同时,发展其学习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将情感教育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在唤醒小学生学习欲望、转变学生情感态度和学习思想的同时,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和生活观。情感教育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的,现阶段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施依然存在缺乏情感教育方向、缺乏教学趣味性、缺乏师生互动沟通等问题,而小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关键时期,如何借助语文课程知识传递情感教育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为了确保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落实,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师生情感沟通方式,遵循双向沟通原则,增强师生互动,提升情感教育的趣味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情感教育中掌握语文知识,在语文学习中感受更多情感。

猜你喜欢

师生小学生情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我是小学生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