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立场、理论根基和发展路向分析

2023-09-21徐海丽

文化与传播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心主义人类文化

徐海丽

新时代文化自信不是世上唯一的一种文化理论体系,但是其凝聚着独有的气质、格局与雅量。在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较量中,新时代文化自信展示了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的“在”与“思”和“思”与“行”的统一。新时代文化能折射出西式文化的光影,关键是它更能连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

那么,如何深入理解新时代文化自信“在”与“思”和“思”与“行”?面对新时代文化自信衍生的一系列理念、主张、方案,是否存在自洽的理论根基?具体来说,新时代文化自信涵盖的诸如“践行”“坚持”“构建”“实现”等实践逻辑是什么?这都是值得去探讨的内容,也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研究的初心。本研究沿着新时代文化自信形成与发展的轨迹,探寻其立场抉择、理论视角与价值诉求,及在具体的文化实践过程中演绎的发展方向。

一、坚守: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立场

在文化自信问题上,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立场。一种是文化中心主义的文化自信,另一种是文化相对主义的文化自信。在探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立场前,有必要回溯这两种理论的文化自信立场。

(一)文化中心主义的文化自信

文化中心主义所谓的“中心”,实际上是指某个地区、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是其他所有文化的中心,其他所有文化都是边缘性的甚至是低下的、劣等的文化,都应该向着这个中心靠拢。这个中心就如同太阳一样,光芒四射,成为拥有这种文化的地区、民族或国家的人民充分自信和自豪的资源。显然,文化中心主义完全是以自身的文化作为评价标准,并用它来衡量其他不同于自身的文化。由于坚持自身标准的优越性和合理性,因而就自认为其自身的文化要比其他文化更优越,进而敌视和怀疑其他人类文化模式。文化中心主义基于对自己文化优越性而自信,主张根据自己文化的标准和习俗来评价其他文化,将自己的文化作为判断其他文化、实践、行为、信仰的参考框架。

在人类历史中,这种对自身文化保持优越感的心态并不少见。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说:“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并把自己的历史当作人类历史主要的戏剧性场面来撰写。与其他文明相比较,西方可能更是如此。”[2]例如,古希腊人曾把自己以外的民族都称之为野蛮人,英国人亦曾自视高人一等,对外国人也曾加以嘲笑,称梅毒为“西班牙痘疮”,称腐败为“西班牙习俗”。文化中心主义奉行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看不到其他文化的优势,实际上是一种自大自负的文化主张。与此相对应,建立在这种立场上的文化自信只能是自负、自大的自信,这实际上是一种盲目的自信。尽管当今的文化发展也表明,文化中心主义是没有出路的,但这并不排除人们的潜意识仍对自己的文化保持某种优越感。

(二)文化相对主义的文化自信

与文化中心主义相反,文化相对主义者则主张应该根据自己的文化来理解其他文化的信仰和实践,不应使用另一种文化的规范和价值观来评估自己文化的规范和价值观。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文化都处于点状分布状态中,它们如同浩瀚宇宙的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根本没有什么中心文化。各种文化可以“各自为政”,在各自轨道运行的文化就是最好的文化,是值得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所骄傲而予以自信的文化。作为文化相对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博厄斯曾指出:“文化差异的抵制和不同群体的孤立不是指导人类进步的明智的努力的目标。”[3]在他看来,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地域的人民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有自己的思维逻辑和道德观念,因而不能抽象地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其他国家、民族或地域的文化,也不能将自身文化作为预设的价值标准和普遍准则。另一位文化相对主义者赫斯科维茨也指出:“每一种文化都是独立自在的体系,不会重复,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体系无法比较,文化价值没有共同的一般等价物,对不同文化的价值及其所产生的文化背景的评价应该是相对的。”[4]作为博厄斯的学生,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指出:“一种文化就像是一个人,是思想和行为的一个或多或少一贯的模式。每一种文化都会形成一种并不必然是其他社会形态都有的独特意图。”[5]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不同的文化是无法评价和比较的,每种文化对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环境都有其合理性,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有学者认为,文化相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权理论中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6]对生活在当前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如何重视文化的民族特性、彼此尊重各自的文化等实践活动具有积极意义。但文化相对主义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占地为王的“小山头文化”,否认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普遍规律,而没有看到文化是不断发展的、不断交往传播的。基于此,文化相对主义的文化自信也同样是一种盲目的自信。

(三)物质活动之于文化自信

历史唯物主义从世界的客观物质性这一基本前提出发,肯定了物质活动对文化以及文化自信的决定作用。换言之,无论是以思想、观念、意识形态而存在的精神文化,还是以物质生活必然升华物存在的物质文化,既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相关联,也与人们的交往活动相关联。因此,对文化的自信也必然与产生自信的文化的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相关联。文化首先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而后才成为物质生活的“必然升华物”。[7]152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在理解文化自信问题上之所以存在片面性,是因为它们都没有看到文化以及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也没有看到交往在文化自信方面的积极作用。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它对文化自信的产生、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自信并不是孤芳自赏,而是体现在交往之中。文化自信也是如此。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彰显出文化自信,并进一步坚定这种自信;也只有通过交往,文化本身才能得到发展。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都没有关注交往在文化自信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马克思曾指出:“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8]马克思的这个论断同样适合对当今新时代的理解。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其基本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在实践和交往中,我们才能发现什么是“美好生活需要”,也只有通过实践与交往,我们才能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把文化自信扎根在实践之中,在同其他各种文化的交往互动中取长补短,进一步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必须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立场,才能真正地将文化自信落到实处,进而坚定文化自信。

二、实践: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理论根基

人类通过实践而创造了文化,为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追根溯源,实践是文化自信的不竭动力与理论根基。文化自信能动地指导着人类的实践。实践与文化自信两者相互作用、环环相扣。从这种紧密关联中可以看出,积极主动夯实文化自信的根基才能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文化自信。

(一)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之一,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形式多样,这些不同的实践形式凝聚成“集体记忆”,为人类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赓续文化的创新发展。

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处理这种关系的活动也被称之为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一刻也不能停下来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9]马克思关于人类文化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过程,为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依据。新时代文化自信并不是盲目自大的自负,而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之中。中华民族在物质生产活动的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的传统文化,例如积极进取、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等,这些传统文化也继续鼓励着人们面对困难,迎难而上,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深入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特别是当前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了充分的认同和信心。当前,物质和精神成就是文化自信的源泉。这些成就既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进一步巩固文化自信的基础,汇聚成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践

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另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135和为贵、兼容并包、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等已成为中国人民的基本道德或伦理规范,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人类社会还没有完全消灭阶级的历史时期,革命斗争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7]527不可否认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受到了挑战,中华民族不断被西方侵略和压迫。为反抗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奋发图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反殖民斗争。在这些反抗外敌入侵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已成为中国革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革命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借鉴了世界文明的优秀成就,辅以革命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孕育了革命文化,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不同阶段的成果,它们是革命文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态。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灿烂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伟大实践。实践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在各个领域各个历史阶段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符合现代科学精神的中国文化。这些源于实践的文化自产生以来,不仅振奋了中华儿女的精神,也有力地激励着中华儿女积极投身实践,推动中华民族自强自新。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大凡能提高人类实践水平的文化,使人类生活幸福、健康,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和积极性的文化,引领人类不断解放而获得自由的文化,都是使人充满自信的文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文化生成于实践之中,它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或推动或阻碍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连接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融入民众的生活实践,构筑了民众的人生意义,建构着民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领中华儿女畅想未来,实现文化自信内涵的继承与创新。

(三)文化是实践的产物

文化源于人类的各种实践,是实践的产物。充满自信的文化并非盲目自负或自大的文化,而是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并以其理性力量给予特定时代的人们以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的文化。

一方面,自信的文化要具有一定的历史底蕴。这个历史底蕴就是各个文化主体的历史实践。人们在自身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自我的文化或者说是此岸的文化。对源于实践产物的文化是否充满自信,这就要看这种文化是否能够成为文化承载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是否可以一以贯之地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是否有利于促进实践的发展,是否有利于进一步引领人们过上幸福生活。

另一方面,自信的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适应着新的实践要求,又在进一步的实践中更新、传承和发展,并不断地将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自信的文化与实践形成了互动而开放的循环。具体来说,新时代的文化能让各族人民倍感自信,源于历代以来各族人民的各种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文化帮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

当前,在国际语境中,中国不断展示“中国力量”“中国式承诺”,追求实现“此岸”与“彼岸”的“美美与共”,浇铸文化自信发展逻辑。文化具有的稳定性与根本性是与生俱来的,天生具备传承与演绎中国“集体记忆”与“注释”未来的资质,正如传统的丝路文化在今天焕发生命力一样。[10]中国把自身“发展优势”转向“话语优势”,印证了中国的主体性风骨与示范性资质,描绘“同心圆”,勾勒此岸与彼岸的同心性。

三、交往: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发展路向

文化自信固然要以实践作为其根基,但这种自信不是孤独地面对自己的孤芳自赏,而在于面对异于自己不同的文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即在与其他文化交往互动中体现出来的态度。没有文化交往,也就无所谓文化自信;只有在文化的交往互动中,才能显示出文化自信。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往构成了文化自信的发展路向。以交往作为发展路向,人们才知道自身的文化之所长很可能就是其他文化之所短,进而知道什么是真正值得引以为豪的文化;才知道自身的文化之所短可能就是其他文化之所长,进而知道什么才是真正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交往之所以构成文化自信的发展路向,一方面是因为文化自信体现在文化交往之中并在交往中得到认可;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化自信的基本路向要在交往中才能得到确定。因此,也只有将交往作为发展路向,文化自信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交往永葆文化自信活力与内生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著作中阐释了社会交往思想,并在其后发展成为系统而深入的社会交往理论,“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7]152在此基础上,人类才能进行精神交往,从而使各民族的精神产品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因而,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交往”这一概念的理解来看,交往是一种人类实践活动,它对人类的文化自信有着特殊的意义。文化中心主义排斥了交往,因而忽视了交往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文化相对主义则持保守态度,秉承文化自身起源的合理性,也同样忽视交往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可见,二者在文化自信问题上所持的立场是片面的。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独立于世界其他民族之外发展起来的,而是需要与其他民族进行交往。中国要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心态,理性地对待各种外来文化,吸收借鉴其先进成分以发展中国文化。现有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国家在交往过程中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凝练而形成的。

(二)文化自信在交往过程中得到巩固

自信是对过去成就的一种自我肯定。如果一味沉湎于过去,而不能积极理清现实、面对未来,这并不是真正的自信。交往不仅是社会化过程和社会整合过程,而且也是文化再生产的过程。正是在交往中,交往主体才能证明自身文化自信是正确的、正当的和真诚的。在这个过程中,负载着文化传统的交往主体在交往过程中能够发现对方的长处,并予以借鉴,发现对方的短处,并加以避免,交往主体的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传递和更新。[11]进而,这种得到再生产的文化不仅可以使现有的制度进一步合法化,而且又为交往主体获得普遍化的行为能力提供参照。交往主体的文化自信得到了肯定和巩固,“对于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来说,每一种文化传统同时也都是一个教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在树立自己文化的同时,也确保了文化充满活力。”[12]

巩固新时代文化自信要进一步利用好新媒体,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话语权和软实力,增加“他者”对“自我”文化的了解,用文化架起中国与世界人民交往沟通的文化桥梁。在跨文化交往中遵循“群众路线”思想、走国际化道路。让每一个人、每一次活动,都在阐释中国故事;让民间官方、线上线下都蕴含中国故事。充分挖掘中国故事的独特元素,以国际社会容易接受的方式融入国际元素,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奏响新时代人类命运交响曲。

(三)实践是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发展逻辑

实践是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发展逻辑。来自实践的认识,通过抽象、归纳、演绎形成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相互之间的经验联系和结构关系,最终构成具有科学逻辑的知识体系。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各种知识、观念、方法、命题、理论的集大成者,承载着具有自身特质的知识、理论、方法,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基础。

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是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这要求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坚持主体性和原创性的统一,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为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式、新表述,引导国际知识界和思想界展开研究和讨论;[13]善于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世界人民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人民理解“奋进的中国”“开放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14]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更及时地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是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的需要。离开了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便无所依凭、无所遵循。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知识创新、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15]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从而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结 语

当前,中国以及世界各国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自信是一个绕不开的时代课题。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人们将难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历史必然性,难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自信。[16]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在探索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实践中所进行的革命斗争形成了革命文化;在建设新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都最终奠基在历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之中,并必将在未来的实践中得到巩固。

要而言之,文化自信是一种姿态、一种格局,它包含了立场抉择、民族记忆、“中国方案”“话语优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画出同心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等诸多兼具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主张。文化自信因延绵不绝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内容,沿着中国的逻辑、人类的逻辑而续写新篇章。

猜你喜欢

中心主义人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论我国实体中心主义的非法证据排除模式
人类第一杀手
习近平外交思想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回应与超越探析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谁远谁近?
法益中心主义的目的解释观之省思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