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缅甸民间故事中的财富伦理思想研究
——以缅甸作家貌廷昂搜集与整理的缅甸民间故事集为例

2023-09-21

文化与传播 2023年1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民间故事缅甸

张 智

我国与缅甸山水相依,村寨相望、比邻而居。在长期交往中,两国人民建立深厚“胞波”①胞波,在缅甸语中指同胞、亲戚,是缅甸人民对中国人民的亲切称呼。情谊。当前,在中缅“一带一路”和“命运共同体”建设架构下,两国人民续写着“胞波”情谊新华章。在不断交流与合作进程中,相互理解至关重要。民间故事是传统文化重要形态之一,是认识和了解缅甸民族心性重要素材。

1885 年,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在西方文化浸染下,缅甸传统文化遭受严重破坏。20 世纪20年代,在世界各国民族独立运动浪潮影响下,缅甸人民开始觉醒,貌廷昂②貌廷昂(Maung Htin Aung,1909—1978),出生于缅甸仰光一个贵族家庭。中学时代起,他就读于英文学校。后来他前往英国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是缅甸著名历史学家、法学家、民俗学家。(以下称“廷昂”)就是其中一位。他首先将目光投向偏远乡村,认为那里保存着未被西方文化侵蚀的、纯正的传统文化,并自1926 年起开始搜集、整理、翻译缅甸民间故事。经过40 余载不懈努力,他出版9 部民间故事集,主要有《缅甸民间故事》(BurmeseFolkTales,1948)、《缅甸民间故事选》(SelectionsofBurmese Folk-tales,1951)、《缅甸民间故事三十则》(Thirty BurmeseTales,1952)、《缅甸法律故事》(Burmese LawTales,1962)、《缅甸僧侣故事》(Burmese Monks’Tales,1966)、《一滴蜜失王国和缅甸其它民间故事》(AKingdomLostForADropOfHoney:and OtherBurmeseFolktales,1968)等,为抢救、保存、保护、传承、研究缅甸传统文化做出重要贡献。它们是重要历史记忆素材,记录缅甸人民传统生活方式,承载着丰富多彩的缅甸文化,是从不同角度研究缅甸过往的宝贵素材。

本文从伦理学视角入手,透过廷昂搜集与整理的民间故事集①本文研究对象出自貌廷昂的《缅甸民间故事》《缅甸法律故事》《缅甸僧侣故事》。探讨缅甸财富生产、分配和消费中的伦理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审视缅甸人民财富伦理思想形成过程与特征。在民间故事伦理思想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取得一定成就,例如,刘红研究了云南民族民间故事中的“孝”伦理思想;[1]肖远平和奉振通过苗族民间故事研究了善恶观和社会治理;[2]陈海宏等研究了怒族民间故事中的生态伦理;[3]何佩雯通过苗族民间故事研究了灾害伦理。[4]这些成果为研究缅甸民间故事中财富伦理思想具有重要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缅甸民间故事中的财富类型

要理解财富伦理思想,首先要理解“财富”内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备要素,其本质是对象化的剩余劳动。财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人类所能够拥有的身体、内在精神和物质财富,后者则仅指物质财富。[5]本文只研究后者,即物质财富。在廷昂民间故事集中,这类财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农产品与野生蔬果。缅甸地处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西部,全境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炎热、湿润、多雨,适宜稻米、甘蔗、菜籽、烟草、林木等生长。缅甸人民在与自然长期斗争、改造、适应过程中,逐渐实现与自然融洽相处,例如在《巨蛋》(TheBigEgg)、《月中老人》(TheOldManintheMoon)、《国王吃糠》(TheGreatKingEatsChaff)、《四个傻子》(The FourFoolishMen)、《寡妇与贼》(TheOldWidow andTheThief)、《债权人和债务人》(Creditorand Debtor)、《值一百筐稻谷的垫子》(AMatAgainst OneHundredBasketsofPaddy)等故事中,都明确提及稻米生产、食用、交换等内容,说明缅甸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认识本国地理环境特征,找到并种植合适的农作物。除农产品以外,人们也利用大自然的恩赐,采摘野生可食物。《采蜜人和赶象人》(TheBee-hunterandTheElephant-driver)中“采蜜人”到森林中采集自然界的蜂蜜,以此作为谋生手段,也是向人们提供特别的物质财富;《毒蘑菇》(PoisonedMushrooms)中欠债夫妇到森林中采摘蘑菇,为债主准备美味佳肴。向大自然直接索取是缅甸人获取生存资料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水产品。缅甸江河水系发达,海岸线绵长,水产品丰富,如《巨龟》(TheBigTortoise)、《鳄鱼乌云》(RainCloudtheCrocodile)、《四位强壮之人》(TheFourMightyMen)、《渔夫和国王的内务大臣》(TheFishermanandTheKing’sChamberlain)等故事中渔夫出海打渔等内容。《冷小姐卖腌鱼》(MistressCouldWhoSoldPickledFish)中冷小姐在附近村子兜售腌鱼为生。

第三,手工产品。在《一夜消失的头发》(Yesterday,TheHair-knot,Today,Shaven-head)中“制陶工”出门去卖陶罐,《复仇的山里人》(The Hillman’sRevenge)、《自大的摆渡人》(TheHaughty Ferryman)、《船主与船夫》(TheBoatmasterandThe Boatman)、《船主和山里人》(TheBoatmasterand TheManfromTheHills)等故事中的航运物品,《四个聋人》(TheFourDeafMen)中的“酱油”,《为什么蒲甘有那么多佛塔》(WhyThereAreSoMany PagodasatPagan)中的“铅和铜”,《黄瓜炼金师》(TheCucumberAlchemist)中的“炼金师”,《老鼠吃铁,鹰叼儿子》(IronEatenbyRats,SonCarried AwaybyHawk)中的“铁和船主”等物品物件,都说明当时缅甸手工业和船运业已经比较发达,成为人们谋生重要手段之一。

第四,养殖业与相关产品。《喜欢猪肉胜于白菜的僧侣》(TheShaven-headWhoPreferredPorkto Cabbage)中的白菜和猪肉,《麻雀和老鼠》(The SquirrelandTheRat)中“有一户人家靠养殖麻雀为生,还有一家靠养殖蝙蝠为生”等,都说明那时专业养殖户已经在缅甸出现。

第五,伐木业。在《咳嗽的木工》(TheWoodsmanWhoCoughed)、《争吵的樵夫》(TheTwo WoodsmenWhoQuarreled)、《两个打斗的樵夫》(The TwoWoodsmenWhoFought)等故事中,“伐木工”谋生手段就是到森林中去砍伐树木。

由此可见,这些故事主要反映当时缅甸人民生产生活方式。他们在适应和改造大自然过程中,找到能够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求的生产方式,他们能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动物,发现自然资源价值。

二、缅甸民间故事中的财富伦理思想

民间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财富伦理思想,财富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方面都有体现,它们之间关系密切,共同构成财富伦理思想主要内容。

(一)财富生产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伦理学家将人的欲望分为两类,即自然欲望与非自然欲望。自然欲望又分为两种,即必要的和非必要的两种。自然而又必要的欲望是指对维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物质,如对饮食的追求。要满足人类自然且必要的欲望,先民们就必须向大自然索取,探索能够满足这种欲望的方式和途径。人类较早就从事农业、渔业、畜牧业以满足自身生存需求。在食物生产过程中,人类逐渐萌发生态伦理意识。起初,甚至说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没有明显的生态伦理意识。但在与自然长期交融过程中,发现自然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实现人们的欲望,符合人们目的属性,对人们有利。这不仅成为财富伦理思想产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伦理思想产生的先决条件。

缅甸先民选择中南半岛西部这块自然资源富足的土地生息,是因为早就认识到此地自然资源能够满足他们基本生存需求。也就是说,为了利用和开发自然界对人的满足需求,缅甸民众建立起多元一体的财富生产体系。农业生产是根本,稻米、甘蔗、菜籽、热带水果等是主要农作物;渔业是重要方式,这取决于缅甸发达的水系和热带季风性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手工业和伐木业是有益补充。这一财富生产体系体现缅甸民众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缅甸人民与大自然之间是一种友好型关系,在满足自身生存需求同时,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起非对抗性生态关系。

(二)财富交易中的分配思想

人类主要以群居方式生活,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从人类诞生时起,人类就萌发食物(财富)分配意识。尽管那时分配还处于原始状态,也没有形成系统分配原则或标准。适当的分配方式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凝聚群体向心力,为人类后来繁衍生息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私有制和劳动分工出现,产生不劳而获阶层,他们控制着资源,剥削和占有普通人的劳动成果。在这种制度下,统治阶层掌握着财富分配权,制定有利于自身的分配制度,使得财富主要流向他们那个阶层。尽管如此,通常劳动人民也能获得维持自身和家人生存的基本财富。廷昂搜集与整理的缅甸民间故事主要反映的财富分配伦理就是处于这种社会制度下,财富分配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异界获得、劳动所得、财富继承。

1.异界获得

也就是说幻想从异界获取财宝,这类故事占有一定比例,如《喜欢挠痒痒的树精》(TheTreespiritWhoLikestoTickle)、《贼和一罐金子》(The ThievesandThePotofGold)、《醉汉与吸毒者》(The DrunkardandTheOpium-eater)、《吸毒者和四个夜叉》(TheOpium-eaterandTheFourOgres)、《醉汉与鬼》(TheDrunkardandTheWrestlingGhost)等。经过分析,发现这类故事具有以下特征:

从财富获得者来看,有被儿媳遗弃的婆婆、有贫穷而善良的老夫妻、有贫穷的弟弟、有善良的女儿、有醉汉、有吸毒者、有懒汉等。他们是什么人?按照人类学观点,少数民族、农村人、穷人、移民、难民、老人、妇女、儿童等人群统称为弱势群体(Disadvantaged Group)。[6]无论从财富创造能力看,还是从财富分配权力来看,他们都处于被边缘化境地。多数情况下,他们只能通过幻想获得一笔不菲财富,以慰藉精神需求。现实中,在财富创造过程中,他们或者能力不足或者游手好闲,不能创造出更多财富,也不能分配到更多财富。按照常理来看,儿媳如遗弃婆婆、老人有失社会公德,会遭到谴责。为此,故事中当儿媳想学婆婆获得财富时就丧命了。这类故事具有道德教化功能,劝告那些有虐待老人行为或想法的子女向善。善良者从异界获得巨额财富是故事中一个显著主题,说明人类崇尚良善,善良者应该得到回报。缅甸是佛教国家,业报和轮回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在这种信仰体系主导下,人们崇信善有善报,良善之人应该有好报。这一思想在《喜欢挠痒痒的树精》、《金乌鸦》(TheGoldenCrow)、《贼和一罐金子》等故事中表现明显。在故事产生的时代现实中,弱势群体被边缘化的现象不少,他们很少得到社会关注和关心。为此,他们幻想着能够获得关注和财富,表达一种美好愿望。

2.劳动所得

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和共享劳动成果的境况在私有制社会中发生根本性变化。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尽管出现了不劳而获的阶层,攫取劳动人民创造的大部分财富,但是,为了使得社会正常运转和发展,统治者会留给劳动者一部分物质财富以维持继续劳动。劳动者也只有通过努力劳动来获得财富,这在故事中多处都有体现。

3.财富继承

现实生活中,财富继承普遍存在,它也是民间故事一个重要主题。缅甸民间故事也不例外。故事《月食的由来》(TheEclipseoftheMoon)、《要求分家产的蛇》(TheSnakeWhoClaimedHisShare)中,分别反映了孙子从奶奶那里继承魔宝和作为蛇的小儿子从父母那里继承财产。虽然这一主题以奇特方式呈现,但其所反映财富继承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类财富分配重要形式之一。另外,还有一种财富取得方式值得一提,那就是婚姻。按照人类学家的观点,婚姻是财富分配与取得重要方式之一,通过结婚可以合法共享对方的财富,同时还取得对方及对方家庭的财产继承权(依当时习惯可以)。例如《三位忠诚的情人》(TheThreeFaithfulLovers),这则故事中,三位男子同时向一位富翁的女儿求婚。当时姑娘尚未成年,他们就在富翁家做帮工。能和富翁独生女结婚的男子将来肯定有机会和妻子继承岳父的遗产。以上两种财富继承方式来看,故事中主要是体现血亲继承关系事例。当然,非血亲继承关系也存在,《变为乞丐的富翁》(TheRich ManWhoBecameaBeggar)和《戴着宝石戒指的富家公子》(TheRichMan’sSonwithaRubyRing) 这两则故事所反映主题就属于这一类。前者主要内容是:一位富翁将自己的财产给儿子以后,儿子对他越来越不好,最后他自己沦为乞丐。朋友收留他,使其过上了富足生活。临死前,他告诉朋友他埋金子的位置,让朋友去挖出来。朋友挖出七坛金子,并没有将金子给那个逆子。后者主要内容是:有个富翁,他的儿子出家当和尚。儿子染病,临死时,把宝石戒指送给寺庙的凡人修士,报答修士对自己的照料。在这类继承关系中,赠与者与受赠者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受赠者向赠与者提供一定的服务或承担一定的义务,赠与者自愿将一定数量的财富赠送给他们。

(三)财富消耗中的消费思想

1.献供消耗

当人们获得财富以后,就会将其以不同方式消费掉。除了自身及其家庭消耗,还存在其他消耗方式,有的还特别重要,例如献供消耗。它是指信徒通过向神灵献祭的方式将部分财富消耗掉。在缅甸,佛教的发展离不开统治阶级和普通民众对佛教专职人员的护持和供养。与此同时,佛教也滋养着缅甸人民的精神世界。在业力和轮回思想影响下,不仅缅甸统治阶级捐建寺庙、供养僧侣,而且普通民众也那样做。

佛教在缅甸广泛传播和对民众日常生活影响,使得缅甸人对业力和轮回思想深信不疑。在这种意识形态下,人们乐善好施,常常通过献供或捐建寺庙或向僧侣提供日常饮食和日用品等方式积攒“功德”,以求来世能幸福生活。这方面内容被大量民间故事所记载,如《为什么蒲甘有那么多佛塔》、《蒲甘占星家》(TheFortune-tellerofPagan)、《四个聋人》、《山里来的饿汉》(TheHungryManfrom TheHills)、《寺庙捐赠者》(TheMonastery-donor WhoHadHisEyesWashed)、《喜欢猪肉胜于白菜的僧侣》、《去世僧侣没有火葬柴堆》(TheDeadMonk WithoutaFuneralPyre)、《僧侣何时归》(WhenWill TheMonkReturn)等。尽管这些故事所记录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出现在殖民统治开始时,批判和讽刺殖民统治下部分佛教徒对佛教态度暧昧或背弃,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肯定殖民统治之前缅甸社会中的僧俗关系。

在消费实践中,除了满足家庭成员日常开销,缅甸人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很大一部分财富献给佛教。直到今天,这一传统依然在传承。2016年中央电视台开始录制大型系列节目——《远方的家·一带一路》,其中就有这样的内容:一位缅北矿工将积攒许久的钱财拿到仰光捐献给大金塔。为了能去仰光捐献这笔财富,他辛勤地工作,积攒了很久。在他的认知里,能去仰光捐献这笔财富,是父母的夙愿,也是整个家庭的荣耀。可见,不管家庭生活状况如何,都将献供看作一件重大事情。这主要是因为人们非常重视积攒功德。当然,因为献供多而在俗世社区中得到荣耀也是一个原因。

在这种文化体系中,人们愿意将财富以献供形式捐给佛教,期望能够获得更多福报。同样,佛教机构和专职人员在信徒供养下,获得大量财富,为佛教发展提供丰足财力和资源。这样就构成一种互惠体系。献供制度将人与人联系在一起,在缅甸构成以南传佛教为中心的佛教信徒体系,构成以追求功德而组成的献供共同体。在这种文化现象中,统治阶级、普通民众、僧侣三方的欲望和需求都得到满足。

2.赔偿消耗

民间财产纠纷是民间故事主要内容之一。在廷昂缅甸民间故事集中也收录这类主题的故事,如《养蜂人和赶象人》、《老虎和猫》(WhyTheTiger isSoBitterAgainstTheCat)、《丢失的大象》(The Elephant-driverWhoLostHisElephant)、《债权人和债务人》、《值一百筐稻谷的垫子》、《毒蘑菇》等。这些故事都涉及民间纠纷。当事双方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纠纷,一方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伤害的,就需要赔偿。尽管在现实生活中,这不是一种主要消耗方式,但是在民间故事中这一主题得到专门凸显。

三、缅甸民间故事中财富伦理思想——“善”的价值

在貌廷昂收集和整理的缅甸民间故事中,能够体现多角度的“善”的伦理思想价值。

(一)人与自然之“善”

按照人类学的观点,人的需求可分为基本需求(生物需求)和衍生需求(文化需求)。这两种需求之间关系密切,人类在满足基本需求的过程中创造一个新的、衍生的事物,也就是文化。反过来,文化就具有满足人基本需求的本质特征。当然,人类对基本需求的追求是第一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生理需求看作是其他需求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理需求的满足,其他需求将难以实现。人类是自然发展的产物,起初只是本能地从自然界中获取食物。慢慢地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不断劳动和进化过程中,智力得到开发,能动性得到增强,不再被动地适应自然,而是具有初步改造自然的能力,并付诸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地形成物质财富生产方式和分工,这样初期的文化和文明就生成了。长期以来,在缅甸,种植业、渔业、采摘、手工业、伐木业等是主要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实践中,形成具有缅甸特色的农业文化。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是“善”的表现。

(二)人与人之“善”

人类主要以群居方式生产生活。也就是说,自人类群居以来,或是出于安全防卫需要或是出于效力要求合力去获取食物,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人类原始文化,它成为日后人类复杂文化体系的雏形。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制造和使用工具能力不断地得到加强,社会生产力不断得到提高。同时,人类智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重大改变。私有制出现后,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们可以凭此而迫使其他人为自己劳动。与原始社会相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重大改变。当然,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是人类的进步,而不是倒退。如果说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共同劳动和共享劳动成果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善”的体现,更多地体现为自然界对人类需求的满足,那么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加强,社会财富增多,人类关系的改变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还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这种关系适应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也是“善”的体现。诚然,不能说人类在物质生产和自身生产过程中进步时,就完全表现为“善”,出现让大部分人类反感的“恶”的一面也是存在的。但是“善”是主流,而“恶”是非主流;“善”是主要方面,“恶”是次要方面。

(三)人与财富之“善”

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幸福感体认不同。在物质极度匮乏时代,人们能吃饱饭,就感到幸福。在物质极度丰富情况下,人们享有更大的自主权,这就是幸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幸福感与财富之间关系密切。在满足基本需求的情况下,人们才能反思自己是否幸福。当然,物质财富不是幸福唯一源泉,但是没有基本的物质保障,幸福感无从谈起。为此,财富分配和消费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在奴隶社会,生产资料被奴隶主占有,就连奴隶也是奴隶主的私人财产。奴隶主将幸福建立在对奴隶剥削和压榨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奴隶主的幸福感明显要高于奴隶。到了封建社会,生产资料被地主占有,农民是被剥削者,他们从地主那里租来土地耕种,向地主交纳地租。在这种情况下,地主获得财富多,拥有更大的自由,获得的幸福感就肯定高于农民。当然,不能说农民都没有幸福体认,但是幸福需求不同。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再从阶级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幸福感在不同人群中以不同方式呈现着。这种人际关系不同的社会中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适应为内在牵制力而在发生调整和改变。但是,调整和改变总趋势是构建和谐关系以促进社会发展。这种关系体现在伦理学中,就是“善”。当一种关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时,这种“善”将不再维持和继续,而被冲破,经过激烈冲突后重新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善”的关系。在新型社会关系中,人们获得更大自由,拥有更多机会获得财富,幸福感也会相应地得到增加。

结 语

民间故事是珍贵的文化宝库,不仅是重要历史记忆素材,也是民间思想与智慧的承载体。缅甸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是研究缅甸社会变迁、文化特性、民众思想的重要材料。廷昂搜集与整理的缅甸民间故事是众多民间故事中极小的一部分,但是也从不同角度反映出缅甸文化面貌、民族心性。仅从财富伦理角度看,这些民间故事能够回答缅甸人民的财富伦理思想,揭示缅甸民众的财富观,展示缅甸人民在财富方面的民族心性。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民间故事缅甸
我画民间故事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漫话民间故事
缅甸记忆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两方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伦理思想
缅甸非常之旅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