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本性
2023-09-20张川川
张川川
母亲年轻时,吃过不少苦。
1998年,我上初中时,父亲生了一场大病,让我们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给父亲治病,母亲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父亲的病情有所好转后,却再也不能干重体力活,每到农忙时节,只能在母亲身旁打打下手,干些力所能及的轻活。
母亲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打理家里的几亩农田,生活的重担几乎都压在她肩上。白天,要是没有农活,母亲就会去村西头的工厂当装卸工。在男装卸工的队伍里,母亲瘦小的身影格外显眼,50多公斤的麻袋压在身上,整个人被“罩”得严严实实的。
晚上忙完家务,母亲又会在昏黄的灯光下,做些加工衣服的活计,只为能多挣点钱补贴家用。那时,母亲经常忙到深夜,我也时常被母亲踩缝纫机的声音吵醒,躺在床上看着堆成小山的布料,再看看埋头认真干活的母亲,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记得那时,我喜欢跟着母亲去浇地。有时,轮到我家浇地时已是晚上十一二点,可母亲一点也不害怕。她站在地里,就像是古代战场上的“大将军”——卷着裤腿、光着脚、拿着铁锹,一边走一边巡视。一旦发现哪里有漏水,就赶紧用铁锹铲土堵上缺口。她时而拨拨麦秸,时而观望一下水的流势。浇灌几亩农田,母亲一个人要干很久。月光下,她在农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背影,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2004年12月,我入伍到山東烟台。临出发前,一向话不多的母亲说:“到了部队,你不要和其他战友比吃比喝,要和他们比工作、比成绩,千万不要丢了咱农民能吃苦的本性!”
烟台的冬天,寒冷刺骨。每到周末,副班长会带上我们几个新兵到营区的一处水井旁洗衣服。因为在家时没怎么洗过衣服,我只能跟着副班长学:倒水,加洗衣粉,双手用力揉搓……天气很冷,脸盆里的水会迅速结起一层薄冰,我的手很快就被冻得通红肿胀。
到了晚上,冻肿的双手奇痒无比,躺在被窝里怎么也睡不着,我就特别想家。但想起母亲帮我洗衣做饭的身影,想起临别时母亲的鼓励,我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慢慢地,紧张有序的部队生活也让我有了母亲的样子:面对任何困难都无所畏惧。因表现突出,我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
可当兵时间越长,我就觉得亏欠母亲越多。2018年,我休假回家。在一次闲聊中,我得知母亲因长期干重活累活,腿部患上严重静脉曲张,一根根像蚯蚓的血管,已经膨胀得有些发紫。
“妈,您的腿都成这样了,咱去医院看看吧?”
“这又不是啥大病,不影响吃饭、走路,慢慢就好了,不用去看!”
我心里清楚,母亲怕花钱。医生说母亲腿上的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效果最好,且医保报销后也花不了多少钱。在大家劝说下,母亲同意手术。
如今,我已退役还乡,能常伴在母亲左右,也越来越感到:母亲的世界很小,装满了我们;我们的世界很大,却常忽略了母亲。母亲经常忘记我们已经长大,就像我们经常忘记母亲已经变老……
母亲就像一本厚书,唯有用心细读,才能品出其中的深层“滋味”。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城市管理局)
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