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赋能企业高质量创新的实现路径
——基于组态效应的分析
2023-09-20赵会会孙国强
赵会会,孙国强
(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纷纷以劳动力和资源低成本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但进入新发展阶段,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突破跟随式创新,转向领导式创新必须提升创新能力。大国贸易之间呈现紧张局势,2018 年初中兴爆发缺芯片问题,后有华为受到美国实体管制,面临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给我国企业创新敲响了警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创新对于企业、国家都非常重要。我国面临微观层面上策略式创新行为,宏观层面上创新数量是创新质量的基础[1],创新数量取得巨大优势,但创新质量尚未达到理想水平[2]。由此可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快速实现企业高质量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021 年6 月,工信部发布《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挥区块链的优势,部署了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应用,支撑行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引入区块链促使企业培养核心技术,提高创新质量受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在企业采取区块链背景下,使用fsQCA 方法,基于TOE 理论框架(技术-组织-环境),探究多因素对高质量创新的综合效应。具体地,本文将尝试回答3 个问题:存在哪些多因素组态推动企业高质量创新提升?引致企业高质量创新与非高质量创新的组态存在哪些差异?哪些因素在其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1 文献综述与理论模型
1.1 区块链技术与区块链技术赋能
区块链是由各个区块按时间顺序链接,基于前一区块生成新的区块,点对点传输、共同记账的方式使数据具有不可篡改性。“赋能”本义上指赋予主体某种权利和能力,是指授权给员工,赋予更多权[3]。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区块链赋能一词逐渐受到学术界追捧。数字技术赋能给出了明确定义,Mäkinen[4]最早指出使用数字技术使被赋能具有发展能力的主体获得相应的新技能和新能力,改善并突破现有状态,实现主体的突破式发展。区块链作为其中一种数字技术,参考数字技术赋能给出区块链赋能定义,依托区块链技术特点,赋予主体更多相关技能和能力,使之原本较弱的能力得到提升,拓宽其发展空间,实现提质增效。目前,区块链赋能主要集中于多主体协同共治研究。例如,徐晨阳等[5]从企业视角出发,依托区块链技术赋能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并降低获取外部资源约束,为企业多元化发展降低风险承担水平;李勇建等[6]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针对供应链的不同环节,总结了区块链在信息共享、信息追溯和信任建立3个方面为供应链赋能;王博等[7]提出企业合作信息在区块链上公开,提高了决定合作效率,智能合约大大提升实体经济的协作效率。还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区块链赋能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如Morkunas 等[8]研究了不同类型区块链如何影响商业模式;张浩等[9]提出数据和信息充斥着很多行业和领域,与区块链有天然的亲和力,结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新商业模式,更好的满足行业需求。
1.2 区块链赋能与高质量创新
我国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创新数量的增加已不能使企业有立足之地,必须提升其创新质量。高质量创新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的实现且其应用带来高价值的创新,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高质量创新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突破,而非边缘技术、模仿技术;二是高质量创新具有高应用价值并带来高收益的创新[10]。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如何使企业突破核心技术,实现高质量创新。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分析:首先,企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现多主体之间资源要素的交易和共享,且具有向多主体提供信息检索功能[11]。核心技术实质是创新知识的获取、吸收、转化,依托区块链技术,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或企业与企业之间共享创新知识,提高吸收速度,实现企业之间关键技术与所需互补资产的衔接。其次,在环境快速迭代下,企业追求高价值的创新发展,培养关键核心技术需要长时间的高强度研发投入[12],由于资金的供需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会面临资金短缺且融资难的问题。若企业应用区块链技术,将其真实数据上链,减少银行等金融机构或核心企业获取其真实信息的时间和成本,及时将贷款发放或投入资金,保障了企业持续进行研发创新。最后,高质量创新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和不可控风险。2020 年芯片行业有10 个大型项目发生“烂尾”,总投资额高达千亿元[13]。区块链赋能企业创新,实现设计、研发、生产等全链条实时监控,全程把握风险控制,最大概率实现创新成果转化。综上所述,本文构建了更清晰表达区块链赋能企业高质量创新框架图,如图1 所示。
图1 区块链赋能企业高质量创新框架
然而,国家层面大力倡导区块链应用落地,企业也纷纷拥抱区块链技术,但总体效果不尽如人意。部分企业随波逐流,并未结合企业本身情况,盲目采取区块链技术。Li 等[14]也指出低绩效的企业往往会采取区块链技术,一是为了获得政府补贴,从而提高了自己短期收益;二是助推股票上涨,不符合企业真实的发展水平,存在逆向选择风险,仅带来短期的收益回报,但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据中国区块链产业全景报告(2021)显示,据调研的区块链相关上市企业211 家,企业在市场表现良莠不齐,且应用场景较集中,差异度较小。企业采取区块链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需经历磨合、匹配阶段,发挥区块链赋能功效,区块链赋能企业高质量创新受多要素的综合影响。
1.3 基于TOE 框架的理论分析
Tornatizky 等[15]提出的TOE 理论框架产生了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采用此框架分析不同问题。该模型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技术应用情境的综合性分析框架[16]。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落地应用,组织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技术、组织、环境三方面因素相互关系共同决定了企业创新质量。因此,本文基于TOE 理论框架,试图探索多因素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提升路径,以及揭示多因素导致非高质量创新的路径,构建的理论模型如图2 所示。
图2 理论模型
(1)技术方面。包括区块链赋能程度和技术基础设施两个二级条件。区块链技术虽然具有的点对点分布、数据共享、智能监管等特点,但关键在于其特点如何赋能到组织中。本文将区块链赋能程度纳入到多因素中,若区块链对组织赋能较低,不会为组织带来实质优势,即区块链技术尚未较好的与组织融合,其特点没有得到释放。反之,组织不断理解和消化区块链,将区块链应用到与创新有关的活动中,可以借助区块链进行创新知识数据的共享,增强其创新能力[17]。技术与组织的匹配性,使得区块链技术赋予组织更多能力,提升组织的知识共享水平、资源配置效率、风险把控能力,提高创新质量。区块链是一种集多种技术创新而成的分布式管理技术,利用分布式账本、点对点网络协议、智能合约等技术,实现数据不可篡改、多方共同参与、全网一致等[18]。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与其他新兴技术优点相互结合,弥补各自的不足,使得区块链技术释放更大潜力[19]。企业构建技术基础设施,区块链技术与其他技术得到有效互补,优化了企业业务流程、实现了各个业务环节、主体的透明化管理和可追溯,有效整合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通过对海量数据深度融合分析,为决策、评价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使得各业务环节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相互协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2)组织方面。包括研发投入和股权集中度两个二级条件。企业发展关键在于是否创新,包括知识、技术、流程、业务、产品创新,实现创新必然伴随着研发投入[20]。由于组织与环境间、组织与组织间及组织内部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一方面,企业投入高额研发资金引入技术,其点对点传输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创新知识转换成数据上链,多主体间有效交流、共享数据,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另一方面,区块链与企业有效融合,各个节点的透明化管理,多主体去中心化的知识共享,减少了不必要的研发投入,企业实时掌握各业务环节的真实数据,在各阶段合理配置研发投入。股权集中度是区块链赋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区块链技术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部分企业对引入区块链技术尚处于观望态度。而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股东与管理层达成一致决策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21],能够快速有效的引进区块链技术,使得更多资源流向区块链技术创新使用[22],且股东对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和针对性更高,有助于区块链技术高效实施[23],高管发挥监督作用,追求长远发展。随着区块链与企业融合水平的提升,通过对区块链带来的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需企业高效达成一致决策意见,为创新行为的实施、反馈、控制提供充足时间保障。
(3)环境方面,包括政府补助一个二级条件。2016 年12 月,区块链作为一种战略性新技术,首次出现在国务院已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规划》,助推了随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我国大力支持区块链技术落地,而成熟应用区块链技术企业并不多见。现有企业通过并购区块链技术企业,或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或引进或自主研发区块链技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导致企业采取区块链技术持观望态度。因此,政府会发挥“有形之手”,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10],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应用区块链技术。值得思考的是,政府出台关于区块链技术的相关政策,包括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等,为什么各企业对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程度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体现了技术和组织方面的因素会影响政府支持的作用。此外,政府和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需注意部分企业出于逆向选择,通过采取伪区块链技术,得到政府、融资机构的优待[14]。
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方法
基于上述分析,区块链赋能企业创新质量受到技术、组织、环境三方面多因素的影响,且样本数据涉及二值和连续变量,本文选择模糊定性比较分析(fsQCA)研究方法探索区块链技术赋能企业高质量创新的路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已有文献显示,研究区块链技术对企业绩效、创新质量的影响,最多加入一个调节变量分析其作用。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组织、环境变得愈加复杂,仅考虑单一变量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且得到的结论与实际存在较大距离,无法揭示客观现实。本文从多因素视角出发,探索区块链赋能程度、技术基础设施、研发投入、股权集中度、政府补助5 个要素协同联动对企业高质量创新产生影响。
其次,分析区块链技术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若区块链技术对企业产生负向影响,则探索驱动企业高质量创新的路径尤为关键。已有研究区块链对企业影响的结果有正向、负向、倒“U”型关系,原因可能是采取区块链技术促进高质量创新并不存在普遍有效的规则,而是存在多种路径(组态)。且本文利用国泰安数据库收集当年采取区块链A 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最终样本只有41 家,QCA 对于小样本数据有较强的适用性。
2.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截至2021 年,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2 年居全国第一,考虑到存在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且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本文选择全部A 股上市制造业企业,采取区块链技术的企业样本数据从国泰安获得,涉及时间窗是2015—2020 年,只要当年采用区块链的企业都纳入研究样本,共88家。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Wind、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对样本数据如下处理:(1)在制造业下二级分类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一一手动筛选企业年报,剔除开发区块链技术、软件的企业,共24家;(2)在制造业下二级分类属于非计算机行业中,剔除企业开发区块链技术、软件,共3 家;(3)剔除制造业下二级分类属于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共16 家;(4)剔除退市、被ST 的企业,共2 家;(5)剔除数据缺失的企业,共2 家。最终有效样本41 家。
2.3 变量测量
(1)结果变量。高质量创新。现有文献使用企业专利来衡量创新水平,考虑到部分企业存在数量式创新(只追求专利数量而不求质量)[24]。关于高质量创新,学者们主要通过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专利被引次数、PCT 专利申请量等方式来衡量,考虑到:一是相比于发明专利申请量、被引次数,发明专利申请量比较接近发明时间,也是对当前创新总结,更能有效代表当期区域内企业真实的高质量创新水平[25];二是我国授权的PCT专利,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江苏等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企业主要集中在通信和网络产业,产业分布单一[26]。本文的研究样本中涉及多个行业、地区,故不适合采用PCT 专利衡量企业创新质量。鉴于此,本文采用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来测量高质量创新,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根据数据库收集企业专利,本文删除了被驳回或撤回的专利数量,得到有效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衡量高质量创新。
(2)前因变量。区块链赋能程度。根据国泰安数据库披露的每家企业当年采用区块链技术的年份,查看对应的年度报告和百度搜索相关内容,涉及区块链技术功能特点,如:去中心化、可追溯、打通物流和信息流、打破孤岛效应、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互联互通、精准匹配客户需求等相关描述,视为区块链赋能程度高,赋值为1,反之则视为区块链赋能程度低,赋值为0。一是技术基础设施。与研究数字经济相关的文献中,技术基础设施主要通过各省份人均互联网端口数衡量,考虑到区块链是一系列技术(分布式技术、点对点协议、智能合约)的集合,且其与新兴技术互为补充,能更好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本文查看企业年报,只要涉及数据平台,数据前端、中端、后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数据的采集、清洗、分析、预测等相关描述,将技术基础设施变量赋值为1,反之赋值为0。二是研发支出。其数据来源于Wind 数据库,收集企业当年采取区块链技术对应年份的研发支出。三是股权集中度。考虑到股权集中度越高的企业,越能达成一致意见,采取区块链技术,对其实施的积极性和针对性越高。本文从Wind 数据库收集每个样本企业的前五大股东占股比例,取平均值衡量股权集中度。四是政府补助。同研发支出数据的操作。
3 数据分析与实证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1 中可以看出:(1)申请发明专利数最大值为427,最小值为0,标准差为71.167,可知制造业企业创新质量分布不均匀,差距较大;(2)区块链赋能程度均值为0.634,标准差为0.482,表明多数样本企业与区块链技术较好融合,区块链赋能程度高;(3)区块链相关的技术基础设施均值为0.220,标准差为0.414,可知大多数样本企业采用区块链技术,但没有构建技术基础设施;(4)研发支出最大值为328 689.000,最小值为1 289.770,标准差为54 000.528,可知每个样本企业对创新投入的重视程度差距甚大,同样,政府对每个企业的补助并不均匀,可以针对某类企业加大支持;(5)股权集中度最大值为16.658,最小值为6.300,均值为10.593,标准差为2.163,表明企业股权集中度分布较为均匀。
表1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3.2 变量校准
参考Fiss[27]、Alicia 等[28]的研究,本文采用直接校准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将研发支出、股权集中度、政府补助、高质量创新这4 个变量的3 个锚点都设定为样本描述性数据的上四分位数、中位数、下四分位数。此外,区块链赋能程度、技术基础设施是虚拟变量,不做校准。各变量的校准锚点如表2 所示,完全不隶属锚点表示样本企业完全不隶属于目标集合的值,交叉锚点表示样本企业不属于目标集合也不属于非目标集合的值,完全隶属锚点表示样本企业完全隶属于目标集合的值。
表2 各变量校准锚点
依据表2 设定的各变量校准锚点进行数据校准,校准后的各变量数值为0.5,根据各变量锚点的具体数值,更接近完全隶属锚点改为0.501,反之,改为0.499。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3 所示。由表3 可知,4个变量平均值在0.5 左右,标准差在0.4 左右,说明样本在0-1 之间分布比较均匀,且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表3 变量校准后描述性统计分析
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首先对前因变量进行必要性检验,若一个前因变量对结果变量通过了必要性检验,则表明此前因变量必须出现在构型中。本文采用 fsQCA 软件进行必要性分析,得到必要性检验结果如表4 所示。由表4 可知,所有前因变量的一致性低于0.9,表明本文所分析的各前因变量并非引致企业高质量创新和非高质量创新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之后的真值表运算时,变量全部保留。
表4 各变量必要条件检验
在此基础上,本文探究上述5 个前因变量的哪种组合是引致企业高质量创新和非高质量创新的充分性解释,原始一致性阈值设定为0.8,PRI 一致性阈值设定为0.75,案例阈值设定为1。其中,分析高质量创新路径时,在真值表中,为了防止有效案例缺失,将原始一致性阈值为0.799,PRI 值为0.785的2 个案例也纳入。同样,分析非高质量创新路径时,在真值表中,也纳入了原始一致性为0.789,PRI 值为0.739 的3 个案例。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得到复杂解、简单解、中间解,前因变量同时出现在简单解和中间解的称为核心要素,表示其与结果有较强的因果关系。相反,前因变量只出现在中间解的称为边缘要素。研究结果如表5 所示。由表5 可知,在高质量创新路径中,一致性最大值达到了0.958,最小值为0.850,总体一致性为0.883,表明各构型作为高质量创新的充分条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同理,表明各构型作为非高质量创新的充分条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表5 企业(非)高质量创新的构型
研究结果得到高质量创新和非高质量创新各3条路径,共6 个构型,具体解释如下:
(1)高质量创新路径包括构型1~3。构型1(组织-环境型)表明研发投入和政府补助发挥了核心作用。在该组态下,无论股权集中度高还是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且政府发挥支持作用,给予一定补助,可以弥补最初采用区块链,赋能程度低带来的不足,进而促进高质量创新。构型2(技术-组织型)表明区块链赋能程度和研发投入发挥了核心作用。在该组态下,高区块链赋能程度,高股权集中度能够快速达成一致决策意见,且发挥有效监督作用,使高研发投入高效利用,即使低政府补助,也可以促进创新质量的提升。例如,样本企业中,胜宏科技率先打造智慧工厂,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现场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即时控制,初步实现数字化工厂,提升了信息化水平。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合理,创始人拥有实际控制权,对公司经营决策有重要影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为取得技术领先的市场地位,公司持续进行大力的研发投入,并取得了一定的研发成果。构型3(技术-平衡型)表明技术基础设施、研发投入和政府补助发挥了核心作用。在该组态下,高区块链赋能程度、高技术基础设施、高研发投入、高政府补助,无论股权集中度是高还是低,都能够促进高质量创新。例如,样本企业中,神州高铁执行新发展战略,利用区块链高效地采集相关综合数据。同时构建了以数据分析、挖掘为核心的系统,决策数据形成实时任务信息,并通过互联网高效传输。同时,背靠央企,多次协调公司与政府对接,具有良好的信用和资源平台优势,对推动战略落地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019 年,企业获“第九届中国自主创新杰出贡献奖”,2021 年,核心子公司先后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称号,子公司新联铁两次获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2)非高质量创新路径包括构型4~6。构型4 和构型5(技术-环境型)以低区块链赋能程度和低政府补助为核心条件,表明低区块链赋能程度,且政府没有精准地给予补助,即使高研发投入,也不能促进高质量创新。构型6(组织型)以无技术基础设施、低研发投入和低股权集中度为核心条件,表明即使高区块链赋能程度,且政府给予高额补助,但企业不重视研发创新、股权较为分散,不会促进企业高质量创新。
(3)分析构型1~6 可知,高区块链赋能程度在高质量创新路径中,作为核心条件和边缘条件各出现一次,在非高质量创新路径中,作为边缘核心条件出现一次;而低区块链赋能程度在高质量创新和非高质量创新路径中,作为核心条件各出现一次和两次。总体而言,高区块链赋能程度对高质量创新发挥一定积极作用。高研发投入在高质量创新3条路径中,都作为核心条件出现,在非高质量创新路径中,作为核心条件出现一次;而低研发投入在非高质量创新路径中,作为核心条件出现一次。可知,研发投入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政府补助在高质量创新路径中,作为核心条件出现两次,在非高质量创新中,作为核心条件出现一次;而低政府补助在高质量创新和非高质量创新路径中,作为核心条件出现的次数正好相反。可知,政府补助在企业创新行为中发挥一定程度的引导、支持作用,但也不是政府给予某个企业高额补助,就会促进其创新质量,也要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高股权集中度作为边缘条件,在高质量创新路径中出现一次;而低股权集中度在低质量创新路径中,作为核心条件出现两次。可知,低股权集中度,只会让不重视创新投入的企业,变得更没落。
4 结论与启示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一系列新兴技术的产生,其中区块链技术在政府的推动下,企业纷纷响应并采取区块链技术。如何确保企业采取区块链技术真正提高其创新质量,受到各主体高度重视。本文以当年采用区块链技术的A 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时间窗为2015—2020 年,采用fsQCA 方法研究企业采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其高质量创新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区块链技术促进创新质量,并非简单地取决于一种要素,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个前因变量如何组合匹配。此外,通过对比高质量创新和非高质量创新路径得到:高区块链赋能程度对高质量创新发挥一定积极作用;研发投入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补助在重视创新投入的企业中发挥有效支持作用。
本文根据研究结果得到了如下启示:
(1)政府继续引导产业、行业、实体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发挥区块链技术在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等方面的作用,在制定区块链相关政策时,避免“一刀切”,必须具有针对性,综合考虑企业各方面情况以及是否需要政府支持。截至2019 年12 月,Wind 数据库中包含3 809 家A 股上市公司、955 家中小企业等,政府可以有选择性地鼓励某类企业,推动区块链技术的落地。比如,政府可以重点关注这类企业,重视研发活动作为主要前提,即使区块链赋能程度低或已实现区块链和其他数字技术结合,充分发挥其功效。
(2)政府需关注采取区块链技术企业的行为,若根本不注重研发活动,这类企业可能存在采取伪区块链技术的情况,迎合政府政策并获得支持,享受区块链技术发展过程中过度炒作和盲目推崇带来的早期红利;或者企业不具备研发能力,仅因为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点对点传输等优势,而应用区块链技术,并没有仔细考虑是否真正需要且有能力维护区块链技术。因此,政府要正确引导和规制企业采取区块链技术,加强知识普及宣传及相关政策制定,帮助企业正确认识、拥抱区块链。进一步,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支持企业应用区块链技术,促进企业实际情况与技术本身优势及应用技术的先发优势较好融合,进而驱动其创新质量。
(3)随着区块链的发展,应用场景不断增多,虽然在许多情况下使用区块链是合适的,但企业在采用区块链之前,需仔细考虑技术带来的一些特性的可行性,确保选择的区块链技术所提供的价值是适合总体战略的价值,而不是默认地跟随围绕区块链技术优势的炒作。鉴于区块链技术的独有特性,构建/引进和维护区块链是一项艰巨且昂贵的工作。一旦管理层决定使用区块链是企业所需要的,下一步就是建立所选技术必须提供的氛围,如重视研发投入,积极展开创新活动,相关的技术基础设施,政府有力引导等,使得降低采用区块链技术蕴藏的风险,极致发挥其具有的优势,技术与实体经济完美融合,提升企业创新质量。
(4)股权集中度分散的企业,执着地进行研发投入,而不追随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这样会淡出行业。这类企业需顺应发展趋势,提高股权集中度,针对其所需要的区块链特有的某种优势,有效拥抱区块链技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实现政府政策与企业战略决策同频共振,促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随着区块链与企业不断磨合,优化业务结构,带来大量实时信息,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提高决策效率与效果,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局限性包括:(1)考虑到制造业是创新行为密集地,我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在关键核心技术存在“卡脖子”问题,大而不强是典型特征,本文选择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如何夯实基础,实现高质量创新。未来可以针对其他行业进行补充研究,丰富采取区块链促进高质量创新的不同路径。(2)根据国泰安数据库披露企业采取区块链时间截至2020 年12 月,未来研究可以利用爬虫等技术收集2021 年采用区块链企业的数据进行补充分析。(3)本文研究对象是基于微观企业层面,考虑到单个企业由区块链技术引致的高质量创新数据难以获得,故而用发明专利申请数来表示企业的高质量创新,但是存在指标全面性不足,未来研究可以采用发放问卷方式获得数据,可以进行比较分析多维结果变量与多源数据展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