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江县黄皮果蔗套种青黄豆高效栽培技术浅析

2023-09-20黄洁薇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9期
关键词:果蔗蔗茎环江

黄洁薇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农业科教站 广西环江 547199)

黄皮果蔗清甜脆软, 皮薄多汁, 成熟期含糖量18%~20%,其不仅可以鲜食,还可榨汁作甜料,富含的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易被人体吸收,同时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及铁、钙、磷、锰、锌等营养元素,素有“补血果、糖汁库”的美誉,是人们喜爱的冬令水果之一。青毛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叶酸、膳食纤维、维生素和钾、镁、硒、钼等物质,能有效地降低人体胆固醇,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显著的作用,被称为“田中之肉、绿色牛奶”。 在环江县实行果蔗与青黄豆套作栽培,不仅丰富了当地的糖、菜市场供应,而且有效利用农田光、温、水资源,实现糖田增产增收。

1 播季安排

黄皮果蔗于2 月20-25 日播种, 采用黑膜覆盖栽培方式,于12 月15-20 日砍收,全生育期约295 d,鲜蔗赶在元旦、春节期间销售,以增加果蔗收益。 青黄豆于3 月5-10 日在果蔗行间套种,至6 月1-5 日收获鲜豆,生育期约85 d。 青黄豆收获后,豆秆全部覆盖在果蔗行间作绿肥,以改良培肥土壤,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增强蔗苗抗旱保墒能力。

2 果蔗“双高”栽培关键技术

2.1 深耕整地,开沟起畦

为夺取果蔗高产,蔗田应选择光照充足(每天日照时数在10 h 以上)、土层深厚(土体厚度在80 cm以上)、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3%以上)、pH 6.0~7.5、 保水保肥力强、 能灌能排及交通方便的田块种植。 石山地区的浅瘦板结田、低洼渍水田与砂砾矿毒田不宜作高产栽培田。 由于果蔗的根系较发达,强根群主要分布在0~30 cm 耕层中[1],因此在播种前30 d先用机械深耕40~45 cm,再纵横细耙2 次,使耕层细土厚度达35 cm,土粒大小在1 cm 以下,创造深松肥沃、平实细碎、无病虫杂草的土壤环境,为果蔗丰产打好基础。 为防止蔗田雨后积水应开沟起畦种植,以畦宽95~100 cm、沟深宽28~30 cm 为宜,做到田沟相通、干旱能灌、雨涝能排,以确保蔗苗健壮生长。

2.2 选用良种,合理密植

根据环江县2018 年以来果蔗的超高产栽培经验,宜选用高纯度的桂黄皮果蔗1 号(广西农科院甘蔗所培育)种植。 该品种在较高水肥管理条件下,每亩产量9~11 t,比本地黑皮果蔗产量高3~4 t/亩。 在播种时应选用高大、健壮(茎粗3.0~3.5 cm)的蔗株作种茎,每根种茎要有2~3 枝壮芽[2]。 若用蔗梢作种茎时长度应有45~50 cm,在剥叶时注意保护芽位,摆种时芽向两侧平放,以免压伤蔗芽。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 g 兑水100 kg 浸种消毒10 min,以预防病害发生。 种植规格为每畦种2 行, 小行距8~10 cm, 按“品”字形摆种, 每1 m 要有16~18 个蔗芽, 每亩需蔗种1 100~1 200 kg(约4 000 节种茎),播后盖上厚度5~6 cm 的细土, 然后覆膜保温保湿,保证每亩有5 500~6 000 株的有效茎苗, 以利蔗田单株与群体采光。 该蔗种不同种植密度(处理Ⅰ:4 500 株/亩;处理Ⅱ:5 000 株/亩;处理Ⅲ5 500 株/亩;处理Ⅳ:6 000 株/亩;处理Ⅴ:6 500 株/亩)对茎粗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 环江县不同种植密度对果蔗茎粗的影响

从表1 可以看出, 黄皮果蔗种植密度越稀茎秆越粗,反之蔗茎越小。

2.3 施足底肥,分期追肥

由于黄皮果蔗生育期较长, 对水肥的需求量较大。 为满足蔗株的养分供应,在施肥上应按照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氮、磷、钾与硅、钙、 镁、硼肥等配合施用。 基肥每亩施腐熟牛栏肥2 800~3 000 kg、 菜籽麸200~250 kg、45%甘蔗专用复合肥(N∶P2O5∶K2O 为18∶7∶20)30~40 kg、 硅钙镁肥120~150 kg 和硼砂4~5 kg, 将各肥料混匀堆沤后沟施于畦土中,为果蔗扎根壮苗奠定基础。 断奶肥在4~5 叶期施用, 每亩施腐熟人粪尿1 200~1 500 kg、48%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 为16∶16∶16,下同)12~15 kg,结合蔗田抗旱淋水穴施。 分蘖肥在7~8 叶期每亩施尿素10 kg 和48%硫酸钾复合肥20 kg, 结合蔗田中耕小培土施用,促进蔗苗分蘖封垄。 攻茎肥在7 月上旬和8 月中旬分2 次施入, 每亩施48%硫酸钾复合肥30~35 kg,结合蔗田除草和大培土进行,将肥料穴施于蔗株旁12~15 cm 处并覆土10 cm。对地力较低、前期施肥不足、长势偏弱的蔗田,在10 月中旬补施一次壮尾肥,每亩施尿素5~6 kg,施用时间不宜过迟,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延迟成熟和降低果蔗糖分。 在砍收前30 d,每亩施用尿素0.6 kg 和磷酸二氢钾0.5 kg兑水75 kg 喷施叶面,以提高果蔗糖分和产量。

2.4 查苗补缺,湿润灌溉

为确保蔗苗均匀生长, 在果蔗出苗1~2 叶期要及时查苗补缺,防止缺株断垄,每亩蔗田应预留健壮种茎150~200 节,以备补苗使用。 蔗田水分管理从播种至收获要保持土壤湿润状态,遇上春、秋、冬旱天气,应及时灌水抗旱保湿。 夏季雨水天气较多,应注意清沟排渍,防止因蔗田积水沤根受损[3]。

2.5 适时剥叶,促茎伸长

在黄皮果蔗生长至12 片叶时开始剥叶,对蔗株下部老叶、病虫残叶全部剥除,每株只保留8~10 片功能叶,剥叶应选在晴天进行[4]。 若留老叶过多会影响蔗田通风透光,同时消耗蔗株养分。 若剥叶过早或留叶过少,不仅影响糖分积累,而且会影响蔗茎伸长与增粗。 通过剥叶使蔗株空间增大,有利于蔗田通风透光, 提高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在果蔗伸长期(6 月上旬至8 月中旬), 每隔10~12 d 喷施一次40~50 mg/kg 的赤霉素液60 kg,连续喷施5~6 次,选择晴天下午无露水时喷施,以促进蔗茎均匀伸长,增加果蔗脆甜度,提高鲜茎商品竞争力。

2.6 综合防治病虫害

环江县在果蔗生长期间主要有黄斑病、 褐条病和螟虫、蓟马等为害,应采取农业与生物防治、物理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把病虫害降到最低。 一是选用健康种苗,防止烂种、烂芽,减少病虫传播侵染。二是在蔗苗拔节期后,每月放养鸭苗3~4 次,每亩放鸭苗30~40 只,以捕食田间害虫,达到以鸭治虫的效果。 三是悬挂太阳能诱虫灯和黄板诱杀蔗螟、蔗龟、蔗蚜等害虫,每3~4 hm2蔗田安装1 盏诱虫灯,灯架高出蔗苗20 cm 左右并能升降即可, 同时每亩挂黄板35~40 张,粘杀蔗田飞虫。 四是在病虫发生高峰期(即6-7 月和9-10 月)统防统治。 果蔗黄斑病在发生初期叶片常出现黄色小点, 后扩大成不规则的星形病斑,病叶从叶尖向下枯死,严重时全叶变赤黄色,远望似“火烧状”,重症田枯叶面积35%~40%可使蔗茎含糖量降低25%~30%。 在发病初期,每亩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 g 兑水60 kg 喷雾防治。 果蔗褐条病多在5-6 月阴雨条件下发生, 为害初期呈透明水渍状小点,后病斑出现红色小点,叶肉组织被害后出现早枯。 在发病初期应及时摘除病叶,同时每亩用50%多菌灵悬浮剂120 mL 兑水60 kg 喷雾叶面,每隔7~8 d 喷施1 次,连喷2 次。 果蔗螟虫主要有二点螟、条螟等,一年发生3~4 代,以幼虫蛀入蔗茎为害,造成枯心苗和“死尾蔗”。 在发生初期,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100 mL 兑水60 kg 喷雾心叶和蔗株基部。 果蔗蓟马主要在5 月下旬至6 月中旬发生,幼虫及成虫常群集在新叶内吸食汁液, 被害叶卷缩萎黄甚至打结枯死,影响蔗叶采光。 在若虫发生盛期,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120 mL 兑水60 kg 喷雾心叶及下部叶片,喷药应选在晴天上午进行,以提高喷防效果。

2.7 成熟砍收

黄皮果蔗在每年的12 月中旬成熟,此时蔗茎产量与糖度最高,应趁晴砍收,上市销售,防止在田边堆晒、雨淋造成糖分转化损失。 收获时应在蔗茎地下1~2 cm、蔗梢生长点以下20 cm 处砍收,以确保蔗茎产量与品质。

3 青黄豆套种技术

3.1 选用中熟良种,适时套播

青黄豆应选用中熟丰产、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桂早2 号、柳豆3 号、桂春5 号、桂春8 号、桂春9 号等),上述豆种长势旺盛,分枝结荚多,鲜豆产量230~250 kg/亩,可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 青黄豆应于3 月上旬套播, 以利于蔗、 豆协调共生。 不同套播期(处理Ⅰ:2 月28 日; 处理Ⅱ:3 月5 日; 处理Ⅲ:3 月10 日;处理Ⅳ:3 月15 日;处理Ⅴ:3 月20 日)对鲜豆产量的影响见表2。

表2 环江县青黄豆不同套播期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2 可以看出, 青黄豆于3 月5-10 日播种,与蔗苗有较好的共生关系,可获得较高的鲜豆产量。

3.2 合理间定苗

由于春播青黄豆生育期较短、单株冠幅较小,应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5]。 根据该县春黄豆的高产套种经验, 种植密度以行距30 cm、穴距20~25 cm 较好, 每穴播种3~4 粒, 每亩播种量3.0~3.5 kg,播后盖上厚度3~4 cm 的细土,至3 叶期间定苗, 每穴保留1~2 株健壮苗, 每亩保留2.6 万~3.0 万株。

3.3 适时追肥

在青黄豆第1 张复叶展开时, 每亩追施48%硫酸钾复合肥12~15 kg,以促苗早分枝。 至盛花期和初荚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5 kg、硼砂0.3 kg、尿素0.2 kg 兑水75 kg 喷施叶面,以增加鲜豆粒重。

3.4 防旱保湿

环江县春播大豆生长前期(3-4 月)易出现干旱天气,应注意浇水抗旱保苗,若遇上旱情每隔7~8 d浇水1 次。 至5-6 月降水较多,要做好清沟排水,防止雨后田间积水[6]。 青黄豆在整个生长期间以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为宜。

3.5 调枝控蔓

对长势过旺的豆苗,在初花期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 g 兑水50 kg 喷施豆株1 次,同时结合打顶抹芽,促进豆苗矮壮分枝[7],以提高单株结荚数。

3.6 病虫害防治

青黄豆在生长期间主要有根腐病、 叶斑病和黑潜蝇等为害,根腐病多在潮湿的田间发生,豆根基部先产生褐色不规则病斑,后变成红褐色坏死斑,绕根茎扩展致根皮枯死。 在发病初期,每亩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20 g 兑水60 kg 喷雾病株,每隔7~10 d喷1 次,连喷2~3 次。叶斑病在感染初期,出现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在后期病斑上有许多小黑点,最终叶片枯死脱落。 在病株率达5%时,每亩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20 g 兑水50 kg 喷雾豆叶。 黑潜蝇主要以幼虫为害青黄豆茎枝和叶柄, 在每株平均有1 头虫时, 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20 ml 兑水60 kg 喷雾豆株。 由于5 月雨水较多,应趁晴喷药防控,以提高防治效果。

3.7 青豆收获

环江县春播青黄豆的收获期正逢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在豆叶由绿变青黄色、豆荚饱满鼓起、豆粒呈青绿色时趁晴收获,可用利刀低割办法,把豆株根瘤留在土中。 在青黄豆收获后应及时上市鲜售,防止堆积霉变而影响品质。

4 蔗豆套作效益分析

在果蔗幼苗期套种青黄豆,不仅增加地面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地表径流,增强蔗苗抗旱能力,而且豆株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培肥了土壤地力, 对提高蔗田复种收入具有很好的作用。 据2021 年在该县水源镇三美村、思恩镇福龙村、洛阳镇普乐村等高产田块的调查,该县果蔗套种青黄豆示范面积126 hm2,其中黄皮果蔗平均亩产9.28 t, 按市价1 200 元/t 计算,产值11 136 元/亩;青黄豆平均亩产236.5 kg,按鲜豆市价12 元/kg 计算,产值2 838 元/亩。 蔗豆1 年2 季产值13 974 元/亩,扣除种植投资(蔗种、豆种、化肥、农药、地膜等)2 638 元/亩,每亩纯收入11 336 元,蔗田间套种效益显著,值得在蔗区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果蔗蔗茎环江
七个果蔗品种在桂北地区的种植表现及综合评价
春色环江
不同甘蔗品种蔗茎纤维组分差异分析
适宜环境下环江香猪本交配种优劣势及操作路径
千峰林立
新品种粤糖03-373蔗产量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奇特的环江铁胆石
果蔗新品种桂果蔗1号
新引进果蔗品种宿根矮化病菌检测
果蔗地土壤中铬、铜和锌含量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