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现状调查*
2023-09-20赵振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外语外贸学院
赵振华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外语外贸学院)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为教师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呈现出多样化和多视角的特点。国内外各类教师在线发展网站、博客、论坛、QQ 和微信群社交平台等为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机遇。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依托互联网,通过教师间的协作,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交流和学习,实现信息共享,是一种迎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线上教师发展模式。近年来,尽管这种模式发展迅速,但其整体上还不够成熟。对其进行整体设计、监督和管理是对教育管理部门和一线教师的挑战。鉴于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本调查采取网络问卷形式,旨在了解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参与情况和存在问题,为其发展提供参考和启发,为教师在线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研究背景
德国学者滕尼斯的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第一次提及“共同体”的概念。随后这一术语被引用入社会学研究,意为特定目的而聚集在一起的社团、组织或者群体。[1]之后,“共同体”的概念逐步走进教育领域,产生了“学习共同体”这一学习形式。1995 年博耶尔(Ernest L.Boyer)发表的题为《基础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报告中,对学习共同体下了明确定义:学习共同体是为共同使命和共同愿景而进行有组织学习形式。共同体中通过人人分享完成知识理解和对世界认知。[1]Lieberman 和Miller(2011)对教师学习共同体进行了诠释,认为它是促进师生知识建构和共享的学习团体。[2]亓明俊,王雪梅(2018)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和功能上对其做出了积极正面评判,认为其是以有效提高教师教学、学术实践为目的的专家和同行共同组成的学习型组织。[3]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出现网络学习共同体。孙钦美和郑新民(2015)扩大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参与主体,将其定义为由教师、学生、校内外及国内外同行共同组建的,依托网络平台,以求知共进为愿景构成的组织。[4]刘清堂和朱珂(2013)则从教学角度出发,指出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为解决教学中的困惑而自主产生,由学校和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学习型组织。[5]本研究认为网络学习共同体是拥有共同愿景的教师,依托网络空间,搭建学习合作平台,超越时空限制,共同学习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互增和技能提升的学习形式。
二、新时代构建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和意义
互联网通信技术助力了线上教学的发展,同样也为教师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网络学习共同体是未来数字时代教师发展的必由方向。后疫情时代,教学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教师作为变革的中坚力量,更应紧跟时代变革,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应对这场学习革命。网络学习共同体已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实现教师间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
首先,提高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网络学习资源形式多样,更新快速,获取便捷,教师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学习,使得教师在繁重的授课任务下能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时刻能与最新教学动态保持一致,从而有效提升教师学习的自主性。
其次,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互联网时代对教师的信息化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络学习共同体,有效提高了教师信息使用能力和应用能力,帮助教师处理信息化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最后,网络学习共同体也实现了老师的再教育公平。基层教师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有的在中东部发达地区,有的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传统模式下教师再教育受因地域、经济和学校层次等多方面的制约,进修和学术交流存在着资源不平等性。网络学习共同体打破时空限制,为欠发达地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再教育机会,使得老师进修学习机会变得更公平。
三、问卷设计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互联网因其互动性、开放性、泛在性为教师学习和发展打造了新的立体空间。微信、QQ 等社交平台、各类教师学习网站,为教师和同行、行业专家交流、分享和获得各类学术和教学资源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教师们在交流互动中不断进行教学和学术反思,获得实践和理论的双丰收。网络学习共同体以其灵活性和共享性的优势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但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发展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例如如何对老师学习进行管理,如何促进教师参与,如何挖掘教师隐性知识,如何增加共同体的协作性,如何对共同体框架建构,等等。因此,本调查旨在调查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教师参加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原因、期待和态度,为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提供依据和新的思路。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建设模式都处在摸索阶段,国外很多教师发展经验不适宜盲目照搬照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需要一个逐步本土化的过程。其发展需要学校管理层和基层教师们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地多方面努力和配合。有了网络学习共同体,教师有了与不同地域的优秀同行和权威教育专家进行对话、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共享各类最新的教学和学术资源,接触到行业发展的前沿。线上的交流和协作不但打破了时空局限,更节省了交通、住宿等大笔差旅花费,有效解决基层教师专业发展中资金短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难题,为大规模、高水平、高效益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有效平台。
(二)研究对象
本调查受试对象为90 名高校一线教师,研究对象具体信息如表1 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表
(三)研究工具
调查使用的研究工具为自编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综合运用了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两种形式。调查问卷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的基本信息,涉及教师的性别、教龄、职称和授课方向等基本信息。个人基本信息部分用于甄别受访者的类型,更广泛地收集不同类型的教师,以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第二部分是教师参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情况,题目涉及教师参加网络学习共同体进行学习的时间、目的和主要学习内容等基本学习情况。第三部分主要涉及教师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认知程度、期望和态度等。前两部分由开放式问题组成,第三部分采用封闭式问题,对不同的程度采用五点制里克特量表确定。
(四)结果与讨论
1.教师参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整体情况
首先,问卷调查了教师每天参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时长,如图1 所示。目前,参与在线学习时间半小时到1 小时之间的教师占比40%,有超过三成教师学习时间不足半小时,1 小时以上的28.89%。由此可见,受试教师大多数都有参加网络学习。
图1 教师每日学习平均时长
其次,教师主要运用的网络平台,如图2 所示。主要是专业研修网站(74.44%)、QQ或微信群(65.56%),其次是虚拟学习社区、教师博客等。专业教师研修网站作为一种收费平台,内容更新及时有效,内容丰富,研修内容有主题、有重点,一般都是邀请行业专家或者资深优秀教师主讲,是教师高效学习和充电的首要选择。网络社交平台如QQ 或微信群因其实时互动的特点也受到教师们的欢迎。通过平台教师们可以进行提问讨论,共享教学和科研资料。虚拟学习社区或教师博客教师采用较少。这类平台一般需要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目前公益性质的平台多半资源不够丰富,更新较慢。另外,有12.22%教师提到B 站、钉钉、微信订阅号等平台,这些作为新兴的免费学习平台也引起了教师们的关注。
图2 教师网络研修平台
最后是有关教师运用网络学习共同体进行活动的调查,如图3 所示。教师利用在线学习共同体开展的活动主要有下载资源(82.22%)、浏览信息(78.89%),观看专家教学视频(64.44%),而发起与参与讨论(13.33%)、小组协作(8.14%)等互动性比较强的活动,参与的教师较少。有关于网络共同体的讨论的调查,只有2.25%的教师经常参与讨论,5.62%的教师时常讨论,偶尔参与的比例是68.54%,从不参与讨论的教师多达23.6%。
图3 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活动
2.教师参加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原因、期待和态度调查
(1)教师参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原因
有关教师参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原因调查,如图4 所示。网络共同体中资源丰富(90%)、信息更新及时(68.89%)、交流便捷(55.56%)是吸引教师参与的重要原因,有27.78%的教师因网络的良好的学习环境选择网络学习共同体学习,而因成员协作学习而选择的教师仅有10%。还有4.44%教师因为免费性等其他原因选择网络学习共同体。
图4 参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原因
有关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目前发展缺陷与不足的原因调查,如图5 所示。58.89%的教师认为网络学习平台的功能性不强是制约教师网络专业学习的主要原因。其次,56.67%的教师认为同伴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和指导,52.22%的教师觉得开展的活动缺乏吸引力。有23.33%的教师觉得硬件条件制约了学习,还有教师在其他原因中指出专业研究网站收费太贵,缺乏培训资金支持等原因也制约了教师参与网络共同体学习。
图5 教师网络共同体存在不足
(2)教师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期待
如图6 所示,教师期待线上学习共同体中进行的活动中前三项分别是资源共享(95.56%)、专家指导(83.33%)和案例教学(83.33%),紧接其后的是合作交流(78.89%)。前三项基本和教师网络共同体的使用和参与情况相符,但有关合作交流的期待与目前平台学习情况大相径庭:教师们对共同体中交流协作高预期和现实学习协作活动参与寥寥无几形成鲜明对比。
图6 教师期望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活动期待
另外,问卷中对专业指导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如图7 所示。教师最期待经验丰富的教师(87.78%)和领域专家指导(84.44%)。但只有10.11%的教师能够经常接收到专家的建议或指导,只能偶尔接收到指导的老师多达60.67%,有12.36%的老师甚至在学习共同体中从未接受过专家的指导。有关于专家指导的调查也出现了预期和现实状况的鲜明反差。其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思考和探究。
图7 教师期待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指导专家类型
(3)教师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态度调查
有关教师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态度调查,教师们对教师网络共同体持高度的认同态度。有93.37%的教师喜欢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学习,96.67%的教师认为网络学习共同体能促进自身专业发展。87.06%的教师认同在共同体中已经实现了知识共享,88.23%教师感受到学习共同体中良好的学习氛围。可见,网络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方式已经得到了大多数教师的认同,将成为未来教师发展的重要形式。
四、结论与启示
(一)加强协作与交流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期待与现实情况形成鲜明反差,协作意识不强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后续发展。只有培养共同体中教师间的协作意识,在培训过程中鼓励教师间积极主动地交流,改变培训过程中只听只记的单向输入模式,才能达到促进成员彼此教学能力和专长相长。网络学习平台的资料提取和传输方便快捷,导致了一个突出问题:部分教师只把共同体当作一个共享资源平台,缺乏交流和探讨。由此,由一些学术大咖或者骨干教师建立的订阅号或者交流小组,被视为下载资料的快捷平台,久而久之因缺乏团队的支持而销声匿迹。可见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协作和交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既要有“拿来”,又要有“拿出”,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共同体的每位成员都能把自家的看家本领进行无私地分享,才能实现共同体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共同体的构建方式
目前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即由学校教务管理机关、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层或其他学术和教学机构组织。教师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多为被动参与,因而缺乏学习和研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今后的网络共同体构建中,鼓励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种组织形式。自下而上的组织形式更有利于调动教师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们可以根据共同愿景,以集体备课、课题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讨论和研讨。 加强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要多鼓励基层教师,特别是优秀骨干教师、优秀教学团队组织网络学习共同体,学校等管理机构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
(三)共享领导
网络学习共同体相对于线下的学习共同体或教研室而言是一个组织较为松散和灵活的团队。团队发起者提出学习愿景,有能力的志同道合的教师参与其中,在学习过程中对愿景进行讨论和修正,不断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其组织特点决定了它的组织和发展离不开共享领导。上述调查表明,教师对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团队协作性有较高的期望,共享领导是解决这一需求的有效方式,通过人人参与的分布领导机制调动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发挥成员最大力量,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6]当团队成员参与到团队的领导,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潜力而不遗余力地进行指导和影响团队其他成员时,则实现了共享领导。团队成员既是参与者,又是领导者,共同商议,相互合作,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发展意识,达到了团队的高效协作,提高了学习体的学习效果。
(四)建立生态型的共同体文化
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虽然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甚至专业有所差异,但因共同愿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互助友爱的生态型的共同体文化,促进彼此成长。在共同体学习中,教师们不但共享了教学资源,还有各种探讨和论证、专家们的理论支持和引导,年轻老师获益颇丰;专家们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做更深层的研究,得到更多的研究启发。网络学习共同体中良好的生态型文化促进教师的积极反思,激发教师进修和自主发展的意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巩固教师专业理想,从优秀的骨干教师的成长中培养专业情操,从而达到教师专业自我的建立。
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弥补传统教师培训方式的不足,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受到基础教师的青睐,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和发展空间。本调查研究由于时间仓促,调查受试样本有限,研究过程还有疏漏,后期还需加强受试老师的访谈和跟踪,了解更多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过程中更深层次的问题。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构建方式研究、协作文化的培养、激励机制制定等都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