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2023-09-20凌晴
凌晴
一、背景及教学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长期以来,英语听说教学面临以下问题:一、哑巴英语,学生会读写却不能进行基本口语交流或流利表达;二、一位教师教几十名学生,无法对学生进行及时的一对一有效测评、纠正。三、教材配套口语练习,场景单一,无法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举一反三。中职英语口语教学大多还停留在老师借助PPT和粉笔的阶段,与现在外语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相距甚远。英语教学活动枯燥、零散;教学手段原始落后:测试方法单一、效率低下、评价体系不完善。而人工智能能在语言学习上给学习者提供全方面、深入的辅助。以人机交互为例,该技术整合了语音识别,即时评测,语音合成等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实现了智能人机交互的英语口语教学测评。在中职英语课堂中引入AI新技术,能及时、全面的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测评,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二、实践
英语口语教学与测评系统充分依靠AI核心技术,构建了多终端适配的口语训练与教学管理系统,帮助加速创建多元化的口语教学与学习环境。AI技术在英语口语课堂课前、课中、课后的运用:
(一)课前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人工智能系统上布置预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学,教师根据反馈数据进行分析,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为课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做准备。具体课堂案例:课前利用问卷星测评学生预习情况,或用外研随身学职教版APP跟读练习监测学生预习情况,这样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以往是教师带读,集体朗读,个别检查,这一传统方式不可能保证人人开口,而利用人工智能学习平台,可以让每个学生开口,教师通过查看平台学生学习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一目了然。智能平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具体评价打分,教师通过查看数据可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哪个词读得怎么样,发音是否准确。课中不需要凭借经验去猜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平台数据直接找准学生薄弱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教即可,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课中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学生通过情境学习听前的背景信息、预测听力内容,期待听力任务;听说课的听力环节是堂课的主体输入部分,因此教师可在听力环节设计不同梯度的听力活动,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策略指导,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听力策略,深入理解听力内容。为了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听力策略,教师即时利用外研随身学职教版APP的资源,如:听力练习,检验学习效果。在学习平台的辅助下,教师能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调整教学方案提供精准依据。
而在口语训练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拍读”APP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快速纠正发音。具体案例:外研社基础模块2七单元Inventions Makes Life Better话题训练:新旧发明对比;通过听力训练,学生累积了本单元的核心表达,如modern technology, ancient, advantage, disadvantage 等,分组讨论并将小组观点形成说明文式的文本,小组口语展示前可利用“拍读”APP扫描小组语言文本后生成语音范例,跟读纠正发音。大部分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时,都会遇到单词发音不准确,语音语调不流利,利用这一新的AI技术辅助口语训练,学生可以有針对性的提高口语能力。
(三)课后巩固学习成果,分层学习,提高能力完成课中所有任务后,教师借助问卷星(根据课程内容细化测评)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即评价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然后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分层布置作业,作业有两类:全班学生必做的和选做的。这样既照顾了“吃不饱”的学生,也兼顾了“吃不了”的群体。学生反思学习,及时评价,促进学习。
三、总结与思考将AI新技术运用于中职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了中职英语的新局面,打破了“哑巴英语”的尴尬境地,能让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心中有数,及时测评,及时纠正。有别于平面化的课本学习,人机交互,学生口语学生更有兴趣。但广泛使用网络和手机,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学生的隐私,屏幕时间的长短,学生个人数据的安全存储,以及如何使用该数据等。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管理好屏幕使用时间,包括在课堂上以及其他时间的手机、平板等设备的使用时间。同时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知识和手段,以充分利用AI技术为英语口语教学带来的有利因素。
总之,在中职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引入AI新技术,教师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丰富的互动教学活动中,拓展英语知识面,培养发散性思维,更好地提升思辨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