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2023-09-20任秀红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32期
关键词:勾股定理三角形情境

任秀红

新课标下,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

对教师来讲,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没有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牌代替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学生一组来抽扑克牌,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谁获胜。这样,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减法学会了。再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我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的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各自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的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我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一开始,有几个小组的学生还不服气,认为可能是巧合,又举例说了几个,都被我一一猜对了,这时学生都感到惊奇,教师的答案怎么和他们量出的答案会一致的,“探个究竟”的兴趣因此油然而生。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思维是从问题惊讶开始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制造悬念,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创新灵感往往是由遇到问题要解决而引发的,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创新灵感的必要途径之一。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判定”导入课的教学中可先在黑板是画出一个图形,然后提出这样的两个问题:(1)有一个三角形的玻璃烂成两块,如果到玻璃店里照原样配一块,要不要把两块都带去?(2)如果只需带一块,带哪一块行呢?为什么?这样的情境能使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解决方法,创造的灵感便由此而生。

其次,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做探索的主体,放手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开展探究活动。教师应不断的了解学生的需求信息,清除学生的思维障碍,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归纳勾股定理。课前让学生准备8个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的直角三角形,以及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两个边长为a+b的正方形。上课是引导学生将这些图形拼成两个边长为a+b的正方形。引导学生探索得出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从而得出勾股定理。

学生积极参与推导勾股定理,不仅使学生发现勾股定理的过程,而且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白了勾股定理的来龙去脉,掌握证明勾股定理的重要方法——拼图法。根据这种方法不断激发学生探索其他的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把学生的潜能最大的发挥出来。

三、培养学生听课能力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课时不懂得方法,学习效果不明显。怎样教学生听好课?首先,教导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会强调某些问题,这就是本节的重点,学生在听课时,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和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的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四、指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

归纳演绎。归纳就是将多个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运用到解题中来的一种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是从一些例题中归纳出来的,当把它们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时,也就是演绎。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类比与联想。这是初中较为重要的思维方法,类比即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维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类比,可增强对两个公式的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联想,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时想到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五、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知识经济呼唤人的相容与合作,合作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學会机械地做数学题,而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更重要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

猜你喜欢

勾股定理三角形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勾股定理紧握折叠的手
用勾股定理解一类题
应用勾股定理的几个层次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