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

2023-09-20赵宝国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对策

摘 要:新型职业农民是振兴乡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主体。引导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新的驱动力。本文以吉林省吉林市为例,分析吉林市引导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及现实困境,提出引导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即完善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政策,创新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养机制、优化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服务和管理体系、解除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等。

关键词: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耕读教育体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办好涉农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人才。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中的核心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引导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具有很多优势,首先,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新知识、新思想的接受能力和創新能力较强;其次,大学生作为青年人才,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普遍较高;最后,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超前,愿意投身乡村振兴。本文以吉林省吉林市为例,分析吉林市引导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及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一、吉林市引导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

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吉林市依托“冰雪”旅游优势,积极探寻乡村振兴的“吉林思路”:组建四级防返贫监测帮扶队伍;开展“五送”促就业活动;持续强化政策带动作用,优化服务,做强做大稻米、肉牛、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推动村庄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开发了“雪乡”“民俗村”、农家乐、采摘园等一系列乡村经济增长点。同时,吉林市先后出台了《吉林市引进万名学子“助企兴业”行动实施办法》《吉林市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实施办法》等人才政策,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加强乡村振兴人才规范管理和重点扶持。因地制宜依托农业企业、农业生产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建设了一批实用型、便捷型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促使大学生深入乡村就业创业,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并取得了一定成绩。除此之外,吉林市也在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多元主体融合平台,多元主体共同努力,促进技术、政策、大学生人才等各类乡村振兴发展要素向农村区域集聚,推动乡村产业、生态、文化、组织、人才振兴。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成为符合新时代农业发展特点的新型职业农民,有效促进了吉林市乡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基于吉林市乡村振兴工作实际,积极引导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将大学生培养成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吉林市乡村经济活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吉林市引导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一)返乡大学生就业局限性比较大,市场化岗位缺失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区结合国家总体规划和本地乡村经济发展实际,在资源引进、农业技术更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增加农村就业创业机会,吸引大学生人才返乡入职新型职业农民。但是,部分农村面临着产业链结构不够完整、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很多企业不愿意在农村投资,造成大学生返乡就业没有合适的岗位,就业岗位的局限性也比较大,更多的是参与“特岗教师计划”“三支一扶”和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就业项目,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大学生比较少。同时,部分大学生尝试过在农村自主创业,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或因社会资源获取困难,或因自身农业知识技能不足,导致乡村创业夭折。

(二)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意识淡薄,农业实践能力较弱

部分大学生对于农村工作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返乡就业创业就是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只有不适应城市生活的人才会返回农村。一些涉农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应用型实践项目培训,缺乏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系统性培训,到农村工作后,面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类问题,无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部分非农专业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更是无法完全融入农业、农村,所学课程知识同农业关联度不高,不能准确把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意识淡薄、农业实践能力较弱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成为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返乡大学生服务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就业保障不足

高校是人才培养之地,是乡村振兴人才主力军的汇聚主战场,是向农村输送新鲜血液的主动脉。然而,高校学科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脱离农村社会实际需求,“知识渊博、实践不足”的大学生返乡后,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过程中,都缺乏全面性的指导和统筹协调性的管理。部分高校没有建立配套的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综合管理的乡村人才服务体系,导致返乡大学生没有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选择合适的就业创业项目,在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无法保障在农村工作的稳定性。

(四)返乡大学生无法适应乡村环境,归属感不强

同城市相比,乡村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多年的城市求学生活,使得多数大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城市生活,在就业选择时,倾向于更好的薪酬福利、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农村地区尤其是吉林市农村,处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严寒、自然环境较差,交通不便,加之枯燥的业余文化生活,不够完善的乡村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或者创业地域时,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到的关注较少,大学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可能性也不大。

三、吉林市引导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

(一)完善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政策

鼓励大学生返乡入职新型职业农民,吉林市需要创新现有的政府主导的就业形式,拓宽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渠道,改变“政府政策—大学生就业”的单一就业模式,积极发展乡村企业,构建“政府政策—乡村企业—大学生就業”的多元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模式。在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社会资源进村等方面给予土地流转、金融扶持、税收减免等多项优惠政策;提高返乡大学生平均工资水平和相关的社保、医保福利待遇;大力扶持涉农企业发展,帮助他们连接市场、良性发展。根据吉林市不同乡村发展特色,探索“冰雪旅游”“黄牛养殖”“木耳栽培”“满族风情”等精细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吸引各类优秀大学生人才返乡,激发大学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性。

(二)创新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养机制

要加强政府、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引导大学生关注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政府可充分运用新媒体,利用官方媒体的流量和权威性大力宣传返乡就业创业政策优势,帮助大学生树立去乡村建功立业的意识,坚定大学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与决心。高校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模式,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向乡村;针对现代农业人才需求较大的绿色农业、现代养殖业、互联网营销等专业,开设校企联合培养“订单班”,实现“按需培养”目标,提升大学生的乡村工作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意识,让大学生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了解到乡村是青年人才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促使大学生自觉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

(三)优化大学生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服务和管理体系

解决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办事难、难办事”的问题,需要积极建立统筹大学生乡村就业创业活动的专属部门或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政策,做到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依据吉林市乡村振兴实际情况,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给予全方位的服务和综合管理,帮助他们解决在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阻碍。政府可以采取金融帮扶、产业孵化等方式,帮助大学生顺利实施乡村创业项目,鼓励大学生向乡村医疗、教育等行业发展,并监督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相关部门和管理机构协调工作、互相监督,在办理相关手续和落实规章制度方面,做到程序简化、公开透明。

(四)解除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

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提升乡村文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升级进度、提高乡村组织能力等。吉林市应重点考虑解决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对于返乡就业创业的大学生,给予社保、医保等政策方面的倾斜,根据乡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提高薪酬待遇,给予购房补贴。同时,不断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返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四、结语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大学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是现代农业持续蓬勃发展的新鲜血液。吉林市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努力,引导大学生返乡加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既有利于改善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又有利于引导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参与乡村振兴事业,促进新知识与新技术流入乡村,推进吉林市农业农村多元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J].上海农村经济,2022(03):4-10.

[2]沈静,张雯.涉农高职院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路径探索: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1):61-65.

[3]赵建中.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高校就业育人路径探析[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3(06):48-51.

[4]赵宝国.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困境和实现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02):285-288.

[5]覃小慰.职业院校无人机专业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的路径探析[J].南方农机,2021,52(10):140-141.

[6]杨宇航,岳金月.乡村振兴与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双螺旋耦合机制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3,25(02):61-65.

[7]李保良,侯丽娟.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与策略[J].智慧农业导刊,2022,2(24):134-136.

[8]张悦.高职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困境及策略浅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2(04):87-90.

[9]李团团.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22(19):175-177.

[10]吴欣,曾红权,沙军.学习经验对农科类毕业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意愿的影响:基于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17(04):16-26.

[责任编辑:王芳玲]

基金项目:2023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JJKH20231016SK);2023年吉林市社科联项目(市联2346)

作者简介:赵宝国(1987—),男,吉林辽源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乡村振兴、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浅议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