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探
2023-09-20范艳平
范艳平
新高考提出要将人才的定位锁定在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之上,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素养,以使素质教育得到更为深入的推广。数学学科尤其需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建立数学思维。自主学习意识一旦形成,这无论对学生自身还是对学校育人工作的加强、社会的建设,都是一种推动力量。数学学科在这一背景下尤其需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未来的发展就会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
一、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培养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新高考政策的发布,学科教学正面临新一轮的改革。高中数学从原来的强调对单一题型的训练转为加大对综合题型的考核,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发散性思维和系统的解题思路,往往需要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展开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培养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即帮助其建立问题的探究思路,积累一定的解题经验,形成数学的视野与思维,进而更好地运用基础知识应对题型的变革,有助于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二、影响高中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
1.外在环境因素。就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而言,影响这一能力形成的外在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和条件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是指学校的育人理念、校园育人的氛围、学科教师能够提供的教学思想与模式等,即学生学习所处的环境,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常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来认识数学概念、把握数学规律,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想要自主探索学习也容易不得其法,只能依靠教师进一步提供思路。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学情尝试新其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学生如果能够主导学习活动,则自主学习意识会得到明显的提升,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在实践锻炼中得到加强。
2.外在條件因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作为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那么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时不但会更具开放性,而且其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也会有所加强。
3.内在认知因素。认知因素是指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加强该能力路径、方法的认识。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凭借其学科基础能力而呈现出不同的认知水平,这表示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接收、转化学科知识时会有不同的路径、效果。
4.内在动机因素。学生的内在动机是支持学生行为产生、决定学生学习轨迹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这一动机一般是指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并通过对多元评价机制的建立让充满乐趣的教学形成闭环,使全面、全过程的评价为学生带来激励,以推动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加强。
三、培养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
1.创新课堂模式,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想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第一步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自主整理、总结数学知识,以确保其在课堂讨论环节能够加入围绕课前习题所展开的讨论。
2.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传授学生自主学习的科学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思路,让其把握怎样学、如何学的要点,确保其自主学习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然后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积累经验。
3.分层引导学习,塑造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学科基础水平提高其对自主学习的认识,让其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自主学习方式,合理规范自主学习的进度、内容,让自主学习能够持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为不同的学生匹配不同的知识、任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挑战性而又不至于因为问题、任务过难而产生挫败情绪,使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科学规划自主学习的阶段性内容、方法和节奏。
4.创新评价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持久自主学习。教师不能仅仅侧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忽略学生之间本就存在的差异以及不同学生努力的过程,可以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评价分成三层,学生根据教师设定好的指标自己对比经过自主学习后自身的能力提升情况;学习小组成员或被划分到一个层次学生之间的合作互评;教师对学生单元知识掌握情况的结果性评价。三层评价叠加在一起可有效反映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态过程,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更强,更能激发其内在动力。
总之,想培养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综合考量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与内部环境的影响,从课堂结构、环境角度加以改进,并采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改善教学及评价,让学生更快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提高自身能力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