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2023-09-19刘璐璐
摘 要:本文結合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要求以及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的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4个方面对本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展开教学,将案例式教学法应用于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度融入工程案例环境,使学生在工程问题的探索和讨论中学习理论知识,锻炼其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采用雨课堂可以丰富教学方式,将教学将师生间的互动模式多元化,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更加客观、全面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经过本次教学改革,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工科人才,同时也为其他工科类应用型课程提供教学创新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以学生为中心;案例式教学;雨课堂;课程考核体系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Liu Lulu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andongQingdao 266109
Abstract:Based on the talent training requirem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urse,this paper carries out systematically teaching reform from four aspects:teaching concept,teaching method,teaching means and cours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The teaching is expanded based on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concept.The casebased learning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course teaching process.The student can deeply integrate into the engineering case environment,and learn theoretical knowledge by exploration and discussion of engineering problems.The innovative ability,learning ability,collaboration ability.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be enriched by the rain classroom,which could promote the learning interest and initiative of students.The student learning date is mastered more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by improving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New engineering talents according with social needs are cultured through this teaching reform,and provide teaching innovation reference for other engineering applied courses.
Keywords:new engineering;studentcentered;casebased learning method;rain classroom;course assessment system
1 概述
近年来,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颁布与实施,将人才培养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1]。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教育创新一方面需要建设一批新工科专业,另一方面需要对传统工科教育转型升级。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国内各大高校正积极建设和发展新工科,旨在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无论新工科建设还是传统工科转型升级,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均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才需求[2]。
在这种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应根据当代工程人才所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进行改革和创新,结合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不同教学方法,逐步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探索更加符合新时代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综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协调能力。
2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项目管理是本科工程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理解工程建设程序、项目管理内容及相关措施手段,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从事全方位项目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34]。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学内容理论性强,与工程案例融合性差,学习难度大
本课程涉及管理学中的多个方面,内容较多,且多以理论知识为主,抽象难理解,学习难度大[5]。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将其灵活运用于工程项目。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与工程案例融合性差,一方面会造成授课内容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另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固,不能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更难学以致用。
2.2 缺少工程实践,学生主观能动性差,创新意识薄弱
传统授课过程中,教师偏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没有具体的工程案例环境,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缺乏对实际工程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更加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不能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
2.3 教授方式单一,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反馈效果差
传统教学中,多采用线下“填鸭式”教学模式,授课质量受教师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影响较大。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易导致学生听课效率低,学习效果差。课堂上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效果差,学生反馈信息不积极,老师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能及时发现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教师对后续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6]。
2.4 课程考核方式简单,不能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客观评价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考核主要以试卷期末考试为主,课堂提问和作业所占比重较少,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导致很多学生出现期末集中复习的现象,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较浅,难以进行灵活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对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3 教学改革内容及措施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组织管理、合同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及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各部分内容的理论深度、知识目标、授课方法等均有较大差异。同时,建设项目涉及多个建设阶段,不同建设阶段有不同的项目参与方,其管理任务各不相同,如下图所示。针对这些特点展开本次教学改革,旨在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以及不同建设阶段、不同项目参与方的项目管理方法和管理任务。
建设工程项目阶段划分图
3.1 教学理念改革——“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类人才培养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促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紧紧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工作,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使其感受到充足的获得感,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的目的[7]。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做好教学设计。首先,作为主讲教师,必须透彻理解教学内容和相关学科知识,熟悉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环境和应用程序,做到讲课熟练,张弛有度,以充足的知识储备为教学提供支撑。其次,合理进行课堂设计和管理,重视课程导入过程,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探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协调分工能力。最后,通过提问、作业、测试等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讲解和梳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上述3个环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綜合实践能力,推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3.2 教学方法改革——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教学方法,且教学中所用的案例需具有真实可信、客观生动、多样性及典型性等特点[8]。借助于案例式教学方法,展现实际工程场景,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问题,不断深化学生专业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积累,实现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结合教学内容,将针对不同知识点分别进行教学设计。课前重视工程案例的选择,针对不同知识对象,选择恰当的工程案例,让学生可以融入实际的工程项目环境当中。课堂中设置不同的项目参与者角色,让学生进行分组,分别扮演不同项目参与方,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索欲和求知欲。通过对案例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锻炼其独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进行案例总结,补充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遗漏的知识内容,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另外,结合课程内容,灵活地将前后相关知识点进行融合,层层深化学生对管理知识的系统性认识和理解,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管理意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3 教学手段改革——采用雨课堂平台,丰富教学方式
雨课堂平台使用简单,可以有效连接师生,并且具有多种教学功能,包括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评价等环节,还能分别用于线上和线下教学活动,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极大便利。
采用雨课堂平台进行教学,课前可以发布预习内容,结合案例和所提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查询资料,熟悉课程内容,可在讨论区进行提问和互动,老师也可参与解答。课堂中可通过随机提问、弹幕、投稿、随堂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便于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针对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等不同形式进行指导,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课后可以根据课堂报告反馈信息进行数据整合分析,系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设计修改提供基础,也可以总结授课过程中自身存在的不足,更加精准地进行教学质量改进。老师也可以在雨课堂发布作业,学生线上作答,老师可以直接在手机或电脑上进行批改,学生可以及时地看到结果,进行总结和巩固。
3.4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传统的课程考核一般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指标,平时作业、出勤率等占比较少。在新工科背景下,这种简单的考核模式已不能有效实现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考核和评价。
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考核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对课程进行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将案例讨论、学生汇报、章节检测等内容与出勤一起纳入平时成绩考核范围,最后结合期末考试进行最终考核,具体评价内容如下表。通过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可以更加全面地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有效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刺激其主动性和创新性,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构建系统、全面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客观地判断学生学习情况,也能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加符合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考核模式。
结语
新时代、新思想、新理念、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实现该目标。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系统的教学改革。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基础上融入案例式教学法,锻炼学生在工程案例背景下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协作分工能力。采用雨课堂平台,有效改善了课堂趣味性和师生间的互动。通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既促进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使学生的考核过程更加全面和客观,对后期教学提供了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望.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20(7):18.
[2]张蕾,李平,柴俊武.新工科背景下项目式教学提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22(6):107112.
[3]王光辉.OBE理念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22,8(6):131133.
[4]张英芝,王晓峰,包昊菁.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项目管理》课程中的探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25(6):119120.
[5]韩治勇,张伟,姜蕾,等.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安徽建筑,2020,27(9):152,171.
[6]张星星,詹志峰,冉令刚,等.基于成果导向的工程项目管理课教学改革研究[J].四川建材,2021,47(05):239240.
[7]戴宏亮,戴宏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20):108111.
[8]郭永成,雷進生,吴秀仪,等.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0(19):147149.
基金项目:青岛农业大学2022年教改项目(XJY2022 018)
作者简介:刘璐璐(1989— ),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