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林麝种群数量和分布的历史变迁与保护对策
2023-09-19袁雪瑾刘搏黄太福田书荣
袁雪瑾, 刘搏, 黄太福, 田书荣*
(1.吉首大学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2.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物种的历史变迁指该物种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的发展、变化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间段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1]。已有部分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华南虎(Pantheratigrisamoyensis)、棕熊(Ursusarctos)以及雪豹(Pantherauncia)等珍稀濒危动物[2-3]。林麝(Moschusberezovskii)隶属哺乳纲(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yla)麝科(Moschidae)麝属(Moschus),不仅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关注的重要对象[4]。雄麝分泌的麝香具有极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这导致野生林麝被大量偷猎,再加上栖息地破碎化、丧失等原因,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5-6],现存种群可能仅为20世纪50年代的3%~5%,濒临灭绝[7]。目前,林麝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濒危(EN)等级物种,也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为了促进林麝的资源保护和种群恢复,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种群数量、栖息地质量、生态习性、分子遗传、饲养繁育及野化放归等方面的研究[8-11],但涉及历史变迁方面的研究较少。薛文杰等[12]采用问卷访问方式调查了陕西凤县林麝的分布变迁,王晓霞[13]分析了陕南林麝的变化,文榕生[14]整理了中国麝的变迁情况,但湖南省林麝的变迁和现存情况仍不清晰。在林麝分布范围中,湖南省是其东部分布的重要中心区域[14-15],而第一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又描述湖南省林麝为“仅见于保护区内”[16],亟待进一步开展种群分布调查和资源现状探讨。
本研究通过收集林麝的文献资料,分析了其在湖南省的历史变迁特征,以期为湖南省林麝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基础数据。
1 湖南林麝的历史记载
林麝的独立种地位直到1930年才被首次确立[17]。在早期的动物记录中,林麝被记录为许多不同的别名,或是因雄性个体产香而被记为香麝、麝、麝香鹿等名,或是将其与獐、香獐混为一谈。如光绪《沅陵县志》中就将其记载为獐。然而,麝和獐在动物分类学上是不同的科属种,县志等志书所载的麝或獐又多数缺乏特征描述,现如今无法区分二者。我们主要根据《中国古代动物学研究》提出的判断方法进行分析[18],即“倘若地方志中谓獐子喜在开阔平缓的水域出没(包括湿地边缘苔草地、芦苇丛、芒草丛和低灌木丛等),则视为獐本种;如果他们活动于山地间的森林、灌丛草甸或悬崖峭壁的山林间,则判断为麝”。据此,1995年版《蓝山县志》、道光二年(1822年)《辰溪县志》所记载的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沅陵县志》、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澧县县志》等所记载的獐、香麝,应均指林麝。
林麝在湖南的分布至少可追溯至晚更新世,湘南道县福岩洞出土的动物群化石已有“香麝”,初步测年为距今141 700±12 100年[19]。在明朝时期,麝香已是永顺—邵阳一带的著名土产,湘西、湘南多个县市的县志均有林麝或出产麝香的记载[22]。明《广舆记》中记载宝庆府(即今邵阳、新化、城步、新宁一带)出产麝香;《大明一统志》记载麝香为新化熊胆山和永顺军民宣慰使司的土产。同治八年(1869年)《续慈利县志》、同治九年(1870年)《龙山县志》及同治十年(1871年)《沅陵县志》中“物产志 兽类”一节也均记载有麝。在20世纪的《汨罗市志》《湘阴县志》,以及《酃县(现炎陵县)志》等28个县市志亦有过林麝记载[3]。
2 湖南省林麝分布的变化
根据文献整理,在20世纪上半叶林麝广泛分布于湘西北武陵山区、湘西雪峰山区和湘南南岭山区,共计约41个县市有记载(图1),占县市行政区个数的50.6%。20世纪下半叶,林麝分布区开始减少,但仍广布于湖南省各个山区。21世纪初的调查发现,武陵山区、雪峰山区和南岭山区的分布均大幅缩减,湖南省仅存7县市[20]、“仅见于保护区内”[16]或13个县市[3]有林麝分布记录。2023年,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确认到林麝仅在湖南的壶瓶山、八大公山、莽山和南山等自然保护地中小范围分布,共计4个县市(图1),仅占全省县市行政区个数的4%。整体上,湖南省林麝种群分布区减少了92.1%。
图1 湖南省林麝的分布变化(左为20世纪上半叶的分布,右为现存分布)Figure 1 The variable distribution of forest musk deer in Hunan province(The left show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right shows the existing distribution)
3 湖南省林麝种群资源的变化
在20世纪上半叶,全国林麝种群数量超过100万只,在经过20世纪下半叶捕麝高峰期后,90年代林麝数量急剧减少到10~20万只,到20世纪末,仅余31 800只[7,14]。湖南林麝种群资源的变化也近似于此(表1),曾经在湘北、湘西和湘南广布的林麝如今只在保护区内偶有记录。
表1 文献记录的湖南林麝种群数量变化Table 1 The literature recorded population changes of forest musk deer of Hunan province
4 变化原因分析
人类世以来,全球生物多样性快速下降,物种灭绝速度加剧,尤其是以哺乳动物为代表的脊椎动物类群,灭绝速率可能已经提高了100~1 000倍[26]。林麝所属的麝科动物正是典型类群之一,不仅被全部列为重点保护动物,而且濒危等级均被评估为濒危(EN)或以上[27]。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湖南林麝从广布于50%以上的县市到仅占4%,分布区域缩减了92.1%,局限于武陵山区、雪峰山区和南岭山区的边境县市,濒临灭绝,亟待保护。造成其分布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总结起来主要如下:
(1)人类活动干扰剧烈。人类活动对林麝生境的过度干扰和栖息地破碎化是湖南林麝资源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急剧扩张的人类活动,包括采伐、采药、毁林开荒等,使得森林生态系统不断被干扰,林麝的栖息生存区域被大幅挤压。同时,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使林麝栖息地成为一座座生态孤岛,种群内基因交流受阻[5]。
(2)偷捕偷猎对林麝种群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麝香的高额利润导致全国林麝被大量偷猎,钢丝套等猎具的高频使用,对林麝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7]。
(3)林麝应激性高。林麝具有较高的应激生理特征,喜独居,胆怯机警,一旦受到干扰易表现出神经质的逃避行为,甚至出现个体死亡现象[28]。
(4)气候变化。已有分析显示[11,29],气候变化使得林麝在内的中国麝类在未来的30~50 a间适宜栖息地减少。此外,还有食源减少、疾病、遗传多样性等原因产生着持续的影响[30-32]。
5 保护建议
(1)加强生态修复,连通隔离种群。通过自然修复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手段,一方面减缓或扭转栖息地丧失的局面,另一方面,可在湖南西北部、南部建立生态廊道,改善各山岭、县域或保护地间的连通性。
(2)持续开展调查研究。由于林麝活动的隐蔽性,湖南省林麝种群信息仍不足,需持续开展调查、监测,详实现存种群数量、密度、分布和遗传多样性特征等多方面的信息,评估种群生存力和未来预期变化。
(3)严格现有栖息地保护。根据林麝家域需要,划定重要栖息地范围,进行严格保护与控制人为干扰;建立多部门协作、区域联动的机制,强化执法管理,定期清理钢丝网、兽套、猎铗等非法工具,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4)利用人工扩繁促进种群恢复。如陕西凤县的研究显示,林麝现有栖息地的种群重新引入是可行的[8],建议在湖南省的北部、西部、南部等高适宜生境区域构建人工种群,尝试扩繁、野化放归与种群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