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09-19

关键词:甘肃甘肃省传统

何 瑛

(兰州文理学院 旅游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生活现代化潮流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遭受前所未有的文化震荡冲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发展动力的重要来源,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接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1],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无论是政府保护非遗政策还是学术研究方面都不断向纵深发展.众多专家学者对非遗保护传承、旅游开发利用、资源数字化产业化等方面展开研究[2-11].不少学者就不同空间尺度的非遗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做了研究[12-16],但主要集中在云南省、河南省、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7-21].甘肃省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分布着大量非遗.作为建设文化旅游强省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非遗工作得到高度重视.截至2021年底,甘肃省印发《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7项省级非遗保护相关文件,自2006年第一批名录入选开始,已成功申报五批国家级非遗,其中甘肃甘南藏戏、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等3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甘肃省已构建了省、市、县三级非遗名录申报、审核体系.文中通过收集整理甘肃省最新的非遗数据资料,分析其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旨在为甘肃省非遗系统化挖掘、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1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与数据

本研究区域为甘肃省全境.2021年5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了4批省级非遗代表项目名录和扩展名录.根据国务院建立的国家、省、市和县非遗名录体系,笔者梳理了甘肃省非遗的数据.为了确保数据的严谨性,本研究选择已正式公布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级名录数据对甘肃省的非遗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其中,国家级(包括扩展项目)项目数据主要来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省级、市级数据均来源于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统计数据[22](截至2022年6月).

1.2 研究方法

1.2.1 数理统计 研究利用Excel的数据统计功能对甘肃省非遗类型、级别等基本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其总体特征.利用 ArcGIS Pro的核密度分析工具测度甘肃省国家、省和市三级非遗点要素分布特征.利用区位熵测度甘肃省不同类型非遗的空间集中程度.

1.2.2 空间分析

1)最邻近指数

将甘肃省各级各类非遗项目在地理空间上抽象为点状要素,利用最邻近指数对非遗点数据进行空间模式分析.最近邻距离指数I是通过比较计算最近邻非遗项目两两间的平均距离,并将其与随机分布模式中的平均距离进行比较来分析偏离随机分布的程度,其计算式为[23]

(1)

其中,dij为任一非遗项目与其最近邻非遗项目的距离;N为非遗总数;A为研究区域总面积.

2)区位熵

利用区位熵对甘肃省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量化分析,以测度不同类型非遗的集中程度.计算式为[24]

Qij=(Gij/Gj)/(Gi/G)

(2)

其中,i为非遗类型;j为地区样本;Qij为j地区i非遗的区位熵;Gij为j地区i非遗的得分值;Gj为j地区的各种类型非遗的得分值;Gi为全省i非遗的得分值;G为全省非遗的得分值.

3)核密度估计

采用核密度法来测量空间聚集程度.核密度估计的定义为:设点集X1,…,Xn是当作从密度函数为g的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估计g在某点x处的g(x).通常用Rosenblatt-Parzen核估计,计算式为[23]

其中,k为核函数;h>0为带宽;(x-xi)表示估值点x到事件xi处的距离.

2 研究结果与讨论

2.1 甘肃非遗的类型结构特征

截至2022年,本研究整理收集到权威机构发布的甘肃省国家、省和市三级非遗项目共计2 969项.具体如表1所示.全省非遗项目数量与级别之间为负相关,呈金字塔形分布,即非遗项目级别越高数量越少.数量庞大的地市级非遗项目显示出甘肃是非遗资源的富矿区,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已有的地市级项目并积极开展更高级别非遗名录申报,形成“申报—保护—利用—再申报”良性循环的局面,应该成为各地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

表1 甘肃省不同级别的非遗数量

2006 年国务院公布《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将我国非遗划分为10大门类,2008年对其中5个门类的名称进行调整,并沿用至今.调整后的10大门类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图1).本研究以国家认定的10种非遗类型对甘肃省各级各类非遗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图1 甘肃省非遗类型结构图

表2 甘肃省不同级别各类型非遗数量

根据甘肃省不同类别非遗项目的数量差异,可以将非遗类型结构分为4个等级:第一等级的传统技艺(712 项)是所有类型中数量最多的,约占总数量 23.98% ;第二等级是民俗(566 项)和传统美术项目(404项),分别占总量的 19.06% 和 13.61%;第三等级是传统舞蹈、传统音乐和民间文学,项目数量为289项、 271项和268项, 分别占总量的9.73%,9.13% 和9.03%;第四等级为传统戏剧(168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39项)、曲艺(91项)和传统医药(61项),各占总量的5.66%,4.68%,3.07%和2.05%.

其类型数量结构特征表现为:① 传统技艺项目的数量最多,民俗次之.传统技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从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到园林宫殿、道路桥梁的建设,传统工艺几乎融入了古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之甘肃地处相对封闭的西北内陆省份,在长期的小农经济社会中社会生产方式较为稳定,更新迭代缓慢,因此,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数量最多.②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全省常住人口中有54个少数民族,其中保安族、裕固族和东乡族是甘肃特有的3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民族融合互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大部分少数民族都具有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艺术基因,在民族众多的甘肃省,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民间文学等非遗类项目数量多,品位高,例如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甘南藏戏、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甘肃花儿都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享有甘肃省世界级“非遗”的盛誉.③ 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和传统医药等类非遗项目在全省非遗项目中占比偏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传统体育、民间游艺等项目长期浸润于民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对它们的关注较少,没有当作文化遗产进行整理挖掘;二是对传统戏曲、传统医药项目重视不够、保护不到位,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戏曲缺乏兴趣,加上这些项目技术难度大,往往后继乏人,发展动力不足.

2.2 甘肃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

2.2.1 宏观集聚特征 利用ArcGIS Pro软件的average nearest neighbor工具计算出甘肃省各类非遗的最近邻指数如表3所示.一般认为,I≤0.5为聚集分布,I≥1.5为均匀分布,0.5

表3 甘肃非遗最近邻距离指数

2.2.2 市域分布特征

1)密度特征分析

从区域空间角度分析非遗的密度,表明甘肃省不同区域的非遗密度具有差异.从行政市域角度来看,全省各市(州)非遗分布的数量不平衡,如表4所示.酒泉市各级别非遗项目总数达到411项,甘南州拥有401 项,定西市365项;其次是平凉有 260项,陇南有258项,天水市有215项,而张掖市、临夏州、白银市、兰州市、武威市、金昌市、嘉峪关市分别拥有184,169,155,150,125,62,39 项.从行政市域密度分布角度分析,14个地州市的平均密度为 69.42项·(万km2)-1,在平均值以上的达 10 个,其中以嘉峪关的平均密度 318.37项·(万km2)-1最高,而庆阳、张掖、武威和酒泉4个市均位于平均值以下.总体而言,行政市域非遗数量和密度成正比,但由于省内行政市域面积差异很大,敦煌、嘉峪关两个城市非遗数量和密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如图2所示.酒泉市的非遗数量是全省最多的,但其土地面积占甘肃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39.41%),因此,非遗的市域平均密度24.51项·(万km2)-1,是全省最低的.相反,嘉峪关市的非遗数量是全省最少的,但因其土地面积只有0.12万km2,非遗的市域平均密度却是全省最高的.

图2 甘肃省行政市域非遗数量和密度

表4 甘肃省非遗行政市域分布

2)区位熵分析

以甘肃省14个市(州)非遗分布数据为中观研究对象.非遗保护级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遗保护现状水平,本研究依据非遗项目级别对其赋值,其中,国家级非遗赋值4,省级2,市级1,经计算得出甘肃省14个市(州) 10 种不同类型的非遗区位熵如表5所示.

表5 甘肃省非遗的区位熵

根据行政市域各类型非遗项目区位熵值的方差,各个市(州)在民俗、传统音乐和传统技艺类型区位熵值差别不大,3 种类型的非遗在市域空间尺度上分布较为均衡,反映出甘肃各地均具有数量较多的不同特色的民俗、传统音乐和传统技艺类型的非遗分布.

传统医药、曲艺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型的区位熵差异则很显著,这3种类型的非遗项目呈现出相对集中的分布态势,如图3所示.传统医药类主要集中于兰州、武威.兰州作为省会城市拥有优越的文化条件,武威自古以来就有中医药文化传统,曾出土国宝级文物汉代医简,区位熵领先于全省;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项目高度集中于临夏回族自治州,由于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入侵,文化传统不易被破坏.同时,能歌善舞是少数民族的特色之一,临夏回族聚居区拥有培育民间曲艺的广泛群众基础.拔腰、赛马、打炮嘎等丰富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成为临夏体育游艺类非遗项目生长的沃土.

图3 甘肃省3种非遗的集聚分布

2.2.3 空间聚集 从图4可以看出,甘肃非遗的分布并不均衡,主要分布甘肃中部、东部和南部片区及河西走廊沿线主要城市,形成了 2个高密度核心区,2个次级密度核心区和若干小核心区域.2个高密度核心区中,一个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核心,辐射甘南藏族自治州;另一个平凉为中心,辐射庆阳地区;2个次级密度核心区,其一是兰州,其二是定西.河西走廊沿线在敦煌和嘉峪关地区形成了一个小核心区.全省非遗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出点状镶嵌、圈状集聚的特征.其中甘肃中部、东部和南部片区形成了以高密度聚集区为核心由内向外辐射,聚集趋势逐渐递减的五个圈层,这五个圈层基本覆盖了黄河干流沿线及以东的所有地区.这些地区是甘肃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由此可见,产生并传承于人们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的非物质文化主要受到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非遗也随之向四周扩散,形成了由核心区域向外辐射状的圈层分布特征.同时,即便在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如果拥有集中的文化资源,也会形成非遗聚集的特殊现象. 另外,地理环境因素也是影响非遗分布的重要原因,甘肃中、东和南部(黄河沿线及以东地区)由于地处黄河、渭河 、泾河、洮河以及长江水系的白龙江、嘉陵江等冲积平川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为优越,人口聚集,经济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创新不断出现.加之甘肃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通道以及中原汉族和西部少数民族融合的区域,多样性的文化形态在这里兼容并蓄,拥有非物质文化产生、发展、分布广泛的地理条件.

图4 甘肃省非遗分布的核密度

传统技艺和民俗是甘肃数量最多的两类非遗项目,在全省各市县均有分布,例如,国家级非遗项目,临夏的古建筑修复技艺、生铁冶铸技艺、东乡族擀毡技艺,定西的洮砚制作技艺和天水的雕漆技艺、天水丝毯织造等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传统技艺和民俗是区域聚落民众生活方式的积累和沉淀,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会形成一种相互认同并会自觉维护并发展的生活方式.临夏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是甘肃两个民族自治州之一,这里生活着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42个民族.其中回、东乡、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定西、天水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农耕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临洮马家窑文化、秦安大地湾文化的留存就是证明.因此,在这一地区出现了传统技艺和民俗类非遗项目的高度聚集现象,如图5所示.

图5 甘肃省传统技艺、民俗类非遗的热点分布

传统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通常借助语言、文字、绘画、音乐和形体等表达,这些社会意识形态类非遗项目源于生活,对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各类元素进行了抽象和夸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在甘肃的高密度聚集区仍主要分布在定西、天水、平凉等地区.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分布的高密度聚集区位于酒泉(肃州区)、嘉峪关一带,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虽然自然条件局限性较大,人口少,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在保持中华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和吸收各种不同文明,最先完成了异质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与升华,造就出辉煌灿烂敦煌的文化,如图6所示.

图6 甘肃省传统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类非遗的热点分布

甘肃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但种类数量并不均衡,其中民间文学、传统医药、曲艺、游艺与杂技类非遗项目数量较少,高密度聚集地区主要分布在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如图7所示.

图7 甘肃省民间文学、传统医药、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热点分布

2.3 甘肃省非遗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

空间的物质基础在塑造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以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互动为视角,将甘肃自然地理特征与各类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的聚集性特征相叠加,可以在更大地理单元上直观地解析影响非遗分布的主要因素.

2.3.1 地形因素 地形是自然环境的要素之一,它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分异.根据甘肃的地形地貌特点,一般认为可以分为六大地形区域,陇中(东)黄土高原、甘南高原、陇南山地、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以及河西走廊以北地区.结合图8来看,甘肃省非遗项目在陇中(东)黄土高原分布最为密集,较为密集和中等密集区分别位于陇南河谷、甘南高原,这些地区主要集中于甘肃的中部、东部和南部,此区域地形较为平坦.有关研究表明,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密度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26].从世界范围来看,较为发达的文明均位于大河流经过的平原地带,相对平坦的地势是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农业生产潜力大,有利于最初的农业人口聚集.因此,依托于人们农业生产生活的非遗项目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地形地貌是影响人口聚集和文化交流的基础环境因素,聚集的人口、便利的交通、发达的生产形成人们创造、享用、传承非物质文化的良好条件,从而影响非遗的空间分布.

图8 甘肃六大地形区的非遗分布

2.3.2 气候因素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环境之一,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有重要影响(图9).甘肃从南向北共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全省非遗分布最多的气候带为暖温带半干旱地区、亚热带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的旱作农业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萌芽和发展的原始农业,同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湿度小,病虫害少,是优质果品的生产基地,历史悠久的农业生产为非遗项目的产生提供给了充足的条件.

图9 甘肃不同气候区的非遗密度

2.3.3 人口因素 在分析非遗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因素关系的过程中,都会得到一个结论,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人口聚集.非遗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27],也是人类活动产生的重要成果.结合图10可知,甘肃非遗分布的各级热点地区和人口分布基本吻合,这进一步证明人口聚集因素是影响非遗空间分布特征的核心因素.

图10 甘肃人口分布与非遗分布的示意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甘肃作为文化遗产资源大省,肩负着传承保护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研究甘肃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是提高非遗的管理和保护水平的重要路径.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2 969项甘肃省非遗项目,研究表明:

1)甘肃省非遗按照级别呈金字塔形分布;非遗类型结构以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项目为主,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音乐和民间文学为次,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90项)和传统医药数量较少.

2)甘肃省的非遗分布以临夏、平凉2个高密度聚集区为核心向外辐射,形成聚集趋势逐渐递减的五个圈层,主要集中分布甘肃中部、东部和南部片区,基本覆盖了黄河沿线及以东的所有地区.此外河西走廊沿线的嘉峪关市、敦煌市分布较集中,其他地区分布得较为零散.

3)甘肃省非遗的分布受到地形、气候、人口分布因素的影响.自然地理条件较好、人类活动较多的地区非遗较多.人口聚集也是影响非物质文化空间分布的核心因素.

3.2 对策建议

1)完善调查记录体系.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甘肃省非遗资源调查的地方性制度,每3年开展一次甘肃省非遗资源普查,完善非遗档案管理制度,编撰省级非遗年鉴.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专业记录水平,及时更新完善全省非遗大数据平台,如增加甘肃非遗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甘肃非遗传承人谱系数据库,不断推动数据资源与国家级平台的对接与共享.以非遗资源普查大数据为基础,推进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申报、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实施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

2)建立并完善分级保护制度和保护名录体系.国家级,省、市和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是我国非遗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甘肃省国家级、省、市三级名录体系已基本建成,县级目录是较为薄弱的环节,主要体现在项目普查挖掘不深入、项目分类名称不规范、保护名录标准不统一.应该加大对县级非遗名录的普查、整理和挖掘,不断完善四级遗产保护名录体系,这有利于非遗项目的逐级申报和保护提升工作.在保护现有的非遗项目的同时,要重点关注数量较少的非遗类型,不断丰富不同类型的非遗项目.

3)分层分类保护利用. 对于数量有优势的非遗项目,让传统工艺、民俗类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关键是让其重回人们的生活,重点推动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文化遗产本就是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要让它们回归到生活之中去,给曾经由人民大众创造的非遗注入新鲜的血液,用“人间烟火”滋养其鲜活的生命力,人们才会进一步去保护,而被保护的文化遗产才有尊严,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能够有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提质培优,提升非遗项目级别,以期获得更广范围、更大力度的支持.对于民间文学、传统医药、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等数量少的项目,要积极挖掘,精准识别.例如,甘肃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中医的鼻祖——岐伯出生在庆阳,他成就了举世瞩目的《黄帝内经》,中国传统医学素称“岐黄之术”.甘肃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生长基地,正在积极参与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具备产生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的基础,需要对已有非遗线索进一步梳理、甄别,及时整理出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保护传统体育游艺活动,将其纳入全民健身计划,促进甘肃传统体育游艺竞技类项目的挖掘整理、传承传播.

4)加大非物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力度.文化是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具有文化内涵、体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来源于人们传统生产生活实践的非物质文化在展示、体验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发条件.充分挖掘甘肃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非遗工坊等场所,培育一批非遗旅游体验基地;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通过非遗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工程,推动非遗特色景区发展,实现非遗项目和现有景区的合理整合,赋予景区景点更丰厚的文化内涵.将非遗保护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挖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特色小镇、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的非遗资源,建设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在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建设非遗馆、非遗传承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探索开发“非遗特色旅游村镇”“非遗剧本杀文旅创新基地”“黄河流域非遗数字文创基地”等特色非遗文旅新业态项目,促使利用非遗资源在对外扩大地区文化影响的同时提升地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素养和文化认同.

猜你喜欢

甘肃甘肃省传统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甘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