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背景下北京石景山区城市道路绿化提升策略
2023-09-19王美琳莫茜尧王忠杰
王 剑 王美琳 莫茜尧 王忠杰
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44
2 Urbanus深圳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 深圳 518053
城市更新是在城市发展步入存量时代后,转变城市的开发建设模式,结合城市的体检与评估,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1]。城市道路作为组织城市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人们出行、感知、体验等利用率极高的城市空间[2]。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可达到15%~20%[3]。城市道路绿化作为依托道路两侧及中央空间所形成的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生态连通、隔离防护、特色展示、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起到优化城市生态、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作用[4]。
根据CNKI中相关研究文献统计,关于城市道路绿化的既有研究成果多是针对典型城市道路,以生态、林业、景观、交通等为主导方向[5-6],开展道路景观设计、道路绿化植物配置[7-8]、道路绿化植被生态效益评估[9]、街道公共空间设计等研究。缺少面向存量更新,立足城市宏观视角,针对整体道路绿化现状的评估评价、空间识别、策略优化、指导实施等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本研究选取北京市极具代表性、城市转型发展、园林绿化发展水平优越的工业老区石景山区,面向绿化覆盖率达52.42%、公园绿地500 m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9.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4.35 m2等园林绿化发展水平,综合考量现状绿地空间拓展乏力的现实因素,针对城市道路绿化建立一套现状评估、空间识别、分类优化、指导实施等方法体系,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市道路绿化的品质优化、功能完善等提供参考与借鉴。
1 研究方法
针对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全区道路绿化情况,立足区域宏观视角,分别从生态提升、风景感知、场所营造3个维度,采用地理空间影像、百度街景、POI等数据,分别对生态网络、绿视率、热点地区进行分析与评估,进而识别关键性廊道、区域与点段,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提升策略引导(图1)。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
图1 研究框架
1)基于NDVI的生态网络分析,识别区域格局性生态廊道,构建骨干型道路生态绿廊,通过绿廊生态问题识别,针对性提出生态提质引导策略模式[10];
2)基于百度街景的绿视率分析,分级评价道路绿化现状,识别区域道路绿化较差段点,分级提出优化引导策略;
3)基于POI及百度热力数据分析,识别核心热点区域,强化道路公共空间的增补提质,分类提出更新引导模式。
2 立足区域生态格局,推进骨干型道路绿廊生态提升
2.1 区域生态网络分析
参考气候条件、地貌条件类似的北京顺义地区生态景观格局的相关研究方法[11],采用2018—2022年的30 m Landsat8地理空间影像数据,对石景山区NDVI指数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使用Landsat 8 Collection 1 Tier 1 32-Day NDVI Composite产品时间序列,每年约产生12幅影像,选取每年中第8幅植被生长最旺盛时期(约为北京夏季8月11日—9月12日)的图像进行分析,多年平均植被指数达0.50。
参考斑块大小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和保护价值,以大型哺乳动物适宜斑块规模需求为参照,识别NDVI指数大于0.55、满足哺乳动物栖息需求即斑块规模大于15 hm2的区域,并结合《石景山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8—2035年)》中的生态控制区进行校核[12],明确石景山区9片重要生态源地(表1、图2)。
表1 石景山区生态源地一览
图2 生态源地与廊道分析
在识别区域重要生态源地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现状GIS分析,挖掘区域生态通廊,生态网络闭合度为0.38、连接度为0.62,呈现东西向生态廊道连通较好、南北向生态廊道阻隔严重的整体特征[13]。其中,东西向廊道主要包括永引渠、阜石路、西长安街、莲石路等,南北向廊道主要包括西五环路等。
2.2 骨干型道路绿廊识别
叠合城市现状及规划绿地资源,强化南北向生态廊道的连通,构建3级、4横、5纵的生态网络格局,强化生态源地间的廊网连接,生态网络闭合度提升至0.85、连接度提升至0.9。由图3可知,除永定河引水渠等城市水系沟渠和金顶山绿廊、石槽绿廊、群名湖绿廊等滨水、大型城市公园绿地所形成的廊道外,重点依托城市道路阜石路、石景山路、莲石路和西五环路等,形成4条骨干型道路绿廊,结合道路绿地全面优化植物生态群落,成为区域生态网络中的核心构成。
图3 区域生态网络及骨干型道路绿廊绿地空间分布
2.3 骨干型道路绿廊生态优化引导
根据城市生态、生物多样性提升的相关要求,分级厘定骨干型道路绿廊的绿带管控宽度,识别尚未贯通的重要点段,保障绿带空间连续贯通。针对骨干型道路绿廊生态性进行评估,根据《北京市道路林荫化建设导则》《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等规范标准选择现状林龄构成、群落结构、植物多样性等作为评价因子并划分为A、B、C三个评价等级,以100 m×100 m为一个基本单元,构建骨干型道路绿廊生态性评估体系(表2、图4)[14]。
表2 骨干型道路绿廊生态性评估体系
图4 骨干型道路绿廊生态性评价分析
针对4条骨干型道路绿廊局部空间区段存在林龄过幼或过熟、群落结构层次单一、植物多样性缺乏等具体问题,选取骨干型道路绿廊的局部问题区段提出抚育更新、复层优化、补植增种等生态提升措施。遵从乡土树种为主、长寿树种与速生树种相搭配、常绿与阔叶乔木相配置的方式,强化其生态功能优化,构建区域骨干型道路生态绿廊[15]。
3 依托绿视率评估,分级推进道路延绿增彩
3.1 道路绿视率评估方法
绿视率是指人体视野中绿色所占比例,是从视觉角度反映城市的三维绿量,与人的感知密切相关[16]。参考绿视率评价相关标准,将绿视率划分为4个等级:绿视率少于5%的绿量感知差,5%~15%的绿量感知较差,15%~25%的绿量感知中等,25%~35%的绿量感知较好[17]。
采用百度街景数据,选取7—8月份街景图像,运用Python的OpenCV库,在HSV模式下,通过分析照片的色相计算绿视率。采样间距根据道路功能、行车速度及视觉节奏感的单元尺度进行划定,其中城市快速路采样间距为460 m/个、城市主干道为360 m/个、次干道为260 m/个、城市支路为210 m/个(表3)[18]。
表3 道路街景数据采样间距
3.2 道路绿视率分级划定
针对区域道路现状,分别计算样点绿视率和街道绿视率,其中样点绿视率为样点采样图像中绿色面积占视野面积的比例,街道绿视率为绿视面积占街道长度与建筑平均高度乘积的比例。如图5所示,从整体层面参考相关绿视率评价分级标准,按照4个等级划分道路绿视率,并从空间层面细化道路绿视率路段等级,识别绿视率指标较差、差的道路与路段,形成分级分类的道路绿视率清单,并与空间形成耦合,识别现状绿视率较差、差的重要段点,为道路绿化优化奠定基础。
3.3 延绿增彩分级优化引导
筛选绿视率水平不足15%的道路段点,针对绿视率较差的典型道路与路段,调查道路功能、宽度、断面形式等现状实际情况与问题,分别对于快速路、主次干道、支路分别提出路侧补绿与连绿、中央添绿与拓绿、桥下挂绿、沿路丰彩等策略,引导道路绿化的提升优化与改造。
以阜石路、莲石路等为代表的城市快速路应充分结合桥面、桥下等空间,采用多维立体绿化的方式,丰富道路植物景观,构建多维绿景路;针对13条主干道应合理优化道路断面,重点补齐中央分车带,优化两侧现状道路绿化,构建林荫景观路;针对23条次干道应强化道路两侧种植空间的贯通、连续,丰富植物层次,构建多彩风景路。
4 识别活力热点地区,分类推进街道公共空间增补提质
4.1 城市热点地区识别
采用百度地图热力数据,选取连续一周时间内的热力分布情况,截取时间间隔为1 h,总计截取百度热力图168张,通过定义投影、地理配准和空间叠合,分级识别区域热力地区(图6)[19]。
图6 2022.01.17百度热力地图数据分析(24 h)
同时,运用POI数据,以轨道站点服务半径800 m、公交站点服务半径500 m,叠合分析识别区域轨交服务热点地区。通过百度地图热力数据和POI数据分析叠加,判别和形成区域道路交通使用率较高的活力地区,包括金顶街道地区、八角街道地区、故城街道地区、鲁谷街道与八宝山街道地区(图7)。
4.2 街道优化筛选分类
在区域道路交通使用率较高的活力地区,筛选出以服务、生活等功能为主导的城市支路约50条。根据活力热点地区的城市规划用地情况,将街道分为商业型、社区型、办公型3类(表4)。根据城市支路的断面空间布局以及现状情况,通过城市街道空间更新、释放路侧建筑退线空间等方式,统筹对慢行空间、公共空间等进行增补提质,塑造生活休闲、魅力时尚的漫步活力街。
表4 街道公共空间增补提质分类引导
针对街道公共空间,分类提出绿地占比,对其功能导向与景观氛围进行引导。其中,商业型街道重点通过商业外摆、特色场所的营建,塑造活力趣味的时尚空间;社区型街道重点通过休闲步道、街旁公园的营建,塑造舒适休闲的小微公园;办公型街道重点通过街角花园、开放广场等营建,塑造公共开放的休闲空间(表4)。
4.3 街道公共空间增补提质分类引导
选取八角街道北部阳光北区中街、鲁谷街道鲁谷路、古城街道古城小街等典型空间,总结归纳活力地区的现状街道空间问题,根据具体问题提出增补提质的相应策略。针对围墙封闭的沿街空间应通过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建设绿色活力、开放共享的空间氛围;针对现状以停车为主导功能的铺装空间应化硬为软、适当植绿,营造亲切宜人的公共空间;针对内部具有一定绿化基础但缺乏公共性的沿街空间应开放街道界面,复合利用空间,建筑舒适、活力的景观面貌[20]。
5 结语
城市道路附属绿地是城区中除公园绿地外占比最大的城市绿地,对于城市生态、形象、活力提升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极具代表性的城市更新区域北京市石景山区,区别于城市绿地空间拓展、大规模建设阶段的技术工作思路,面向城市格局、绿色网络等基本稳定的现实情况,形成从平面识别转向三维评估、格局构建转向网络优化、整体实施转向段点攻破的思路,并探索一套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实践的技术方法路径,即综合城市生态、景观、公共空间等多个维度,面向中宏观尺度下城市道路绿化空间更新、品质优化、功能完善的技术方法,形成现状评估、空间识别、提质措施、指导实施的规划技术思路与方法,综合系统地将生态网络分析、绿视率分析、百度热力数据分析等方法转化与引入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实践中,以更好地指引后续设计、建设实施。
由于目前在数据采集方面存在采集数据难以转化、统一技术平台尚未搭建等问题,尤其是绿视率受到季节变动、观测角度、城市背景等诸多因素影响,在评定的准确性和问题识别的准确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此外,在城市管理中,针对绿视率等指标尚未形成“量化评估-更新提质-体检考核”的完整体系与机制,导致与后续考评管理、持续维护等实际过程存在一定脱节现象,因此在研究应用与推广层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仍需进一步完善研究技术体系,推进管理考评机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