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评论数据的国家森林公园生境认知模式*

2023-09-19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生境使用者森林

姜 瑞 朱 逊 高 铭

哈尔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自然资源部寒地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 150006

随着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的有序开展,我国依托国有林场或集体林地建立了众多的国家森林公园[1],这些公园是公众对各类生境认知的主要场所。已有不同尺度下生境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宏观上的植被斑块保护与生境制图[2]、中微观尺度的人文社会生态系统价值识别[3]、景观层次下的森林生境特征[4-5]。主观的生境认知是公众对客观生境特征的反映,是人与自然交互的重要环节。在森林公园中,从生境认知的角度探究以生态设计为主导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群落的重塑,有助于自然保护地建设过程中人类游憩空间规划设计的展开。当前对森林生境认知的研究往往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6]、生态文化、生态教育、森林游憩、森林康养与生物多样性[7]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空间及其偏好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证实了森林生境客体特征[8]、感知方式[8]、人群特征[9]对视觉评价[8]、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感知[9]的影响。

已有生境研究对网络数据的应用分为两个阶段,起初仅使用其时空标记研究宏观尺度下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感知[10]与游憩特征[11],随着网络数据研究的日益成熟,关注点逐步转向使用者上传的图文内容并进行识别与分析[12-13]。本研究通过分析网络数据,探究使用者对于森林生境的认知规律,提出自下而上的图片内容分析框架,反映公众如何认知森林,并针对性地提出森林公园游憩空间设计策略。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五营”)与溪水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溪水”)中已进行游憩开发的空间为研究对象(表1),包含动植物本身与各类景观、交通设施,需要兼顾游憩与生态因素[14]。两座公园位于红松 (Pinus koraiensis)天然分布区的范围[15],保存了中国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红松原始森林带。作为特色树种的红松及其生境得到了很多关注,但在人为干扰下存在向次生阔叶林退化演替的现象[16]。

表1 森林生境中不同群落的优势树种

1.2 数据获取与处理

综合考虑样本量、是否提供票务服务等因素选择大众点评、去哪儿网、携程、马蜂窝4个平台,使用八爪鱼爬虫软件爬取2012年10月5—22日五营与溪水的全部评论共1 894条,包含3 042张图片。数据内容包含国家森林公园名称、数据来源、评论时间、评论文字、用户评价分值、用户性别。采用人工手段补充缺失数据,剔除重复内容、广告、默认评论、室内环境等无效数据。去除无效数据后,共获得来自362名发布者的2 059张图片样本,筛选后的样本中均直接或间接出现了各类生境。

依据界定标准,利用内容分析法将图片数据转化为类型变量并编码,获取使用者对森林生境空间认知的偏好。对定量指标进行信度检验,基于标准化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08;对分类特征进行内容效度检验中,KMO度量为0.689,要素类型与视角两个特征累计方差65.1%,效度检验良好。

在公开性别信息的样本中,男性占43.5%、女性占56.5%,家庭单位偏好选择住宿,整体具有重游意愿,大部分出行方式为自驾。总体上,样本中基本涵盖了不同性别、出行方式、出行成员、客源地等特征的使用群体。

1.3 指标选取与分类标准

将单独出行的使用者或共同出行的群体视为一个样本,从文字评论与公开账户信息中提取主体特征。筛选后的图片数据中有83.4%出现了各类森林生境,从生境质量、空间结构、感知方式角度对生境认知特征进行描述,并提取11个描述生境空间认知的变量(图1)。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各因子进行聚类,归纳研究区域内的生境空间认知情况。

图1 生境空间认知因子识别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境认知因子

2.1.1 生境质量因子

半数以上的群落类型,即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原始针叶红松林、湿生植物群落、灌丛草甸得到了一定认知(图2A~D)。五营的物种特色度、垂直结构丰度、径级3个因子得分均高于溪水,更加原始、自然、富有特色,径级更高的生境得到了更多认知。

图2 生境认知因子结果

2.1.2 空间结构因子

对于使用者所处的空间类型,自然环境与线性道路出现频率更高,其次为滨水空间与人造场地,驻点与观景台或航拍较少出现。围合度偏好呈现两个高峰,使用者偏好中等程度的围合度与开敞空间。使用者位于林下、交错带、远离森林的频率相对接近,冠层上方较少出现(图2E~G)。

2.1.3 感知方式因子

乔木作为森林公园中的主要景观,频繁被使用者认知;此外水体,硬质铺装、景观小品、建构筑物等视觉要素得到偏好。接近半数的样本视觉区结构类型为一般,即并未呈现特定的视觉区结构。整体视觉层次偏好一致且为较丰富,相同层次丰富度时,使用者更倾向近景而非远景。受限于视点的普遍程度,使用者偏好的视角为平视(图2H~K)。

2.2 生境认知模式

2.2.1 生境认知模式聚类

经多次尝试并确认聚类分析结果(表2),发现聚类数量为9(9种认知模式)时效果最好,各特征指标卡方检验均处于显著水平。根据生境空间认知特征定义模式属性,并以其重要性高的特征类型命名,聚类描述符合经验预期。不同认知方式具有差异,各类型占比反映了网络评论使用者对认知方式的偏好。

表2 聚类结果分布

2.2.2 聚类结果的生境特征描述

分别依据空间结构与感知方式对9种认知模式进行划分,得到基于不同生境的15个子模式,生成生境认知谱系(图3)。

图3 生境类型的谱系关系

以原始针叶红松林为主导的生境开发了大量步道,使用者可以充分进入林下环境,通过抵近观察或仰视林冠两类方式近距离观察红松枝叶、根系形态特征。

径级与垂直结构丰度较高的针阔叶混交林中,使用者远离生境空间并不深入生境内部,主要依靠场地远望、滨水远望、平台俯瞰3种方式认知。对于径级与垂直结构丰度较低的针阔叶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其开发强度较高,使用者主要位于生境交错带并对景观小品、建筑等视觉区进行认知,同时使用者会因特殊的视点、构图、季相对乔木进行认知,而研究区域内常见的森林生境形象往往被忽略。

对于湿生植物群落,使用者选择俯视的方式。溪流本身作为被认知的主体,植物大多数情况下作为背景,但枯枝、苔藓等要素具有额外的吸引力。

灌丛草甸与人工植物群落的生境质量较低,使用者被其他要素吸引,较少认知生境中的植物部分。

3 讨论

3.1 森林公园中的生境认知偏好

3.1.1 生境质量对认知具有驱动作用

研究表明,使用者更偏好高质量的森林生境,并受物种构成、森林结构、森林龄级等因素影响[17-18]。本研究的结果印证了以上结论:高丰富度的物种、结构与更大的径级促进了使用者的认知;质量较高的生境空间对使用者有更强的吸引力,也被以更丰富的方式认知;在径级与垂直结构丰度较低的森林生境中,使用者仅关注树群形态与树干,而高质量生境中使用者认知的内容更加丰富,包括森林冠层、树皮、根系与落叶等。因此,可以认为高生境质量加深了公众对森林生境结构与物种特征的了解。

研究区域中针叶树种比阔叶树种得到了更多的认知,与前人部分研究存在差异[19],这是由于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对针叶红松的广泛宣传,建立了传播与认知的关系[20]。此外,对样本中文字评论内容的识别发现,半数的使用者提及了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中的自然感知功能,并将获取自然感、原始感作为访问森林生境的目的。两个森林公园使用者对自然感知的提及比例相近,但五营中红松相关的感知占据了较大部分,而溪水中几乎未提及具体的树种。结合对不同生境感知方式的分析发现,相同的空间结构中使用者对不同质量的森林生境使用了相近的感知方式。

3.1.2 公众偏好开敞空间与林下空间

在空间结构上,使用者对于森林生境的认知主要呈现两种趋势:1)中观尺度下偏好远离森林生境的开敞空间。此类空间在整个游憩范围中面积占比较小,但其开发强度较高、具有一定景观小品、建筑与服务设施,或者包含大型水体、观景塔等标志物,这些特征都吸引使用者前往并停留。同时,使用者在夏秋两个主要游憩季节呈现了对开敞空间的偏好,良好的视野、滨水或高处的视点促进了对森林生境整体特征的认知。2)微观尺度下偏好林下封闭环境及其交错带中的节点。此类空间在国家森林公园中更普遍,包括不同类型与等级的步道及其连接的驻点。使用者位于林下环境或交错带时,往往在景观小品、景观建筑、道路转折点、桥梁等节点驻足拍摄,而忽略通过型空间。

使用者偏好有特殊性、更易识别的空间,并在中、微观尺度下分别被开敞空间与林下驻点吸引,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21]。已有研究表明,自然环境与开敞空间使人更加放松,更易吸引游憩者积极关注[22]。

3.1.3 视觉标志物促进公众自发认知生境

森林生境在大多数认知模式中作为背景,使用者认知的焦点一般为人像、水体、景观小品、建筑、动物等要素,这一规律与其他类型公园一致[23],森林公园不具备特殊性。在游憩过程中,视觉上的丰富程度主导了使用者的认知偏好[24],设计程度更高的景观被公众喜爱。适当的人工景观会增强使用者的认知,但过度开发不利于森林生境的保护。展示植物景观时,应控制视觉吸引物对视线的分流。已有研究证明,更集中的视觉关注代表了对森林景观更满意[25]。

当森林作为主体被认知时,注意力聚焦于单体植株或乔木的具体部位,并且其生境空间往往具有特殊性,即包含特色树种、趣味性构图或特殊视点。此外,部分视点、构图的选择是使用者自发创造的,超出了设计预期,这些丰富的感知方式反映了森林生境的美学价值,也可为森林生境空间的设计提供启示。具有特殊叶型叶色、枝干造型奇特、处于花期的植物常成为视觉焦点[26],本研究发现的视点与构图上的特殊性进一步补充了上述结论。

3.2 基于生境认知提升的空间优化策略

3.2.1 结合解说系统,充分展示高质量生境与特色树种,开展生态教育

森林生境中优势物种的差异影响认知的强度而非方式,红松作为研究区域内的地带性树种,引导游览者对于生态演替过程的认识,更具生态与文化价值。应结合特色树种增设标识标牌,增强生态教育功能。各类森林生境在满足使用者自然感知的需求层面表现相近,而更高的森林径级与垂直结构丰度,增强了森林生境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中的文化价值与生态教育功能。高质量生境中乔木伴生的灌木、草木、裸土、碎石、枯枝与落叶等要素也作为视觉的主体,针对森林生境应开展整体性保护。

3.2.2 提供停留空间与提示物,引导对森林生境的关注,调控游憩的节奏

基于研究结果,应利用使用者对特定空间的偏好,在中观尺度充分利用空地组织使用者的停留观赏与休息,引导国家森林公园的人群分布,减少敏感生境的压力,借助高视点设置观景平台,避免直接进入对生境的干扰;在微观尺度设置亭、观景台或围绕景观小品进行局部步道拓宽,在步道系统中有节奏地添加趣味性的空间节点,提升使用者的游憩体验,促进森林生境认知,避免森林公园生境空间开发的同质化。

3.2.3 适当增加人工景观要素和亲水方式,设置多种观赏距离、高度和视角

森林生境中视觉特征相对单一,通过提供不同高差、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的视点,提供更多感知方式选择。同时,设计游憩路线时合理利用现有水体、动物资源并设置景观小品、景观建筑,满足使用者对于森林生境的美学需求。

4 结论

本研究在中微观尺度下,发现森林公园中的各类生境得到了公众的认知,提出其认知方式具有生境质量、空间结构、感知方式3个维度,并归纳9种典型森林生境认知模式,为森林公园游憩空间设计与优化提供启示。对于生境保护,特色树种带来了更多对生境的关注与自发性的多样认知方式,具有更高的文化与生态教育价值。对于游憩空间设计,可停留的空间、设施与更高的设计程度引导了使用者对特定生境的关注与认知。对于公园管理运营,当前生境认知高度依赖公众自发的行为。

本研究选取小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的非介入式图片评论作为数据源,建立基于图片内容的生境认知分析框架,为探究各类空间认知特征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网络评论数据的地理坐标精度较低,难以分析在小尺度上的空间分布,发布者的人口特征也相对模糊。同时,由于用户群体的特征与分享行为的局限,人群的涵盖不全面,数据来源具有选择偏差。在未来数据精度与广度提升的基础上,可以针对空间分布与人群差异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生境使用者森林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哈Q森林
抓拍神器
哈Q森林
哈Q森林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哈Q森林
不同生境中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与本地种接骨草的光合特性
泉州湾洛阳江口2种红树林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