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3-09-19齐洪娜米晓璐王维展朱保月

中成药 2023年9期
关键词:川芎嗪一氧化碳丹参

王 磊,齐洪娜,李 佳,米晓璐,王维展,朱保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河北 衡水 053000)

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生活和职业气体中毒性疾病,短时间内吸入过量气体后会导致机体缺氧[1],进一步导致炎性因子产生,引起心脑系统严重受损,患者有起病迅速、病情发展快的特点,尤其是重度中毒,如果治疗延误将会造成严重心脑损伤,出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急性脑血管病,甚至治疗好转后经过2~60 d 的“假愈期”,会再次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以及锥体外系症状,称为迟发性脑病[2],一旦发病则治疗期长,致残率、病死率高,预后差,故早期干预治疗非常重要。中医认为,一氧化碳中毒病机属温热瘀毒,痰浊清窍,日久毒邪入内,耗伤阴血,瘀血阻络[3],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4-5]。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属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祛瘀功效及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微循环血流、抗氧化等作用,适用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应用广泛[6]。因此,本研究考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收治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的94 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 例,2 组一般资料见表1,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21-1-032)。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s,n=47,1 mmHg=0.133 kPa)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n=47,1 mmHg=0.133 kPa)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s,n=47,1 mmHg=0.133 kPa)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n=47,1 mmHg=0.133 kPa)

项目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年龄/岁52.2±16.751.6±17.5男性/[例(%)]19(45.2)21(50.0)平均心率/(次·min-1)102.2±17.9105.1±18.1平均动脉压/mmHg92.3±17.693.8±16.3平均中毒至入院时间/h6.5±1.46.2±1.5平均昏迷时间/h10.9±3.611.5±4.7既往病史/[例(%)]高血压20(47.6)22(52.4)糖尿病11(26.2)9(21.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16.7)9(21.4)

1.2 纳入标准 (1) 符合《内科学》[7]中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2) 年龄18~69 岁;(3) 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 住院治疗天数<14 d;(2)既往有严重肝肾疾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肝肾功能损害;(3) 既往有慢性症状性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4) 脑梗死、脑出血、脑膜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各种疾病、其他中毒引起的脑病;(5) 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药物具有禁忌症;(6) 治疗前4 周应用此类药物;(7)妊娠期、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4 治疗手段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不包括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相同或拮抗作用的药物),包括氧气吸入、高压氧、防治神经细胞水肿、促进神经细胞代谢、清除氧自由基、支持疗法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2020959)10 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50~60 滴/min),每天1 次。2 组疗程均为14 d。

1.5 疗效评价 (1)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神志清楚,脑电图显示正常;(2)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减轻,意识恢复,脑电图显示基本正常;(3)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未进入恢复期,脑电图异常。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

1.6 指标检测 (1)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计数(XN2800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日本Sysmex 公司) 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水平(日立7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2)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公式分别为MH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II=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3) 白细胞介素-6 (IL-6)、C 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 (cTnI) 水平 (日立7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4)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 蛋白 (sST2) 水平(Presage ® ST2 检测试剂盒,美国 Critical Diagnostics 公司);(5)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 评分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8](心源性休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6) 随访60 d 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

1.7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3.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α=0.05)。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n=47]Tab.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ase (%),n=47]

2.2 APACHE Ⅱ评分、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后3 d,2 组APACHE Ⅱ评分及IL-6、CRP、MHR、SII 水平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14 d,2 组上述指标降低 (P<0.05),并低于治疗后3 d (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2 组APACHEⅡ评分、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n=47)Tab.3 Comparison of APACHEⅡscores and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n=47)

表3 2 组APACHEⅡ评分、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n=47)Tab.3 Comparison of APACHEⅡscores and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n=47)

注:与对照组治疗同一时间点后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后3 d 比较,△P<0.05。

组别时间APACHEⅡ评分/分IL-6/(ng·L-1)CRP/(mg·L-1)MHRSII对照组治疗前19.87±5.7896.02±31.1843.22±14.560.60±0.323 161.77±1 589.84治疗后3 d13.49±4.80#71.34±14.48#29.13±13.35#0.49±0.31#2 269.46±1 242.48#治疗后14 d9.91±3.31#△50.21±19.96#△17.62±5.77#△0.33±0.21#△1 231.60±793.03#△观察组治疗前20.21±6.0495.79±23.8444.99±15.740.62±0.313 077.73±1 540.53治疗后3 d10.98±3.38*#60.21±15.89*#19.63±8.26*#0.38±0.20*#1 756.13±928.57*#治疗后14 d7.66±2.20*#△35.85±10.45*#△13.11±4.02*#△0.24±0.09*#△956.97±380.47*#△

2.3 心肌损伤指标 治疗后3 d,2 组sST2 水平降低 (P<0.05),CK-MB、cTnI 水平升高 (P<0.05),观察组三者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 d,2 组三者水平降低(P<0.05),并低于治疗后3 d (P<0.05),观察组sST2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 组心肌损伤指标比较(±s,n=47)Tab.4 Comparison of myocardial injury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n=47)

表4 2 组心肌损伤指标比较(±s,n=47)Tab.4 Comparison of myocardial injury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n=47)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同一时间点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后3 d 比较,△P<0.05。

组别时间sST2/(ng·mL-1)CK-MB/(U·L-1)cTnI/(μg·L-1)对照组治疗前179.55±42.9015.34±8.420.08±0.05治疗后3 d134.04±32.45#150.60±31.76#4.19±1.97#治疗后14 d99.17±26.32#△14.12±9.35△0.09±0.05△观察组治疗前180.09±37.6715.59±8.830.07±0.04治疗后3 d109.23±29.91*#96.45±23.57*#2.16±1.32*#治疗后14 d66.47±21.10*#△13.68±9.16#△0.07±0.06#△

2.4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 对照组发生12 例主要心脏不良事件、15 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25.53%、31.91%;观察组发生3 例主要心脏不良事件、6 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6.38%、12.76%,即观察组两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5 安全性指标 治疗期间,2 组未发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发热、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中医认为,一氧化碳中毒早期大多为浊毒侵袭,痰蒙清窍,蒙蔽心神,治疗以清热化痰,辟秽化浊,醒神开窍为主;后期多为毒邪入内,耗散正气,为脾肾亏虚,气血瘀滞,治疗以健脾补肾,益气养阴活血,降浊通络为主[3,9-10]。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素、川芎嗪,方中丹参有活血祛瘀、除烦安神、凉血消痈之功,对各类瘀血阻滞证及疮痈肿痛、心神不宁证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1];川芎嗪为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川芎活性成分之一,素有“血中之气药” 之称,可活血、祛瘀、通络、行气、开郁、止痛,具通达气血之独特功效[12],两者均可改善机体炎性、微血管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指标,增加脑血流,防治血液凝固、心肌损伤、扩冠[13]。课题组前期发现[14-15],早期给予丹参川芎嗪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后一氧化碳中毒的脑氧利用率和乳酸清除率能提高,从而提高临床效能。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更低,提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能更有利于减轻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护一氧化碳中毒的靶器官功能,合理减少心脑并发症,改善预后。

近年来,炎症反应贯穿于一氧化碳中毒始终,在一氧化碳所致脏器功能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研究表明,CRP 可作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性脑损伤的重要预测因子[16],它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血浆蛋白,当机体存在炎性反应或组织损伤时其水平急剧升高,对患者病情程度和转归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7];SII、MHR 为反映机体免疫炎症反应状态的因子,也是新型的机体炎症反应的指标[18],其中前者是一种联合三种炎症免疫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 计数的新型标志物,反映机体免疫和炎症的平衡状态,可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神经系统结果,并且检测简单、快速[19];sST2、CK-MB、cTnI 是心肌损伤标志物,其中血清sST2 水平检测在评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心脏病严重程度上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20]。本研究发现,治疗后2 组CRP、MHR、SII、sST2、CK-MB、cTnI 水平降低,以观察组更明显,提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有利于减轻炎性反应,下调炎症因子,保护脏器功能,减轻组织损伤,降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

综上所述,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有利于改善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临床症状、中毒预后,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RP、MHR、SII 水平,削弱炎症反应损伤,改善脏器功能有关,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川芎嗪一氧化碳丹参
煤气中毒后应该怎么办?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
高压一氧化碳压缩机气阀及控制系统的改进
RP-HPLC测定石见穿中丹参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