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产士工作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减压对策

2023-09-19郑锦丽何秋婵李倩莹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8期
关键词:助产士孕产妇条目

郑锦丽,何秋婵,李倩莹

(中山市板芙医院 广东中山528459)

助产士是为新生儿和产妇提供保健服务、协助其进行顺利分娩的医疗保健人员[1]。具有分娩所需用物准备、指导并协助孕产妇进行无痛分娩、清洁病室内环境及孕期健康知识教育等任务职责,在提高新生儿及孕产妇存活率、降低产妇在胎儿娩出过程中疼痛感知体验等方面充分发挥人道主义精神。WHO将2020年定为“助产士和护士年”,全世界范围内对助产士和护士的关注渐趋提高[2]。作为院内较特殊的服务群体,助产士承担着为新生儿与孕产妇健康保驾护航的双重压力,日常工作常需对待产、分娩、产后等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进行处理,增加了与母婴体液血液暴露、医疗器械损伤等多种职业风险事件接触率,助产士职业前景不明和角色冲突,导致助产士人员流失现象加剧[3]。为保证妇产科护理工作可持续性发展,本研究分析助产士生理及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并探讨高效率、高质量的解决对策。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本院2017年7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妇产科62名助产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具有护士资格证、执业证者;具有助产士证且工龄>1年者;于本院注册且在职者;无外伤、同意接受本研究者。排除标准:研究期间产假、病假或事假者;调离妇产科或离职者;外出进修者:调查问卷填写空缺者。通过工作压力单项测量表使用5分量尺,对助产士所感知的压力进行综合评估,得分在0~1分归入无压力组,得分为2~4分归入有压力组,有压力组和无压力组各为31名。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与助产士工作压力相关的参考文献或借助以往临床管理经验,使用资料收集方法调取62名妇产科在职助产士临床基础资料与工作环境等,主要包括助产士工作年限、职称、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聘用方式、人际关系、是否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平均每周夜班频次、抑郁、焦虑、工作护理专业等。

1.2.2 资料收集方法 一般资料包括工作年限、职称、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情况、聘用方式、是否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均在其信息资料档案中记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主要包括工作量与时间分配(5项条目)、护理专业及工作(7项条目)、人际关系及管理(9项条目)、患者护理(11项条目)、工作环境及设备(3项条目),共35项条目,每项条目满分为4分,量表Cronbach′s α为0.84,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压力自我感知程度越重[4]。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综合评估,以53分为分界值,量表Cronbach′s α为0.83,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抑郁程度越重[5]。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整体评估,以50分为分界值,量表Cronbach′s α为0.86,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焦虑程度越重[6]。

2 结果

2.1 两组助产士压力单因素分析 见表1。

表1 两组助产士压力单因素分析[例(%)]

2.2 独立影响因素自变量赋值表 见表2。

表2 独立影响因素自变量赋值表

2.3 两组助产士压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3。

表3 两组助产士压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技术也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势,母婴健康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7-8]。助产士作为医院内部护理专业团队中相对特殊的群体,在孕产妇生产分娩中承担着围生期照护、分娩期指导及产后保健预防等职能[9]。但由于孕产妇分娩突发事件较多、产妇病情变化快,在与家属进行沟通时易发生纠纷,助产士从旁协助时需保持高度警惕状态,精神长期处于亚健康,导致其自身压力与负担激增,不仅对身心健康发展产生影响,还会阻碍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增加医疗事故发生率[10-11]。因此,从根源处着手,深入分析助产士压力产生的原因与影响因素,采取系统全面、可行性较强的管理对策尤为重要。

3.1 抑郁与焦虑 本研究发现,有压力组抑郁(50.39±3.26)分、焦虑(48.43±2.43)分,高于无压力组(P<0.05)。分析原因:由于生产分娩属于动态发展过程,术前、术中、术后等不同阶段中,并发症无法预估,助产士从旁协助时需时刻保持警惕状态,精神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12-13]。为延缓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可采取正念心理疏导,选取环境较幽静、阳光较充足、场地较空旷的会议室作为助产士心理疏导的场所。告知助产士于床垫上以半坐卧位或平卧位的姿势,跟随节奏舒缓的背景音乐,进行肌肉、神经的完全放松,嘱助产士跟随口令展开联想,分散自身注意力。引导助产士将海风作为注意对象,感知自身处于阳光充足的沙滩,海风徐徐,注意力跟随海风的吹拂进行流转,对躯体从下到上依次扫描,并对各部位的感知加以熟记。告知助产士,在此过程中对产生的焦虑、强迫或痛苦等不良心理情绪,秉持着不接受、不排斥、不评判的态度,体会和感知其产生与消散的过程,1~2次/d,每次20~30 min。促使助产士在音乐的协助下,对颅脑内部神经元系统进行良性刺激,激发迷走神经兴奋,调动机体内潜藏的积极、乐观情绪,督促助产士反复训练,提高其护理工作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促使护理工作顺利开展[14]。

3.2 平均每周夜班频次与人际关系 本研究发现,有压力组助产士每周夜班频次为4~6个,约占总助产护士的61.29%,高于无压力组的19.35%(P<0.05)。分析原因: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发展与国家政策不断推行,医院妇产科分娩孕产妇数量增多,助产人员处于相对紧缺状态,护理工作繁重,工作时间延长,导致助产士出现职业压力与负担[15-16]。因此,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应进行合理管控,为降低助产士密集工作任务量,可采取弹性排班制度,科学安排助产士夜班频次及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开放科室助产士在岗量,各岗位职能依照轮班上岗制度,将岗位职能的压力分散化,避免部分助产士长期在护理工作繁重的岗位,保证助产士劳动与收获成正比,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同时,科室还可定期组织助产士及科室工作人员团建,鼓励其参与小游戏,促使助产士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团体合作意识,增加熟悉度与信任度,营造良好的同事关系氛围。在日常工作中配合默契,保障护理工作顺利衔接与完成,避免因交接班或物品传递不当造成医疗事故,为助产士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17]。

3.3 工作护理专业 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有压力组专业素养评分为(18.48±3.24)分,高于对照组(16.29±3.16)分(P<0.05)。究其原因:部分助产士在开展各项护理干预措施时,仍遵循以往护理理念,自身对分娩、助产等知识了解浅表,护理过程中专业性与规范性遭到了孕产妇及家属的质疑,且日常自我防护意识较低,易发生职业暴露等,增加了自身心理及生理负担[18]。因此,应定期组织助产士进行孕产妇分娩、产后风险因素、相关护理流程注意事项等知识集中培训,并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学术网站进行助产护理相关内容的专刊与论文搜索,实时更新培训教学内容,促使助产士对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符合社会整体趋势的发展,加强日常护理流程的训练,保证助产士临床操作的规范性、专业性。护理管理者应不断学习更新助产士管理体系,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与理念,为助产士提供深造学习的机会,促使其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技能,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及能力水平,增强对自身责任的认知与自我职业责任感。助产士应采用心理疏导放松技巧,将自身在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压力、负担与问题进行自我调节,转化为持续努力工作的动力,保证在岗期间,始终处于积极、专业的状态,及时解决孕产妇遇到的问题,为孕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提供保障[19]。

综上所述,影响助产士工作负担与压力的因素众多,应遵从根源处入手原则,给予其相适应的干预对策,以提高助产士日常护理工作质量、心理承受能力。

猜你喜欢

助产士孕产妇条目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预防措施
护理干预在肥胖孕产妇围生期的应用
助产士队伍亟待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