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研究

2023-09-19尹应琼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德育渗透小学教育

尹应琼

摘 要:“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期间,学生的学习效能不断提升,此时进行德育渗透,能在强化学生学习认知的同时,提升其道德素养,从而真正地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在渗透德育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将“双减”要求融合在其中,从而在强化学生学习效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基于此,本文从“双减”政策本身着手,对该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中渗透德育理念的方式进行探究,旨在为日后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6-0221-03

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为有效解决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与时代发展需要相悖、德育教学路径固化等问题,国家推行了“双减”政策和素质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还学生快乐童年,使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点进行教学研究,在调整教学方式的同时,渗透德育教学内容,以此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此期间,教师应鼓励学生反思日常生活中的德育问题,并优化德育渗透路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顺利落实德育的渗透,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推力。

1.“双减”概述

“双减”主要是指对义务教学阶段学生进行作业时长、总量、压力的消减,从而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双减”在实际运用中虽然着重减负,但是其真正的意义远比减负要大,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落实的助推剂,更是落实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应以课堂教学为阵地进行教学方式的优化与改革,站在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此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讲解,還应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应教尽教的基础上,做到减压减负、增效增质的效果。在此期间,教师若是进行德育教学内容的渗透,不仅是一种教学优化的全新尝试,更是促进立德树人教育内涵落实的新方式。

2.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未能与时俱进地转化

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教学知识的过程中应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实际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能。当前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未能及时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化,造成整体教学期间学生自身的观念、教育发展形势、社会发展情况、教师的教学形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部分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关注点大多会放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以此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忽视了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仅在成绩方面发展,而自身的情感以及道德发展方面有待提升。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未能明确地制订教学目标,且未能根据教学要求系统化地制订教学方案,导致整体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实际要求不相符,仅将德育渗透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任务,最终导致教学存在偏颇。

(2)渗透的方式较为固化

当前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渗透德育元素时会出现渗透方式单一、固化的情况。此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为: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尽管根据教育部门大力推行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进行教育过程优化与创新,并在教育中运用德育的元素,但未能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方式的优化与拓展,造成学生接受德育意识的效能不高,且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也未能联系学生的生活,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升,还会致使学生在课堂中过于被动。道德来自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提炼与总结之后,又归还于人们的生活,从而人们的意识中不断进行反思和循环,而知识亦如此。德育在教学过程中展开与渗透,需要教师根据德育教学和知识教学之间的联系,紧抓日常生活的中心点,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最大限度上开展知识教学,并发挥德育的作用,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现实教学的过程中,仅运用教师讲解的教学方式仍旧存在,且未能根据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点之间的联系系统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规划,从而使教学过程过于僵化,影响学生认知的提升和意识的发展。

(3)课程德育资源收集以及利用范围存在局限性

课程资源对教学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保障课程教学目标得以达成,会根据具体教学运用不同形态以及呈现方式的课程资源,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依据自身的教学需要不断地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但是当前教师在收集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并未总结和运用资源中的德育资源,从而造成整体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内容不够明显,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未能得到良好渗透,造成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而德育也在此种情况下难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拓展,致使学生受到的德育较为有限。

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

(1)深度挖掘和提炼教学中的德育元素

语文教材与德育的内容有着极大的交互性,每一篇文章中都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元素,教师在教学期间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不断挖掘文章中德育元素的,从而提升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师为达到“双减”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减少其学习的压力,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德育渗透,并在教学中挖掘德育资源,以此为着手点,在提升学生知识认知的同时强化其对德育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感受能力。教师应以自身道德认知为着手点,不断进行德育意识的优化与强化,并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感知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感、知错就改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等,并将此种精神渗透到识字教学、文章阅读以及写作教学中,从而强化德育教学的渗透能力。

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蝙蝠与雷达》这篇文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以及“双减”的要求进行教学方式的优化和简化,并将德育内容渗透在其中。此时教师为更好地提升渗透效果,应深入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该文章为科普文章,表面上只是知识的普及,增长学生见识与认知的一篇文章,其中的德育要点并不明显,但是在深入发掘的过程中可知,此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研究人员在大自然启示中获得感悟,并成功地研究出促进人们发展的器物。在此过程中,凸显了研究人员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坚持探索中获得了加持人们发展的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提升学生的认知,可以借助教具引导学生进行教学研究,并逐渐地渗透科学家的探索意识,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悟科学家坚韧不拔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从而受其感染,优化自身的思想。

此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和学习课文,并运用为学生讲解振动原理,运用透明的水杯,让学生感觉到振动波,之后让学生探究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发明的过程,着重突出科学家在此过程中遇见的困难和研究期间受到的阻碍,并根据课文进行内容与主题的探究,促使学生根据课文主题了解雷达和发明原理,知晓雷达与蝙蝠在夜里飞行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其科学认知力。教师可以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思考自己是否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半途而废的情况,反思其中的原因,之后再借助文章中科学家坚韧不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促使学生的精神品质在此种精神的熏染下得以提升。

(2)丰富与创新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直接决定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此时教师应根据“双减”的教学要求以及德育内容,紧抓二者之间的衔接点,提升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契合性,促使小学德育能更好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效能。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性,在快乐学习中掌握良好的德育知识,并在其中受到相应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在学习中促进思想、信念、道德、品质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为了增强语文教学内容与德育的融合效果,并使其具有极强的趣味性,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德育教学的创新,并深入挖掘学生发展中所涉及且需要的德育元素,之后根据具体的教学要积极尝试教育整合,以“雙减”要求为主,围绕学生自身的认知,使德育元素与学生的意识更加契合。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拓展学习内容,并更好地融合德育内容,使学生获得德育知识的各种渠道更加丰富,进而确保德育内容与语文教育之间的契合性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教师为使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内容相融合,减少教学中内容偏颇情况的出现,在教学中应坚持贯彻以生为本理念,并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规划。从学生角度出发探究,能够落实“双减”要求且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从而在强化学生学习效能的同时,保障其能有效理解和掌握德育内容。

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此时应根据“双减”的内容,从课文内容角度带领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德育主旨的提炼,从而促使学生能形成不随意破坏花草树木、公物的意识,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结合实际生活提升学生的认知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灵活学习,进而将日常所闻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并展开新的思考,从而增强教学的创新性和灵活度,使学生在学习时避免死读书、读死书的问题。此时教师为引导学生的新思想,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双减”的要求。而多媒体设备与教学资源的融合,为德育渗透提供良好的助推力。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将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有效衔接,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生活认知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以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拓展学生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促使学生在虚实结合的过程中对世界形成新的意识,从而为德育内容的渗透提供助推力。在小学阶段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意愿,根据学生兴趣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合生活场景展开教学,在此期间,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优化,增加生活化知识与教学内容、德育内容融合的紧密性,从而丰富课堂内容,增强教学融合效能,促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化场景,以此增加学生的认知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不断受到德育内容的影响而健康成长。

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文教学时,教师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生活化场景认知德育知识,并感知德育内容,从而在深度把握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微课,为学生营造与其认知相近的老屋情境。之后,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的精读,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进行文章内容的陈述,而教师在学生陈述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表述点进行德育教学内容渗透,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素养,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双减”的要求,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教学内容的渗透,促使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得到语文知识的滋润,又能有着德育内容的加持,并在此过程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最终达到学生高效学习、身心健康成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莉,王艳萍.情智共生  言智共长——发展学生思维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体系建构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1(S2).

[2]廖小萍.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学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S1).

[3]周仕德,林君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历程探思——以五年级《落花生》为例[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1(06).

[4]陈秋咏.小学语文项目化教学实践策略探究——以汉字教学为例[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6).

[5]黄晓玲.优化童话教学  凸显童真之美——小学语文低段童话文本教法探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6).

[6]姚贵英.小学语文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学习为例[J].名师在线,2021(36).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德育渗透小学教育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