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3-09-19黄云英

教育界·A 2023年23期
关键词:阅读小学核心素养

【摘要】文章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视域,从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文化素养、审美水平以及思维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探究,旨在强化学生的语文阅读感知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1C505)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云英(1972— ),女,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读写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在阅读中掌握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对此,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并提升学生表达的意愿。

一、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原则

(一)全面性

阅读教学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遵循全面性原则。首先,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求。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阅读教学的目标,目标不能过高或者过低。再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传授学生专业的阅读知识,又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最后,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鼓励学生深度探索知识,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二)互动性

阅读教学强调关注师生的双向互动,教师需要遵循互动性原则。首先,教师不能过分地强调“教”,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能够独立思考的个体,有自己的学习规律,他们面对阅读中的相关问题,会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其次,良好的师生互动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是构建高效阅读课堂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师生紧密联系的重要途径。最后,教师主导下的师生深度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活动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三)反思性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再思考、再认识的过程,教师需要遵循反思性原则。首先,教师要及时反思和总结,反思自己的问题,总结教学的经验。其次,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达到更优质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要重视反思、深刻反思,从而让学生获得优质的阅读学习体验[1]。

二、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一)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2]。

朗读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在合适的朗读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容易被激活,从而能够更好地感知文本内容,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教师应该做好相应的示范和组织工作,鼓励学生朗读文本素材,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律。

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设备,播放动态的画面,开始朗读示范,从而帮助学生认识“为”“得”等多音字的读音,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停顿规律,促进学生有感情地阅读和思考。当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模仿音频,也可以鼓励他们自由朗读,还可以指导他们试着分析课文背后的内涵,理解语言的运用规律,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3]。

(二)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2]。

语文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个性化思维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形成系统性思维的关键举措。部分低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在后面的学习中容易遗忘前面的知识点,思维无法得到有效发展。思维导图是重要的思维工具,其將文章的各种关键信息进行梳理,精准细化每个思维节点,从而有效引导学生获取信息和整理信息,有利于学生分析阅读问题,发展逻辑思维。此外,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过程,也会有效增强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4]。

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梳理和总结文章情节,促进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脉络,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动物?”“小蝌蚪和鲤鱼妈妈、乌龟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等问题,绘制思维导图。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能够直观形象地理解文章内容,认识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三)深度剖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2]。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部分文章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增进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日月潭》的阅读教学为例,此文是一篇写景类文章,作者通过细腻生动的文字,表达了对日月潭的赞美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让学生欣赏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感受自然的美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度剖析课文。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让学生理解“点点”“隐隐约约”等词语,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的情境,从而感受日月潭雨天的美。再次,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觉得日月潭美在哪儿?”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想象日月潭在微风中、夕阳下、雪夜里可能是怎样的情境。这些阅读任务,为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提供了充足的思考空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四)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2]。

新时期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关键的语文知识,还要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的阅读教学为例,泼水节是傣族春节,也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因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挖掘课文的文化内涵,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傣族泼水节的视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搜集有关傣族的服饰、美食、建筑等特色文化的资料,促进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体会少数民族的别样风情。再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文章内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三、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阅读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言、思维以及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有着具体的要求,这为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需要仔细研读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要确保阅读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设计的阅读教学目标不能过于笼统或单一,不能偏离新课标的方向。

其次,教师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阅读教学节奏,确保教学工作能够始终围绕阅读教学目标推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回顾教学要点,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偏离方向。

最后,教师需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整合阅读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关注学生在阅读中所获得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各种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以核心素养为本的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体裁丰富,教师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 ,可以選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教学,从而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教师在教学记叙文时,要围绕记叙文的六要素,让学生把握记叙文的结构特征,学会写作的谋篇布局。此外,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从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角度鉴赏和品味文章。

又如,教师在教学说明文时,要围绕基本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把事物的特点说明清楚的。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阅读能力培养

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个性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有力的支持。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灵活应用精读、略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的内容。再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网络等途径,自主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从多种角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读与思的有效结合。

(四)以核心素养为标准的评价机制

教师的教学评价有反馈和激励的作用。以核心素养为标准的教学评价要做到科学合理,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得到提升。教师既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学生,又不能用单一的考试评价学生。教师可以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根据学生的特点评价学生,也可以运用“成长档案”等工具,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探究,促进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曹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刍议: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6):90-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刘芹.基于课外阅读基础上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探究[J].科普童话,2017(11):21.

[4]叶翠敏.基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18(14):66-67.

猜你喜欢

阅读小学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