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2023-09-19王铄

江西教育C 2023年8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

王铄

摘   要:学生的音乐素养既是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基本修养,也是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敲门砖”。在指向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特征,引导学生亲历音乐活动,亲自感受领悟,在实践体验中浸润与升华。

关键词:素养进阶   音乐教学   情感

音乐的核心素养内涵丰富,包含了基本乐理、音乐欣赏、视唱练耳、文化理解等,涵盖了音乐的欣赏、听辨、唱读、弹奏等方面。如果学生缺乏音乐素养,就无法理解、表现和创造音乐。因此,教师要把音乐素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进阶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按照一定的层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一步一个台阶,引领学生在攀登音乐高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进而实现音乐素养的进阶。

一、以兴趣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

在音乐课堂中,如果学生缺乏兴趣,教师就会孤掌难鸣,教学活动将很难开展,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喜欢音乐,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主动建构音乐知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较淡,慢慢变浓,由喜欢音乐到爱上音乐,直至迷上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情感为切入口,用音乐点燃小学生的热情,帮助学生打开情感之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习情感

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音乐以声音的动感给人以听觉的刺激,并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但音乐比较抽象,缺乏感性色彩,与学生的感性认知存在较大的距离,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此,笔者首先创设音乐情境,将音乐融入具体的场景,实现情与景的交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其次,增强音乐的感性,调动学生的视听兴趣,将学生引入聆听状态,催生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使学生喜欢音乐。比如,在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笔者从学生的春游活动导入,给学生展示了一组春游的照片,借助照片欣赏春天的美景。春游场景图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唤醒了学生对春游的回忆,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依托音乐游戏,催生学习“情趣”

小學生的注意力本来就不容易集中,如果音乐教学单调枯燥,就更加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好玩爱动是小学生的特点,喜欢游戏是他们的天性。对此,教师可以依托音乐游戏,将音乐教学游戏化。音乐游戏不同于一般的游戏,是将游戏与音乐有机融合,增强音乐的形象性与生动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游戏活动中感受音乐的节奏,体验音乐的魅力,探究音乐知识。比如,在教学《音乐是好朋友》时,笔者设计了两组游戏活动,第一组是击打游戏,让学生互相拍手或互相拍左腿与右腿。击打游戏趣化了乐理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第二组游戏是在学生学唱歌曲后,组织学生玩“开火车”游戏,每个小组唱两小节,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接着唱。开火车游戏趣化了歌唱活动,激发了学生歌唱的兴趣。

(三)借助媒体手段,营造音乐意境

音乐的弦外之音与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被称为意境。意境是美学的最高境界,学生如果达到意境的层面,说明其兴趣已进入最高层次,这种兴趣不是外在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是由衷的热爱。音乐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想象。音乐意境的营造,需要借助多媒体手段,如借助乐器的演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微妙,引发学生无尽的遐想,表达出真实的思想情感。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将音画融为一体,可以营造出唯美的音乐意境,以此增强音乐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比如,在教学《落水天》一课时,笔者就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下雨天的视频,引导学生谈一谈下雨天的心情和感受,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学唱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以欣赏促进学生的审美感知

音乐审美需要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和品悟。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把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音乐感知不同于美术感知,它不是依靠视觉器官进行感知,而是借助听觉器官进行感知。音乐感知是音乐审美的前提,当学生有了良好的审美感知时,才能有效地进行审美理解、审美表现与审美创造。

音乐感知首先是对音响的感觉与知觉,是人耳在听到音乐信号后,对音乐形成的整体印象。音乐感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主要是对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调、音色等要素的感受与理解。音乐感知能力是音乐的核心素养,感知能力强的人擅长欣赏,容易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并与音乐融通。

欣赏是审美感知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把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抓手,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提升审美感知素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中的情绪、乐器、曲式结构等进行感知与理解,可以采取语言描述加动作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感知旋律、节奏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采取边聆听边联想的方法,把声音转化为丰富的意境,感觉乐曲所表达的情绪,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提高音乐审美的境界。比如,《战台风》一课,表现的是码头工人与台风搏斗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重视学生的感知和体验,引导学生观看工人迎战台风的录像,结合画面,感知乐曲的轻重缓急、节拍的律动,对乐曲的结构、音色的变化进行审美感知。

三、以体验促进学生的音乐表现

音乐表现是学生内心情感和思想表达的重要方式,音乐表现能力是学生通过歌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音乐活动,表达音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教师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亲自实践体验,主动表现和创造。

俗话说:“听容易忘记,做容易理解。”要想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素养,教师不能一直让学生聆听欣赏,而要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去表现。唱歌是表现的重要形式,唱歌追求声音的圆润和音质的优美。学生要想达到这个程度,需要从基础学起,学唱歌姿势,学练气息和发声;需要从自然音区练起,然后逐渐增加音量,扩大音域,提高难度;需要在视唱练耳中逐步提高音乐的表现技能。

音乐表现除了歌唱,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具体操作(包括融入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比如,《雷鸣电闪波尔卡》是一堂以欣赏为主的音乐综合课,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给学生提供玻璃瓶、装有沙子的杯子等器具作为简易乐器,让学生通过吹空瓶子发出“呼呼”的风声,通过摇动装有沙子的杯子制造出“沙沙”的雨声。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音乐学习与自己生活的联系。总之,感受音乐既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自己的操作与体验。

参考文献:

[1]龚鉴.基于小学音乐中的节奏教学的针对性策略[J].北方音乐,2018,38(14):181.

[2]曹会玉.基于核心素养的“智、趣、美”小学音乐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22(10):58-60.◆(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小学)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被情感操纵的人有多可悲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