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培训添一道“家常菜”
2023-09-19张静
编者按
2023年1月,陕西省教育厅开展陕西省基础教育名师名家培育行动,旨在造就一批省内有示范、国内有影响、群众认可、行内公认的教育家型教师和校园长,推动陕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期“名师名家”栏目特邀教育部新时代名师培养对象、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副校长张静撰文讨论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深入推进该项工作提供依据和方向。
张靜,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副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教育部新时代名师培养对象,陕西省教学名师、特级教师。曾4次获得教育部一师一优课奖;担任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理事、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指导老师、陕西师范大学培训专家、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实践导师、陕西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西安市小学数学“名师+”主持人。
教育强国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是教师培训的重中之重。
观摩公开课、示范课是老师们经常参与的培训方式,国家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这些培训的效果又如何?据笔者了解,“听课时激动、下课时感动、回去后不动”是许多老师的真实写照。在培训时,听着专家、名师们的讲座和观摩课,老师们心情激动,时时共鸣。走出培训场地,谈论起课例、观点,大家也是各抒己见,恨不得立刻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但当我们再回到日常的教学中,当时的感受、当时学会的好办法,又有多少能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心中虽明白要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但一想到学具的准备,动手时课堂的杂乱,便索性用课件演示代替操作活动;心中虽明白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机会,但一想到教学任务没法完成,课堂练习没时间处理,便又以讲授的方式把知识点“强塞”给学生;心中虽明白“算理”是多么重要,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最重要的生长点,但还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让学生对“算法”的记忆和练习上,因为毕竟只有“算对了”才能体现学生“学会了”;心中虽明白要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却因为担心无法应对而省去了类似“你有什么问题”这样的提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的过程被忽略了;心中虽明白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一上课又变成了“我的课堂我做主”……公开课就像一场饕餮盛宴,满足了老师们的观感,为老师们补充了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但回到工作岗位上,却没有那么多珍贵的食材,没有那么好的烹饪技艺,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准备,我们能呈现给学生的还是一道道简单的“家常菜”。
著名特级教师张祖庆老师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老师,你敢上祼课吗?》,他对公开课提出了质疑:“长期以来,对公开课的评价,大多注重其‘教学艺术而忽略其‘教学效率。一节花了很长时间准备的‘精品课,其示范的价值究竟在哪里?观摩公开课的终极意义在于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改造常态课堂。然而,这种近乎‘变异的公开课所呈现的教学理念,对日常教学又有多少指导意义?”是啊,我们看到的都是“公开课”,天天要上的却是“家常课”。
不仅专家、名师们的课例是精心打磨的,就算是一线的老师们接到上评优课、汇报课的任务后,也会精心准备,推陈出新,一定要上一节“新”课,一定要让听课的人感受到自己的创新之处,感受到自己的深厚的学养和高超的技艺。于是,老师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大刀阔斧地改,改环节、改情境、改例题、改练习……改完再参考名家示例增添个人思想、增加文化渗透、增加学科融合……改完加完还得精心制作课件、插视频、加动画,为了更好地契合课堂有时还得自己重新录制视频……这一切耗费了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这样辛苦备出的课,还需要进行反复打磨。于是乎,听课者最终看到一节如万花筒般精致的课——动画美轮美奂、音乐荡气回肠、语言气势如虹。置身其中,恍若观赏一场艺术表演,让人目不暇接。
但每一天的日常教学该如何处理,每一天都要上的课,哪里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磨、去做?“公开课”和“家常课”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一线的老师在学习了“公开课”的理念后是不是还需要上好每一节“家常课”?提升教学质量的重担是体现在一堂堂被观察、示范的“公开课”上,还是落实在一节节默默发生在每一间教室的“家常课”上?这已经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何上好一节“家常课”?这可能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最应该深研的问题。我带领着自己的省级名师工作室团队对此展开了研究,我们用了近四年的课堂实践,录制出近300节“祼课”,为如何上好“家常课”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形成了一批数字化资源。
公开课一直在做加法,而我们想做减法。公开课一直在寻找资源,补充课堂内容、增加学习难度、提高效果,那我们能怎样减呢?怎样才能做到“less is more”?我们尝试减去不必要的干扰,回到课本,回到教师指导用书,回到知识的本质,回到学生身上。
一节真正的“祼课”,首先从备课开始,不改变教材的内容、环节,按教材的编排去上,我们相信教材编者的专业性,相信主编对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梳理,相信专业团队对学生思维的调查与考量,我们不需要改变教学内容,只用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些内容。其次,我们不用再重新制作课件,只用课本提供的配套课件,相信专业人士制作的标准、实用和美观,而且课件只是辅助教学,学生的创造、学生的发现才是最应该呈现的。最后,我们上课前不试讲,因为每一天真实的教学是没有试讲的,我们会在展示的“祼课”上呈现课堂最本真的状态。
这样的调整使得我们有足够的精力和大量的时间去关注学生、关注课本,当学生遇到一个数学问题,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学习经验的基础是什么,教材设计的意图是什么,设计什么样的学习活动可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课堂如何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总结,如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去表达现实世界,让学习真正发生?
这样上出的“祼课”能成为一节好课吗?对老师们有借鉴的意义吗?我们要尝试,也要让大家检验我们尝试的结果。于是,从2019年9月起,同步小学一、二、三、五年级的数学教学,每课必录,我们开始了辛苦的“祼课”之旅。近300节“祼课”在网络上公开发布,引发了一线教师极大的关注,也获得了北师大教材主编的肯定,播放量超过80万人次。
录制“祼课”是个辛苦的过程,数学课不能上假课,“祼课”更是如此,要反映学生们最本真的认知,要感受学生最真实的进步。每一次“裸课”的录制都必须在正式授课之前,可数学知识又有连贯性,又不能太提前,这便对录课的时间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录完课后,还要对课堂进行剪裁、修饰,并且写出自己的反思,找出自己的课堂观察点;学校的日常工作、突发事件都对录课有着太多的干扰。但是学生上课时的精彩表现:认真地思考、勇敢地操作、大胆地表达、一幅幅画出的“数学道理”、一份份有理有据的“团队合作成果”、一个个出人意料的“数学问题”……还有无数老师在网络平台下的留言和关注,让我们感受到一节节“祼课”对老师们日常教学的帮助,成了支撑我们把这事做下去的动力。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曾说:“教学和生活一样,你热爱它、眷顾它,享受它,它就属于你了。”因为热爱,所以无悔。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