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政给力 各方聚力 推进有力 充满活力
——江苏省沛县强力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2023-09-19张兴涛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沛县县委校区

□ 张兴涛

截至“十三五”末,江苏省沛县常住人口103.83万,其中60周岁以上人口20.73万,占19.97%;65岁以上人口为15.89万,占15.3%,在徐州各区县中属于严重老龄化区域。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全县近20%老年人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2021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正式颁布,沛县老年教育工作被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老年教育师资队伍的实施意见》《沛县捐助老年教育暂行办法》等文件。加快全县老年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得以构建,各部门支持老年教育发展的合力不断凝聚,全县上下重视老年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全县老年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一、建立“三位一体”的领导机制,形成加快老年教育发展的工作合力

为保证沛县老年教育各项工作高效落实,成立了县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老年教育工作;成立了县老年大学协会,当好县委、县政府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参谋助手;明确了县老年大学是全县各级各类老年大学的总称,形成全县老年教育“上下一盘棋”的良好发展局面。县老年教育领导小组、县老年大学协会、县老年大学既有各自的工作重点,又是一个有机的组合体,工作起来决策高效、政令畅通、落实有力,是名副其实的“三位一体”,也是独具特色的“沛县模式”。

沛县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教育局、财政局等14家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全县老年教育事业的重视。各镇(街)党(工)委、政府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的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多方主动参与的老年教育新局面。

沛县老年大学协会。经县委、县政府批准,我们在新近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县处级、科级领导干部中,选拔出5名有爱老情怀、懂教育管理的同志,组成沛县老年大学协会领导班子。协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行业指导、工作推动、政策咨询、对外联络作用,先后协助县委、县政府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老年教育师资队伍的实施意见》《沛县捐助老年教育暂行办法》等文件。开展校长、教师培训,组织学校管理人员赴外地学习,充分借鉴外地老年大学先进办学经验,切实提高全县老年大学办学水平。

沛县老年大学。这是沛县各级各类老年大学的总称,下辖18所分校。县老年大学歌风校区是沛县老年大学总校区,位于沛城荟客厅(县政府住地旧址)内。学校按照5G智慧校园要求,以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园林化为定位,高标准建设,总投资1.1亿元,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各类教室42间,可容纳学员5000余人。开设45个专业,115个班级。在校学员3800多人。全县17个镇、街道都把老年大学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并在人代会上通过票决。全县基本形成以县级老年大学为主导、镇级老年大学分校为支撑、村级教学点为补充的老年教育新格局。

二、建立办学要素保障机制,强化老年教育发展的各项措施

全面推进学校“交钥匙工程”建设。沛县老年大学歌风校区建设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即“交钥匙工程”。设计、施工及室内装修、教学设施配备全部由政府平台公司负责,学校只需“拎包入住”。歌风校区从2022年4月份开工建设到投入使用,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保证了9月1日正常开学,创造了老年大学建设的沛县速度。这一模式大大缩短了全县老年教育发展时间,为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建立全县老年教育师资库。根据县委《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在县教育局的协助下,我们全面梳理登记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在艺术、体育、文学、信息技术等方面有专业特长的在职教师,择优进入老年教育师资库。同时,积极协调文体广旅局、文联、园林服务中心、卫健委等相关单位,全面摸排各系统内具有健身舞蹈、文学摄影、书画戏曲、插花园艺、医疗保健及其他具有专业特长的在职人员,推荐其进入老年教育师资库。另一方面,面向社会优选热爱老年教育事业、符合老年大学教学需求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行家里手、能工巧匠进入老年教育师资库。目前,在库各类教师400余人,为沛县老年教育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财政资金兜底,社会资金补充。为满足老年大学教育教学资金需求,县委、县政府将老年大学办学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教学、实习、后勤保障、师资培训、理论研究等各项经费的需求。出台《沛县老年教育捐资助教暂行办法》,规定捐赠人、捐赠企业捐助沛县老年教育,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享受税收优惠,在不给企业增加额外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捐赠人的爱老情怀及社会责任感。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老年教育经费筹措机制。这些保障措施的实施,结束了过去靠面子、靠求、靠要办老年大学的窘境。

三、建立科技引领创新机制,打造“智慧助老”新样态

沛县与深圳金龄科技公司合作,按照数字云、管理云、安全云的总体思路,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全面推进5G智慧校园建设。

教学设施智慧化。一是智慧教室建设。为每间教室配备智慧黑板、电子班牌、无线话筒、监控摄像头等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教室监控系统可实时监看每间教室和场馆、各分校的授课全过程,做到教学全过程可监控、可记录、可追溯。二是直播录播教室建设。部署符合国家标准的高清直播录播系统,配置专业拾音话筒、超高清摄像机,完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声音、图像采集,通过智能图像识别跟踪技术,实现“一键式”全自动跟踪课堂教学录制。三是智能教学管理系统。开发手机App,内容涵盖网上报名、教务管理、学员班级管理、教师管理、招生管理、考勤管理、信息发布等体系,实现从报名到上课全过程的信息化操作。

校园管理智能化。一是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在学校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全面实现师生“刷脸”进校园。二是校园全域5G网络覆盖。学校建设覆盖包括教学楼、活动场馆及公共区域的5G网络,为全校师生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三是建设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学校在每间教室、活动场馆及公共区域、安装监控探头和如厕意外报警系统,设置专门的控制中心,实现校园监控全方位覆盖,确保师生在校安全。四是报名缴费实现“一站式服务”。5G智慧校园建成后,老同志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都可完成注册登记、选课报名、在线缴费、申请发票等网上报名的全部流程。五是智慧校园管理。实现县老年大学总校区、分校区、教学点线上管理,总校区能查看分校区、教学点数据,并进行线上管理,分校区、教学点仅能查看管理本校区数据。

线上线下一体化。在努力办好特色专业课程、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与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网络课堂连接,让学员免费在线观看全国优秀名师在线教学和全国老年大学协会10万集免费精品课程,缓解县、镇教学资源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宣传平台信息化。办好校报、校刊、校网、微信公众号。县老年大学校报每月一期,校刊每半年一期。校网、微信公众号实时更新。学员可通过浏览网站、微信公众号,实时了解学校时事要闻、学校建设、教学成果、党建工作等信息。

四、建立高效规范的管理机制,全力提高老年教育办学水平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政治立校。学校建立了校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组织网络,其范围涵盖了全县各分校全部班级,党员学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建立分校管理机制。县委明确沛县老年大学(歌风校区)是沛县老年教育的总学校,各部门及各镇、街道承办的老年大学是县老年大学的分校,按照县级统领、分级承办、统分结合、资源共享的办学原则,各分校统一招生、统一学籍、就近入学,加强总校与各分校的管理深度融合,形成全县老年教育“上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三是建立校干选聘机制。按照“热爱、担当、干事、有为”的标准,在年龄偏大的在职中学校长及校干中择优选聘老年大学干部。选用的程序是县教育局提出人选推荐方案,县组织部门考察,然后由县老年大学办理聘用手续。校干聘期为2~3年,被聘用人员的人事关系、工资关系均在原学校保留,党组织关系迁至县老年大学。

四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对学校干部队伍的管理,学校班子成员和校干全部实行坐班制。完善教师和学员积分管理办法,开发学员、教师积分管理软件,出台学员积分排名激励办法及教师末位淘汰机制,学校管理实现了由人为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华丽转身。

五是加强学校管理。学校制订《校园管理值日小组工作办法》,组长由学校中层校干担任,组员由各处室工作人员担任。各组工作记录每周一汇总,每月一讲评,实现了校园管理工作精细化、高效化、科学化。

六是加强社团组织建设。依托全国书画之乡、武术之乡地方文化特色和学校特色鲜明的专业设置,设立了艺术团、书画摄影研究院、武术文化研究院等学校社团组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为老年学员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增强他们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

猜你喜欢

沛县县委校区
沛县大屯街道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共平乡县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
沛县经济开发区多措并举宣安法 高压清剿除隐患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沛县靶向施策 探索“综合治安”新路径
为黑恶势力站台撑腰的县委常委
“不务正业”的县委副书记
沛县全力推动“9+1”场所防患于未“燃”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