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信息 FINANCE & ECONOMY

2023-09-19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23年7期
关键词:服务业电商经济

我国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国家持续推进服务业领域减税降费,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动服务需求持续释放,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9.1%,比1—4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1.7%,保持较快增长。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39.5%、14.0%、13.2%、12.9%,接触型服务业增长较快。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服务需求持续释放,带动服务业较快增长。5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交通运输、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摘自央视网)

中国跨境电商年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

6月17日在第40届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国际跨境电商发展论坛上,海关总署介绍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情况时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达到2.1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1%。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占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4.9%,占比与2021年基本持平。其中,出口1.53万亿元,增长10.1%,占全国出口总值的6.4%;进口5278亿元,下降0.8%,占全国进口总值的2.9%。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目的地中,美国市场占34.3%,英国占6.5%;进口来源地中,日本占中国跨境电商进口总额的21.7%,美国占17.9%。出口商品中,消费品占92.8%,其中服饰鞋包占33.1%、手机等电子产品占17.1%;进口商品中,消费品占98.3%,其中美妆及洗护用品占28.4%、食品生鲜占14.7%。(摘自新华社)

前5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增长38.3%

商 务 部6 月1 5 日 发 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5 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48.1亿元,同比增长0.1%,折合843.5亿美元,下降5.6%。外商投资是市场行为,跨国公司从作出投资决策到实际投入资金有一定周期。据了解,今年以来,众多跨国企业高管纷纷来华考察,外资企业普遍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表示愿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投资中国,以实际行动对中国经济前景投下“信任票”。数据显示,前5个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532家,同比增长38.3%。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70.8亿元,增长5.9%。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7.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0.8%,高技术服务业增长1.5%。从来源地看,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429.7%、179.2%、170.1%和63.3%。(摘自经济日报)

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

6月15日在苏州召开的2023工业互联网大会指出,中国的工业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元。本次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以“数实融合数智赋能——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据介绍,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推动企业内外网络不断改进升级,安全技术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工业互联网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5G+工业互联网”在千行百业落地并向生产核心环节延伸。大会还发布了首批20家5G工厂示范标杆,覆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等重点行业。(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财政部下一步将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性

财政部6月16日表示,继续实施好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同时,下一步将重点围绕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增强政策精准性。一是支持小微企业纾困发展。优化完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等政策,提高精准性和有效性,保持政策间协调衔接。二是支持科技创新。将符合条件行业企业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提振企业创新发展的信心。三是支持保就业保民生防风险。延续实施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惠政策、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煤炭进口零关税政策,延续实施沪深港通和基金互认、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政策。(摘自中国新闻网)

四部门提出22项任务推进今年降成本工作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8个方面22项降成本任务。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完善税费优惠政策。2023年底前,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增值税,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分别实施5%、10%增值税加计抵减。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推动经营主体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继续增加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摘自人民日报)

世界银行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5.6%

6月14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指出,由于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活动有所反弹,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5.6%。与此同时,全球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也将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挑战。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米莉莎:(今年一季度)中国消费支出强劲增长,尤其是服务业,如旅行和餐饮。目前,投资将保持韧性,特别是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方面,这也推动了经济增长。世界银行在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中指出,在制造业方面,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领跑其他行业。此外,受近期信贷政策放松和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的推动,公共部门投资急剧增加,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催化剂。(摘自央视网)

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2万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网站6月16日信息显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突破32万亿美元,达到32.039万亿美元,比新冠疫情前的预测提前了9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今年1月已触及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财政部随即采取“非常规措施”以避免债务违约。为此,两党展开数月激烈博弈,于5月底就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达成初步一致,并最终形成相关法案,获国会通过。美国总统拜登6月3日签署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结束了近期围绕美国可能陷入政府债务违约产生的不确定性。这一法案暂缓债务上限生效至2025年年初,并对2024财年和2025财年的开支进行限制,是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第103次调整债务上限。(摘自新华社)

德国陷入衰退欧洲经济“火车头”失速

素有欧洲经济“火车头”之称的德国最近经济增长遇到了“路障”。据德国官方近期披露的数据,德国GDP连续出现两个季度环比负增长。在外界看来,这已初步呈现经济上的“技术性衰退”迹象。德国是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占欧盟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德国经济的停滞对其他国家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因为“一个疲软的德国就意味着一个疲软的欧元区”。6月16日德国央行(Bundesbank)在半年更新一次的预测中表示,德国经济今年将陷入萎缩,通胀率至少在2025年之前都将保持在2%的目标水平以上。德国央行还预计,德国经济明年将增长1.2%,2025年将增长1.3%,均低于此前的预测,这主要是由于利率上升以及竞争力下降。(摘自北京商报)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称国际协作对于缓解金融危机非常关键

6 月9 日,在 第 十 四 届陆家嘴论坛“全球货币政策调整与金融风险防范”的议题讨论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Christopher PISSARIDES围绕货币政策提出了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三个问题。其一,关于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的选择。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选择的,但是货币政策的目标可能是由中央政府决定的。中央银行的目标和行动应和中央政府政策保持一致,他们应该相互合作,财政和货币政策应该携手共进。其二,中央银行能否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走向?“这比较有争议性,特别是在美国,这并不是货币政策的新问题,但是将来会越来越重要,因为其关系到技术增长和发展,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活动通过银行系统提供资金。”Christopher PISSARIDES说道。其三,关于全球金融冲击的蔓延。一个国家的情况会影响其他国家的金融稳定性,而中央银行之间的协作非常艰难,因为有很多敏感问题,比如各国国内政策等。(摘自每日经济新闻)

日本核心CPI连续21个月同比上升

日本总务省6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5月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4.8,同比上升3.2%,连续21个月同比上升。报告显示,食品及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是推升CPI的主要原因,拉动作用最大的统计类别包括在外就餐、点心、蛋奶制品、肉类等。此外,当月电费继续同比下降,降幅从上月的9.3%扩大至5月的17.1%。报告同时显示,日本5月核心CPI同比涨幅较4月回落0.2个百分点。日本央行在16日召开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继续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当前经济不确定性仍非常高,持续、稳定实现2%的物价上涨目标“还需要时间”。(摘自新华社)

猜你喜欢

服务业电商经济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电商下乡潮
中介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