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攀援”“攀缘”

2023-09-18王金英

辞书研究 2023年5期

王金英

摘 要 “攀援”“攀缘”是一对同义词,语素“攀”“援”“缘”均具有“向上运动”义。“攀”“援”语义重合度更高,结合更紧密;“攀”“缘”都具有“贴附”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结合不似“攀”“援”紧密,在词义发展中也产生了并列之外的支配式结构。

关键词 攀援 攀缘 同义词 同义并列复合词

一、 “攀援”“攀缘”的词义关系

“攀援”“攀缘”是一对同义词,均有“抓住某物(向上)运动”等动词义。在使用中,二者在表达“向上”义时往往混同,仅从意义上难辨孰是孰非。

《乐府诗集》卷四〇李白《蜀道难》:“猿猱欲度愁攀缘。”清王琦《李太白诗集注》卷三:“猿猱欲度愁攀援。”后附注:“缪本作‘缘,一作‘牵。”日本江户昌平坂学问所官板本《又玄集》作“攀牵”。(尹楚彬 1995)异文“攀缘”“攀援”“攀牵”在表意上是一致的。

现代汉语中,“攀援植物”“攀缘植物”均见广泛使用而难以区分。辞书中收录情况有别。1988年出版的《辞海》“农业分册”中收录词条作“攀援植物”,而《辞海》第7版收录词条作“攀缘植物”,释义为“能缠绕或借附属器官攀附他物向上生长的植物……园艺上常利用这类植物进行垂直绿化”; 《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1]中仅收录“攀缘植物”,释义为“泛称具有攀缘茎蔓生的植物”。《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1992)“农业卷”和“建筑 园林 城市规划卷”中分别收录了词条“攀援植物”和“攀缘绿化”,一为植物学分類名,一为城市绿化用语。但究其实质,同时参见实际使用,两者的意义没有区别。

《汉语大词典》中“攀援”有如下五个释义:①谓抓住或依附他物而移动、延伸。②追随;依附。③援引提拔;支持。④援用,引用。⑤挽留。“攀缘”有如下四个释义:①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②依附;投靠。③牵挽。④佛教谓心随外境纷驰而多变。因如猿攀树枝摇曳不定,故云。

从重叠义项的产生、使用时代上看,“攀援”均要早于“攀缘”。同为并列式,语素在复合词中发挥的作用不同,这是由于语素结合点不同。

二者最初都表示抓住某物、凭某物而移动,这是三个语素均具有的特点:

(1) 《庄子·马蹄》:“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雀之巢可攀援而窥。”

(2) 《三国志·吴志·吾粲传》:“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

例(2)中“攀缘”还带有抓住水中漂浮物边缘意味,这与“缘”语素义相关。

二者均可表示“挽”这一牵拉动作,主要是由语素“攀”的牵拉特征而来:

(3) 《汉书·杜钦传》:“主上照然知之,故攀援不遣。”

(4) 明刘基《长安有狭邪行》:“峻滑无涩踵,攀缘有牵裾。”

例(3)中“攀援”这一牵挽的操作表示“挽留”;“攀缘”语例较晚出,句中“牵裾”为典故词,见于《北齐书·孙腾传》,典出《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代指直言进谏,本义为牵拉衣襟,也是和“边缘”相关。

“攀援”和“攀缘”分别引申出其他义项,均可释作“依附”,但是“攀缘”的“依附”意味更强,这与语素“缘”的贴附特征相关。“攀援”可解作“追随”:

(5) 《楚辞·远游》:“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

而“攀缘”则可释作“投靠”,且语例晚出:

(6) 宋曾巩《谢杜相公书》:“茕茕路隅,无攀缘之亲;一见之旧,以为之托。”

“攀援”有“援引提拔;支持”和“援用,引用”义,这是由“援”的词义而来,“攀缘”则不具备这类表意。“攀缘”又是佛教术语,这与语素“缘”的用法相关,“攀援”则不具备这类表意。

下面,我们从语素“攀”“援”“缘”的核心义入手,展开具体分析,探究“攀援”“攀缘”词义异同的深层原因。

二、 “攀”“援”“缘”词义及其核心义

(一) “攀”的词义及核心义

《说文解字·部》:“(),引也。从反廾。”“”增声符“棥”为“樊”,复增手形作“攀”。“攀”从手从樊,为《说文解字》或体,后起字。段注:“,古攀字。按今字皆用攀,则为古字。亦小篆也。象引物于外。”“攀”用“引”训释,是具有相同施力方向和运动方向的动词。据王云路、王诚(2014)93,“‘引的核心义为‘牵引,即朝着观察立足点方向不断持续的运动”。“攀”两手形属这一动作施力者,施力方向同于“引”向内。

“攀”的词义特征兼具“向上运动”和“向内施力”。

第一,“攀”这一动作往往需要与受力方接触或具有接触的趋势,因此也就有“牵挽;抓住”义:

(7) 《国语·晋语八》:“是行也,以藩为军,攀辇即利而舍。”

(8) 《汉书·朱云传》:“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

“攀”的受力方往往或高大或固定,因此该动作发出者的运动方向并不同于施力方向,而是靠近受力方,表现出的运动状态则或不产生位移或向着受力方移动。

“攀”由“牵、拉”义引申出“折取、摘取”义。实际上,这一义项与语境相关而非是本身具有的,往往搭配枝条等作为宾语,如“攀花”“攀林”“攀桂”等:

(9) 《玉台新咏》卷七南朝梁萧纲《折杨柳》:“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

(10) 敦煌曲子词《望江南》:“我是曲江临池柳,者(这)人折去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第二,由于“攀”的受力方基本固定,相较之下,动作发出方往往处于低位,使得这一行为常常在纵向上移动。

1. “攀”这一动作可以是具体的。如“攀登”“攀跻”“攀陟”“攀蹑”“攀摩”“攀爬”。“攀”可后接受力物即凭其上之物,也可接位于上方的目的地。“攀云”可谓“援引青云而上升”,也可谓“升上云际”。还有“攀蟾折桂”,“攀蟾”为“攀登蟾宫”义。

2. “攀”表示抽象动作,在近代汉语中还发展有“说、谈”义,如“攀谈”“攀话”,多见于元明杂剧、明清小说。往往是动作发出者有意图地主动与人展开谈话,含“搭话”意味,也即“闲谈”。实际上这也是语境义,“攀”表示的是低位者向高位者“牵拉”的动作。

(11)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每日只在清安观,和白姑姑攀些闲话。”

3. “攀”还可以表示抽象行为“依附、拉拢”,受力方为所依附、拉拢的对象,也是上位者,故有“攀炎附热”“攀鳞附翼”“攀龙讬凤”“攀高结贵”等。“攀”后接处于上位的对象,也可以表示“追攀、攀比”义。如“攀鸿之志”,喻志向远大。

(12) 南朝梁江淹《伤友人赋》:“文攀渊卿,史类迁固。”

这里的“攀”义谓赶上前人的成就。又有“攀和”“攀教”等谦辞。“(攀)用作敬词,表示自己身居下位,而对方却高高在上,欲向对方施及某种行为或表达某种情感时,便只能‘攀住对方以示之。”(张小艳 2004)107-108“敦煌书仪中以‘攀构成的谦敬语极为丰富”,另列举有“攀留”“攀延”“攀迎”“攀送”“攀奉”“攀思”“攀念”“攀渴”“攀望”等。

第三,“攀”这一带有向上方向的行为,也可以是非直线上升。

1. 表示弯曲向上的,类似螺旋上升的“缠绕”义。

(13) 《大金国志·太宗文烈皇帝五》:“至于兀术,尚以箭疮,帛攀其臂。”

2. 若不拘泥于纵向也可以是横向的、蔓延式的。抽象化的行为则表示“牵扯”义,多用于诉讼行为表示“诬供牵连”。如“攀扯”“攀绊”“攀诬”“攀告”“攀供”“攀指”“攀染”“攀连”“攀累”“攀害”等。还有“援引(用例)”义,如“攀引”“攀例”。

综上,我们归结“攀”的核心义为“借力向上”,具备“牵拉”和“贴附”两个特征。

(二) “援”的词义及核心义

《说文解字·手部》:“援,引也。从手爰声。”《部》:“爰,引也,从从于。”“,物落,上下相付也。从爪从又。凡之属皆从。”段注:“爰,此与手部援音义皆同。”“,以覆手与之,以手受之,象上下相付。”从字形看,“爰”含上下两手形,分属两方,中间有所引取之物。由物落而持于手,“援”这一行为有执持义:

(14) 《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辔,右援枹而鼓。”

“援”强调的是施力方与受力方的牵引关系,以施力方为相对静止的参照点,使受力方靠近施力方或有靠近的趋势。因此,并不关注受力方原本的运动状态。“‘援所抓的东西一般比体重小,因而有拿过来、拉向自己的含义。”(王凤阳 2011)690-691“(援)是将物体拉向自己,力的矢量方向朝着施力者。”(王诚 2018)149即“牵拉;牵引”义:

(15)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援”这一动作是以施力方为参照点的,但是由于“援”的施力方既可以是上面的“手”形,也可能是下面的“手”形,故“援”的动作发出者既可以是上位者,也可以是下位者。

第一,施力方处于上位。

1. “援”有“帮助;救助”义

(19) 《国语·鲁语上》:“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

2. “援”亦有“荐举;提拔”义

(20) 《礼记·儒行》:“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

第二,施力方处于下位。

1. “援”有“攀爬”“攀附”义,同于“攀”

(16) 汉张衡《西京赋》:“熊虎升而拏攫,猿狖超而高援。”

(17) 《礼记·中庸》:“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2. 同“攀”搭配枝條一类的事物,表示“攀折”

(18) 《吕氏春秋·下贤》:“桃李之垂于行者,莫之援也。”

第三,若不拘泥于上下位,也可表示“引用”。这种行为含引用、被引用两方,施力方是将受力方引过来。“援”被用于《墨子》中的逻辑术语“援推术”。

(21) 孙诒让《墨子间诂》卷一一:“谓所求者在此,所不求者在彼,取彼就此以得其同,所谓予之也。”

综上,我们归结“援”的核心义为“持拿”,具有“牵拉”的特征。

(三) “缘”的词义及核心义

《说文解字·糸部》:“缘,衣纯也。从纟彖声。”战国文字始见,作名词解:

(22) 《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帛裏莽缘领褎(袖)。”“缪缯五尺缘及殿(纯)。”

又见:

(23) 《礼记·玉藻》:“缘广寸半。”郑玄注:“饰边也。”

(24)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常衣大练,裙不加缘。”

“根据本义,‘缘是名词。”(王云路,王诚 2014)156解作衣边饰,装饰衣边是其动词义。段注:“缘者,沿其边而饰之也……缘之义引申为因缘、夤缘,而俗遂分别其音矣。”“缘”的引申义如下:

第一,“缘”由装饰衣边引申有沿、循、顺的动作义,所沿事物的形状决定动作发出者的运动路径。

1. 若所沿事物呈封闭环状,则有“围绕”义

(25) 《荀子·议兵》:“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

2. 又有“缠绕”义

(26) 三国魏曹植《苦思行》:“绿萝缘玉树,光耀灿相辉。”

3. 所沿可以是某种地形、道路等,表示“沿着……”

(27) 陶渊明《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4. 若所沿是纵向的,则有向上攀登义

(28)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第二,“缘”的动作义可抽象化。

1. “缘”犹“顺应”,是抽象的“沿着”义

(29) 《管子·侈靡》:“故缘地之利,承从天之指。”唐尹知章注:“缘,顺也。”

2. 由所“缘”之物而推断,则有介词“凭借、依据”义

(30) 《荀子·正名》:“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

3. “缘”可作名词解作“原故,理由”

(31) 西汉桓宽《盐铁论·刑德》:“故轻之为重,浅之为深,有缘而然。”

4. 语义虚化,用于真实条件句作连词“因为”“由于”解

(32) 东汉班固《白虎通·丧服》:“天子崩,赴告诸侯者何?缘臣子丧君,哀痛愤懑,无能不告语人者也。”

第三,“缘”这一动作需要有所本,则含“依附”性质,也即“连”“牵连”义。

(33) 《新唐书·韦思谦传》:“小则身诛,大则族夷,相缘共坐者庸可胜道?”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缘,因其相连,故引申为因缘。”是一种相因的联结关系。

第四,在佛教文献中,“缘”这一术语亦有名词、动词义。

(34) 三国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一:“菩萨问曰:‘尔以何缘处地狱乎?”

这里的“缘”是名词,是事物间的牵涉关系。

(35) 三国吴支谦译《了本生死经》:“眼缘色生眼识。彼眼不知:‘我作猗行。色不知:‘我为识对。”

其中的“缘”是动词义。丁福保(2011)《佛学大辞典》“缘”条对此有很好的解释:“缘,攀缘之义。人之心识,攀缘于一切之境界也。如眼识攀缘色境而见之,乃至身识攀缘触境而觉之。”

综上可证,“缘”的核心义[2]是“贴附”。(王云路,王诚 2014)156《说文解字·水部》:“沿,缘水而下也。”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沿、缘声相近。”均是一种包含运动路径的动作。“本身不含起点和终点,而仅由语境提供位移的背景,运动持续……(‘遵‘循‘沿)本身演变为介词,而这种位移概念通过方式介宾状语加位移动词的结构来表达。”(王诚 2018)72-74

三、 “攀援”“攀缘”的成词理据

(一) “攀”“援”“缘”语义比较

“攀”“援”本义都是行为动作,“缘”由名词义引申有动词义。三者词义引申均可由具体动作而抽象化:均可指向上攀爬,也可指抽象的攀附义。但是它们的意义来源不同。

“攀”“援”的训释都与“引”相关,都是一种带有方向的动作,施力方向是向着施力方的。“缘”则不涉及施力问题。

从字形上看,“攀”是施力一方的视角,而“援”则含两方,故语义含两个角度。“攀”的施力方一般处下位,向着受力方运动。受力方为参照点,一般或高大或固定。行为目的是要靠近受力方。“援”的施力方作为参照点既可以是上位也可以是下位的;受力方一般较小。行为目的是使受力方靠近。“攀”的向上攀登义是直截明显的,而“援”此义则是出于施力方,是下位的视角。“攀”“援”均有“牵”“援引;引用”义。

“缘”词义则围绕动作路径义展开,故有边缘、边沿。“缘”这一行为必有所沿、所依附之物,本身无特定方向。所沿若是纵向的,则有了向上的攀登义。

“攀”“援”[3]的词义基本均为动词形式;“缘”的本义是名词“衣边饰”,动词义为“饰衣边”,故“缘”的词义引申也都有名词、动词两个方向。

如表1所示,从语义色彩来看,“攀”由于下位者的视角多含贬义,“援”则既可指攀附也含上位者视角的救助义。“缘”具有“依附”的特点,但其本身无“攀附”义。

表1 “攀”“援”“缘”语义比較

攀 援 缘

词性 动词 动词 名词→动词

动作语义侧重点 运动方向 运动路径

参照点 受力方 施力方 参照方

施力方向 向施力方 ——

行为方向 靠近受力方 使受力方靠近 沿、顺、循

施力方特点 往往处下位 上位、下位均可 不独立,依附性

受力对象特点 或高大或固定 一般较小 有边界

“向上运动”义来源 本义即含下位向上

运动义 以下位作为施力方视角 根据所依附的事物需做纵向向上运动

语义色彩 往往是贬义 往往是褒义 ——

(二) “攀援”“攀缘”成词理据不同影响词义不同

“攀”“援”“缘”核心义不同,词义特征既相互联系也有区别,因此组合成双音词“攀援”“攀缘”的结合点亦不同。

三语素都可表示“向上”的行为动作,也都含“依附”性,因此双音词“攀援”“攀缘”具有相同的词义,是一对同义词,但是具有不同的成因。由于成词理据不同,各自的语义侧重点也不同,具有不同的词义引申方向。从语词结构来看,“攀援”为同义并列式,而“攀缘”的结构则既可以是同义并列式,也可做支配式。

“攀”“援”都具有“牵拉”移动属性,具有相同的施力方向,二者的共性更大,动词性语素组合成同义并列式“攀援”,结合更紧密,内部结构也很稳定。

“攀”“缘”都具有“贴附”属性,在表示向上方向的运动时相同,在这一点上结合而成的双音词词义同于“攀援”。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攀”注重运动方向,而“缘”侧重运动路径。而“缘”又有因义、连义,可做名词,也可作为佛教术语而独立使用。这就使得“攀缘”具有其他结构、意义的可能,即支配式结构。

(36) 三国吴支谦译《维摩诘经》:“攀缘称说为二,若其不攀缘则无所不善、无非善也。”

这里的“攀缘”是动词性,有获得、感知的意味,是一种抽象的向上运动。

(37) 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卷一:“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

其中的“攀缘”是支配式结构,意为攀附因缘。

(38) 后秦僧肇撰《注维摩诘经》卷四:“情有所取故攀于前缘,若离攀缘则无所取也。”

例(38)中“攀缘”可用“攀于前缘”解释,更清楚看出“缘”是名词表示事物间的牵涉关系,做动词“攀”的宾语。故有“攀缘”,亦有“随缘”“有缘”等支配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汉语大词典》中关于“攀缘”佛教术语的解释“因如猿攀树枝摇曳不定,故云”不够直接,且所出语例为唐代及以后,较实际晚出。从“攀”“缘”语素义即可直陈其随外界变动而变动之义,且中古译经中即见这一并列式动词含义,这里的“缘”含攀附义:

(39) 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二:“比丘!彼五种子者,譬取阴俱识;地界者,譬四识住;水界者,譬贪喜四取攀缘识住。何等为四?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

四、 结论

“攀援”“攀缘”结构同为同义并列式,具有相同义项,语素义也具有共同特征。它们的词义差异是由于语素结合点不同,语素在复合词中发挥的作用自然不同,而同义并列式复合词词义是基于语素结合共性特征发展的。

同义词“攀援”“攀缘”又由于语义、语音相近而在历时发展中相互影响,以致某些义项上相混不做区别。但二词词义在各自引申中显露区别,且“攀缘”还具有并列式之外的支配式结构。同时,“缘”“攀缘”还是佛教术语,为语义的丰富发展提供了可能。

核心义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复音词研究中,有助于辨析词义,更好地解释复音词的成词理据,即语素结合的深层原因。通过抽取“攀”“援”“缘”的核心义以梳理其词义,有助于我们辨明它们的语义关联,进而比较组合成的复音词同义关系,解释说明复合词词义异同的成因。

附 注

[1] 台湾“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

[2] 据王云路、王诚(2014)《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缘的核心义是‘沿着”。

[3] “援”也作名词“篱笆”“戈的横刃”;通“爰”,又有“怨恨”“缓”义等。这些不是我们讨论范围内的“援”的本义及其引申义,故而也不在核心义统摄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主编.辞海(第七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994.

3.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

4. 王诚. 上古汉语动词语义内涵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5. 王凤阳. 古辞辨. 北京:中华书局,2011.

6. 王云路,王诚. 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7. 夏征农主编.辞海·农业分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8. 尹楚彬.《李白集校注》拾误.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6):38-43.

9. 张小艳. 敦煌书仪语言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0.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11.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 园林 城市规划.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杭州 310058)

(责任编辑 马 沙)

** 基金项目: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玄应《一切经音義》写本文献整理集成与语言研究”(项目编号20CYY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