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3-09-18王翔
王翔
摘 要: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我国将体育教学作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健康意识,强化学生终身锻炼的思想。虽然体育在高职学校教学实践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运动”“阳光”的良好品质,但实际上很多高职学校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尚存所用教学模式滞后、体育场地和器材不足等问题,从而制约了高职体育教学的实践与创新。基于此,文章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研究论述。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高职体育教学;应用策略
“体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基础,也是实现强身健体及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体育又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今,在线体育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师生体育信息素养缺乏,高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不足,线上信息化体育教学环境受限,学生在线自我学习的效果不佳等。因此,全面推进体育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融为一体,优势互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有学者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通过多种传递模式来提升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传统的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深入、系统地学习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为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混合式教学包含了个性化自主学习、面对面学习以及数字化在线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充分彰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2 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2.1 体育课教学场地和器材不足
尽管有些学校每年会将部分固定资金专门用于体育教学相关器材的购买以及体育运动场地的修建等,但由于资金有限,部分学校现有的场地、体育器材等很难满足当下高职学生多样化体育运动的需求。有些学校由于长期缺乏对体育运动场地、场馆、器材的维护和更新,导致部分教学任务难以有效完成。
2.2 体育课教学流于形式
当前我国积极倡导“素质教育”,意在提高学生素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但在“新课改”的推行过程中,依然有部分高职学校难以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凭主观臆断对体育课教学计划、课时、任务目标、内容等进行随意更改和调整,导致体育课教学的课时量被大大缩减,甚至有的学校还剥夺了学生自主锻炼的时间,将体育课课时改为其他专业学科的教学,导致体育课实际教学流于形式。
2.3 师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
部分高职学校的学生个人体育意识不足,他们对于体育的教学功能认知片面,且对于体育课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有限,所以在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只是被动参与;部分高职学校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素养,自身对专业体育知识掌握极为有限,缺乏切实可行的体育锻炼和运动的指导方法与教学计划。此外,教师对学生评价不全面,课堂氛围不佳,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就选择放弃,这种局面不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 在线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3.1 在线教学开展形式灵活多样
在线体育教学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信息网络等交互手段,即可开展线上体育教学活动。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时空和地域限制,师生只需连接互联网,即可随时随地开展网络在线体育教学,这样不仅实现了师生分离、生生分离、师校分离和生校分离,还有助于便捷地获取信息化的体育教学资源,使得师生教学组织形式更加完善。这种独特的在线教学优势,能够让学生居家自主学习和开展体育锻炼,有利于维持正常体育教学的进度和秩序。
3.2 在线教学有利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对于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软硬件设施不到位、教学师资力量不够强大的地区而言,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在线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更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传递和共享。例如,师生通过“云”课堂,可便捷获取优质体育教学资源,能够为师生更好地开展在线体育教学搭建桥梁,真正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4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1 注重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
“差异化教学”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在课前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备课,在备课过程中,不仅备教材,还要备教学方法与手段、备学生,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探究学生的心理活动,结合授课需要,提前完成备课,并提前准备优秀的教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分析具体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和活动方案,做到“因材施教”,这就是现代教育理论所倡导的“既要准备好教师,又要准备好学生”。
如果从这一理念出发,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在备课的同时要更加注重适应学生差异化发展的需求。从学生运动能力、心理及生理差异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个性成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心理特征、身体素质条件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各个维度存在较大差异,即便是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因学生性别不同,智力发育以及性格等其他各方面因素都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学生群体,从学生的差异性入手,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编制课程教学方案,构建适合学生差异化需求的课堂,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4.2 用发展的观点开展分层教学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的时空界限,在深入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自身条件合理分层,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结合本校体育运动场地、教师、教学器材等教学资源,对学生的特长、兴趣等进行深入调查,从而确定不同的课程教学模块。比如,针对女生应开展健美操、排球等體育教学项目;针对男生,则应开展篮球、田径或足球等运动项目。结合学校教学基础条件及学生素质,从实际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构建新的课程资源体系,在满足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差异化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与此同时,教师要提前深入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综合评价,随时了解学生发展变化情况,合理开展混合式教学,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4.3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为了避免教育资源浪费和教学活动的盲目开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及发展过程。无论是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还是教学策略的优化,都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经常观摩、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研讨会,学习先进的经验和理念,分模块、分类型教学,围绕高职体育教学目标,有侧重地体现重难点,集体进行讨论分析,在准确分析的基础上,设定合理的教学任务目标,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优化和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特长和差异,才能切实推行“混合教育”,以异步代替同步教学,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适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及兴趣等,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本着“终身发展”的原则和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4.4 开展分类评价
“素质教育”从人全面发展的角度深刻回答了现代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等重大问题。实施混合式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个别指导教育,其本质是差异化教学,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而在混合式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有效进行个别辅导的重要环节。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有效开发教学资源学习与整合活动,有效进行分类评价,纠正高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态度。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校设立体育课的目的,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及学生的潜能。在分类评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谦虚的态度和严谨的精神超越自我、突破自我。
5 结语
素质教育的推广引导高职体育教学进行转变。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选择和创新,无疑是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课题。为此,高职学校要树立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深刻领悟时代变革对高职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混合式教学中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在教学设计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法”,充分体现出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关键性引导作用,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养成自觉的健身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志远.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9):150-151.
[2] 李锋, 李扬.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科學咨询( 教育科研),2021(9):95-97.
[3] 李瀚.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2021(3):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