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为什么不给自己封神
2023-09-18
近期热映电影《封神第一部》引发大家关注。在小说《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各大反派,甚至连纣王都封神了,姜子牙反倒没封神?很多人也都觉得不合理。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总结——在封神世界,“神”并不是什么好差事。
神好做,仙难成
在《封神演义》中,“上界”是分三个阶层的。
第一等曰“圣”,比如小说里的女娲娘娘、元始天尊这些人。他们与天齐寿,历万劫而不灭,且能代天立言,像女娲娘娘,因为纣王给她写了一首媚诗,就掐指一算,算出天要灭了殷商。
第二等曰“仙”,元始天尊座下的弟子“十二金仙”太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文殊菩萨)、普贤真人(普贤菩萨)等属于这个层级,不受天庭约束,活得自由自在,拥有晋升为“圣”的可能性,但是需要渡劫。
第三等才是“封神榜”上封的那些“神”。神与仙最大的不同,首先是受天庭约束。神其实就是上界的打工仔,有职位,有工作,圣和仙们说啥就得听啥,干得不好还要受责罚——小说中姜子牙就被送了一把“打神鞭”,这个鞭打不了“圣”也打不了“仙”,能打的只有被封的那些“神”。
最惨的是,他们还永远失去了成为“圣”与天齐寿的资格——因为他们被工作所累,没办法像仙那样潜心修道,你看像纣王,给他封了个类似“婚姻介绍所”的差事——人世间多少姻缘等着他牵线啊?稍微一消极怠工,不好意思,姜子牙拿着打神鞭来了……
明晰了这一点,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小说中没封姜子牙神位,甚至姜子牙自己也不主动争取。因为姜子牙其实是得到了最大的奖赏的——他从一个没资格修仙的凡人,最终获得了修仙的资格。
姜子牙下山时,元始天尊对他说:“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姜子牙拜元始天尊为师,从二十三岁修行到七十二岁,最后就得了导师这么个评价:“研究生学位你读不出来了,趁早出去找个工作吧。”
等姜子牙在人世间折腾一番,元始天尊又对他说:“今日来,我等與十二代弟子将回洞府,候你封过神,重新再修身命,方是真仙。”人世一场浩劫换365个“封神”,365个神换姜子牙一个成仙指标。神和仙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所以《封神演义》明线写商周鼎革,暗线写神仙斗法,更暗线则是姜子牙靠着个人奋斗“顺天改命”“修仙”。妥妥的励志故事!
姜子牙得到的最高奖赏是自由
而之所以很多人为姜子牙鸣不平,是因为大家习惯以儒家的视角去审视这部小说。儒家讲究的是入世、为政,把做官作为最高的人生目标与奖赏。用这种眼光去审视《封神演义》,负责“管”具体事务的“神”,自然就比什么也不管的“仙”的“权力”要大得多。
可问题是,《封神演义》自身的世界观不是儒家,而是道家的。道家追求的是“清静无为”,所以没有具体任事的逍遥自在、专心求仙成道的“仙”,是远比负责具体事务的“神”更高阶的存在,且最终前者才有可能超凡入圣,而后者永远只能在案牍之劳形中终了此生。
《封神演义》把纣王等人“封”成“神”,让他们为具体的事务劳形,接受天命的管束。而让姜子牙“顺天改命”,成为享受逍遥与自由,有望超凡入圣的“仙”。
这个赏罚是公平而分明的。就像古罗马的辛辛纳图斯把卸任执政官、能回家种地视作罗马对自己的至高奖赏一样。而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执着于“姜子牙为什么不给自己封个神”这种问题,可能仅仅是因为,很多人习惯于把“行使权力”这件事看作一种至高的享受。
权力不应当是奖赏,自由才是。故事中,那个任天地而法自然的姜子牙,其实已经在他的世界里得到了至高的奖赏。(摘自《青年文摘》 海边的西塞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