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名臣的廉政家风

2023-09-18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周敦颐狄仁杰海瑞

狄仁杰家风

“心正则人身正,人身正则影不斜”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唐代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人。他经历了唐高宗、武则天两个时期,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狄仁杰一生清廉,刚正不阿,被后人称为“唐室砥柱”,死后谥号文惠,又追司空、梁国公。

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神探”是狄仁杰在很多人脑海中的印象,但这距离真实的狄仁杰有不少差距。在史籍记载中,除了断案如神,狄仁杰更是一位知人善任、刚直不阿、能力超群的政治家,是再造唐室的大功臣。

狄仁杰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唐太宗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官至夔州长史。狄仁杰从小便受到父辈的严格教导:“做人要心正,做官要廉政;心正则人身正,人身正则影不斜。”他发奋用功,立志成为像父辈那样清正为民的官员。后来,他参加明经科考试,顺利进入仕途,被分派到汴州担任判佐,是个从七品下的官。

汴州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当时这一带属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方,在这里做官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困难,年少的狄仁杰可谓春风得意。不过世事难料,很快他就遭受了仕途上的第一个打击——因一些私利,有小吏向上级诬告他办事不力、违法乱纪,这让他经历了一番不大不小的折腾。

后来,此案辗转由时任河南道黜陟使的阎立本督办。唐代前期为了监察地方官,经常派遣官员担任黜陟使,不定期巡察各地,惩处违法官员。阎立本把这个案子来回审查了好几番,得出了结论——狄仁杰不但不是个坏官,反而是个能力超群的好官。只因他为人正派、不愿同流合污,才被奸佞小人倒打一耙。阎立本找来狄仁杰,对他说:“仲尼云:‘观过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观过知仁”是孔子的话,原话是“观过,斯知仁矣”,大致意思是人的品性不同,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从你狄仁杰所谓的“过错”来看,你是个好官,是被埋没的珍宝啊!

阎立本保荐他担任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参军。在任十年,为他日后的行政生涯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同府参军郑崇质要出使千里之外,狄仁杰知道郑崇质的母亲年老体弱,便找到长史请求代郑崇质前往。蔺仁基赞叹:“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狄仁杰在并州干得相当出色,上元二年,他被调到长安担任大理寺丞,掌管国家刑法大权。由法曹参军到大理寺丞,都是司法官员,他获得此职,归根结底在于他在法曹参军任上的杰出表现。

作为中央最高的司法官员,在任期间,狄仁杰从不徇私枉法,为了维护法律甚至得罪权贵、犯上直谏。到任仅一年,狄仁杰就创造了一年断案17800起的纪录,而且“无冤诉”。这意味着全年无休的话,平均每天要断案49起。这不仅需要大量的精力,更需要过人的记忆力和辨别力。狄仁杰一下子名声大震,朝野上下无不推崇这位断案如神的新晋大法官。人们熟悉的《狄公案》里那个“包黑子”一样的青天大老爷狄仁杰,就是从他的这段经历中演化出来的。

任期内,狄仁杰逐渐通晓了兵法、刑罚、吏治等各方面的典章制度,这为他一生的政治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根基,也成就了他后来“神探”的美名。

因为工作能力突出,狄仁杰很快得到了唐高宗的垂青,一跃从大理寺丞升任侍御史,后来又担任过宁州刺史、冬官(工部)侍郎、洛州司马等,唐高宗一度盛赞:“狄仁杰是真正的大丈夫!”

两次拜相,成为王朝中流砥柱

武则天天授二年九月,61岁的狄仁杰第一次被任命为宰相。可是没过多久,狄仁杰就因酷吏来俊臣的诬告以“谋反罪”被捕入狱。狱中的他备受折磨,差点儿死掉。虽然后来真相大白,但武则天却不肯完全为他平反昭雪,反而贬他到彭泽县去担任县令。

唐代的官员大多70歲就退休了,此时的狄仁杰已经60多岁了。要是一般人,也许早就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了,可是狄仁杰不是这样,他一生最有职业精神,哪怕做一个小小的县令,也做得有滋有味,从来不怨天尤人。他时常对家人说:“只要行得正、走得直,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历史上没有过多记载狄仁杰在彭泽县做过哪些具体的事,只有《新唐书》里留下了短短六个字:“邑人为置生祠。”

为活人建立的祠堂就是生祠。古人在表达对某个官员的深厚感情时,会凑在一起建个德政碑,在该人去任的时候进行欢送或者挽留,而建立生祠则是老百姓表达自己感情最强烈的方式。狄仁杰在彭泽县做了两年多的县令,时间并不算长,但是以其一贯的仁政思想和敬业精神来看,他一定在任期内兢兢业业,为彭泽县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老百姓对他感恩戴德,才有了这座生祠。

后来宋代大文豪范仲淹路过彭泽县,还专门祭拜了狄仁杰祠堂。他们两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孝子忠臣,又都为民直言得罪权贵而遭贬,所以范仲淹感慨良多,挥笔写下了经典名篇《唐狄梁公碑》。

无独有偶,宋代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对狄仁杰亦是崇敬有加,他曾经写诗盛赞狄仁杰:“鲸波横流砥柱,虎口活国宗臣。小屈弦歌百里,不诬天下归仁。”并于北宋绍圣元年挥笔书写了《唐狄梁公碑》碑文(有拓本传世至今),此碑人称“狄公事、范公文、黄公书”,谓之“三绝”。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营州之乱爆发,武则天调狄仁杰为魏州刺史,政绩斐然。一年后,狄仁杰二次拜相。武则天对他极其倚重,称之为“阁老”。

罢黜儿子官职,毫不留情

史料记载,狄仁杰一生育有三子:狄光嗣、狄光远、狄景晖。长子狄光嗣历任司府丞、户部员外郎,出为淄、许、贝三州刺史,迁太府少卿、扬州长史、歙州别驾;次子狄光远,《唐书》里对他的介绍是“光远,州司马”;三子狄景晖,算得上是狄家几代人里出的一个例外,《旧唐书》上说“其人颇贪暴,为人所恶”。

狄景晖刚当官时还比较谨慎,然而随着官位的不断晋升,就不能自已。特别是在升任魏州司功参军之后,狄景晖更是生活不检,受到百姓的痛恨。狄仁杰曾在魏州做过刺史,因政绩卓著,当地百姓还为他立了德政碑,建了生祠,后来狄景晖在魏州胡作非为,百姓心中怨气无处发泄,就把狄仁杰的德政碑和生祠砸毁了。其实魏州百姓并不是痛恨狄仁杰本人,而是痛恨狄景晖。

狄仁杰知道儿子的所作所为后非常气愤,果断罢其官职、停其俸禄。不少同僚一再为狄景晖说情,希望狄仁杰给儿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狄景晖也跪在父亲面前挥泪求饶,希望重新做人。可狄仁杰仍然坚持贬子官职,并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贤者当举,贪者当罚。这是用人之道,兴邦之法!”

随着时光的流逝,到了晚唐,百姓对狄景晖的劣迹渐渐淡忘,仍然感念狄仁杰的恩德,又把狄仁杰祠堂重新修建了起来。如今,即使时光已经过了千余年,在现在的大名县城东五里,金大公路南侧,依然竖立着当时人们修建的狄公祠碑。

除去狄景晖这个“插曲”,狄氏一族后人中为官者颇多,虽不及先祖狄仁杰那般位高权重,但仍不忘狄氏“做人要心正,做官要廉政;心正则人身正,人身正则影不斜”的家训家规,他们时时以造福一方百姓为己任,在各自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族孙狄兼谟,他“刚正有祖风”,在外任职期间,关心民间疾苦,成绩斐然,入朝任职后,敢于驳还唐文宗诏书,坚持执法,更是可贵。此外,他还颇有文才,曾为益王李岘作传,官至御史中丞。

纵观狄仁杰的一生,除了自己做官时爱惜民力、清正不阿,他还时刻心系国家,在工作中留意有真才实干的官员,常常为朝廷推荐有用之才。虽然人生起起落落,但他不改初心,仍然认真对待工作,为任职地区的百姓分忧解难。

后世的种种赞誉,正是对狄仁杰清正廉洁、一生为民的最好褒奖。在人们眼中,狄仁杰是一位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优秀官员,他兢兢业业、正直无私的品行,也一直影响着今天的狄氏一族——要以先祖为榜样,多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事,只有这样才能让后人景仰。

周敦颐家风

“出仕为宦,官清吏瘦”

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因晚年在江西庐山莲花峰下傍水而筑“濂溪书堂”定居,世称濂溪先生,儒者尊其为“周子”。曾任洪州分宁县主簿、郴州郴县令、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国子博士、通判虔州、广南东路转运判官等,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很有实绩。

人生在世,不能被物欲所遮蔽,应该有一片精神上的净土

周敦颐在世之时,人们只知道他“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有仙风道骨。但没多少人知道他的理学思想,只有南安通判程珦(字伯温)知道他的理学造诣很深,并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到他的门下,后来二程均为著名理学家。

至南宋,周敦颐声名鹊起,学者胡宏等人开始对濂溪之学倍加推崇。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他對周敦颐评价很高,为他作事状,又为他的《太极图说》《通书》作注。南宋“东南三贤”之一张栻更称他为“道学宗主”。于是周敦颐盛名一时天下传颂。九江、道州、南安等地纷纷建濂溪祠纪念他;宋宁宗赐周敦颐谥号为“元”,因此周敦颐又被称为“元公”;到宋理宗时,从祀孔子庙廷,确定了周敦颐的理学开山地位。

周敦颐的哲学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由他的哲学思想发展而成的理学,成为中国思想史上七百年不动摇的官学。周敦颐为人为官的品格精神主要体现在他的“三说一赋”中。“三说”就是《太极图说》《爱莲说》《养心亭说》,“一赋”就是《拙赋》。

《爱莲说》认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应该出淤泥而不染,不管环境怎么恶劣,自己应该追求一种高尚的人格和品质: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以莲花喻君子的人格,成为后人此类譬喻的楷模,有开山的意义。以莲花喻君子并侧重于“出淤泥而不染”,是强调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君子来说,环境可以不如意,但人格必须高尚。文中几种花的比较,实际上是几种不同人格、不同价值取向的比较。人生在世,不能被物欲所遮蔽,应该有一片精神上的净土,有一处精神上的美好家园。这种标举,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太极图说》更加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论述宇宙发生、发展的著作,对儒家学说的更新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宋史》的评价是:“(周敦颐)博学力行,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序者谓‘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也。”

《太极图说》节选: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服御之物,止一敝箧,钱不满百”

《拙赋》全篇只有40字,加上序25字,总共65字,是一篇短文:

或谓予曰:“人谓子拙?”予曰:“巧,窃所耻也,且患世多巧也。”喜而赋之。

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

这篇短文集中地体现了周敦颐的政治思想与理念,强调一个人为官,一定要扎扎实实地为老百姓做实事,不要追求所谓的机巧、机变、权变等。巧者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是地地道道的“贼者”;而拙者正大光明,严于律己,是社会所推崇的“德者”。官场风气清正了,各种弊端才能得到抑制、减少。由于这篇短文意义重大,后人为纪念周敦颐,在永州通判厅的后面建立“拙堂”,将《拙赋》刻于堂中石碑之上。不巧言令色,不阿谀奉迎,这也正是周敦颐为官一生的真实写照。

周敦颐为官期间不惧强权,政事精绝,破解了很多疑难杂案。在赣州任职时,周敦颐发现有一名囚犯罪不当死,可是他的上司王逵为人强势,坚决要处死囚犯,众人慑于王逵的权势,都不敢与之争论。周敦颐在据理力争无果的情况下,把笏板重重摔在地上,怒斥:“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意思是,这样的官还能当吗?草菅人命来迎合上司,我做不出来,宁愿辞官也不愿苟且。王逵震惊之余省悟,改了囚犯的死罪,后来他还多次向朝廷举荐周敦颐。

周敦颐晚年,积蓄无几,一次他病重,友人来看望他时,发现他家中“服御之物,止一敝箧,钱不满百”。清贫如斯,他却“所得俸禄悉以周宗族奉宾友”,将自己所剩无几的积蓄用以开办学校、修缮学堂。

“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

周敦颐不但廉洁为官,而且廉洁治家。他曾云:“芋蔬可卒岁,绢布足衣衾,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他崇信好义,“以名节自砥砺”,平生不慕钱财,爱谈至理,他认为“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他经常告诫家人:“钱财身外物,够用即可;房舍遮风雨,够住就行。”正是周敦颐的清廉治家,从严教子,两个儿子都高中进士,长子官至司封郎中,次子为徵猷阁待制。

周敦颐去世后,繁衍生息于湖南、江西等地的周氏子孙皆以其思想为根基制定有《周氏家训》。

如,湖南道县等地《周氏家训》为:

事亲必孝,待长必敬。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冠婚丧祭,秉礼必慎。学文必功,习武必勤。治国必忠,治家必严。居功毋骄,见恩必谢。士农工商,择术必正。毋听妇言,而伤同气。毋作非法,而犯典刑。毋以众而暴寡,毋以富而欺贫。毋以赌博而荡产业,毋以谣辟而坠家声。制行唯严以律己,处世当宽以绳人。苟能行之于久久,当必报之冥冥。诵之再三,而其敬听。

江西九江濂溪区《周氏家训》则有“敬父母,和兄弟,慎交游,禁游惰,禁赌博,勉读书,守法纪,安本分”等条目,要求周氏后人在修身上下功夫,做一个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的谦谦君子。后又制定新家规十则,包括爱国家、孝父母、和兄弟、睦乡邻、守法纪、讲荣耻、戒赌博、勤学习、精职业、慎游惰……

综观周氏家规祖训内容,核心内涵皆为“心清气和”。“心清”即为人正,止有方,抱朴守一,不为世俗所染。安守本分,奉公守法,不越常规;处世为人,不失礼义;为官为民,不亢不卑;淡泊名利,荣辱不惊。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气和”则注重推己及人,用自身品格影响社会风气。在家孝敬父母,敦睦兄弟;在外与人为善,兼济苍生,天下一家。

在《周氏家训》的影响下,周氏后代人才辈出。周氏后裔周崇傅(1830—1892年),字少白,号子岩,清零陵人。同治元年举京兆乡试,观政兵部。同治七年中进士,入翰林,散馆授编修。光绪元年改官中书,旋以军咨酒随左宗棠进军天山南北,收复新疆。因功,赐周崇傅孔雀花翎,回都转三品,任镇迪、高平等处观察使。他在任内,关心百姓疾苦,惩治贪官污吏,注重维护民族团结。陕西总督谭钟麟称他“德威兼并,政治合一,可胜大任”。

光绪七年,周崇傅随左宗棠到江苏、浙江,整治盐纲。清朝末期,盐税是清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江、浙一带盛产食盐,各级官吏趁机大肆勒索,中饱私囊。他一上任,严惩贪官污吏,一年为朝廷上交盐税二百万两白银。

光绪八年,左宗棠辞去两江总督后,周崇傅也退归故里,寄情山水。时有王德榜在永州创办萍州书院,周崇傅被聘为山长,严格要求弟子,敦品励学。光绪十五年湖南乡试,萍州书院学生有八人考取贡生,一时称为盛事。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周家湾里,门前小溪潺潺、轻流缓唱,池塘里荷花映日顾盼生姿,村民们日复一日守护着周敦颐的墓园,守望着这片祥和安宁的家园故土。在厚实的家风熏陶下,周家湾人总是那么心平气和,谦让、和睦。这里走出的族人,其中不乏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可谓士农工商,人才辈出。可不管职务多高,学问多大,最让他们引以为豪的却是身为周敦颐的后裔。

黄庭坚家风

“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宋治平四年登进士第,历任汝州叶县县尉、国子监教授、太和知县、秘書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职。黄庭坚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一生奉行“报国、重儒、至孝、清廉”的为人准则,倡导“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的从政主张。尽管仕途多舛,他却一直坚持施仁政、抚黎民、建功业。同时,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涤亲溺器”

江西的西北面,有一条河蜿蜒流过,这条河是修河。而有着“华夏进士第一村”美誉的双井村,便坐落在修河上游的修水县杭口镇。

双井村自古民风淳朴,人文荟萃。双井黄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人口众多,田舍连片,有“天下无双双井黄”之誉。据史料记载,仅宋代,双井村黄氏家族就出了48位进士,4人官至尚书。其中最著名、最具影响的当属黄庭坚。

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书法精妙,独树一帜。其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开山鼻祖。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苏门四学士”。著作有《豫章黄先生文集》《山谷词》等。

黄庭坚从小聪颖,好学上进。15岁时,黄庭坚跟随舅父李常到淮南一带游学,每日牵挂着远在家乡的母亲,后来他在《初望淮山》诗中情真意切地写道:“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游学多年后,黄庭坚终于回到家乡,终日尽心侍奉母亲。他每天亲自倾倒并清洗母亲使用的马桶,母亲于心不忍,劝阻儿子不要再这样做。黄庭坚说,堂堂男儿固然应该创大业、干大事,但如果都不能为自己的母亲分忧解难,又何以为国效力、为民分忧呢?

黄庭坚“涤亲溺器”的感人孝行,被载入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之中,成为中华儿女行孝敬亲的典范。

“不可使士大夫不知此味,不可使天下之民有此色”

如果说黄庭坚对母亲是至亲之爱,那么他对黎民百姓的爱则是博大之爱。

受家庭的熏陶和家学的影响,黄庭坚从走上仕途之初,就具有浓厚的施仁政、抚黎民、建功业的思想。

黄庭坚在叶县、太和、德平等地任职期间,适逢北宋政府推行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和盐务专卖改革,他深入穷乡僻壤,体察民情,竭力呼吁减轻百姓负担。

在实施王安石推行的“新法”中,黄庭坚刚正不阿,宽严相济。《宋史》载:“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策,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熙宁元年,黄庭坚远赴汝州叶县(今河南省叶县)任县尉。次年,县里发生灾荒,灾情严重,加之河北发生强烈地震,难民纷纷跨省涌入叶县。黄庭坚积极组织救援,亲自参与赈济和安置百姓。目睹灾情,他心急如焚,写下一首著名的诗篇《流民叹》,诗中,黄庭坚感叹百姓生活之艰辛,字里行间流露出巨大的同情。

朔方频年无好雨,五种不入虚春秋。迩来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鳌复戴三山游。倾墙摧栋压老弱,冤声未定随洪流。地文划劙水觱沸,十户八九生鱼头。稍闻澶渊渡河日数万,河北不知虚几州。累累襁负襄叶间,问舍无所耕无牛。初来犹自得旷土,嗟尔后至将何怙。刺史守令真分忧,明诏哀痛如父母。庙堂已用伊吕徒,何时眼前见安堵。疏远之谋未易陈,市上三言或成虎。祸灾流行固无时,尧汤水旱人不知。桓侯之疾初无证,扁鹊入秦始治病。投胶盈掬俟河清,一箪岂能续民命。虽然犹愿及此春,略讲周公十二政。风生群口方出奇,老生常谈幸听之。

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有一幅画,画的是一棵枯黄的白菜,上面有黄庭坚的题字:“不可使士大夫不知此味,不可使天下之民有此色。”意思是,为官的人不能不知道这烂白菜的味道,更不能让老百姓面带这样的菜色。

黄庭坚还曾亲书孟昶《戒石铭》中的“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箴言于县衙,用以自警。后来,宋高宗颁旨将黄庭坚手书的《戒石铭》颁发到各州县,成为“御制戒石铭”,影响巨大。

元丰四年,朝廷推行食盐统一派销。当黄庭坚得知官员倚仗权势,不仅强行派盐,而且敲诈勒索,欺压百姓时,他当即限令三天之内把勒索而来的钱粮和牲畜如数归还。

黄庭坚的仕途坎坷多舛,曾两次遭贬谪,令人扼腕。但可贵的是,纵使仕途艰难,黄庭坚始终秉持一个儒士的清正廉洁和热忱耿介。他高呼“民病我亦病,呻吟过五更”,他倡导“当官莫避事,为吏要清心”,他立下誓言“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他自我解嘲“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这一介“冷官”(宋代将迁转滞缓之官、事务清闲之官等称为“冷官”)的为民之心始终火热。

黄庭坚清贫一生,“但愿官清不爱钱”是他终身实践的信条。像诸葛亮一样,他死后“内无余帛,外无赢财”。黄庭坚去世后,谥为“文节”,“节”字之用,可见朝廷对黄庭坚气节的推崇。南宋时,黄庭坚的同乡、右丞相章鉴回乡时,深感愧对黄庭坚的大节,写下了“半夜过双井,不敢见先生”的诗句。

《黄氏家规》不仅造就了黄氏的繁荣,且辐射到县、州

双井黄氏的繁荣,离不开黄氏的家规家风。

黄庭坚的曾祖父黄中理,重孝行道、重文讲礼,十分重视对子孙的教育。他曾创办了“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推行“百行之首,以孝为先”的传统文化,把孝道奉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黄中理还主持制定《黄氏家规》,共20条,对行孝、为友、从业、求学等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为双井黄氏的兴旺发达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黄氏家规》不仅造就了双井黄氏的繁荣,而且由一村一乡辐射到一县一州,乃至更为广泛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仅宋代修水县就有进士160人。《黄氏家规》也被当地百姓奉为楷模,世称“黄金家规”。

黄庭坚同样十分注重教育子孙,传承家风。“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常作灾。”黄庭坚的这句诗,或许是他对家风家教的最好注脚。他晚年留下一篇《家戒》:

某丱角读书,及有知识,迄今四十年。时态历观,谛见润屋封君,巨姓豪右,衣冠世族,金珠滿堂。不数年间复过之,特见废田不耕,空囷不给。又数年复见之,有缧绁于公庭者,有荷担而倦于行路者。问之曰:“君家昔时蕃衍盛大,何贫贱如是之速耶!”有应于予曰:嗟呼!吾高祖起自忧勤,噍类数口,叔兄慈惠,弟侄恭顺!为人子者告其母曰: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仇,使我兄叔之和也。为人夫者告其妻曰: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怀,使我弟侄之和也。于是共卮而食,共堂而燕,共库而泉,共廪而粟。寒而衣,其币同也,出而游,其车同也。下奉以义,上谦以仁。众母如一母,众儿如一儿。无尔我之辨,无多寡之嫌,无私贪之欲,无横费之财。仓箱共目而敛之,金帛共力而收之,故官私皆治,富贵两崇。逮其子孙蕃息,妯娌众多,内言多忌,人我意殊,礼义消衰,诗书罕闻,人面狼心,星分瓜剖。处私室则包羞自食,遇识者则强曰同宗。父无争子而陷于不义,夫无贤妇而陷于不仁。所志者小而所失者大……某闻而泣之:家之不齐遂至如是之甚,可志此以为吾族之鉴……

吾子力道闻学,执书册以见古人之遗训,观时利害,无待老夫之言矣,夫古人气概风味,岂特仿佛耶?愿以吾言敷而告之,吾族敦睦当自吾子起……

在《家戒》中,黄庭坚以自己几十年的见闻,谆谆告诫子孙“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仇”“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怀”,家族之间,要“众母如一母,众儿如一儿,无尔我之辨,无多寡之嫌,无私贪之欲,无横费之财,仓箱共目而敛之,金帛共力而收之”,互相谦让、互相照顾、和睦相处,齐心协力维护好家族的传承发展。

周新家风

铁面无私,勤俭自持

周新(?—1413年),明代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世居广州城南高第里。他原名周志新,字日新,因明成祖朱棣常直呼其为“新”,遂以“新”为名、“志新”为字。洪武年间以诸生身份进入太学,授大理寺评事,历任监察御史、浙江按察使等职,他为官清廉,以“善于断狱”著称。永乐十一年,因遭权贵陷害而被误杀。周新疾恶如仇、铁面无私、耿直敢言,人称“冷面寒铁公”。

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达官显贵,只要其行为有失规范,一律上奏弹劾

周新身材魁梧,年少时便器宇轩昂,气度不凡。他遇事不平则鸣,待人严厉,看到身边亲朋好友有过失,必直言不讳地当面指出。周新的朋友都说他为人过于直率,不懂人情世故,处事不够圆滑,周新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能指出他人的过失,才是真正的益友,如果对待他人只懂得曲意逢迎、阿谀奉承,那算不上是真正的朋友。后来,朋友们都有错即改,生怕自己的过错被周新知道,受到他的指责。

建文元年,周新以乡贡进士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上任后不久,他就以善于断案而闻名。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后,明成祖朱棣即位,周新改任监察御史。在监察御史任上,周新彰显出其刚直不阿的一面,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达官显贵,只要他们的行为有失规范,周新一律上奏弹劾。所以,不但朝中显贵对他有所畏惧,就连京城中小孩都知道这位监察御史的威严。周新由于铁面无私,刚正不阿,被大家誉为“冷面寒铁公”。

永乐元年,周新奉命巡按福建,发现福建沿海的卫所(明代派驻地方的一种军事建制)武官对州府地方官员不够尊重,于是将这种情况上奏朝廷,建议“司卫所不得凌府州县,府卫官相见均礼”。其后卫所武官的行为有所收敛。后周新巡按北京,就当地的刑狱制度向朱棣提出改革的建议,朱棣对周新信任有加,对其所奏的建议无不允准。

永乐三年,周新被升为云南按察使。还没赴任,改为浙江按察使。当时浙江一带,陈案堆积,冤案不止。当地含冤受屈的老百姓听说周新要来浙江出任按察使,都欢欣不已,认为“周公来也,我得生矣”,有了可以申冤的希望。果然,周新不负众望,到任浙江后,很快使得受屈者沉冤昭雪,无罪释放。百姓直呼“周青天”。

当初,周新刚入境,和随从遇到许多苍蝇在马前盘旋不去。职业习惯使周新敏锐地觉察出情况有异,立即派随从循着苍蝇飞来的方向加以详查,结果在草丛中发现一具已经腐烂的尸体,尸体上有刀伤痕迹。周新经过仔细勘察,在死者身上找到一把钥匙和一枚木质印章。而此印章是当时通行的商号印章,周新就此推测死者是被强盗见财起意而杀。到达任所后,周新立即派人找寻和这个印章相同的印记,不久就在一个布商那里找到了。经过审讯,得知果然是他杀了人并扮成客商吞并了死者的产业。案件水落石出,这件事一时传为美谈。

以后再有人送礼,他便指着别人送的被他高高挂在家中显眼之处的烤鹅说,如果执意要送,照挂不误

周新身为一省之按察使,负责掌管一省之刑狱。他对辖区内的刑狱状况十分重视,亦曾视察辖区内的刑狱情况。有一次巡按地方时,他发现有一名县令自恃朝中有人,勾结豪强,贪赃枉法,屡造冤案。百姓惧其淫威,怕他打击报复,无人敢出面上告和作证。周新一身平民装束,仗义执言之下竟触怒县令,被关入大牢多日。他趁机与囚犯交谈。待集齐县令贪赃枉法、收受贿赂、勒索钱财的证据后,周新对狱吏说:“我乃按察使也。”由此贪赃枉法的县令被查处,无辜者得以平冤昭雪。经过此事后,“诸郡邑吏闻风股栗,莫敢恣肆”,當地吏治为之一振。

周新对污吏监察惩罚,对清官廉吏则明察褒举。钱塘县知县叶宗行有廉能之称誉。周新亲往其家中暗访,果见叶宗行家中空空如也,只有墙上挂着太湖产的鱼干,是他老家托人带来的。周新取了少许带走了。次日,他把叶宗行叫来一同饮酒,将鱼干出示给叶宗行看,当面表扬了叶宗行,叶宗行受到激励,更加磨炼操行,时人称其为“钱塘一叶清”。叶宗行逝世于任上,周新亲撰祭文祭哭哀切,极动感情。

周新生活简朴,从不取不义之财。在江浙民间广泛流传着“周新挂鹅”的故事: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家人推辞不掉就留下了。周新为杜绝类似事情再次发生,便把那只烤鹅高高地挂在家中显眼之处,以后再有人送礼,他便指着烤鹅说,如果执意要送,照挂不误。从此再没有人敢给他送礼了。在周新的影响与管束下,其家人亦皆勤俭自持。周新未做官时,妻子在家靠缝纫自给,做官后,妻子仍然一身布衣,“偶赴同官妻内宴,荆布如田家妇。诸妇惭,尽易其衣饰”。

“新之清风劲节,固不待于此而自可传于不灭也”

永乐十年,浙西遭遇严重水患,通政使司赵居任刻意隐瞒,不向朝廷奏报。周新向朝廷奏报此事后,朝中有官员为赵居任辩解开脱。朱棣派人调查此事,证明周新所言属实,遂下令向当地民众发放救济粮。嘉兴人倪弘三组织数千人劫掠周边郡县,当地官兵无法平定贼乱,使当地民众在遭遇天灾的同时又遭人祸,苦不堪言。周新督军抓捕倪弘三,从水陆两路堵截贼盗,最终在桃源将倪弘三逮捕,并移送至朝廷治罪。

明代厂卫制度严密,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之初,即设立锦衣卫,赋予他们巡查缉捕之权,并直接向皇帝负责。朱棣即位后,更加强了锦衣卫的职权,赋予其可直接逮捕、审问犯人的权力,刑部、大理寺等无权过问。正是由于这种无节制的权力,使得明代锦衣卫有恃无恐,肆意欺压百姓乃至朝廷命官。当时的锦衣卫指挥纪纲颇受朱棣的器重,他派一名千户前往浙江查办案件。这名千户在浙江境内作威作福,肆意索贿,周新欲将此人依法拿办,没想到他却逃走了。不久,周新送文册进京,途经涿州时,遇到这名知法犯法的千户,将其逮捕,送入监牢,但后来不慎又被其逃脱,并向纪纲求救。

纪纲于是向朱棣進谗,诬陷周新。朱棣听信谗言,下令将周新抓捕。在被移送进京的路上,周新受尽纪纲同党的折磨,几乎体无完肤。进京后,周新跪在大殿玉阶前,大声抗辩道:“陛下诏按察司行事,与都察院同。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臣?”周新认为自己既然身为按察使就有义务和权力为朝廷除去害群之马,他只是奉职而为,并无过错。但盛怒之下的朱棣并没有听取周新的抗辩,反而认为周新大声疾呼是对自己无礼的表现,于是龙颜大怒,下令处决周新。临行前,周新仍在大声疾呼:“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一代“冷面寒铁公”含冤而死。

不久,朱棣反思此事,深感后悔,问左右得知周新是南海人,不禁发出了“岭外乃有此人,枉杀之矣”的感叹。后来诬陷周新的纪纲因罪伏法,周新的沉冤才得以昭雪。

周新含冤而死的消息传回广州,广州士民感念周新之刚正廉洁,将其故居所在的位于广州城南的“高第里”,改名为“仰忠街”,以彰其忠烈。

周新并无子嗣,他死后,其妻返乡过着清贫的日子。时任广东巡抚杨信民极为佩服周新的为人,称其为“当代第一人”,不忍看见其妻生活穷困,经常在生活上给予接济。周新的妻子病逝时,在广东做官的浙江籍官员都前来为她送葬。

周新死后,民间流传有不少关于周新羽化成神(或成为城隍爷),继续治贪除恶、保境安民的传说。这些传说无不寄托着百姓希望“青天不灭”的美好愿望,正如明人黄佐所言:“新之清风劲节,固不待于此而自可传于不灭也。”

海瑞家风

为政清廉,刚直不阿

海瑞(1514—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明广东琼山(今海南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赋税及徭役制度),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有“海青天”“南包公”之誉。

“假使所有地方官吏都不行贿,是不是就没有人调升京官了?假使所有地方官吏都行贿,是不是就没有一个人降职或获罪了呢”

海瑞,正德八年生于海南琼山。嘉靖二十八年,36岁的海瑞参加乡试,以一篇《治黎策》对答,成为举人。嘉靖三十三年,两次会试都没考中的海瑞决定放弃科举考试,到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当教谕。嘉靖三十七年,海瑞升为浙江省淳安县知县。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土地贫瘠,但该县位于新安江边,乃水陆交通要道,朝廷使臣、来往官僚在此经过者甚众,都要求淳安县予以接待,所需银两都摊派到普通百姓头上,民众苦不堪言。很快,海瑞下令,废除了本地官员进京朝觐时,旅费及馈赠京官的礼金均由民众按里甲摊派的做法。接着,海瑞又废除了知县向出巡的巡按御史、分巡道、分守道等官吏馈送银两,且也摊派至各里甲的旧规。有人提醒海瑞,这样做很可能会耽误自身的前程,丧失调升京官的可能性,毕竟向上行贿早成风气。海瑞愤懑地说:“假使所有地方官吏都不行贿,是不是就没有人调升京官了?假使所有地方官吏都行贿,是不是就没有一个人降职或获罪了呢?”

为了改善淳安县“富豪享三四百亩之产,而户无分厘之税,贫者户无一粒之收,虚出百十亩税差”的“不均之事”,海瑞决定重新清丈土地,规定赋税负担。这样,淳安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不少逃亡民户又回到故乡。除清丈田亩、均平赋役外,海瑞还在淳安县推行保甲法、明断疑难案件、兴办社学等。

海瑞生活节俭,他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连浙江总督胡宗宪都知道海瑞家里平时从不吃肉,只有为母亲做寿才买二斤肉的故事,并以此教育其他官员要洁身自好,勤政爱民。一次,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向驿吏发怒,把驿吏倒挂起来。海瑞说:“过去胡总督考察巡视各部门,命令所路过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海瑞遂将其随带金钱没收,并派人乘马将此事报告胡宗宪,胡宗宪亦未将海瑞治罪。

嘉靖三十九年,严嵩的党羽、都御史鄢懋卿出巡两浙、两淮盐政,一路贪污勒索。海瑞设法与之斗争。据《明实录》及《明史·海瑞传》记载,鄢懋卿过境淳安时,海瑞不仅提供的酒饭十分简陋,还高声宣言县衙狭小不能容纳众多的车马。鄢懋卿十分气愤,然而他早就听说过海瑞之名,亦只得收敛威风离开。但据明人梁云龙所撰《海忠介公行状》,海瑞是通过禀帖,直指鄢懋卿在出行过程中口称节省、实则奢靡,言行不一,自己无所适从,鄢懋卿遂不再过境淳安县,甚至连严州府的其他地方都一并绕开。海瑞虽无可指摘,但后来还是因此失去升任嘉兴通判的机会,赴吏部另听调遣。

嘉靖四十一年,海瑞调任江西省兴国县知县,在任上曾撰写《兴国八议》,其中心是革除积弊,安定人民生活。

“海瑞秉刚劲之性,戆直自遂,盖可希风汉汲黯、宋包拯。苦节自厉,诚为人所难能”

嘉靖四十三年,海瑞被选拔为户部云南司主事,赴任北京。当时的明世宗沉迷道教。嘉靖四十五年,海瑞在棺材铺里买好了棺材,并且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了一个朋友,然后向明世宗呈上闻名于世的《治安疏》,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在奏疏中,海瑞直言要求皇帝承担目前朝廷和社会种种弊端的责任,改变自己的行为,并提醒皇帝长生不老秘方之类纯属无稽之谈。这份奏疏使嘉靖帝龙颜大怒,海瑞被锦衣卫逮捕到东厂禁锢。

1567年初,明世宗病逝,明穆宗登基,海瑞被释出狱。他随即被破格提职,历任尚宅司承,大理寺右寺承、左寺承,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南直隶巡抚等职。

隆庆三年夏,海瑞升调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外放应天巡抚。辖区包括应天、苏州、常州、镇江、松江、徽州、太平、宁国、安庆、池州十府及广德州,多为江南富庶的鱼米之乡。属吏害怕海瑞的威严,贪官污吏很多自动辞职。有显赫的权贵过去把门漆成红色,听说海瑞来了,都改漆成黑色。宦官在江南监督织造,见海瑞来了,就减少车马随从。海瑞兴利除害,请求整修吴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百姓得到了兴修水利的好处。海瑞不满大户兼并土地,全力摧毁豪强势力,推行“一条鞭法”,安抚穷困百姓。贫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夺回来交还原主。海瑞深受百姓的爱戴,百姓都称他为“海青天”。

隆慶三年冬,都给事中舒化说海瑞迂腐滞缓,不通晓施政的要领,应当用南京清闲的职务安置他,明穆宗还是下诏鼓励海瑞。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鱼肉士大夫,沽名乱政,于是海瑞被改任南京粮储。海瑞巡抚吴地才半年。平民百姓听说海瑞解职而去,呼号哭泣于道路,家家绘制海瑞像。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握吏部,他早就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因此遂因病引退,回到琼山老家。

万历元年,张居正主持国政,命令巡按御史考察海瑞。御史到山中审察,见海瑞房屋居舍冷清简陋,叹息而去。但因张居正惧怕海瑞严峻刚直,还是没有任用他。

张居正去世后,明神宗朱翊钧器重海瑞的名望,屡次要重用海瑞,被主持国事的阁臣暗中阻止,于是任命海瑞为南京右都御史。海瑞上任后,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诸司向来苟且怠慢,海瑞身体力行,矫正弊端。有的御史偶尔戏乐,海瑞要按明太祖法规给予杖刑。百官恐惧不安,都怕受其苦。提学御史房寰恐怕被举发纠正要先告状,给事中钟宇淳又从中怂恿,房寰再次上疏诽谤诬蔑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明神宗下诏慰留。

万历十五年,海瑞病故于南京任上。他没有儿子,佥都御史王用汲去主持海瑞的丧事,看见海瑞住处用葛布制成的帷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连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禁不住为之悲泣。海瑞的死讯传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罢市。海瑞的灵柩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朝廷追赠海瑞太子太保,谥号“忠介”。

《明史》评价海瑞说:“海瑞秉刚劲之性,戆直自遂,盖可希风汉汲黯、宋包拯。苦节自厉,诚为人所难能。”

在母亲的教育下,海瑞立志日后如果做官,就要做一个不谋取私利,不谄媚权贵,刚直不阿的好官

提到海瑞,就不得不提到他的母亲谢氏。海瑞出生不久,父亲不幸故去,与母亲谢氏相依为命。谢氏和孟母一样,深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从小她就让海瑞读《孝经》《尚书》《中庸》等圣贤书,树立儒家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后来,在为海瑞挑选老师的过程中,谢氏又几经选择,反复比较,谨慎而严格,不敢有半点疏忽。谢氏悉心培养儿子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为了让海瑞广泛接触社会、了解民生,谢氏积极鼓励海瑞切身体察民众疾苦,并让他学会通过现象分析事理。于是,少年及青年时期的海瑞在攻读诗书之余,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底层民众生活的调查。毫无疑问,此举对海瑞日后走上守廉治贪之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母亲的教育下,海瑞立志日后如果做官,就要做一个不谋取私利,不谄媚权贵,刚直不阿的好官,因此他自号“刚峰”,取其做人要刚强正直,不畏邪恶的意思。

后来,无论在哪一个职位上,海瑞始终坚持守廉治贪的作风。他始终铭记着母亲对自己的教诲,尤其是理想志向的引导和个人品性的造就。这一点,就连当时的官员也极为肯定。在海瑞担任南直隶巡抚期间,海瑞的上司就已呈请皇帝,给予谢氏“四品夫人”的头衔,以表彰她长久以来对海瑞的支持。可以说,海瑞母亲谢氏在严格要求儿子守廉治贪方面,堪称楷模。

如今,海瑞故居已经成为海南廉政教育基地,每年都有众多公务员来此参观学习海瑞为政清廉的精神,海瑞的精神也影响着家乡的后人。

(责编/陈小婷 责校/张超 来源/《中华家风》,廖峰、李凯、万晶琳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22年6月第1版)

猜你喜欢

周敦颐狄仁杰海瑞
人何以成圣?——明清《濂溪志》中的周敦颐
“海瑞定理Ⅰ”的历史性反思
周敦颐赏莲图
精琢多姿 盛世传承
蛋白质计算问题归纳
人小鬼大狄仁杰
人小鬼大狄仁杰
人小鬼大
人小鬼大狄仁杰
论海瑞的“廉名”传播及历史启示